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至诚有孝 通晓天地

《二十四孝》里有一位科学家陆绩,他是三国时期吴国(东吴)人,就是现在苏州、上海一带的人。他从小就很孝敬父母,常常都很细心的体会父母的需要。六岁时,有一次随父亲到九江去拜见官员袁术。袁术用橘子招待他们,陆绩就往袖子里放了两个,临走告辞,不小心袖子里的橘子就滚落在地,袁术在旁打趣说:“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拿两个橘子,为什么又吃又拿呢?”陆绩回答:“我的母亲也喜欢吃橘子,所以拿两个回去给母亲尝尝。”袁术见六岁的小孩,就懂得常常念着母亲,知道他将来会有大成就。

果然陆绩成年以后,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算,做过一个浑天图,也注过《易经》,还撰写过一部《太玄经注》,可以说他是我们中国历史上早期的科学家,深明天文地理。“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天文学、地理学原来也跟孝敬父母关系这样密切,科学的基础,原来还是道德。

孔老夫子教学的内容分为四科,叫孔门四科,第一就是德行,第二是言语,第三是政事,第四是文学。科学属于政事,前面要有德行、有言语,德行是品德,言语是讲话要懂得进退应对,懂得礼仪。所以首重德行,而德行的根本就是孝道,夫子在这里把科学的根都抓住了。

第111章 广大无方 塞乎天地第2章 本经概要第207章 益者三友 损者三友第112章 一事可称 行成名立第171章 丧亲致哀 祭祀严肃第48章 游学海外 怀亲念亲第235章 丧亲哀戚 真情无伪第70章 孝德诚信 事业有成第179章 遵循法则 回归本善第55章 多行恕道 克己复礼第182章 海口监狱 教化显著第237章 觉悟生死 毁不灭性第199章 中华文化 家教为根第128章 孝治第229章 气竭而息 声不委曲第2章 本经概要第162章 感念祖德 慎终追远第109章 地位有异 孝心无别第147章 言行谨慎 三思后行第151章 庭坚涤秽 居敬事亲第3章 天台体例 五重玄义第194章 行孝于内 化自流外第210章 太宗魏征 君臣佳话第193章 舜王至德 感化天下第179章 遵循法则 回归本善第93章 忧乐为公 圣贤示范第92章 岳飞秦桧 果报迥异第177章 圣人法则 垂训后世第71章 基金如子 报恩不溢第66章 母慈子孝 立志圣贤第140章 亲严有度 中庸有立第40章 为母捐肾 感动中国第28章 开宗明义第113章 众之本教 敬养慎行第134章 周朝始祖 弃儿后稷第129章 家之概念 古今不同第113章 众之本教 敬养慎行第125章 上行下效 贵在力行第154章 孝顺亲心 是谓有敬第98章 海口服刑 学习孝道第143章 美国案例 凶德报应第176章 三罪致乱 杀身之祸第94章 博士重孝 节俭舍受第139章 父严远子 问一得三第106章 缴税利国 庶民有责第89章 有智有义 保身保国第122章 邢昺《正义》总结《御注》第108章 贵贱尊卑 不患不及第45章 九旬资教 爱心永存第70章 孝德诚信 事业有成第215章 曾子至孝 感应道交第230章 丧亲之悲 礼而无容第172章 贤母慈悲 捐献独子第116章 三才(2)第108章 贵贱尊卑 不患不及第21章 三才孝纲 大小不二第183章 君能孝悌 臣民效法第241章 三年之丧 中庸有度(2)第215章 曾子至孝 感应道交第245章 千经万论 孝为行门第83章 礼法道德 约束媒体第23章 修德行孝 做人根本第202章 孝悌一理 亲亲仁民第111章 广大无方 塞乎天地第227章 君有过恶 正而止之第26章 本经深义 解行并重第233章 闻乐不乐 悲哀在心第29章 曾子大孝 与母感通第237章 觉悟生死 毁不灭性第54章 汉文尝药 孝感天下第199章 中华文化 家教为根第126章 修德遵义 助我归真第159章 菏泽孝子 创造奇迹第71章 基金如子 报恩不溢第76章 卿大夫第200章 落实孝行 养成孝德第192章 广至德第7章 宇宙本体 自性为道第52章 博爱广敬 四海效法第143章 美国案例 凶德报应第140章 亲严有度 中庸有立第218章 卖身葬父 孝感天地第71章 基金如子 报恩不溢第155章 清苦克己 敬在隐微第111章 广大无方 塞乎天地第31章 先王大舜 孝道圆满第115章 三才(1)第149章 服饰举止 礼仪有加第84章 再三述及 谨慎言行第246章 点滴孝慈 一生回味第212章 感应第186章 人伦有序 尽孝守礼第103章 谨身守节 不辱其亲第103章 谨身守节 不辱其亲第67章 哀悼国难 亲安鬼享第114章 圣德不远 我欲斯至第175章 倡立“孝法”以法护孝第206章 怡色柔声 敬劳不怨第225章 退而省思 忠谏改过第98章 海口服刑 学习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