第31章 ,任大都督

“要是这样,那就最好不过了。”袁肃依然保持着笑容说道。

两天之后,吴承禄在袁肃派人看护之下启程前往北京,至于赵方毓则在前一天晚上于牢房中自缢而死。整个案子就此告一段落,不管有证据还是没有证据,没有人再愿意为这件事深入调查。而同样是在这一天,袁肃从镇守使署衙的一些幕僚口中得知,原来之前吴承禄的一切阴谋,全部是由一个叫于继芳的人怂恿所为。

这正好解决了袁肃一个心头疑惑,同时也让他记下了于继芳这个名字,没想到王怀庆的心腹谋士还有这般死忠的心志。只不过尽管他很佩服,然则道不同那就是敌人,除非于继芳今后销声匿迹老老实实的过小日子,否则只要让自己逮到,一定不会心慈手软。

进入十月下旬,袁肃的工作重心基本上从赈灾和洋河水库上移开,他把大部分精力都用在整顿山海关镇守使署以及山海关巡防营上面。虽然北京并没有明令说过会让他接任吴承禄的位置,但无论是实际情况还是地缘政治,自己接管山海关两县已经是十拿九稳。

在整顿山海关镇守署方面,他几乎算是大刀阔斧的整改,毕竟吴承禄离去之后,山海关镇守使一职也会被撤销,镇守使署衙那么多官吏该遣散的也应该遣散。就算他很快会接管这里,一则用不了那么多闲杂人扽,二则更不会用这些不是嫡系的人。

除了一些基层职能的官吏之外和个别几个熟悉镇守使署衙的高级幕僚之外,其余大部分官员全部遭到解散辞退。不过辞退时并非一无所有,袁肃以私人名义还是开出了不菲的遣散费,多多少少消除了一定程度的怨言。

而在针对六个巡防营调整情况下,袁肃更是不遗余力的动大手段。他先是以肃清为理由,将所有年龄超过四十岁的士兵全部遣散,之后又以整纪为借口,又将所有吸食大烟、鸦片等重瘾嗜好的士兵全部遣散。

单单这两项下来,六个巡防营超过四千人的兵力,一下子锐减至不到两千人。营官只剩下一人,除了之前被打死的三人,另外二人则因为烟瘾被辞退。中层军官被革职一大半,最后能够留下来的都是一些文化程度不高的基层军官和士官。

如此大手笔的裁军行动,自然引起了巡防营众多官兵的不满,可是就算他们不满也无计可施,如今吴承禄已经被押解进京受罚,整个山海关都由袁肃一个人说的算,不服气难道还敢公然谋反兵变不成?就算要闹兵变只怕都未必是袁肃的对手,毕竟袁此次带来两个团的部队与洋人的士兵都在城内,名不正言不顺怎么可能跟其硬碰硬?

最终这些被裁减的官兵只能卷起包袱领了遣散费拍拍屁股走人,而留下来的士兵们也没有感到多幸运。袁肃宣布新的军营编制和纪律,将剩下两千不到的士兵改编两个为山海关关防团,不过并没有任命任何军官,就连剩下来的那为营官也被抽调到袁肃身边待命。

关防团的编制完全仿照第一混成旅,之前旧军系统全部淘汰。同时关防团士兵的待遇也与第一混成旅一致,包括一日三餐、新军装以及取消军中各式各样杂费制度,严厉杜绝吃空额、克扣军饷的情况,所有军官和士兵按照既定的饷额该拿多少拿多少。

这个消息公布出来之后,瞬间便赢的了这两千巡防营士兵的人心,大家不仅每天可以多吃一顿饭,每个月还能多领到银子,怎能不感到高兴?要说肃清军中各种陈规陋习,利益损害者自然是军官,利益获得者则是基层士兵,如今大部分军官都被遣散了,也没有多少人对这一项新规定有所抱怨。

十月二十五日清晨,秋雨纷纷,如烟如雾。

前线赈灾总司令行营电报室收到了一封来自北京总统府的电文,电报室主任把电文转交到袁肃副官杜预手里。杜预起初在看完电文之后,脸色顿时有所变化,眉宇不由自主拧成一个“川”,随后他迈着沉重的步伐来到书房与袁肃见面。

“大人,大事不好了,北京来了新命令,说是大总统要撤掉大人您的护军使之职!”杜预语气颇为忧愁的说道。

“什么?又出什么事了?”袁肃乍得一听也吃惊不已,他兢兢业业把山海关这边打理的有条不紊,没有奖赏就算了,怎么倒头来还被撤掉军职。

“电文里说要改任大人您为山海关大都督。”杜预担心袁肃有误会,连忙又补充的说道,随即把手里的电文转交到袁肃手里。

袁肃一时没有说话,接过电文仔仔细细过目了一遍,虽然比起之前要大大松了一口气,起初他还担心是吴承禄到北京之后又闹腾什么事,所以才招致大祸临头。现在看来,显然总统府对他是别有安排。从名衔上来看,山海关大都督与东直隶护军使似乎并没有太大级别划分,但实际上前者是地区级别的官员,后者则是省区级别的官员,职级上多少有所出入。

不过在电文后面还提到,即便改任山海关大都督,依然负责会办滦州、昌黎县、唐海、乐亭四地的军务。也就是说,除了职级下降了之外,统辖的地区反而还扩大了。

他冷静的寻思了一阵,如此别有用心的安排肯定另有涵义,自己最先能猜到的一点是身为叔父的大总统故意以此来警示,不要因为地盘变大了就能愈发放肆。当然,这也仅仅只是他的猜测,具体是什么目的尚未可知。

“明降实升,这还真是让人捉摸不透的一招。”袁肃喃喃自语似的说道。

“大人,您在说什么?”杜预依旧是一脸疑。

“你毋须太多担忧,尽快把总统府的意思传达下去就是。哦,对了,既然是就任山海关大都督,总得需要办一个仪式,你下午去一趟县政府,找吴县长好好谈一谈这件事。下个月月初就把这件事办了。”袁肃表情很随意的说道。

“这……护军使变大都督,还要办仪式?大人,您刚才都说了这是明摆着降职,还搞仪式会不会有些不好看……”杜预有几分忧虑的说道。

“职衔只是小事,你看,总统府还不是让我继续治理之前的地方。更何况,越是不好看,越是要高调的宣扬,如此一来就能清楚会不会有人看不起咱们。这叫敲山震虎,懂吗?”袁肃带着一丝笑容说道。

“唉,既然是大人的吩咐,我也只能照办了。今后没了护军使,我们也只能称您为都督大人了。”杜预一脸无奈的说道。

“大都督比护军使威风多了,想想三国时期的大都督,那可是指点江山的大人物。不说了,你赶紧去吧。”袁肃谈笑似的说道。

第5章 ,意在古物第44章 ,事在北京第8章 ,似有变故第11章 ,入豫心思第5章 ,意在古物第33章 ,一波又起第79章 ,再见其人第25章 ,标部会后第88章 ,军政发展第72章 ,刻意打压第23章 ,临行安排第68章 ,军火事故第44章 ,事在北京第23章 ,见张镇芳第98章 ,一九一四第65章 ,筹安谋策第80章 ,共和成立第32章 ,突然变起第62章 ,张謇试探第54章 ,见宋教仁第12章 ,各有部署第93章 ,酒后之言第9章 ,停火谈判第89章 ,壬子新年第20章 ,越闹越大第6章 ,日本妥协第24章 ,无心无意第64章 ,笑里藏刀第94章 ,奇正虚实第14章 ,借机行事第75章 ,北洋态势第59章 ,少壮声势第86章 ,三旅番号第74章 ,两淮之想第29章 ,滦州驰援第68章 ,局势突变第9章 ,世事难料第51章 ,英人扶持第67章 ,推心置腹第23章 ,新的任命第8章 ,毕业策论第46章 ,荣升护军第35章 ,制订政策第72章 ,新婚春宵第118章 ,临别之谈第97章 ,制式武器第60章 ,推波山雨第52章 ,单见高顺第95章 ,学堂筹备第23章 ,临行安排第93章 ,郑州事变第92章 ,宴会过后第79章 ,建近卫军第79章 ,外内异乎第71章 ,江湖小鱼第99章 ,中方态势第62章 ,神秘女子第38章 ,逐步善后第91章 ,唐海重工第77章 ,新的内情第35章 ,群策群力第75章 ,三两天内第6章 ,标部会谈第13章 ,深夜变故第119章 ,八月之初第95章 ,宴会酒色第18章 ,局势变故第11章 ,请缨出战第15章 ,顺利突围第6章 ,日本妥协第58章 ,锦衣回校第58章 ,似是而非第82章 ,营中出事第7章 ,起义前夕第22章 ,鱼龙混杂第27章 ,京城风声第84章 ,实业赈灾第87章 ,林氏合作第55章 ,战火转移第107章 ,保存名义第50章 ,约谈合作第98章 ,一九一四第107章 ,保存名义第64章 ,杨度试探第111章 ,孝感硬战第97章 ,日军困境第44章 ,下有对策第55章 ,车站送行第90章 ,改制共和第50章 ,上海晚会第82章 ,北京调整第11章 ,别有用心第19章 ,擢王怀庆第95章 ,疑点重重第55章第42章 ,忠言逆耳第38章 ,逐步善后第43章 ,新春正月第35章 ,上海线索第49章 ,信使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