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战后善后

“我告诉你,正所谓一个巴掌啪不响。我再告诉你,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没有绝对正确的立场。宋先生曾经跟我说过,政治就是一种协商,正是因为南北双方各自都各自的主张,各自都有各自的利益,只有双方都能主动退让,这样才有协商的可能性。我可以坦白的说,我们北洋未必全都是开明的人,但也未必没有开明的人。但是你能保证南方的主张就全是对,全是好的,全是大公无私的吗?”袁肃没有显得很激烈,只是显出一副很严肃的样子。

周宝林本想惯性的反驳几句,可是仔细听完袁肃的话之后,又觉得在这个问题上确实不能太过冲动。他毕竟是一介匹夫,对国家政治和那些革命大道理并不能全部理解,只不过是自己心中有这样一种崇高的信念罢了。

更何况袁肃的话是很中肯又通俗明白的,“一个巴掌拍不响”,“南北双方都有各自的利益”,稍微成熟一点的人都能听出这些话是对的。

他不能因为个人崇高的信念和信仰,而去忽视那些浅显明白的事情。正如袁肃所说的那样,南北之间矛盾的内幕以及北洋政府的内部情况,他这个局外人又能真正知道多少?

停顿了半晌,袁肃深深吸了一口气,意味深远的说道:“北洋掌权的那些人都是一些老人,他们的思想与这个时代衔接上不了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但是我们这些年轻人却不会跟着他们那样顽固不化,我个人是坚信宋先生的话,很多事情决不能勉强的凑到一块,就好像两块岩石,只有把它们各自的棱角都打磨齐整,这样才能拼在一起。”

周宝林长叹了一口气,表情显得很凝重,他本想开口说什么,不过欲言又止。

袁肃继续说道:“我们北洋好歹有一些少壮派心甘情愿来做打磨岩石的砂纸,可是你眼中那些南方革命党人呢?他们除了一味的坚持自己的主张,丝毫不懂得也不愿意去变通,又有多少人愿意挺身而出,来想方设法去自我调解、去思考变通之法呢?”

周宝林依旧没有说话,事实上他只是一个边缘的革命者,对于之前同盟会、孙派、黄宋派、光复会这些革命派系根本不了解,自己所接受只是一个笼统的革命主张,也就是所谓的共和、民主,期望能改善整个国家和民族。

袁肃所说的这番话,听上去很有道理,也冥冥之中暗示了南北双方都存在彼此的内幕。只可惜对于他来说,自己还是不可能单凭袁肃的这番话就听之信之。毕竟现在的官僚在老百姓心中的可信性实在太低,很多花言巧语无非是为了诱导或者进一步的欺骗。

缓缓吁出一口气,袁肃其实心里也很明白,于是说道:“我不在乎你心里怎么想,我也不在乎你怕不怕死,但是在我看来,即便杀了你也不可能缓解河南省内目前的局面。倒是留着你,让你亲眼见证我们这些北洋少壮派的努力,说不定还能改变你们根深蒂固的旧观念,对缓解彼此之间的矛盾势必有一定的作用。”

周宝林眉头微微动了动,脸色也露出了一些奇怪,他看着袁肃说道:“看样子,你当真是有心思一番作为了?”

袁肃不动声色的说道:“事在人为,我做我所能做的事情。”

周宝林平静的说道:“那好,我倒是拭目以待。”

傍晚的时候,袁肃招来一团团部的军官,决定明天启程前往商丘。至于开封那边张镇芳的催促,他只能先拖延一阵子,而这方面就需要五十八团林团长来协助。晚些时候他又找来林团长,告诉其自己明天返回商丘的计划,同时也让林团长不要追究周宝林的事情。

林团长自然是一副为难的样子,支支吾吾好一阵,又不敢拒绝又不敢赞同。

袁肃告诉对方,不管开封再发来什么电文、命令、通知,若如五十八团这边解决不了,那就直接推到商丘这边来。但凡有什么责任,他袁肃一力承担就是,但是明天自己会坚决把周宝林以及部分俘虏带走。

听到这里,林团长实在没有办法,只能暂且答应下来,反正只要责任不是自己来承担,大不了就不领这个功劳罢了。

当天晚上,袁肃与文钦、杜预二人又做了一些商量,他们是不会把所有俘虏都带走,毕竟四百人不是小数量,即便带回商丘也没办法去妥善安置。再者考虑到五十八团此番多少是要领功劳,所以还是要留下一部分俘虏交给五十八团来处理。

他决定带走的俘虏大部分都是周宝林的嫡系亲信,也有一些是该部民军的军官,这些人多少是有一些底子,只要能劝服周宝林归降,今后这些人肯定能派上用场。

返回商丘是第二天下午,刚刚走进第三旅在城内设置的临时司令部,戴凤翔就带着一封电文前来迎接。什么废话都没有说,戴凤翔直接告诉袁肃这封电文是开封早上发来的,张镇芳再次催促袁肃将周宝林押送过去,并且似乎是出于安抚之意的又说都督府已经把最近几天战况上报到北京,为袁肃第三旅请功。

等到袁肃亲自看完电文后,戴凤翔连忙问道:“都督,你真的抓到周宝林了?这可是大功一件呢?”虽然前几天袁肃在宁陵县发了一封电文到商丘交代事情,不过因为商丘这边忙着处理战后事宜,戴凤翔和蒋百里只听说第一团、五十八团安然无恙也就没有放在心上。

“确实如此,不过这件事我另有打算。先不必理会开封那边的催促,稍后我会亲自再复电过去。这几天商丘这边处理的怎么样,可有什么乱子发生?”袁肃向戴凤翔问道。

“睢阳那边昨天刚刚出了一些乱子,一些流民围攻县府,要抢救济的物资,蒋先生当时果断下达命令派兵去镇压,打死了一个领头造乱的人,事情基本上已经解决了。”戴凤翔简要的先说了一下这件事。

“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袁肃与戴凤翔一边迈步向楼上的办公室走去,一边拧着眉头问道。在他看来,既然官府颁布了救助法令,而且这几天应该也陆续建立起救助站,怎么偏偏还会发生哄抢的事故?

“关键还是我们目前用以救助的物资太过缺乏,商丘这边颁布救助办法之后,附近城镇许多老百姓都流向我们这边,先前那几万的救助物资根本是杯水车薪。蒋先生现在人就在睢阳,他昨天发回电文说睢阳的官仓已经空了。”戴凤翔说道。

“开封那边后续的救助物资呢?”袁肃问道。

“是啊,我们也在问这个问题,按理说都督您之前就在宁陵县,开封的物资会经过那边,理应会顺道带回来的呀。”戴凤翔忧虑的说道。

听到这里,袁肃多少有了几分醒悟,他这才知道自己刚才的询问是多此一举。

他在宁陵县待了快四天时间,可这几天里开封那边除了发电文催促自己押解俘虏过去之外,根本没有提及任何援助商丘的事情。他相信这绝不是张镇芳忘记了之前的承诺,而恰恰是因为自己没有把周宝林押送过去,张镇芳心头很是不满,所以故意也拖着援助物资这档子事。只怕即便自己现在发电文去催要,张镇芳也只会说先把周宝林送过去,才会考虑下一步的援助物资配送。

来到二楼办公室,袁肃沉默了一阵,他早先并没有想过完全依靠开封的资助来复电商丘的救助政策,只不过料想到张镇芳搜刮了不少民间财富,能从对方手里套一部分出来就套一部分出来。好在商丘距离淮北不算太远,再往东边还有淮安,淮北和淮安都是淮河流域富庶之地,从这两个地方调拨物资来协助推行商丘的救助政策,也不算是什么难事。

“发电文到淮北,让郭伯济从淮北尽快调拨物资过来。另外过几天我会在联络淮安和滦州方面,以都督府来做统筹,协调各地援助商丘的办法。”袁肃转过身来,对戴凤翔说道。

“这倒是一个办法,但是开封那边如果不想办法一步到位的解决,终归会是夜长梦多。”戴凤翔提醒的说道。

“这件事我会处理的,眼下还是先把商丘这边的政务打理好。”袁肃沉着气说道。

“是。我这就去安排电文。”戴凤翔点了点头说道。

等到戴凤翔退出办公室后,袁肃又默然深思了一阵,他知道戴凤翔刚才所说的话是对的,周宝林这件事不宜拖延的太久,自己必须尽快向中央政府说明这件事。只可惜现在没有太实际的效果做为说服中央政府的例子,就怕中央政府的想法跟张镇芳如出一辙。

当务之急,他需要做出一些成绩来,一方面可以改变张镇芳的意图,另外一方面也能得到中央政府的支持。

第87章 ,着手解决第76章 ,慈善宴会第37章 ,祭孔大典第41章 ,除夕夜宴第23章 ,暗中行动第76章 ,各有活动第101章 ,汉口矛盾第11章 ,请缨出战第29章 ,洋河水库第70章 ,枭雄末路第72章 ,整军欲动第113章 ,逐步事变第92章 ,提前预手第55章 ,战火转移第75章 ,三两天内第50章 ,叔父认侄第78章 ,突然而见第97章 ,日军困境第64章 ,儿女情长第11章 ,入豫心思第48章 ,游说成事第52章 ,商丘发展第4章 ,松坡百里第55章 ,战火转移第21章 ,另有对策第76章 ,各有活动第94章 ,防线告急第45章 ,以退为进第68章 ,行将开战第98章 ,三方度势第73章 ,放出风声第76章 ,慈善宴会第69章 ,一战前夕第60章 ,训练方案第53章 ,暂定行程第117章 ,西南预示第60章 ,车站枪击第67章 ,初显针对第57章 ,诱敌之策第26章 ,惊动中央第42章 ,忠言逆耳第89章 ,步步落实第1章 ,滦州郊外第78章 ,晓之大义第88章 ,控制战争第3章 ,酒后亲王第2章 ,安山张府第56章第70章 ,南下筹备第88章 ,军政发展第5章 ,进谏工业第73章 ,事前筹划第55章第98章 ,三方度势第89章 ,壬子新年第22章 ,进取商丘第21章 ,正式军官第67章 ,保定信函第118章 ,临别之谈第33章 ,擒贼擒王第25章 ,几番折腾第6章 ,制式步枪第88章 ,军政发展第4章 ,松坡百里第11章 ,辽东反攻第25章 ,后来居上第39章 ,袁氏家宴第7章 ,收受利益第4章 ,出水芙蓉第24章 ,无心无意第26章 ,高顺消息第69章 ,惊天变故第19章 ,时势所趋第82章 ,少更于老第42章 ,府院巧遇第56章 ,见林伯深第5章 ,意在古物第76章 ,宫中对谈第16章 ,定制式化第52章 ,单见高顺第90章 ,第一回合第20章 ,越闹越大第82章 ,北京调整第113章 ,逐步事变第61章 ,返回北京第18章 ,京城气象第64章 ,乌云密布第69章 ,惊天变故第87章 ,随营学堂第56章 ,奇袭湖南第111章 ,孝感硬战第25章 ,天津寓居第1章 ,太子一党第24章 ,另有一手第61章 ,学习方法第99章 ,中方态势第79章 ,建近卫军第21章 ,正式军官第51章 ,英人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