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过河拆桥

余额不足

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袁肃主要的重心暂时放在商丘的整顿善后。

他前后召开了两次简单的会议,两次会议都没有任何废话,简洁明了的布置下去政治任务,同时严令临时组建起来的民政府必须一丝不苟的完成任务。所谓的政治任务,重点自然还是兑现之前的承诺,加大对商丘民间的救助。

民政府遵照袁肃的意思,除了之前在各地开设的救助站,每天向所有老百姓免费提供粥食之外,还组织本地工、商人积极恢复开市。工厂开业,商人开市,社会秩序便能恢复运行,许多流民也能找一份临时的工作来混一口饭吃。

当然,这还仅仅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如今正值春季期间,正是农忙之时,而因为之前的民乱和苛捐杂税,导致大部分农民揭竿而起,所以农民这边反而才是最核心的问题所在。整个商丘乃至河南省大部分地区,流民当中大部分是破产和走投无路的农民,包括之前进攻商丘俘虏的民军士兵,百分之八十全部都是本地流离失所的贫农。

为了有效的改善这些贫苦农民的生活状况,袁肃不仅亲自出面做出保证,所有商丘本地有户籍的农民都会得到一份永久性的私人土地,至于不是商丘本地户籍的农民,则会得到由官府出租的一份土地。用以分配的土地资源一部分是无主之地,一部分是没收逃跑地主的土地,还有一部分则是与地主协商捐纳出来的土地。

所有农民限期到各地救助站登记报道,按照家庭人口状况来划分土地大小。所有划分好的土地立刻由官府签发地契,同时由官府出租一批农具和农作物种子,用来帮助农民能够立刻开始投入生产作业。

不管是出租给本地老百姓的农具和农作物种子,还是出租给非本地老百姓的土地,所有租金都是以最低廉的方式来签署。同时为了尽快稳定和恢复商丘的社会秩序,民政府还特别按照袁肃的吩咐,宣布免除两年农税和降低两年工商业税。

减免税负不仅是直接给普通老百姓带来政策上的优惠,同时也是给资本主义一次阶段性发展的机会,从某种意义来说,也是缓解资本家与劳动者之间矛盾的一种办法,不至于给了劳动者好处而忽视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有了惠民政策,袁肃同时也不忘肃正X法纪,无论是制订的救助站计划,还是分配土地的一些政策,这其中都是需要投入极大的人力统计。越是庞大的统计,越是有弄虚作假的缝隙。同时战后商丘各地的治安问题也让人堪忧,所以一定要恩威并施如此才能保证秩序。

在袁肃的授意之下,商丘民政府公布了《代政府约法十七章》的法规文本,该文本分为十七章,包含了民事、刑事、军事三大类的法纪法规。主要是用来针对趁虚作乱、诈骗政府福利、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扰乱民安等方面的不法行为,所有被收录在文本里面的条规,一律是重典重刑,轻则劳役、重则枪决。

《代政府约法十七章》一出,短短几天的时间就传遍整个商丘,引起了一番不小的震动。虽然有不少人法纪人士认为这套法典文本太过苛刻,但是也有不少人认定这位从中央而来的年轻都督是下定决心要动真格的。不管是否过于苛刻,只要能起到效果,对那些遵纪守法的老百姓们来说并不算什么坏事。

除了进行以上这些布政工作之外,袁肃在这过去的几天时间里,同样忙着梳理关系,解决招降方面的问题。早在月底的最后一天,他便发了电文到北京阐述自己对待周宝林的招降政策,而前后过了三天的时间,中央政府给了一个模棱两可的批复,既没有表示赞同也没有表示反对,只说河南省内之事一律由都督张镇芳裁定。

而就在这份电文发到商丘后的第二天,开封都督府终归是失去了耐心,派遣专人来到商丘向袁肃当面质问周宝林拘押的事宜。被派来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张镇芳的副官程世昌和第十七师副师长李潜。想来程世昌是专门来处理周宝林一事,但是李潜却却显然另有所图。

就李潜带着五十八团和五十九团人马开进商丘城,而且还是轻车熟路进驻了睢阳和濉河东部几个空置的营房,俨然摆出一副要常驻下来的态势。不用多猜,袁肃也很清楚李潜是奉命要从第三旅手中接管商丘。

他不清楚是一开始张镇芳就没打算让第三旅坐镇商丘,还是因为自己不肯交出周宝林而触怒了张镇芳,以至于其恼火之下想要过河拆桥?在他的印象中,张镇芳是一个骨子里守旧的人,所以对家庭亲从观念也应该更重视才是,更何况一个不学无术的世家子弟能够做到堂堂一省都督,全靠的是袁世凯一手提拔,对方又岂敢对袁氏子弟如此明目张胆的翻脸?

不管到底是什么原因,对于袁肃而言花了大功夫拿下商丘,这段时间又制订了详细的善后计划,一切都有条不紊,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什么都没捞到就放弃?他暗暗在心里盘算着,自己势必要以最强势的态度来表明立场,料想张镇芳再有多顽固也不敢对第三旅动手。

Wωω★ Tтkan★ ¢○

要知道整个河南省目前就只有第三旅一支中央军,全国上下的目光都聚焦在这里。他现在就是要挟“番号”而霸道行事,在中央军的问题上中央政府绝对不会不考虑声誉影响。

于是在听说李潜和程世昌进城之后,他并没有立刻前去接见二人,而是先拖延了一天时间。在这拖延的一天时间里分别了发了几封电文,一是到十四师、一是到北京、一是到开封,最后一封则是到淮北。

给十四师的电文并没有什么实质上的意义,仅仅是为了梳理好这边的关系。在电文里面他提到自己会向北京如实汇报十四师此次收复商丘的功绩,并要求十四师退出商丘地界,返回原有的驻地。

而再次发往北京的电文里面,他不仅重申招降周宝林的意义、详细汇报此次收复商丘的意义,更是提及了此次进攻商丘期间发生的违法乱纪之事。尤其是在违法乱纪的汇报上面,他交代的很是详细,所有罪名都一一罗列出来,受害人的人数和老百姓的反应也写的清清楚楚。并且总结河南爆发如此大规模的民乱,“官府逼迫而为”是有相当的成份,要想长治久安就必须从问题根本之处着手。

至于发往开封的电文并不是给张镇芳,相反是以论功行赏为理由,邀请十七师剩下三个团的团长尽快到商丘一趟。

发到淮北的电文则是继续按照之前的计划,从淮北这边调配物资,不过这次调配的并不是民用物资,而是大量的军火储备。之所以调配军火储备,在表面上是装作准备长期作战的样子,同时也是暗示李潜的十七师第三旅是不会拱手让出商丘。

三月一日,袁肃在商丘北部旧城区刚刚开业的“东霖酒阁”设宴,招待李潜、程世昌以及十七师麾下五个团的团长。除了跟李潜先进城的五十八团和五十九团两位团长之外,剩下三个团长是在接到电报后,加急骑马从开封赶到商丘这边。一听到论功行赏自然脚下不能慢,再者还是大总统侄子设宴接待,再忙也要给这样一个面子才是。

宴席订在晚上,在下午七点钟时便有专人前去李潜、程世昌等人的下榻之处迎接。

袁肃以及第三旅一众军官早早到场等候迎接,程世昌与李潜一并到场,没过多久十七师的众人军官也都陆续到场。在一片欢声笑语之下,众人从一楼来到二楼主宴厅,这里早已布置好了十多张餐桌,袁肃的副官杜预负责招呼众人落座。主桌自然是袁肃、程世昌、李潜以及师部、旅部的军官,至于十七师的众团部军官和第三旅的团部军官,则按照军职等级分列在其他桌席上。

在正式开宴之前,程世昌、李潜二人东扯西扯的还是跟袁肃谈起了正事,先是关于周宝林的问题,这件事前前后后拖延了快六七天的时间,开封都督府那边早已是不耐烦了。

“袁公子,张都督自然是念及与袁公子你是一家人,所以才有这般耐心。不瞒你说,在下追随张都督这么久,对张都督的脾气心知肚明,若是换做别人,只怕第二天就亲自来兴师问罪了。何必呢,为了一个为非作歹的刁民?”程世昌语重心长的说道。

【租的房子突然被房东卖掉了,现在要被赶走了,这段时间忙着找房子和搬家,所以更新出现问题。这本书写到这里其实才到一半,但是这次尝试明显失败,所以可能会提前完本。还望以前的各位大大不要放弃,能够继续支持一下。拜谢拜谢。】

第76章 ,慈善宴会第31章 ,南方筹谋第25章 ,标部会后第76章 ,各有活动第46章 ,舆论攻势第38章 ,会袁克定第20章 ,独立事宜第114章 ,北方南方第31章 ,安山善后第110章 ,妥善善后第7章 ,初步探讨第95章 ,学堂筹备第6章 ,制式步枪第20章 ,独立事宜第42章 ,赌桌话谈第2章 ,进攻丹东第18章 ,大学拜访第14章 ,少壮北洋第13章 ,重挫元气第52章 ,商丘发展第20章 ,总镇问话第76章 ,淮安打探第47章 ,会众豪绅第8章 ,不做不休第76章 ,淮安打探第116章 ,军医学院第117章 ,西南预示第61章 ,郑家大少第4章 ,松坡百里第53章 ,陈宦真相第57章 ,对簿一谈第74章 ,乱中生财第9章 ,世事难料第10章 ,学堂过审第7章 ,针锋相对第32章 ,突然变起第93章 ,飞来横祸第82章 ,营中出事第99章 ,加强铺垫第32章 ,长痛短痛第56章 ,道听途说第52章 ,纳捐集资第3章 ,洋商开矿第74章 ,铺路搭桥第82章 ,少更于老第33章 ,散播谣言第15章 ,讨论武器第97章 ,制式武器第66章 ,化工产业第17章 ,获其消息第95章 ,宴会酒色第11章 ,别有用心第113章 ,逐步事变第36章 ,官办银行第15章 ,战后狂热第87章 ,林氏合作第97章 ,正月过后第73章 ,南北交锋第58章 ,背后杀出第42章 ,一声令下第48章 ,游说成事第60章 ,北洋新星第93章 ,借机而入第100章 ,深夜突袭第24章 ,其人之道第24章 ,别有用心第90章 ,改制共和第88章 ,声名渐显第62章 ,滦州隐士第54章 ,购置军火第2章 ,安山张府第76章 ,宫中对谈第98章 ,新的线索第63章 ,制式产业第68章 ,着手铺垫第51章 ,谋将加盟第29章 ,滦州驰援第58章 ,背后杀出第16章 ,辽东善后第17章 ,遇孙连仲第42章 ,赌桌话谈第5章 ,伏击日军第68章 ,着手铺垫第62章 ,滦州隐士第12章 ,初谈青岛第16章 ,善后之计第38章 ,加紧提防第40章 ,宴席之间第100章 ,豺狼在侧第67章 ,撮合婚事第11章 ,别有用心第28章 ,两头态度第49章 ,信使突来第68章 ,着手铺垫第22章 ,谋取出路第66章 ,一营为库第30章 ,双面处理第17章 ,强化民兵第82章 ,营中出事第8章 ,毕业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