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遍地徽

科学号沿着青弋江缓缓驶入了芜湖。赵昊立在船头,只见宽阔的江面上舟楫往来、千帆竞渡,江两岸店铺林立,商旅接踵,好一派长江巨埠的繁华景象!

更奇妙的是,这么富裕的地方居然没有城墙。整个芜湖就像近现代城市一样,毫无限制的茂盛生长着。成百上千的店铺一直延伸到长江边,形成一条令人瞠目结舌的十里长街。

这十里长街闹市的冲击力实在太强,哪怕是金陵城,都没有这么长的一条繁华商业街。只有苏州阊门外那条天下第一商业街,能比它强一头了。

比起还是个小小县城的上海,芜湖简直繁荣的不用他操心。赵昊甚至怀疑,只要再给这里一两百年平安,不用自己插手,它都能自然而然完成进化。

不错不错,这里比想象的还要好。赵昊不能更满意了。

这时,科学号缓缓驶向了徽州码头上。

顾名思义,这是专供徽商停靠的地方。没办法,整个芜湖的米市、炼钢坊、浆染局都是徽州人把持,徽商在此自然有些特权了。

严格说来,本公子也是徽商哩。

这样一想,赵昊便觉得停靠的心安理得了。

~~

看到科学号要入泊位,几条官府的哨船忙将其它民船挡在外头,以免冲撞了这条漂亮的不像话的白帆船。以及船上那位漂亮的不像话的公子。

各种光环加持之下,人们看他都自带美颜效果。

码头上,穿着红色黑缘号衣的芜湖县官差,也早已驱散了一干人等,把整个码头都戒备起来。

芜湖知县帅机,与一众当地士绅巨贾翘首以待。迎接场面比之前长兴、溧阳要夸张十倍。

那真是红毯铺地,彩楼高耸。舞龙舞狮,锣鼓喧天。不知道的还以为哪位阁老返乡,什么总督莅临呢。

其实来的,只是个略有些不平凡的小小少年……好吧,也不小了。

饶是一路被各县高接远送,赵公子还是被这夸张的场面,惊得合不拢嘴。

这是要闹哪样,有钱就可以这么任性吗?

在他吃惊的注视下,科学号靠岸停稳,水手抛下缆绳。

岸上八名民壮抬来了,两边带着扶手的豪华船板。

在一片热烈的欢迎声中,赵公子有些不自在的扶着栏杆走下船。

帅知县和两名老者迎上来,双方客气见礼后,赵昊不禁苦笑道:“帅父母、长公、汪伯伯,你们这是搞得哪一出啊?”

这三位他居然都认识。

帅机是隆庆二年的进士,在户部观政几个月,就外放肥得流油芜湖知县,不用说也知道是谁的功劳。

事实上,赵公子通过吏部的关系,一口气安排了十几个赵二爷的同年,而且全都外放的江南各县!

赵昊承认,他下手有些急了。

但没办法啊,他能帮李春芳挡高胡子一时,挡不了高胡子一世。等那活土匪回了京城,当起首辅兼天官。赵公子别说安排人了,能保着他爹不被撵去临高当知县,就谢天谢地了。

~~

至于那位‘长公’,便是大名鼎鼎的浆染巨头阮弼。

此公极富传奇色彩,与他的歙县同乡汪直,号称徽商双璧。

当年,两人都像千千万万的徽商一样,脚踩旧布鞋、怀揣油纸伞、肩背破布囊,带着全家人的希望的离开了家乡。

不过虽然同样是白手起家,但阮弼从不做违法的营生。他先在徽州同乡的店里学徒、当掌柜,一面积攒些本钱,一面寻思自己将来该做什么生意、在哪里做?

一番深思熟虑,他来到了到处都是商机的芜湖,做起了给纸染色的小本生意。

因为他讲求信誉,注重质量,很快把生意做大。而且得到了同行的敬重,渐渐成了芜湖染色纸业的领导者。

执掌行业牛耳后,他迅速带领整个染色纸业做大做强,产品热销全国,甚至连南京六部用的彩纸,都是由他供应。

在这过程中,他结识了一位姓赵的同乡,后来那位同乡还当上了南户部的右侍郎。

南京有了后台,阮弼终于可以放胆进军,拥有百倍市场的浆染业,再度大获成功。

之后他发起成立了芜湖染色局,将原先各自为战的染坊主组织起来,结束了同业恶性竞争的局面,这才迫使洞庭商帮允许他们买绸布染色后自行销售。

在那之前,他们只能赚一道染色的钱,是无法染指利润巨大的销售市场的。

自然经营效益大增,所有染坊主都获利远胜从前。

他又利用徽商遍布全国的商业网络,在各大城市设立了多处浆染分局。让芜湖浆染总局成为全国浆染行业的龙头,并把产品远销海外。

阮弼自然声望大振,成为了整个芜湖商会的会长。

他多年来一直乐善好施,广为造福乡里,深受徽州和芜湖两地百姓爱戴,因此被尊称为‘长公’。

~~

至于另一位汪伯伯汪昱,跟赵家的关系比阮弼还近。

因为他本身就是休宁人。这少年来,东门赵家、西门汪家一直是休宁富与贵的代表。

但汪家巨富的岁月,可比赵家显贵的年头长多了。他家在正德年间,就跻身于扬州八大总盐商之一,如今依然将那张日进斗金的牌照,稳稳拿在手里。

不过在扬州当盐商、养瘦马的是汪昱的堂叔汪尚举。汪昱这一房的百万家财,并不是靠卖盐得来的。而是他父亲汪尚权五十年前到芜湖,投资开办钢坊赚来的。

说起汪尚权,在芜湖也是与阮弼齐名的人物。他利用资金优势,花重金从苏州挖了许多高手匠人,严格管理、革新技术,很快让汪家的钢坊一枝独秀。然后他又陆续兼并了十几家钢铁坊,终于掌控了整个芜湖钢铁行业。

然后他借助徽商的关系网,将芜湖苏钢行销全国。并利用朝廷抗倭,需要大量熟铁精铁造枪铸炮的机会,把芜湖的钢产量提升到全国第一,比排第二的广东全省都高。

自此人们一提到苏钢,就会想到芜湖,想到汪尚权,再也不会想到苏州了。

他也因此当上了芜湖商会的会长,风头一时无两。

汪尚权去世后,汪昱继承了家业,十几年来惨淡经营,倒也没坠了父亲的名头。如今他担任芜湖商会的副会长。

另外,他堂叔汪尚举是赵立本的多年好友,老爷子能以一个致仕的侍郎,当上扬州盐业行会的话事人,离不开汪尚举和他便宜小舅子叶希贤的力挺。

赵守正中状元后,他和阮弼都亲自到昆山道贺过,赵昊自然能对上号。

ps.今天不太好写,查资料查得眼疼,只有三章。

第四十六章 满园黄金甲第一百七十六章 夕阳无限好第一百二十七章 翩翩赵公子,人看渡关东。第一百三十二章 唐山保卫战 (上)第五十三章 谈妥第四十二章 雪茄第四十八章 织田市火箭第三百一十六章 人间悲剧赵士禧第二百六十二章 喝茶第一百二十三章 赵带善人第七十一章 越中四谏的威力第一百一十章 我有一双跑步鞋(盟主加更)第十六章 科举之学绽光辉第八十九章 不要,停……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品锅第二百一十章 林巡抚越说越离谱第七十二章 朱砂痣和白月光第二十三章 老铁和淀山湖第五十三章 大城保卫战第一百七十五章 你耍赖!感谢大家,十分完美。第四十五章 下马立威第四十四章 震啊震的就习惯了第一百四十二章 地方保护主义第二百零五章 公子好胃口第一百七十一章 我是人间惆怅客第三百一十三章 姜还是老的辣第一百二十四章 有人抢我台词啦第十六章 延迟惹的祸第一百三十九章 保命神器第三十七章 有限代差理论第六十一章 痛打落水狗第一百九十章 好闺蜜一辈子第一百五十七章 张相公在行动第一百三十二章 澳门第二百零一章 银山金山第二百二十一章 肥都第一百八十四章 全歼第八十二章 下尾行第一百二十四章 三借芭蕉扇第二百一十三章 陈阁老,你坐呀第四十七章 赵锦第三百零八章 晋商第八十五章 贷款修河,收费还贷第三百二十一章 赵公子的护卫有枪了……第一百零九章 上车焊死门第四十三章 凭本事借的钱凭什么还?第六十三章 一出好戏第一百三十章 秋后算账啦第五章 爷爷回来了第三百零五章 电第一百五十七章 徐琨症候群第九十一章 我们西山吓煞人香第四十章 爆尾第一百七十九章 请君入瓮中捉鳖第一百三十三章 唐山保卫战(中)第八十一章 去昆山,奔向新生活!第三十七章 怎么这么鲜?(盟主再加更)第二百一十七章 比钱更宝贵的第一百一十五章 击鼓第一百五十六章 视察第七十二章 ?老哥哥这是怎么了?第一百七十章 真正的成绩(求保底月票)【结果变成请假条的本篇总结】第一百六十一章 固若金汤第二百九十二章 铤而走险第三十六章 迅雷铳第一百一十七章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第二百五十一章 苏州乱第九十二章 孩子还小……第七十五章 金装卧底二人组第一百一十七章 留月轩第八十八章 成为传奇第一百三十一章以身饲虎第二十三章 三姐妹第四十六章 满园黄金甲第三百一十四章 红霞一片海上来,照我楼上华筵开!第一百零八章 来自师兄的关爱第一百九十二章 兄妹的前途第八十三章 台南欢迎你第一百四十九章 战斗吧,雪浪!第二十四章 未雨绸缪赵公子第二百二十四章 有主角光环的男人第一百七十三章 备胎转正第一百八十四章 全歼第一百六十五章 赵二爷的名次……第三十五章 决定第一百一十三章 月黑风高夜第一百零三章 元辅致仕第八十九章 归心似箭第四十三章 戏精县主第二百三十四章 日讲日第六十九章 内阁激斗篇,高拱对贞吉第二十二章 吴——时来运转第六十一章 师徒夜话第二百九十四章 纵火第一百九十八章 时间管理大师第七十五章 新年新气象第一百四十六章 我欲低调过一生第十一章 比较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