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武举举荐

冷影见到宋昭出来,这才松手将春蝉放了下来,春蝉跌坐在地上挣扎了好一会,抬头恶狠狠地瞪向冷影,本想骂一两句,却发现宋昭的表情有些不对经,春蝉心里咯噔一声,也顾不上其他,将鞋子穿好了就往回跑。

冷影也发现而来宋昭的不自在,以为是他昨夜打斗留下的伤口又裂开了,忙正色道:“主子?”

宋昭避开他关怀的眼神,颇有些心虚的味道,连连摆手:“无事,先出宫吧。”

冷影有些反应过来,定是主子在里头与玉真公主闹了什么事吧?不然主子方才进去的时候心情还挺好,怎么出来就成了这副模样?哎,只能说是主子在某方面是不是特别的……少根筋啊?明明自己为了玉真公主‘鞠躬尽瘁’,甚至身为高胜楼楼主的他,还要私下潜入宫里,替她善后一具尸体?这要是说了出去,江湖里还能有高胜楼的名号吗?

这也罢了,昨天遇到的那些黑衣人明显来路凶狠,被他们发现了,招招想要主子的命,他们二人没有料到来人武功这么高强,差点不敌,宋昭的左肩也因此又受了伤。

哎,主子如果真的与玉真公主吵了架,大可以把衣服一脱,露出身上的伤口,那个女人见了为自己的事搏命的男人会不心动的呢?

冷影暗自想着,冷不丁听见宋昭的声音响起:“冷影,今夜回楼里,将摘星阁里的书全都整理一遍,换一个方向摆放。”

摘心阁是高胜楼历代记事与武学的藏书之处,里头摆放的书足足有十个一人高的书柜塞满,要是要擦满这一书柜的书,冷影一晚上都别想睡了。

他苦着一张脸,不敢在与宋昭谈条件,只能苦兮兮的随他出宫往高胜楼自行领罚了。

而春蝉风一阵的回到内室,顾知晥正坐在镜子前发呆,春蝉见顾知晥神色异常,这才微微松了口气,怨道:“安国公世子也忒大胆了,虽说他是太子殿下的人,但咱们与他也没有多大的联系,他怎么敢私下闯入凤阳宫内部?还让……还让那个歹人将奴婢带走,奴婢深怕他们还有其他的企图,幸好公主没事。”

顾知晥听她这么说,手指突然一颤,好不容易稳定好的情绪又突然蔓延开来,为了掩盖脸上的红晕,她急忙让春蝉出去替自己换一壶茶水。

春蝉不疑有他,端着茶水出去了,顾知晥这才长出一口气,一边告诉自己不要再想方才的事,一边又不自觉的会去回想宋昭那轻轻的一吻。

重生之后,顾知晥从未认为自己此生还会在与人有所纠缠,已经伤过一次的心,她已经认为不可能再为谁跳动了。可宋昭揽过她的腰,波光潋滟的双眼盯着她看,仿佛要将她的一切都吸进去。

顾知晥以为早已枯如老妪的心竟然不自觉跳动起来。

甚至连她自己都没有发现,宋昭倾身下来的时候,也不知道是惧怕还是本能,顾知晥闭上了双眼,不敢再看他,深怕就此沉沦。

春蝉蹬蹬蹬的跑了回来,她带回了夏雨,经过方才之事,她一不敢离开顾知晥太久,二也不敢独自一人守在她身旁,就怕宋昭卷土重来。

春蝉这位凤阳宫第一宫女在心里暗自给自己定下了规矩,以后看见安国公世子,一定要眼光四路,耳听八方,将危险杜绝在千里之外。

祝欢与雅若的丑闻随着她们二人的双双暴毙就此淡了下去,正如宋昭所说,朝中上下一派都支持让庆丰帝先等突厥那儿的回信再做打算。

庆丰帝面上以礼相待,还是让突厥使团住在了鸿胪寺的行宫,但实则是为了更好的看管起来。以孟获为主的突厥人自然不愿,整日闹着要见庆丰帝,要求要见雅若的尸体。

雅若与祝欢死的蹊跷,这是众所皆知的事,关押在后宫的慎刑司里,竟能在同一晚一起暴毙?谁都不相信这会是偶然,但朝中大臣在此时却集体装瞎,没有一个人提出此事的蹊跷之处,这让祝融寒了心。

他并未按照皇甫泽的通知下前去见皇甫邵,皇甫邵知道了他的意思,逐渐开始从他身边开始 撤走原本安排祝融身旁,帮助他更好向上爬的那些人,似乎有主意打算另外扶持他人。

祝融看在眼里,却有了别的打算。

金氏痛失爱女自然伤心,但她也不敢与祝融闹,祝欢的死因为牵扯到了雅若,也不可能那么快就归还给祝家,只能孤零零的摆在大理寺的冰窖中冻着,也不知道何时才能入土,可谓是死了也不能瞑目。

祝欢既然保不下来,对于一个已经死去的人,对于祝融来说,已经失去了利用的价值,加上他赫然发现——那晚临时睡了的一个侍女,她竟然怀上了身孕,自己带着大夫 找到祝融,告诉他自己怀上了孩子。

祝融喜不自已,直接就让金氏抬了那侍女巧儿成为妾侍,让家里人好生养着。

时间很快便来到了腊月,天气渐渐凉了,顾知晥也披上了厚厚的外披,武举的举荐开始了。

全国各地的武师分分入京,就等着国子监公布完举荐的名单后一起入住国子监。

腊月初十,国子监公布朝中大臣举荐的世家子弟名单。

众人一片哗然,安国公府的两位嫡子,世子宋昭,三子宋昌,赫然在列。

武举不比科举,比的就是真枪真刀的格斗,若稍有不慎,落下个伤病,这还得了?这也是为何自举荐政策以来,也极少有世家子弟会真正参加。一般能够参加举荐的人选,都是世家中无法享受家族日后庇佑的庶子。

安国公府这两位,一个是将来的国公,理应得到荫封;另外一名也是老国公的嫡子,徐氏虽不是出生名门,但这么多年在国公府的经营,要养一个宋昌,那是轻而易举的事。

这两位无论怎么看待,都不像是会主动要求人举荐的主。

消息一传回府,徐氏气的连砸了三个上好的青花瓷花瓶,徐艺也不知所措,她已经派自己的侍女快些通知唐时中,让他尽快来国公府。

“没想到他还藏有这么一招。”徐氏恨的牙痒痒的,之前唐时中随意找的借口,被宋昭给抓住了重点,她当时便有些担心,但想着这又如何?难不成宋昭还能硬帮着宋昌前去参加武举吗?

没想到宋昭还真的有这个胆子,这个宋昌也是糊涂,自己的私章什么时候被宋昭给偷去了也不知道,就这么糊涂的在举荐信中盖了章,成为今年的武举人。

“母亲先别着急,就算宋昭想要陷害三弟,只要三弟到了国子监在第一轮自动弃权便可以了,三弟不会有危险的。”宋艺耐心的劝着徐氏,徐氏有些蔫蔫的坐下,她又何尝不知道?可是这样相当于逃兵的行为,会让宋昌成为其他世家子弟眼里的笑柄,这日后宋昌要是继承了国公爵位,这类芝麻烂谷子的陈年往事就会成为他的污点。

“宋昭好阴的心,他是希望你弟弟能够在武举的比试中受伤甚至……”徐氏信佛,所以她不会对着自己儿子说出这种不吉利的话。

宋艺明白她的意思,忙安慰道:“只要三弟安全无事,其他的都是小事。”

徐氏突然想到另外一个方面,猛地抬头问宋艺:“艺儿,你说宋昭他给自己也报了名?”

宋艺点点头,有些不敢相信:“正是他的名字也在其中,女儿才想不明白,他……怎会去冒这个险?不是说参加武举的世家子弟,若是败了,那就连荫封之路也会被封……”

武举中的举荐毕竟有点走后门的关系,世家子弟若能得到朝中大臣的之臣,都不用经过民间的遴选,这对辛苦打拼上来的其他人多少有些不公平。为了避免有更多的世家子弟因为好玩而刻意报名举荐,所以朝廷出了这么一条规定,参加举荐的世子以上的人选,如果在武举中未能获得前三甲名次,便不能再被视为世子的人选。

“是的,是有这么规矩,所以他为何会冒这个险?”徐氏点点头,难不成宋昭是打算搏一把?既然已经知道有她在这里压着,他很难能够继承国公的爵位,所以干脆趁着自己还盯着世子头衔的时候,直接参加武举,若得了名次,便是官身,有了官家身份,自己想要再打宋昭国公府荫封的主意,可就难上加难了。

徐氏想到这里,脸色越发难看起来。

以前的她不是没有想过这个方面的问题,但她却从不担心,因为宋昭的性格像极了他那死去的亲娘,都将面子看得非常重要,这样的他,怎会冒险参加武举的举荐?

是谁令他改变了主意?

“夫人,小姐,姑爷来了。”

一听到唐时中到了,宋艺的脸上也稍微松了口气,忙让下人将唐时中迎了进来。

今日武举举荐名单一出,大家都知道安国公宋府家的两名男丁全都报名了,一下午都在讨论着此事,唐时中自然也不例外,所以在他接到宋艺消息的时候,自然明白宋家人找他来的目的,就是询问此事的真假。

“名单是兵部出的,自然不会有假,宋昭现在不在家吧?”经过上次的事,唐时中已经许久未来安国公府了,每次再来的时候,都十分谨慎小心,要先将四周都看上一遍,确定没有宋昭的人趴在房顶,这才敢小声开口。

宋艺摇摇头:“放心,他已经几天没有回来了,也不知道在忙些什么。我与母亲原本不在乎他的死活,若是能够死在外头,岂不是更好?但他闹出了这么一出,倒让三弟陷入了被动——”

“三弟呢?”

毕竟事涉宋昌,按理说他应该也要在场。

宋艺有些恨铁不成钢,羞愧的说:“下午知道消息后我便将他从鸟园里拽而来回来,此时昌儿他……正在房里发脾气呢,说是不过就是参加个武举,有什么可怕的,既然宋昭敢将他的名字报了上去,他不去应战,岂不是会让人活活笑死?”

徐氏骂了一句:“逆子”后,长叹口气,望着唐时中说:“时中,昌儿年纪还小,心气又强,最是激不得。宋昭一定就是看准了他这点,所以不吭一声就将他往火堆里送。你也知道昌儿,他文不行,武不就,你让他做两诗还勉强能够念得出来,但这可是武举,刀剑无眼的武举,还要签生死状才能参加的武举,他若是出事了,你让整个国公府如何是好?”

唐时中连忙稳住徐氏,安慰道:“母亲倒不必如此心急。”

他已随着宋艺换了称呼,左右两人已经过了文定,也算是成了亲,这么叫法也无可厚非。

“母亲认为,宋昭此举还有何其他用意吗?”

徐氏一愣,她不知道唐时中这话是什么意思,忙追问:“时中,你把话说明白些。”

唐时中顿了顿,捡了简要的说:“宋昭如今是太子殿下跟前的红人,武举的举荐不是今年才有的,在此之前他都毫无动静,怎会在今年突然就报名了?这是否会是太子殿下的意思?”

说徐氏聪明嘛,她也确实不笨,不然也不会熬死了国公爷,成为安国公府里唯一的女主人;可说她厉害嘛,她也称不上,她所能想到的只是眼前的利益,只想着让自己的儿子继承安国公府,其他更深层次的地方,她也想不到。

唐时中是皇甫泽的人,他是皇甫泽可以放在宋家身边借机接近宋昭的,如今宋昭突然有这个举动,让他不得不往其他地方细想。

是不是太子殿下打算逐步往朝里放人,宋昭的身份只是一个世子,没有接受荫封,没有官身自然入不了朝内,只能呆在后宫为他出谋划策。

但太子不可能永远呆在东宫,如今朝中大部分人员都是祝派,也就是皇甫氏的手下,太子是否已经开始打算渐渐的将这些势力剪去,发展自己的人?

宋昭的荫封之路十分困难,除了徐氏的重重阻挠,也有皇甫氏在背后的推波助澜,太子一党怕是等不到宋昭荫封,所以才想另辟蹊径?

如果宋昭此事有太子从中安排,那便有些严重起来。

太子顾知行向来被人视为优柔寡断的代表,虽然心善,但若要为人君王,善良并不是一个优点。

在以前,顾知行并没有那么多的心思,这对于皇甫氏想要造反的情况十分有利,只要他身边一直没有能人,顾知行即便手握西山大营又如何?没有可靠的人会站在他身边为他出谋划策。

可自从宋昭归于顾知行麾下后,情况就变了,听闻顾知行如今在西山大营着手开始改革,自上而下对整个军营进行大换血,如今他虽然人在西山与皇城两边跑,但他在众人还未反应过来之时,已经出手了。

唐时中心里盘算着宋昭真实的想法,原本以为宋昭会在府里有所表示,所以他才急冲冲的赶了过来,但见徐氏与宋艺的表情,看来她们也是才知道此事。

“母亲且先放心,我与兵部侍郎郭宏的儿子称得上是同窗,我现在就去找他,先问问这名单是什么时候确认的,等我了解了情况,自爱回来与母亲详说。”

安国公府里可以称的上都是女眷,徐氏平常看起来十分精明,但遇到大事也是没有了主心骨,如今唐时中说什么便是什么,练练点头。

宋艺十分满意自己夫婿的表现,刻意再徐氏的面前吹捧了几声,唐时中给了她安抚的笑,便急冲冲的又往外走了。

但唐时中并没有直接往郭家去,而是交代车夫将马车驶去了皇甫府。

今日需要上朝,皇甫邵自然还未回来,皇甫泽被翰林院辞退之后,调往礼部,是没有资格上朝的,如今他正好在家。

听到下人通传说唐时中来了,自然知道他所为何事。

唐时中进了外厅,就看见皇甫泽正坐着看手中的信件,见他来了便一笑,招呼道:“时中来了,坐。”

唐时中朝着他拱手后坐下,问:“子轩是在看今日兵部的报告吗?”

皇甫泽仰手将手中的信件递给唐时中看,他草草扫过一眼,心里头便是有底,印证了他在宋家的想法,说:“所以宋昭是太子亲自举荐的?”

皇甫泽眼里是笑,但笑意并未直达眼底,反而这种阴森的笑给他的俊颜增添了几分阴枭。

“没想到宋太微竟会同意如此破釜沉舟,要知道武举不比科举,是没办法作弊的。”

皇甫泽说的没错,武举比科举难的地方就在于在实战之中,是没有办法像比试兵法一样可以作弊的。

这也是为什么大多世子子弟即便通过了举荐,若没有真才实学,在兵法那一栏还可以作弊,到了实战就会原形毕露。

“宋太微一直深藏不露,没有人知道他真正的水平……”皇甫泽一直对宋昭有些警惕,但是他这个人实在太神秘了,前十年他极少出现在朔京,众人对他的印象也就只有安国公府不安分的世子而已。

待回了朔京之后,宋昭就进了太子麾下,似乎从那个时候开始,顾知行就变得有些不一样了。

“听说宋昭将宋昌也报了上去?安国公府一府两位公子,都参加了举荐?”

唐时中忙将自己在送宋家打探回来的消息与他说了一遍,皇甫泽沉思片刻说到:“他算不算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呢?我想宋昭想让宋昌参加,一定是想看他出丑,但是却没想到,宋昌入了国子监,可以成为我们的内应。”

唐时中明白过来,宋昭的身份实在太过特殊,如果让他考取了武状元,就等于直接有了官身,他自己都可以为他自己请命继承安国公的爵位,又是武将,又是国公,顾知行将会得到一个极为有用的收下。

这不是皇甫父子愿意看到的,所以她们一定要想尽办法将宋昭拉下水。

唐时中知道了皇甫泽的意思,很快便告辞离开,他还有很多事要处理,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要说服徐氏能够同意宋昌参加。

徐氏是个万事都拿不定主意的人,宋艺自从与唐时中过了文定后,凡事便以夫君的话为主意,所以即便宋昌再怎么不乐意去国子监参加武举,也拗不过所有人,只能在腊月十五,苦着一张脸由一堆小厮护前往国子监。

所有参加武举的人都在今天等候再国子监的校场大门口,等待今年的考官出现。武举又不比科举,除非是特别喜欢,不然习武之人都是家境较为困难的家庭才会送孩子专门去学武。

这里便能看出等候再国子监大门口的人的形象都是如何的。

宋昌独一份坐着马车,由四五个小厮,拎着大包小包送到了国子监门口,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大家看他的表情都有些不同。

宋昌看着周围一圈不是满脸横肉,就是身上有疤,不由自主的咽了咽水口,有些害怕的缩了缩脖子,不敢下车。

徐氏也跟着来了,掀起了车帘往外看,念了一句我弥陀佛,心疼的看着宋昌说:“我的昌儿要受苦了……”

宋昌哭丧着脸,抱怨到:“都怪宋昭!他就是想害我,所以才会替我报名,母亲,儿子要是进去了,说不定都没命出来,母亲你舍得吗?”

徐氏连忙捂住他的嘴巴,说了一句大吉大利,劝道:“你姐夫说的没错,咱们不知道宋昭到底打的是什么注意,如果他这次参加武举是太子从中替他安排的,万一这当中有什么阴谋,让他考到了状元,对我们来说事一件非常危险的事!如今他既然将你的名字一起报上去,你就有理由跟在里头看,母亲也不愿意你在里面受苦,但为了你的将来,你一定要参加武举。”

宋昌还是不愿意下车,徐氏见没有办法,只能硬着头皮让人将他拉下马车,这么一折腾,又引来一群人侧目。

第五十四章 探花之位第二章 金蝉脱壳第九十一章 一道前去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军南下第一百零九章 计中之计第六十七章 萧三公子第六十五章 不算英雄第九十章 一切如愿第八十五章 重磅消息第一百五十七章 从天而降第三十章二偷天换日第九十章 一切如愿第六十八章 她生病了第一百四十二章 冷影瞎想第八十二章 凶手是她第九十一章 一道前去第十章 赢了比赛第九十四章 余陈跟踪一百三十章 又来一次第六十八章 她生病了第八十章 又见匕首第三十六章 受到牵连第一百六十六章 错误部署第一百一十六章 还有大事第一百二十四章 帮你举荐第一百三十七章 达到目的一百三十一章 有个主意第三十二章 殿中暗斗第七十七章 夜黑风高第六十八章 她生病了第九十一章 一道前去第四十章 出大事了第八章 流觞曲水第八十三章 直接去问第二十八章 有心之人第一百六十二章 有些心安第一百二十九章 第一滴血第四十九章 燕北王府第一百五十章 最终决定第一百五十六章 流氓王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有人在外第一百一十六章 还有大事第一百一十四章 磨镜之乐第一百七十三章 别有用意第一百章 当中缘由第一百四十八章 晴天霹雳第八十一章 梁上君子第七十九章 判不了案第一百零四 信笺传事第四十五章 藏在暗处第二十五章 为何是恨第三十七章 正常生活第十二章 别有用心第一百四十八章 晴天霹雳第一百零八章 牵制敌人第三十六章 受到牵连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同出行第十六章 身上使命第一百三十六章 开门见山第八十一章 梁上君子第五章 夏日宴席第五十章 真相大白第一百二十二章 各怀鬼胎第九十五章 是老油条第一百三十六章 开门见山第六十九章 兄妹叙话第四十四章 性格大变第五章 夏日宴席第一百五十九章 原来如此第二十二章 毒计重现第二十一章 其中深意第一百七十三章 别有用意第一百二十四章 帮你举荐第一百四十七章 打算一博第七十四章 为何在此第一百二十七章 徽州府灾第一百二十三章 波涛汹涌第一百七十二章 不折手段第九十二章 护妹狂魔第一百四十二章 冷影瞎想第八十八章 意有所指第一百二十章 情投意合第一百五十二章 事故缘由第一百六十九章 有个点子第九十章 一切如愿第七十七章 夜黑风高第一百六十章 美事一桩第二十一章 其中深意第一百五十六章 流氓王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第一滴血第一百四十一章 计划多变第一百二十章 情投意合第二十章 一石二鸟第一百二十九章 赈灾大臣第一百六十章 美事一桩第三十二章 殿中暗斗第二十七章 开口回击第一百五十一章 逃避责任第九十三章 有人跟踪第一百一十三章 前尘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