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北伐结束

徐树铮与冯玉祥对视一眼,年纪较大的徐树铮回道:“将军不也留下来了吗?与其灰溜溜的逃走,不如与华军决一死战,也不枉当兵一回。”冯玉祥点点头,同样目光坚定。

“呵呵,北洋军里像你们这样纯正的军人不多了,打出白旗,命令全军向华军投降。”

“将军,咱们不是孬种,就算战死也不投降!”

“不,你们理解错了,这不是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作为军人守护的也不是自己的国家,而是政客的利益,战死并不光荣。吕梁雄才伟略(脸红),带领国家多次击败列强,这些都是我当年的志愿,没想到在华国身上实现。能看到这一幕我已经知足,加入华军吧,在那里你们才能发挥自身的才华。”

徐树铮和冯玉祥还想说些什么,却被徐世昌赶了出去,孤身一人的他掏出袁世凯赠送的手枪,苦笑不已,那些年轻人可以加入华军,自己却不可以。自古以来忠孝不能两全,选**族大义还是兄弟节义,从来都是难选的命题,自己也不例外!

7月27日,郑州以北的北洋军投降,指挥官徐世昌上将自杀身亡,四千多名北洋军士兵走出战壕向华军交出武器。第三集团军接手阵地,第二集团军遂继续向北进发,追击逃窜的北洋军余部。

东部从邯郸出发的华军第二军西进,攻击山西长治,并于28日消灭防守长治的北洋军,迫使北逃的段祺瑞部折向西、渡过汾河后从临汾北上,试图与袁世凯汇合。“西狩”的袁世凯在8月1日抵达太原,段祺瑞部与冯国璋部汇合,两军共约十七万兵力。但弹药奇缺,补给不足,袁世凯遂命令部队就地筹措粮草,在太原附近构筑防御工事。

“关中平原被华军占据,陕北贫瘠。北上蒙古又多是戈壁沙漠,大军已退无可退。”太原城内北洋军指挥部,段祺瑞、冯国璋、吴长纯等高级将领围在地图四周,边上袁世凯身穿笔挺帅气的大元帅军装。但脸上没有一丝血色、目光呆滞,任凭手下们争论,一言不发,犹如鬼魂一般沉默。

“老子再也不想逃跑,就在太原和华军决一死战。十七万大军够华军喝一壶的,这些士兵就是咱们的依仗,等战事进入相峙状态,再向华军提出谈判要求。”吴长纯的表述基本就是所有高级将领的打算,但问题是如何让战事进入对峙状态,自己兵力充足,但弹药不足,这是最大的问题,总不能让士兵们都换上长矛大刀吧!

与袁世凯一样一言不发的还有冯国璋,他实在是受够了这些人。他们哪里来的自信与华军对峙?当初盟军六十万大军现在只剩下不到二十万,看看华军才损失多少?人家有坦克装甲车,有无数的大炮和挥霍不尽的炮弹,有团结一致的军官、素质高超的士兵,凭借一个小小的太原,能坚守几天?估计不到一个星期大军就会因为粮草问题而崩溃。

不过冯国璋不会在这种场合提出投降,但是暗地里嘛,可以做的手脚就很多了。自己的第二集团军水泼不进,别人干涉不了,如果偷偷向华军投诚。配合华军解决这群余孽,那战后自己的好处肯定少不了!

聪明人不止冯国璋一个,在这个作战室内没有几个是真心想要抵抗到底的,所有人都知道这十七万大军是什么成色。哦不。只有一个人是傻的,段祺瑞上将正在向众人兜售自己的防御作战计划,看起来是真的想为袁世凯陪葬。

“根据情报,华军的主力位于太原以南。以太原为中心,在吕梁至左权之间设置第一道防御线,交城至晋阳之间设置第二道防御线。以古交、晋阳、寿阳为中心设置第三道防御线,另外迁出太原城内的居民,利用太原坚固城防和内部空间设置巷战壁垒,作为最后一道防御线。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每处防御阵地都要构筑坚固的防炮洞,以躲避华军优势炮火。”

“第一集团军携带的弹药物资较为充足,负责外围两道防线,冯将军,第三道防线和内城防御就交给你了,一定要在这里坚持住,陛下才能有和华军谈判的本钱。本将要让华军承受难以忍受的损失,在这三道防线面前损兵折将!”

“司令请放心,卑职一定尽心尽力!”冯国璋难得在段祺瑞面前礼貌一回,不过谁也没有质疑,纷纷表示与华军决一死战。

“陛下,您看还有什么需要吩咐的吗?”段祺瑞走到袁世凯面前弯腰问道,却被袁世凯拉着走入内院,剩余众人面面相觑。

回到内院,四周无人,袁世凯瞬间松塌下去,像是老了几十岁,像一个老农一般坐在地上,苦笑着说道:“芝泉,没想到最后只有你对朕忠心不二,那些人嘴上说着决一死战,内心早就决定投降华军。”

天生耿直的段祺瑞想分辨,却被袁世凯阻止。

“没必要了,没必要继续抵抗下去了,死的人够多了,给吕梁发电,就说我这个皇帝退位,由他来坐,只要他能宽带你们这些将领,我就退位。”说完之后不给段祺瑞反驳的机会,施施然都到寝室,吩咐谁也不准进来。

1906年8月1日下午四点十分,太原的北洋军向华军发出投降电报,一日后华军先锋部队第二集团军第三军首先进入太原城,负责接收事宜。第三天第二集团军全部抵达,并在城外设置的战俘营中筛选愿意加入华军的士兵,接送北洋军内部七十五名高级军官去武汉。北伐正式结束。

短命皇帝袁世凯的中华帝国持续了不到半个月时间,就退出了历史舞台,洪宪皇帝袁世凯最终也没有勇气自杀,并于8月13日抵达武汉。

由于勾结外国发动内战,袁世凯和手下不少高级将领都接受了军事法庭的审判,判罚最重的袁世凯在监狱中度过了下半辈子。段祺瑞、冯国璋等高级将领在服刑10-15年后出狱,安然度过下半生。

而北洋军中下级军官大多选择进入陆军学院继续深造,这批军官以后被称为北洋系,虽然起点较低,但表现并不逊色,甚至可以说有些抢眼。尤其是徐树铮、冯玉祥、张作霖、孙传芳等一批二十几岁的军官,具有很强的战略眼光和优秀的战术素养。

另外北洋军投降的十几万大军中只有不到五分之一选择退役,其余全部加入华军序列,成为之后扩军的主力。这批士兵在单兵素质上比华军士兵差不很多,所需要补充的是文化学习和华军战术学习。

吕梁在8月1日对外宣布北伐结束后,同时宣布每年的八月一日为独立日,意为华夏终于摆脱半封建半殖民地地位,成为真正的独立国家。不过,在东北、蒙古、西藏、新疆等地被收复之前,华军还需要继续努力。

(话说写这本书的初衷是因为看历史小说时,到三四百万字国家还没有统一,心里急得不行,没想到自己写也要到九十万字时才完成。)

战后恢复工作千头万绪,不过现在最要紧的是组建收复其余国土的部队。8月15日,在山海关成立东北战区,由华军第一集团军负责,第一军和第二军的机械化部队在第二次北伐中没有遇到什么阻碍,他们将在辽阔的东北大地上继续驰骋。而且东北方向的敌人已经少得可怜,日军占据的沈阳和辽东半岛地区只有不到两个师团的部队,而且受国内近乎崩溃的经济影响,这支部队得不到国内的任何支援。在盟军失败之后,日本国内已经有退出东北,将力量收缩到朝鲜半岛的声音,不过日本人骨子里对大陆的执着击退了这些声音。

俄军在远东还有不到两万人的部队,主要集中在哈尔滨、齐齐哈尔、海参崴三地,脆弱的军事力量让圣彼得堡的尼古拉二世有些上火,但国内更加脆弱的经济、后勤个动荡的政局让圣彼得堡派不出更多的军队支援,连续的战争也让俄国难以承受,尤其是来自欧洲银行团的支援断绝之后。

同一天,在张家口组建蒙古战区,由第二集团军第三军负责的蒙古战事相对更加简单,只要后勤能够跟上,蒙古王公翻不起波浪。俄国人自顾不暇,没有能力照顾这个蒙古小兄弟。另外在西安组建的西疆战区由第三集团军第七军负责,他们的任务是将新疆收回中央的控制范围。(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八章 最后的疯狂第一百八十章 美国公使第二百三十六章 打黑除恶第四百三十二章 邓尼茨艇长第四百六十九章 迷路的坦克第二百六十一章 强军第三百七十五章 施里芬计划第三百二十四章 棋子第一百六十八章 华俄密谋第一百八十九章 翱翔的雄鹰第三百四十一章第三百二十一章 北伐结束第三百二十九章 赴约第二百七十五章 紫荆花开 六第四百八十五章 黑店加油站第三百七十三章 夸夸其谈第二百四十章 排毒行动第二百二十三章 人渣第四十三章 夜战第三百二十章 入京第二百二十七章 打脸第七十八章 不自量力第二十章 吴月第五十三章 河源战役 一第一百四十五章 建国第一大案第四百零三章 色当失守第五十四章 河源战役 二第四百九十章 东欧大战第一百五十九章 对马海战 五第七十二章 海鹞子第一百八十五章 毫不怜悯第三百三十一章 接收第三百零二章 大海战 五第七十八章 不自量力第四百六十章 目标——天皇第二百三十一章 最后的海战第三百二十四章 棋子第四百三十三章 偷袭成功第四百七十二章 莽撞的坦克兵第二百三十三章 服软第二十章 吴月第二百二十四章 软柿子第四百八十六章 西北马家第三百六十四章 第三波攻击第四百三十一章 战舰世界第一百五十五章 对马海战 一第三百八十章第三百三十五章 笑话第七十一章 大鱼洞第四十二章 鬼子进村第二百五十四章 军情六处第三百五十五章第二百五十六章 唐宁街一号文件第二百五十八章 利益划分第二百六十四章 劝降第四十一章 国家宝藏第一百五十二章 缅甸泥潭第四百四十四章 最大的练兵场第一百八十七章 血战第二百一十五章 两大集团第三百三十一章 接收第一百六十九章 济州岛攻略第三十章 伏击第四百六十七章 敦刻尔克第二百零一章 又一条大鱼第二百三十章 炮击开始第七十五章 潜艇第一百零一章 神兵天降第二百一十六章 致公堂第二百五十章 信阳中转点第七十七章 福建的动向第二百二十四章 贵州光复第三百五十三章 华夏梦之满囤进城第三百三十九章 战舰交付第四百六十一章 帝国毁灭第三百零四章 北京之议第四百零九章 日本人的炮灰第三百一十四章 临朐攻坚战 上第四百七十七章 回家第二十六章 河源起义第七十四章 孙革第三百四十五章 半岛战争第四百三十九章 三个战果第四百二十三章 组织训练营第四百零一章 对攻第四百三十章 隆美尔的神话第三百五十六章 实力对比第一百七十三章 装甲兵,突击!第三百三十五章 笑话第五章 第一匹棉布第三百八十五章第四百三十四章 回家第一百九十二章 蛋糕第二百一十九章 行动开始第四百九十七章第七十二章 海鹞子第四百八十章 乱 一第三百四十四章 代理人第五十九章 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