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见何其巩

余额不足

第二营营区离镇子并不远,就在镇子西南方向的郊区,十来分钟的路程就到了。

自从滦州起义过后,七十九标经过重新整编,之前第二营的士兵被填补到第一营,如今第二营全员不足两百人,军官更是少的可怜。

不过袁肃只身来到大营门口时,却发现营中布置的颇有条理,一点看不出有任何散乱的景象。不仅如此,眼下已经是晌午的光景,营中竟然还有一队士兵在进行拼刺训练,呐喊声响亮清澈,可见士兵的积极性十分高涨。

这一幕让袁肃十分震惊,一方面是万万没想到第二营平日里会进行操练,另外一方面则是更没想到操练的内容居然还是拼刺。

虽然说在新式陆军的标准装备当中是配有刺刀的,常规训练项目中也有刺刀训练。可发展到今时今日,军队日益腐败,很多部队连枪械都装备不齐,更别说还能配全刺刀。因此,久而久之刺刀训练便渐渐无法严格贯彻下去,甚至已经有许多军队停止这方面训练了。

事实上直到抗日战争时期,在白刃战时中国军队都是远远逊于日本军队,伤亡比例高达五比一,也仅仅只有西北军的大刀队才能与日军一拼。由此不难看出,拼刺训练在中国是一种多么难得的技术训练。

袁肃原本以为赵山河治理第一营已经十分出色,军中纪律严明,士兵们规规矩矩。然而何其巩显然要更胜一筹,对方能够将一盘散沙的第二营在短短时日里调动起来组织操练,不仅仅展现了军官的领导能力,同时也展现出强大的人格魅力。

要知道如今中国各省的军队大部分早已慵懒怠慢,士兵们大多缺乏积极性,别说平日里不会操练,甚至连保证不睡懒觉都难。而何其巩竟然能做到这一点,实在是太难得了。

只是回头又想,他记得上次前来通知伙食改制时,并没有看到第二营有在进行训练。只是考虑到当时从第一营出来已经很晚,或许训练已经结束了,又或许是最近一段时间何其巩才开始组织操练。

不管怎么样,今天算是让他大开眼界了!

经过前门卫兵的通报之后,袁肃在第二营营务处见到了何其巩。

何其巩对待袁肃的态度一如既往,一副冷冰冰爱理不理的样子,就好像从骨子里已经认定看不惯袁肃了一样。

不过袁肃依然没有计较这些,简单的寒暄一番,二人各自落座下来,何其巩甚至连吩咐勤务兵倒茶的心思都没有,摆出一副听完命令就罢的姿态。

“克之兄,真没想到二营交到你手里这么快就有如此巨大的变化,实在是让人欣慰。”袁肃不吝赞叹的说道。

“不过就是遵照规章制度办事罢了。袁大人今日前来有什么公干吗?”何其巩面不改色,不冷不热的说道。

“昨日的消息相信克之兄你已经听说了,标部正在筹备各营剪除辫子的事宜,所以特地来通知一声。”袁肃保持着和气的态度说道。

“消息自是听说了,不过断辫之事昨日我已经下令了,我们二营全员皆以断辫。”何其巩轻描淡写的说道。

袁肃微微怔了怔,他早就该料到何其巩在这方面会表现的很积极,本想利用这件事做一番宣传,不过现在想来也罢,单单标部举行一个简单的仪式足够了。

传递这个通知仅仅是一个开场白而已,他早先准备好了一些说辞,希望能够说动何其巩支持自己脱离二十镇。只是在看到第二营的变化之后,他临时又改变了主意,想来以何其巩目前对待自己的态度来看,单纯的游说未必能有作用。

“刚才我入营的时候,见到有一队士兵再练习拼刺,克之你可知道拼刺其实是一项很需要技术的训练吗?”袁肃以闲聊的口吻不慌不忙的说道。

“莫不是袁大人对这件事有所研究?”何其巩忽然笑了起来,笑容有几分不屑。

“谈不上研究,不过倒是专门学习过。”袁肃说道,在前世转业当警察之前,他可是在军队里面待过一阵子,自然学习过现代化的拼刺技术。

“既然如此,那袁大人可曾看出来,这套拼刺的招式是出自杨健候杨公的门下?”

袁肃并没有听说过杨健候的名号,不过他隐隐约约记得清末民初时有一个杨门太极世家,其杨门太极拳、剑、刀等招法风靡一时。著名的奉系将领李景林正是杨门太极的门下,后来也是由李景林综合了太极剑的一些招式,演变成一套很实用的军用白刃战战术。

“呵呵,实不相瞒,我倒是没有看出这些招式。这么说,这些训练的招式全部是克之兄你教导的?真没想到克之兄你竟对武术还有研究?”

“以前在关外时闲暇无事,钻研过一二,仅仅是略懂皮毛罢了。既然袁大人说专门学过,那还请教袁大人指点一二。”何其巩说话的语气有几分心不在焉,好像根本就没有打算诚心请教袁肃似的。

“其实我所学过并非是招式,而是一种理论。克之你可知道白刃战时最重要因素的是什么?或者说,怎么样才能打好白刃战!”袁肃不动声色的问道。

“士兵齐心,技术娴熟,更兼勇气。”

“你已经说到点子上来了。从战略角度上来说,打好白刃战最好的办法那就是不要打白刃战,因为一旦敌我陷入白刃战,战略层面的指挥已经失效,或者说从一开始的战略布置就是错误的。当然,当白刃战不可避免时,最重要的是勇气,其次才是技巧。”

“你这是什么道理!有勇气却没有技术,到头来只能发挥一股蛮劲,不仅无法保全自己,甚至还会连累同袍。”对于袁肃这种谬论,何其巩毫不客气的反驳道。

“我以实战举例,甲午战争时期,清军近乎三倍于日军,然则清军与日军展开阵防战时,敌人距离本阵三百步,清军尚且可以开枪开炮;当敌人进本阵两百步内,已有三成以上的士兵开始后撤,其余士兵则全部胆战心惊;当敌人近本阵百步,几乎已无清军敢上前应战,溃逃者九成以上,剩一成并非不逃而是逃不掉。”袁肃慢条斯理的说道。

“袁大人你想说什么?这与拼刺又有什么关联?”何其巩疑惑不解的问道。

“清日之战清军并非没有与日军白刃肉搏的先例,只是基本上每次都是以惨败收场,因为在白刃肉搏展开之前,清军士兵早已失去继续作战的勇气。在战场上日军可以一人之力对付清军数人,为什么能够如此?难道日军有三头六臂吗?就算清军实力再不济,正所谓一拳难敌四手,众人合力围攻一人,也足以打得日军抱头鼠窜。”

“袁大人的意思我明白,不过话又说回来,甲午之前清军早已腐化不堪,兵士怕死、将领无能。只是此一时彼一时,袁大人你所强调的勇气为重仅仅是站在侧面说正面,要想让士兵们在白刃战时力压敌军,终归还是要有本事才是。”

“试问克之兄,拥有熟练拼刺技术的士兵难道就没有贪生怕死之辈吗?白刃交战往往发生在一瞬之间,而在这一瞬之间必须有一股爆发式的底气才能推动士兵拼命厮杀。”

听到这里,何其巩一时竟然无法反驳袁肃的话,但是这不代表袁肃说服了自己。相反他愈发觉得袁肃的话是一种诡辩,若真照对方所说的勇气为重,那干脆每天晚上让士兵去乱坟岗睡觉训练胆量得了。

只不过这些话他没有说出来,一来毕竟袁肃是长官,二来自己根本没心思再与袁肃辩驳下去,他巴不得袁肃早点把话说完然后离开。

第72章 ,整军欲动第11章 ,别有用心第15章 ,挑明来干第91章 ,募工募役第52章 ,单见高顺第73章 ,南北交锋第15章 ,事发突然第19章 ,时势所趋第65章 ,局势急转第103章 ,独断专行第12章 ,故设伏击第14章 ,少壮北洋第95章 ,借口生事第38章 ,战后善后第115章 ,长远打算第38章 ,战后善后第81章 ,两淮扩军第100章 ,连夜突进第75章 ,北洋态势第64章 ,乌云密布第80章 ,三方保举第97章 ,开始进攻第73章 ,谘议之事第78章 ,矿务公司第82章 ,雪中送炭第61章 ,郑家大少第34章 ,另有目的第10章 ,转危为安第64章 ,杨度试探第53章 ,一战阴影第82章 ,临危受命第60章 ,车站枪击第12章 ,初谈青岛第65章 ,筹安谋策第27章 ,开始进攻第82章 ,雪中送炭第3章 ,洋商开矿第30章 ,执掌大权第95章 ,学堂筹备第67章 ,初显针对第49章 ,疑雷诺森第53章 ,暂定行程第6章 ,不留俘虏第101章 ,汉口矛盾第6章 ,暗藏势力第9章 ,紧锣密鼓第70章 ,扩编军队第51章 ,别有深思第97章 ,开始进攻第63章 ,招募改制第4章 ,借力打力第74章 ,乱中生财第66章 ,所谓顾虑第66章 ,化工产业第21章 ,公所典礼第13章 ,重挫元气第108章 ,信阳之乱第59章 ,少壮声势第63章 ,招募改制第90章 ,改制共和第105章 ,会战序幕第2章 ,昭然若揭第29章 ,深夜闯营第58章 ,似是而非第44章 ,曹锟劫见第95章 ,学堂筹备第32章 ,新官上任第61章 ,学习方法第42章 ,分配防区第57章 ,华中绸缪第90章 ,改制共和第15章 ,事发突然第37章 ,祭孔大典第99章 ,北上议事第20章 ,独立事宜第85章 ,扔白手套第29章 ,五月六月第67章 ,推心置腹第90章 ,改制共和第115章 ,长远打算第60章 ,北洋新星第80章 ,时局进展第40章 ,改变心思第80章 ,三方保举第96章 ,控制场面第97章 ,开始进攻第6章 ,讨价还价第75章 ,先有计划第10章 ,转危为安第93章 ,飞来横祸第97章 ,制式武器第96章 ,保定催电第29章 ,深夜闯营第114章 ,北方南方第48章 ,河南新策第79章 ,外内异乎第80章 ,紧急行动第55章 ,战火转移第93章 ,郑州事变第100章 ,大公子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