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无为而治

bookmark

昆山县衙二堂中。

赵二爷唏嘘了一阵为官之易,又提出了新要求。

“虽然新政落实看似不难,但也不要掉以轻心,一定要做好查遗补漏的工作,再出差池就实在说不过去了。”

“是。”何县丞等人忙恭声应下,心情也都十分愉悦。今年其他县推行新政,不用想也都会焦头烂额,他们不用遭这个罪,真是太幸福了。

“那我们就按照原计划,将昆山县今年的工作重点,从建设转移到生产上来。”赵二爷便又起话头,扫视全场道:“今年本官就一个要求,那便是昆山百姓,一个都不能出去要饭!”

这话要是放在从前,官吏们全都要笑破肚皮的。‘叫花昆山’都叫了多少年,岂是浪得虚名?大水一来,老百姓把孩子和被褥用扁担一挑,带上胡弦、竹板便出去要饭。

苏州、太仓、松江、乃至无锡、嘉兴,但凡有水井处,就能看到操着昆山口音的乞丐。都成江南一景了。

从前谁敢说,要让昆山人不再要饭。大家都会认为他得了失心疯,不要饭,饿死啊?

可谁又能想到,仅仅半年过去,叫花昆山的景象,居然要成绝唱了。

非但是三百里长堤修起来,让昆山永诀水患。而且县里百姓根本不愁营生了。

“这点大老爷可以放心,昆山县今年劳动力十分紧张,肯定没人出去要饭的。”何文尉一脸欣慰道:“把‘叫花昆山’的帽子摘去,大老爷功德无量啊。”

“哦……”

看到大老爷一脸迷惑,白守礼忙解释道:“应崇明、上海邀请,昆开司参与了两县的海塘建设。鉴于本县已经有大量熟练工,昆开司在本县招工两万以上。另外,苏州、太仓那边,也想请昆开司参与建设,但董事会考虑到县里的实际情况,没有答应。”

“是啊,江南集团下属各公司,年前就开始在本县招人。十几个公司加起来,差不多也招了两万多人的样子,这一下就出去四万壮劳力……本县一共才多少劳力啊?”何文尉也补充他掌握的情况,然后提出自己的忧虑道:

“这下种地的人都不够了。”

“二老爷不必担心,江南有的是人,招人来种地,不难。”白守礼却信心满满道。

“嗯。”赵二爷拍拍脑门,想起来了。过年的时候,赵昊跟他谈过此事。但这几天日夜操劳,大脑一片空白,就给忘了个干净。

赵昊说,一条鞭法带来最大的改变,就是老百姓终于可以脱离土地的束缚,自由选择他们的职业了。

他们只要赚到钱就可以完税了,当然会向报酬更高的工商行业流动。

但一条鞭法需要打一个补丁,那就是官府必须有保持粮价稳定的手段。不然很可能出现,农民完税时‘米贱伤农’。青黄不接时,‘米贵伤民’的景象。

因为一条鞭法后,农民需要卖粮完税,所以奸商劣绅可以趁机压低粮价,以极少的银两换取百姓的粮食。

回头又可以用极高的价钱,再剥削一把那些不种地的市民。里外里两头赚钱,结果最终苦的还是百姓。

如果丝毫不加防范,这种现象一定会发生的,最终会让利国利民的一条鞭法,也变成了恶法。

那么如何保持粮价稳定呢?答案是重建常平仓。

常平仓制度由来已久,历朝官府为了调节粮价、储粮备荒,供应官需民食,都会在各县设置类似官营粮仓。

在市面粮价低的时候,常平仓适当提高粮价进行大量收购。在市面粮价高的时候,则适当降低价格进行出售,以此来防止‘米贱伤农’、“米贵伤民”。

本朝在常平仓基础上,设置了更复杂的预备仓制度……对,去年徐家烧的就是昆山预备仓。但因为运行过于复杂,效果反而不如简单的常平仓。因而在成化年间便基本形同虚设了。

赵昊已经跟海瑞提过这方面的建议了,海公也深以为然,表示会命各府重视常平仓建设,并列为重点考核项目。

当然,为老父亲操碎了心的赵公子,已经让吴承恩替他把这个活干完了。那处‘过火’的预备仓,已经在去年秋里完成了重建。并向江南银行的前身‘伍记钱庄’借贷,购入了五万石秋粮,作为昆山常平仓的储备粮。

再加上去年秋收的税粮,就足够保证本县,今年春荒时,粮价不会出现大波动了,而且还能小赚一笔,可偿还利息和部分欠款了。

~~

所以这件各县的本年大事,也不用赵二爷操心了……

赵二爷心说,那就改为修桥铺路吧?结果昆开司已经制定了,一年内完成全县路网规划、路桥翻修的计划。

呃,那就抓抓教育吧。在江南教育集团中,也挂了个职务的姜教谕告诉他,今年昆山县会开设五所小学,一所中学,还有一所职业学校。这些学校都会跟本县联合办学,自然都能算作本县的功绩。

姜教谕还告诉赵老爷,所有念书的孩子,全都不收学费,而且学校还管早午饭……他热泪盈眶的对赵守正道,本县文教大兴,指日可待了!只要按照目前的规划走下去,叫花昆山未来一定会变成名副其实的状元之乡!

言外之意,咱们配合就好,别给人家添乱了……

朝廷对教谕的考核很简单,就是县里多少人中秀才,多少人中举人。

他求爷爷告奶奶,才让玉峰书院答应,接收县学的生员进去读书,可万万不敢得罪人家的。

赵老爷咂咂嘴,郁闷道:“那就只能做做慈善了。这个他们也做了吗?”

“那倒没有。”白守礼忙道:“昆开司毕竟是做生意的,这方面还得靠大老爷。”

其实,在大明这个宗族社会中,全县的老百姓日子都好过了,就不会有遗弃的老弱病残幼。

不过白主簿又不是傻子,哪能再打击大老爷的积极性?

“嗯。”赵守正神情一振道:“也对,本县百姓从前受苦太久,早已民力疲惫,我们无为而治、与民休息,也算是对症下药了。”

“高,实在是高!”何县丞等人纷纷竖起大拇指,心说怪不得人家能中状元呢,这理论水平就是高啊。

最后,赵二爷宣布,做好为全县保驾护航的工作,就是今年的工作重点了。

昆山县衙的开年工作安排大会,便顺利结束了。

ps.昨晚好像吹空调感冒了,嗓子发炎,眼睛流泪,一天都很不舒服,只有两更了。希望明天能好。

第一百六十章 隆庆二年的第一场飓风第一百五十八章 超级加倍第一百四十七章 林将军超神了第二百一十四章 大明好翁婿第二百零八章 斗法昙阳观第一百零三章 元辅致仕第一百五十二章 对对对,徐渭对李贽第二十三章 神火飞鸦第二百零八章 这鱼不能吃!第七十四章 衰神刘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懂几何者勿入此门第一百三十二章 可怜天下父母心第一百八十四章 血海炼狱第九十七章 集团大会第五十六章 李华梅行动之撤退第四十八章 以德服人赵二爷第二百一十七章 热气球的奇幻漂流第一章 留云山居第一百二十五章 高端局第五十五章 这道题太难了……第一百四十六章 夏汛至第一百六十七章 碧瑶第九十五章 自君之出矣第二百二十六章 禧娃,不要放弃治疗第三百一十二章 谜一样的安排第二百章 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第一百六十三章 土地公公赵公子(求月票)第一百七十章 真正的成绩(求保底月票)第四十八章 以工代赈不容易第一百九十五章 欢庆胜利第六十五章 信第六十六章 从心曰天第二十三章 大同第三十七章 五口通商第一百三十三章 徐华亭,华亭徐第一百四十七章 残阳如血第一百四十四章 尽职尽责二人组第二百章 皇家煤业第六十一章 没有人比我更懂建墙第一百二十六章 辟邪一剑第一百零一章 娘不就是给你撑腰的?第十六章 金牌讲师何心隐第三百三十四章 赵公子的牛皮兑现了!第四十八章 织田市火箭第一百八十七章 典史出差第一百九十章 好闺蜜一辈子第一百二十章 群贤毕至第一百八十五章 昨日重现第三十九章 报复心极强的赵公子第一百二十九章 赵公子和他的学说人畜无害第十一章 过于先进,不便展示第十章 吕宋来客第八十一章 去昆山,奔向新生活!第一百一十章 快来东北玩泥巴第九章 盈利第二十三章 独特要求第二百一十四章 开海大吉第二百八十八章 董事会第二百六十一章 打完就跑真刺激第一百七十八章 殿试第一百一十四章 琉球琉球,敬酒不吃吃罚酒第一百八十七章 这理由硬不硬?第二十一章 听君一席话第一百零四章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第二百七十七章 百年战争第二百零七章 王世贞与金瓶梅第一百八十二章 饿了别看,吃饱再看第一百二十三章 赵带善人第一百八十六章 丈母娘看女婿第一百八十五章 昨日重现第二百零九章 审视第一百六十章 肃卿与叔大第二百一十六章 第二部贺岁片第二百零三章 祥瑞御免第一百一十九章 刷卷第四十八章 日月之旗,七星之文第三百一十九章 神机营第十六章 延迟惹的祸第七十二章 冲冠一怒为赵郎第五十七章 城名永夏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凶兆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师兄实在太谄媚了第四十三章 吕宋总督府第六十二章 有钱就是了不起第五十章 词爹第十一章 过于先进,不便展示第七十一章 关塔那摩第三百零八章 晋商第二十七章 赵大夫上门问诊第八十五章 赵公子巡游江南第一百五十七章 我大明,天下无敌啊!第一百二十四章 讲道理的大老爷第一百六十一章 廷议第一百七十八章 劈歪了第二百六十章 没人比我更懂商人思维第三十六章 父子双拿下(盟主加更)第五十三章 年夜饭第九十四章 光影魔幻第六十八章 火辣辣的警告第二百零四章 潘中丞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