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内相

李逍的建议是充实道这一级,而不再只是个虚设。

要充实道,首先就得设立常备的道级衙门和派驻常设官员。李逍的建议是在道设立三大衙门,即监司和、藩司、帅司,监司的长官即观察转运使,主要负责一道的财赋和监察,因此长官的官职为观察、转运使,这本来是两个已有的临时官职,一般是非常设,临时差遣。

观察使主要是考核监察官员,而转运使则为负责财税征收和转运,二职合二为一,那么就掌握了一道的财赋和监察大权。

藩司的长官则是承宣布政使,专管一道的行政、田土、户籍,沟通督抚各州县。

帅司的长官则是经略安抚使,经略安抚使掌军府、军屯、兵籍、武备等事务。

三司衙门各司其职,分掌监察财赋、民政、军事,各衙门下又各有继分的分司衙门,比如观察转运使衙门下,还分有专门的漕司衙门,负责财赋转运,有专门的仓司衙门,负责钱粮存储,有专门的察司衙门,负责考核监督官员,有专门的刑司衙门,专门负责刑狱诉讼等。

这些衙门,就相当于是过去州里的六曹,只不过加以细分,然后按职能分属三司衙门。

李逍对道级衙门的设立有一套详细的说明,李治和武氏都是详细看过的。

“陛下,臣妾以为已经考虑的很周到了。”

“是吗?”李治沉吟着道,“但朕以为,三司衙门其实精简为两司就够了,监司和藩司可以合二为一啊。”

“陛下,如此不妥。”武氏劝说道。

道不同于州,天下有近四百州,但道却只有十七道,尤其是精华之地仅十道,大唐近八成的人口钱粮都集中在这十道之中。这就意味着道一级的权力会很大。

以前朝廷设十道,而不实设道一级衙门和常设官就是考虑到这一点的。

其实在道以前,隋时就已经有行台这一个州以上的机构,唐初也有行台,甚至还有大行台。

一个行台管辖数州十余州,一个大行台甚至管辖几十州,李世民就曾任过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之职,几乎把半个中原都给管了,权力极大。

后来一统天下不久后,朝廷就把大行台、行台给废了。李世民划分十道,但也没再设过道一级的常设衙门和官员。

“监司负责考核官员以及财赋转运,而藩司只负责行政、户籍等,臣妾觉得这个分工不错,既避免权柄过大,还能互相平衡。”

一个管官一个管民,管民的不能管钱,管官的却又不能管民,权力分割之后,二司都不会权柄过大,尾大不掉。

至于说帅司,经略安抚使常设,武则和李治倒都没有怎么在意。

毕竟李逍已经早防范了武人专权的可能。

帅司衙门的权柄其实并不大,因为帅司虽说是管一道的军事,但事实上帅司管不了多少事。

大唐的府兵分驻天下,是由十二卫来管的,但本身十二卫的高级军官也管不到下面军府,各军府在非战时都是相对独立的,由各军府的折冲都尉们管理。

而他们也只有统兵权而已,并没有调兵权,调兵权是握在兵部手里的,跟十二卫并不相搭。

就算是十二卫的大将军,平时也都没法调动本卫的府兵。而各军府的折冲都尉们虽然平时管着本府的府兵,但没有兵部的兵符,没有本卫的军令,也是无法调动一兵一卒的。

真要打仗,兵符合一,而且多是抽调各府府兵集合,然后由皇帝选派将领统兵出征,在这套制度下,统兵、调兵、选将的权是分开来的,兵和将又是分开来的,兵和粮草、武备更是分开的。

再加上府兵平时耕地,战时出兵的特征,更导致了唐朝的军官很少能把军队私有化。

现在在各道设一个帅司,常设一个经略安抚使,但也并没有打破这一套制度。

经略安抚使仅相当于是兵部在各道的一个派出机构的主官,他们平时的职责就是管理兵籍,负责点选府兵,战时则负责动员征兵,后勤保障。再有就是能够管理一道的乡勇土团之类的。

帅司的权力是不大的,更不可能拥兵自重。

但设立这个帅司又是有必要的,能够总抓一道的军事方面,搞的主要还是后勤保障这块。

道内各军府,依然还是受兵部、各卫的双重管辖。

不过道一级官衙还有一个特征,就是各分司能够直接管辖下属的各州县里的分管业务了,比如说漕司,能够管全道各州县的漕运,仓司能管全州的仓储等等。

既是条条又是块块。

朝廷中央呢,不必再垂直管理近四百个州的具体事务,而是只对接这十七道就好了。

“那么边疆六大都护府是要撤消了吗?”

“嗯,各道正式设三司衙门,派出三使的时候,都护府也就可以改名了。”

都护府和都督府其实性质是一样的,都是在边疆要紧之地,出于军事需要设立的,长官既管军也管民,这是考虑到特殊性,为便于守疆。

可如今形势变化,如果实设到道一级衙门,那么就算不再设都督府、都护府,其实边疆诸州,也不再是各自独立的,道级的衙门一样能总管一片地区的行政和军事防御等。

“那明天召李逍入宫来,再和他详细谈谈这三司的事情。”

“好。”

“到时臣妾还要亲自向李逍问罪呢,居然教导太子饮酒。”武氏仍然是没忘记此事。

“算了吧,一点小事,男人喝点酒更有气概。”

“可太子才七岁不到。”

·······

政事堂。

李义府有些阴阳怪气的用手指敲着桌子,“诸公知道现在长安坊间如何称呼李逍吗?”

“称呼李逍的不是什么样的都有吗?”

鬼见愁,活阎罗,还有能臣干吏,奸佞之臣等等都有,反正李逍这人在长安城里,赞誉者有之,鄙夷者也有之,总之就是褒贬不一。

“李逍现在又有一个新称号了,有人称他为内相,说他是天子私人。这啥意思?不就是说他李逍虽没拜相,没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衔,可却已经实际是宰相了吗?”

李逍确实没拜相,可李义府觉得李逍还真就是个宰相了,因为皇帝事事都要跟这位秘书监商议,甚至经常把李逍想出来的各种想法抛到政事堂来堂而皇之的商议,甚至还要推行。

许多时候,李逍的话甚至比他们这些宰相的话还受皇帝重用,这不是气人吗?

当初费了那么大劲,没让李逍当上兵部尚书,可人家现在依然成了内相。

“要我说,还是得把李逍赶出长安城去,最好十年八年都别让他回京最好!”

第154章 分田、承包第87章 门下走狗第322章 按律当绞第154章 分田、承包第384章 显庆元年第199章 请君入瓮第342章 一锤子买卖第69章 老匹夫第331章 奸臣第195章 冒名顶替第93章 绯闻第352章 见好就收第237章 长安大,居不易第199章 请君入瓮第121章 公主请自重第180章 明人不说暗话,朕喜欢你第197章 色即是空第410章 越城第291章 楼观道第305章 奸臣当道第135章 合作社第325章 大胆刁妇,掌嘴第123章 地主第200章 主动出击第22章 岂有此理第195章 冒名顶替第315章 外放刺史第248章 开中商屯第28章 哪个裤裆没夹住第308章 出事了第282章 血溅金殿第2章 物是人非第248章 开中商屯第4章 欠拍的黄瓜第175章 白衣面圣第406章 弑君第302章 赞助商第275章 共享书籍第267章 你无耻的样子,很有几分我当年的风范第364章 李帅第13章 红盖头第75章 蒙汗药第303章 长安报社第195章 冒名顶替第362章 丢人现眼第37章 三勒浆第386章 斩王夺城第398章 为所欲为第33章 薛仁贵第189章 擂鼓吹角,聚将点兵第289章 旧长安第90章 相逢即是偶遇第49章 占便宜第29章 飞骑第296章 得不到就毁灭第365章 我说了算第202章 中箭第53章 皇帝赏赐第301章 你什么都不懂第337章 送你十万贯第327章 死了都不放过第211章 多管闲事第283章 赶尽杀绝第133章 出手不凡第240章 李记捕奴队第190章 蓝田乱第400章 九将镇国第48章 太极与八卦第302章 赞助商第143章 怒怼皇帝第359章 蛮金第195章 冒名顶替第430章 拒绝第168章 玉米熟了第264章 泳池派对第245章 就这样把你征服第337章 送你十万贯第169章 欺君之罪第165章 欺君第25章 打赌第400章 九将镇国第6章 你买不起第316章 定调第304章 万万没想到第20章 激将第146章 掀桌子的底牌第47章 侍从骑士第261章 什么玩意第392章 复国第268章 知朕者,莫若李阿三也第169章 欺君之罪第104章 皇帝微服私访第53章 皇帝赏赐第213章 罢官入狱第422章 马上天子第320章 完璧之身第392章 复国第349章 浿江口第306章 坑友第16章 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