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本能 (4)

这一论断可以用一个实验来加以证实。参照特盖特迈那先生的例子,我将两个蜂窠隔开,把一块既长又厚的长方形蜡板置于它们中间:蜜蜂马上开始在蜡板上凿挖圆形的小凹洞;它们朝深处挖凿这些小洞,而洞穴也跟随着慢慢地扩大,最后变成大致具备蜂房直径的浅盆形,看起来跟完整的真正的球形或者球形的一部分一样。以下的情况非常有趣:当几只蜂相互贴近开始挖凿盆形凹穴时,它们之间的距离能使盆形凹穴刚好达到上面所说的宽度(大致等于一个一般蜂房的宽度),而且在深度上达到这些盆形凹穴所形成的球体直径的六分之一,此时盆形凹穴的边就交接在一起,或者相互贯通。每当遇到此种情况时,它们就立刻停止向深处凿挖,而开始在盆边间的交接处建起平面的蜡壁。因此,每一个六面柱体并非如一般蜂房那样,建造在三边角锥体的直边上面,而是建筑在一个平滑盆形的扇形边上的。

接着我把一块涂有朱红色的、其边似刀的薄而窄的蜡片放到蜂箱里去,取代前面所用的长方形厚蜡板。蜜蜂马上像原来一样的在蜡片的两面开始凿挖一些彼此相近的盆形。可是蜡片极其薄,若将盆形的底挖得像原来的那样深的话,两面就要相互贯通了,但是蜂并不会让这种情况出现,挖到合适的时候,它们便不再挖掘;因此那些盆形,但凡被挖得深一点时,就会出现平的底,这一由剩下来而没有被咬去的一小薄片朱红色蜡所构成的平底,用肉眼判定,刚好在蜡片反面的盆形之间的想象上的交切面处。在反面的盆形之间剩下来的菱形板,大小不一,由于这种蜡片并非自然状态的东西,因此,要想精妙地完成工作有一定的难度。尽管这样,蜂在朱红色蜡片的两面,仍然可以浑圆地将蜡质咬掉,同时将盆形加深,其工作速度一定几乎是相同的,这样做的目的是在交切面处可以顺利地停止工作,从而使得盆形之间能够留下平的面。

考虑到薄蜡片是何其柔软以后,我认为,当蜂在蜡片的两面挖凿时,很容易能够判断出咬到合适的薄度需要多长时间,然后停止工作。不过在一般的蜂窠里,我觉得蜂在两面的工作速度,并不是每次都能做到完全一样的;这个推论缘自于我曾经观察过一个初建的蜂房底端的部分完成的菱形板,这个菱形板一面略为凹进,而它的另外一面则较为凸出,我推测这是由于蜂在凹进的一面工作的速度快了一点,而在凸出的一面工作速度则慢了一点的缘故。在一个典型的事例中,我将这蜂窠重新放到蜂箱里去,让蜂接着工作一段时间,而后再查看蜂房,我看见菱形板已然完成,而且已经变成全部平的了:这块蜡片是很薄的,因此要从凸的一面将蜡咬去,使蜡片变成上面的样子是完全不能实现的;我想这种情况或许是站在反面的蜂,刚好将可塑且温暖的蜡推压到中间板处,让它弯曲(我试推过,很容易做到),从而就将它弄平了。

在朱红蜡片的实验中,我们能够推论出:倘若蜂一定要为自己筑造一面蜡质的薄壁时,它们就相互站在适当的距离,同时凿挖下去,并尽力使球状空室大小一样,却怎么也不会使这些空室互相贯通,如此,它们就能建成合适形状的蜂房了。若查看一下正在筑造的蜂窠边缘,就能清楚地看见蜂开始是在蜂窠的四周建造成一面不平整的围墙或者缘边;而它们就像筑造每一个蜂房一样的,常常旋转着工作,从两面将这面围墙咬去,它们从不在相同时间内筑造任意一个蜂房的三边角锥形的全部基部,而是先建造一块菱形板,这块菱形板应该是处于正在营造的最边缘的菱形板,也有可能是先筑造两块菱形板,这要依具体情况而定;而且,它们只有在建好六面墙之后才会去做菱形板上端的边。上面所叙述的一些地方与受人尊敬的老于贝尔所说的,略有差别,可我认为这些叙述是对的;若有篇幅,我将说明这与我的学说是相符的。

于贝尔说,第一个最早的蜂房是由侧面相平行的蜡质小壁开凿建造出来的,就我所见到的而言,我并不完全赞同这种观点;我觉得最早开始做的应该是一个小蜡兜;不过在这儿我不打算详细论述了。我们已经知道,在蜂房的结构中,凿挖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假设蜂不能在合适的位置——就是沿着两个相连的球形体之间的交切面——筑造粗糙的蜡壁,或许是一个很大的错误。我有几个标本清楚表明它们是可以这样做的。即便在围绕着建造中的蜂窠四周的粗糙边缘也就是蜡壁上面,偶尔也可以看到弯曲的情况,这弯曲所处的地方大致是以后蜂房的菱形底端所处的位置。然而在所有的情况下,粗糙的蜡壁是因为咬掉两边的大部分蜡而做成的。蜂的这种建造方法是奇巧的;它们一般是将最早的粗糙墙壁,筑造得比最终要建成的蜂房的极薄的壁,厚十倍到三十倍。

我们看下面的例子就会了解它们是怎样工作的了,假设建筑工人最初用大量水泥垒起一面宽广的底墙,而后再在接近地面处的两端削掉一样多的水泥,一直到中心部分成为一面光滑且极薄的墙壁为止;这些建筑工人一般将拿掉的水泥垒在墙壁的顶端,接着再重新加进一部分水泥。这样,薄壁就如此不停地升高上去,而上面往往有一个厚大的顶盖。所有的蜂房,不管是刚刚开始建造的还是已经建好的,顶上都有一个牢固的盖,所以,就算是很多只蜂在蜂窠上爬过来爬过去,极薄的六面壁也会完好无损。米勒教授曾经热情地为我测量过,这些壁的厚度并不一样;在靠近蜂窠的边缘处经过十二次测量结果是厚度平均为1/352英寸;菱形底片稍厚一些,近于三比二,按照二十一次的测量结果,其厚度平均为1/229英寸。通过上面这种特殊的营造方法,不仅最大限度地节省了蜡,还能不停地加固蜂窠。

由于大量蜜蜂都集中在一起工作,乍一看,不太有利于了解蜂房是如何建造的;一只蜂在一个蜂房里工作一段较短的时间以后,就会去另一个蜂房。因此,就像于贝尔说的那样,当第一个蜂开始建造时就已经有二十只蜂在工作了,我不妨通过下面的情况来实际地说明这一事实:把朱红色的熔蜡在一个蜂房的六面墙的边上薄薄地涂上一层,或者抹在一个扩大着的蜂窠围墙的最边上,必然会看到蜂将这颜色非常仔细地匀开来——仔细得就如同画师用刷子刷的一样——带颜色的蜡从涂抹的地方被慢慢地弄去,放到四周蜂房的扩大着的边缘上去。这种筑造的工作在众多蜂之间好像有某种均衡的分配,全部的蜂都相互本能地站在相同比例的距离内。全部的蜂都想凿挖出大小一样的球形,这样营造起也可以说是留下咬不到这些球形间的交切面。它们有时会碰到困难,说起来这些例子着实是奇特的,比如当两蜂窠相遇于一处时,蜂经常拆掉已建好的蜂房,然后通过不一样的方法来重新营造,可是重造出来的蜂窠形状往往和拆掉的一模一样。

蜂若遇到一个地方,在那里能够站在合适的位置进行工作——比如,踩在一块木片上,这木片刚好在朝下建造的一个蜂窠的中心部位之下,因此这蜂窠一定就会被建造在这块木片的上方——在这种情况下,蜂就会建起新的六面体的一面壁的底部,突出在别的已经建好的蜂房的外面,这样把它放在十分合适的位置。

只要蜂可以相互站在合适的距离且可以与最终建成的蜂房墙壁保持合适的距离,这样,因为营造了想象的球形体,它们就完全能够在两个相接的球形体之间筑起一面中间蜡壁来;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直到那蜂房与相邻的几个蜂房已大体上建成以后,它们才会咬掉与修光蜂房的角。在某种环境条件下,蜂有一个重要的能力,那就是它们可以在两个初始筑造的蜂房中间的合适的地方建造一面粗糙的壁;我之所以说它的这项能力重要是由于这跟一个事实相关,乍看起来它像是能推翻上面的理论;这就是,黄蜂窠的最外边的某些蜂房也往往是标准的六边形,由于篇幅的问题,在这儿我就不详说了。我认为就算是单个昆虫(比如黄蜂的后蜂)建造一个六边形的蜂房也没什么难的——倘若它既可以一边在开始建造的两个或者三个窠房的内外侧轮番工作,又能和正在建造的蜂房的各部位保持合适的距离,掘挖球形或圆筒形,并在中间建造起平壁,就能够做到上述一点。

第77章 重述与结论 (1)第9章 自然状况下的变异 (3)第53章 论地质记录的不完整 (4)第13章 自然选择:即适者生存 (1)第27章 学说的难点 (3)第52章 论地质记录的不完整 (3)第53章 论地质记录的不完整 (4)第36章 对于自然选择学说的各种异议 (6)第11章 生存斗争 (2)第27章 学说的难点 (3)第60章 地理分布 (1)第27章 学说的难点 (3)第58章 论生物在地质上的演化 (4)第4章 家养状况下的变异 (3)第15章 自然选择:即适者生存 (3)第55章 论生物在地质上的演化 (1)第17章 自然选择:即适者生存 (5)第46章 杂种性质 (3)第31章 对于自然选择学说的各种异议 (1)第39章 本能 (2)第3章 家养状况下的变异 (2)第70章 各生物间的亲缘关系: (2)第56章 论生物在地质上的演化 (2)第5章 家养状况下的变异 (4)第61章 地理分布 (2)第44章 杂种性质 (1)第18章 自然选择:即适者生存 (6)第19章 自然选择:即适者生存 (7)第71章 各生物间的亲缘关系: (3)第30章 学说的难点 (6)第47章 杂种性质 (4)第2章 家养状况下的变异 (1)第31章 对于自然选择学说的各种异议 (1)第6章 家养状况下的变异 (5)第41章 本能 (4)第43章 本能 (6)第58章 论生物在地质上的演化 (4)第56章 论生物在地质上的演化 (2)第42章 本能 (5)第31章 对于自然选择学说的各种异议 (1)第42章 本能 (5)第59章 论生物在地质上的演化 (5)第58章 论生物在地质上的演化 (4)第55章 论生物在地质上的演化 (1)第37章 对于自然选择学说的各种异议 (7)第50章 论地质记录的不完整 (1)第64章 地理分布 (5)第38章 本能 (1)第52章 论地质记录的不完整 (3)第8章 自然状况下的变异 (2)第55章 论生物在地质上的演化 (1)第29章 学说的难点 (5)第29章 学说的难点 (5)第36章 对于自然选择学说的各种异议 (6)第66章 地理分布(续前) (2)第34章 对于自然选择学说的各种异议 (4)第63章 地理分布 (4)第55章 论生物在地质上的演化 (1)第64章 地理分布 (5)第63章 地理分布 (4)第48章 杂种性质 (5)第37章 对于自然选择学说的各种异议 (7)第49章 杂种性质 (6)第2章 家养状况下的变异 (1)第68章 地理分布(续前) (4)第63章 地理分布 (4)第38章 本能 (1)第78章 重述与结论 (2)第59章 论生物在地质上的演化 (5)第63章 地理分布 (4)第14章 自然选择:即适者生存 (2)第48章 杂种性质 (5)第5章 家养状况下的变异 (4)第7章 自然状况下的变异 (1)第66章 地理分布(续前) (2)第77章 重述与结论 (1)第76章 各生物间的亲缘关系: (8)第36章 对于自然选择学说的各种异议 (6)第11章 生存斗争 (2)第23章 变异的法则 (4)第4章 家养状况下的变异 (3)第18章 自然选择:即适者生存 (6)第30章 学说的难点 (6)第22章 变异的法则 (3)第60章 地理分布 (1)第45章 杂种性质 (2)第55章 论生物在地质上的演化 (1)第2章 家养状况下的变异 (1)第32章 对于自然选择学说的各种异议 (2)第74章 各生物间的亲缘关系: (6)第72章 各生物间的亲缘关系: (4)第19章 自然选择:即适者生存 (7)第30章 学说的难点 (6)第69章 各生物间的亲缘关系: (1)第51章 论地质记录的不完整 (2)第21章 变异的法则 (2)第51章 论地质记录的不完整 (2)第58章 论生物在地质上的演化 (4)第16章 自然选择:即适者生存 (4)第62章 地理分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