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虽然约定的时间还没到,刘婉琳已经焦急地四处张望,还没发现她渴盼看见的身影。就要毕业了,刘婉琳最近也变得有点伤感,不仅是因为浪漫多彩的大学生活将要结束,更因为将跟那个人永远分开。之前,杨亮虽然已表明过喜欢的不是她,但还是可以每天见到他。她也曾咬牙切齿地恨过自己没出息,为自己有情他人无意感到可悲。这时,她竟又想好好跟她聚一聚,别的都可以不计较了。对这个转变,连她自己也惊奇不已,平日霸道、倔强甚至高傲的她怎么会这样。难道爱情真的会让人变得如此委屈求全吗?想到这,她的泪水又要出来了。



突然,刘婉琳的心狂跳起来,杨亮果然来了。刘婉琳欣喜地迎上去:“杨亮,你终于来了。”



杨亮去单刀直入:“婉琳,有什么事非要到这来说吗?在教室里你就可以告诉我的。”



刘婉仿佛被当头泼了盆冷水,一腔热情顿时消失了一半,化作无奈。但她忍了忍,说:“杨亮,就要毕业了,我想请你出去一趟。后天是星期天,我们一起去紫明山玩玩,当作留念吧。”



“就我们两个人吗?”



“当然。”刘婉琳对杨亮居然还听不懂她话里的意思而惊奇。



“对不起,婉琳。”杨亮一本正经地说,“我想,这样不好。如果你真想去的话,我们再邀几个人去。对了,倚秋还没去过,她准喜欢……”



“够了。”刘婉琳截然打断他,“一提起她你就滔滔不绝,你就那么怕她,连这点小事也不敢自己主张?”



“怕?怎么能这样说,感情的事没什么怕不怕的。”杨亮觉得刘婉琳还不完全理解他对倚秋的感情,“这是发自内心的对对方的尊重,也是我的原则。我在倚秋面前是明朗化的,对她完全可以坦然相对。要知道你今天是这样要求,我就不该来的或者该跟倚秋说一声。”



刘婉琳越听越心疼,对他们之间的真诚既羡慕又妒忌。她真说不清杨亮是太痴情还是太无情,一时无话,只是用力咬着嘴唇。



“婉琳,我们是朋友,我也尊重你,我觉得什么事得说明白,请你理解,并不是故意伤害你,让你难堪。”杨亮真诚地说。



“我祝福你们。”刘婉琳直视着杨亮的眼睛,郑重地说了一句,转身走了。



毕业之际,大四的学生突然有些骚动起来,关于事业的,感情的,前途的,这种种问题一齐摆在他们面前,要他们去选择,去追求,去拼搏。从此,肩上将挑起一副副担子,那种感觉那种思绪是复杂的,迷茫的,都在徘徊着。这一切跟还在上大二的倚秋毫无关系。然而,这段日子她竟也莫名其妙地躁动不安,仿佛一个过惯安定生活的人,大日子突然变化时感到茫然无措。



倚秋想尽各种办法赶走这种不安,画画、写字,可不但没有效果反而感到平日顺畅的笔也变得生涩,连画出来的东西也充满了不安定感,完全没有了以前的潇洒,是因为杨亮吗?倚秋从不这样认为,她已经对自己说过不会为任何一个人动感情,更不会让某一个人走进属于她自己的生活轨道和精神世界。现在,她竟会糊涂到让自己陷进坑里吗?不,不会的。然而,她又不得不承认,自己不希望杨亮毕业。这一点让她无奈而痛苦。于时,她尽量避着杨亮,不管杨亮多么着急地找她、询问,她一律回避,避不了就给一副冷面儿。可是,心里仍安静不下来,一声接一声地,咳得胸口发疼,声音发哑。



这段时间,倚秋一直避着,同样让杨亮焦急不安。对倚秋这样几乎成为循环性的情绪变化,他已有精神准备,但还是烦恼不已。他总得倚秋飘忽不定,让他无法实实在在地抓住,不能再拖了。大毕业之前一定要好好和她谈一谈。这几天,他一直在学生会里等着倚秋,然而她一直没出现。期六傍晚,杨亮终于在图书馆后的林荫小路上见到了倚秋,她正坐在石径上愣神儿。杨亮走过去,在她在身边坐下来:“倚秋,你最近怎么啦?”



倚秋不说话。



“倚秋,我就要毕业了。”杨亮又说。



倚秋依然沉默。



“倚秋。”杨亮突然坐到倚秋对面,扳过她的肩膀,“我等你两年,等你毕业。”



倚秋吓了一跳,挣开杨亮的手,但没有生气,第一次大胆地注视着杨亮的眼睛:“等我两年?两年的时间,很多东西会有变化的,多大的变化,什么样的变化,谁也无法预料。或许两年后,所有的事情,包括人的经历、价值观、性格都完全不同了。”倚秋若有所思地垂下眼睛。



杨亮笑了,他心里一阵暗喜。倚秋似乎并不反对,他担心的是这个,真是多余的。他信心十足地说:“没错,两年的时间是可以改变很多东西,但有些东西是不以时间,不以环境为转移的,因为它有自己的根,就在这里。”杨亮按按心脏的位置,“我不是什么多情的才子,但我清楚自己,只要是我认定的就不是一时热情一时冲动。要是不稳定的东西,不要说两年,就是两天也会改变。你懂吗?我不需要向你保证,我想你也不需要这个。“



倚秋苦笑着摇摇头:“什么保证,那都自我安慰。你别太自信,我并不能保证自己不改变。”



杨亮欣喜万分,倚秋几乎是在默认了。但他不敢表现出来,怕倚秋一下子又收回去。他故意轻松地说:“没关系,我会让你不变的。”



倚秋又不说话了,望着远处,在想着什么。突然,她悠悠地说:“这两年来,你不觉得累吗?我从来以自我为中心。”她双眼依然看着远处,也不看杨亮一眼。



“累?”杨亮惊奇地反问,“你怎么会有这种想法,你见我平日跟你在一起显得累吗?倚秋,你到现在还不完全明白,这里怎么能用这个字眼。别的肉麻话我不会说,但我很清楚,恨不能总跟你在一起。倚秋,别想太多了,自己放松一点,行吗?”



倚秋低低叹了口气,杨亮对什么事情都过于乐观了。



“对了,倚秋,我决定毕业后就在本城找工作,前段时间我出去跑,已有了一点眉目了。”杨亮想起这个好消息,兴奋地说,希望倚秋听了能高兴起来。



倚秋心里确实一阵欣喜,无形中轻松了不少。这么说,杨亮毕业后仍在这座城市,但她很快摇摇头,甩开这个念头,又发起愁来。那又怎么样呢,她对杨亮说:“别说这是为了我,我背不起这么沉重的感情债。”说完,一副自已概不负责的神情。



杨亮不禁有些伤心,这两年来我做的这一切,你就看作债务,难道你对我的仅仅是还债吗?感情哪能跟债沾上边。但他看了看倚秋,故意开玩笑:“没错,我就是让你负债,给你负担,如果这样你就会对我负责的话,我愿意让你这样歪曲。”



倚秋却不认为他在开玩笑,忧郁地锁紧了双眉,犹如真的有千斤重担在身。



杨亮连忙安慰着:“好了,我开个玩笑。其实,留在本城对我是大有好处的,离家不是太远,而我家所在的那个小镇还没什么象样的大公司,跟我的专业也不对口。而这里一切就不同了,我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这样你轻松了吧。”



杨亮终于走了,倚秋突然间感到极大的不习惯,生活一下子空白了许多。本来在她看来多彩自由的大学生活似乎也苍白起来,连平日浪漫的校园也失去了勃勃生机。有那么一段时间,倚秋对很多事情都失去了兴趣。看《红楼梦》,看着看着就无端地落泪;听《梁祝》的小提琴协奏曲,再不能平静,越听越断肠;铺开宣纸画画、写字,又总拿着笔发呆;就连出黑板报,少了杨亮来来去去地跑着后勤,也有些提不起劲……



这时,倚秋才发现杨亮对她的生活的影响竟是如此之大,暗暗吃惊。杨亮在学校时,她早已习惯了杨亮的付出,而她自己则随心所欲。她一直自认为自己的心自由,不受任何束缚的,是什么时候陷进去的,她不知道。深夜,她在被窝里翻来覆去的,一阵阵地后悔。后悔自己太软弱,不知不觉中受了杨亮的照顾。恨自己糊涂,甚至恨杨亮。



这一辈子,谁也无法干涉我倚秋的生活,最后她愤愤地想着,又变得心硬如铁,下定决心。于是,杨亮打到宿舍来的电话她一律不接,让舍友干干脆脆地回绝。杨亮打电话找不到人,就写长长的信来。倚秋把信攥在手里,攥得手心出汗,攥得信都皱了,最后咬牙扔进箱子里,连信也不打开来读,更别说回信了。她对自己说,决不傻,要做个自由人。



杨亮一下子失去了倚秋的音,不知她心里又有什么想法,有时甚至猜想倚秋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了,想到这里,念头就再也转不开,一直惴惴不安的。他千方百计抽了时间,亲自到学校看倚秋。



这天,倚秋刚打饭回来,舍友就说:“那个多情王子又来找你啦。”



倚秋还以为她是开玩笑的,也不答话,打开饭盒自顾自吃起来。



“他说在图书馆后等你。话我可传到了,信不信由你。”舍友边说指着倚秋床上的一个扁平的盒子。



倚秋一下子站起来,打开一看,眼睛顿时一亮,“金陵十二钗”的图片,她曾到处搜寻不到的。他真的来了!倚秋脑里只闪过这么一句话,近日来种种的委屈、烦躁、忧郁在一瞬间都化作欣喜。她放下盒子,转身就冲出去。



舍友笑起来:“哎呀,我们的冰美人也动情了,我可是第一次见她这么激动。”



倚秋气吁吁地跑到图书馆后面的草地,远远地看见那个熟悉的身影,就倚在树下。倚秋差点就扑过去了。但她像猛然受了什么刺激似的,霎时站住,来了个180度大转弯,抽身跑掉。



一直首望着的杨亮早看见了她,追过来,扯住往回跑的倚秋。倚秋转过头不看他,用力挣脱着。杨亮干脆张开有力的双臂,一把把倚秋环在怀里。倚秋惊恐万状,又不敢高声叫喊,涨红了脸挣扎着。杨亮却越抱越紧:“倚秋,你到底是怎么啦?真狠,一点消息也不给我。”说着激动起来。倚秋耳边已能感觉到他滚烫的气息,也忍不住心跳起来。



“放开我,我不走。”倚秋无可奈倚地停下来——在高大的杨亮面前,她几乎只像个小女孩——低着声音说,但有种不容置疑的命令语气。



杨亮慢慢松开手:“倚秋,你要是碰到什么事情,或者有什么想法,大可以明白地告诉我,为什么这样不明不白的,你知道这样让人多焦急!”



倚秋抬头看看杨亮,心又悸动起来,但咬了咬牙,低下头:“我们……算了吧。”说完,竟哽咽起来。



“什么!”杨亮一急,双手又紧紧抓住她的肩膀,“算了!倚秋,有些话是不可随便说出口的。告诉我,到底出了什么事?”



“我累了……”倚秋几乎是叹出这句话的。



“累了?是我哪里做得不够好吗?你对我说出来,别憋在心里。”杨亮焦急地说。



“不是。”倚秋有些丧气,“是我自己。我早说过,我承受不起这样的事情,我想回到以前清心寡欲的世界里。”



杨亮稍稍放下心:“你又多想了,为什么你偏要思想负担那么重呢。爱情是欢乐的,我要你快快乐乐,轻轻松松的,有什么苦衷,尽管向我倒,好吗?”



倚秋摇了摇头,她的心结不是谁能轻易解开的,她真的想一卸了之,从此也许就能逍遥自在了。



“倚秋,你肯定是受了什么人的影响,才变得这么悲观。相信我,跟我一起走下去,我会支持你的。以后,什么算了这种话别再对我轻易说出口,你该知道这种话对我伤害多大。别的话,你尽可发泄。”杨亮情不自禁轻轻捧住倚秋的脸。



倚秋不忍直视他眼里痛楚的表情,低下头默不作声了,心里却又悄然暖和起来,又有了一种莫名的依赖感和安稳感。



杨亮和倚秋到公园里慢慢散步。杨亮再三劝慰,逗倚秋开心。从公园出来,倚秋心里已装满了清风和阳光,豁然开朗,又找回了跟杨亮在一起时的那种和谐、快乐,觉得愿意和他相伴、相依,所有的顾虑都远远地退了开去,倚秋几乎淡忘了。直到杨亮离开,倚秋才有些不舍和伤感。



在杨亮毕业工作,倚秋独自一人在学校的日子里,倚秋总是这样反反复复,在与杨亮相守与分手之间徘徊着、浮动着。她时悲时喜,时而满怀希望时而灰心丧气,对未来时而幢憬异常时而不寒而噤,对杨亮是时而热情时而疏远,时而思念时而恼恨。这些矛盾的情绪连她自己也抓不住摸不着,弄得她心力交悴。



杨亮却每天都乐观地出现在倚秋面前,对她的反复不厌其烦,再三劝慰,支持她。他认定自己最终能改变倚秋。倚秋有些畸形的感情观,肯定是受了什么刺激,她冷傲的外表其实脆弱得很,她需要他,需要他的豁达与耐心。想到这,他对倚秋不禁又多了些怜惜之情。



最近一段时间,杨亮虽然照常隔三岔五地到学校看倚秋,但比以前少了些,停留的时间也不长。倚秋的心情便有些阴阴的,然而,她在杨亮面前却表现得毫不在乎,仿佛杨亮来不来跟她没有多大关系。心里却又有点疑惑和动摇起来。



其实,杨亮最近正拼命加班,在加班之外又想方设法搞什么第二职业。在工作上,他一向认真热情,然而他并不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也没想过要在事业上创出多大的辉煌,竟只是想和有缘人相伴,和谐地组成一个家庭。连他自己也奇怪,自己如此血气方刚的青年为何这般没有棱角,没有志气。他承认别人所说的“没出息”,可心安理得。如今,他认定的有缘人就是倚秋。只要认定了的,便觉得有了目标,什么样的难题都是人解决的,在这一点上他倒是自信十足,有种拼搏精神的。为了实现“五一”带倚秋出去转一圈的计划,他正抓紧时间,抓紧机遇增加收入,目的就如此简单直接。可觉得为倚秋精神十足地奋斗着,他有种满足与充实,大概就是人们所说的幸福吧。



“五一”长假时,杨亮果然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揣着这一段时间来的辛苦所得,带倚为出去放松几天。所得不多,不能算是真正的旅游,但杨亮尽量充分利用。倚秋一向对大自然向往不已,对有着历史的古文化遗迹痴迷,什么西藏、昆明、九寨沟,什么敦煌、马佣、古埃及、古罗马……全是她平日挂在口头上的,随便提出一个,她都能滔滔不绝说上半天。绘声绘色地描述,语气中充满赞叹迷醉,仿佛她亲身去游历过。其实,谨防这些都是她从各类书籍和电视中所得到的印象。杨亮理智一些,他知道倚秋的描述中有不少想象的浪漫成分。然而,倚秋的神情让他忍不住想帮她一一实现。当然,以他现在的能力不可能带她去这些地方。杨亮选择了深圳的世界之窗,那个集中了世界精粹文化古迹模型的旅游点,也许能稍稍让倚秋过把瘾。



这个想法倚秋也很有兴致,她平日只能贪婪地看各种有关这方面的书,最多看看图片。至于实物,她觉得遥远而神圣。世界之窗虽只是模型,最少有立体感受,有颜色,再加上她的想象,应该不错。并向杨亮表示,如果经济紧张,她可以帮忙。杨亮一把拦住了她,开玩笑说:“别,我挺大男人主义的,让我来安排,算给我面子,如何。”倚秋笑了。



刚入门,那个带点古埃及色彩的小型剧场倒还不错,给人一种典雅厚重的感觉。她一向喜欢古埃及文化中那种土黄色,朴素、浪漫而厚实,让人似乎一下子回到远古时代。



当痴迷了多时的那些古文化遗迹以它们的缩小版,一个个真实地展现在倚秋面前时,她惊奇不已,感叹不已。它们从历史中走来,经历过岁月的磨刻,风雨的洗礼,早已附带了从类的某种精神,某种寄托,散发着神秘而迷人的气息。这见证了那个多情国王的泰姬陵;这让千万人着迷、疯狂、研究的埃及金字塔;这有着美丽的神话,印着无数风云人物脚印的太阳神庙;那显示大自然恢宏壮阔的尼加啦哇大瀑布;那洋溢着乡村趣味的荷兰风车;那伶珑浪漫的傣家竹楼;那赫赫有名,造型奇特的悉尼歌剧院;那威严睿智的埃及国王雕像……倚秋仿佛迷失在古老的历史里,岁月悠悠,历史悠悠,人类就这样一代代走过,一代代消失。然而,留下来的这些却人类的思想、精神见证着,不禁深为感叹,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竟是最为脆弱的。



倚秋一边走,一边忍不住兴奋地讲述着,出神地凝视着。杨亮对这些了解不多,倚秋的讲解让他第一次认识这些东西。他不禁暗自惊奇,这时的倚秋,丝毫没有了平日的忧郁,好像变成一个研究者、思想者,胸中装着整个世界。这时,他对她的怜惜又转变成了暗暗的敬重。他开着玩笑:“倚秋,我今天是跟了一个最负责任的导游小姐。啊,不,导游小姐可没解说得这么全面、透彻,还加上了自己的看法。”



两人走走停停,指指点点,不知不觉,走道边的灯已经亮起来了,倚秋有些还不及细看,看来时间是来不允许了。两人都有一些倦了,在道边的石凳坐下来,清风送爽。倚秋舒适得微微闭上双眼。杨亮从背包里拿出糕点、矿泉水和纸巾:“快吃点吧,从早上到现在,还没怎么吃东西呢,你是有些兴奋过头了。”



倚秋的确饿了,拿起糕点就着水大口吃起来:“亏你记得带这些,我只带了速写和摄影机,别的竟一点也没想到。”



“跟你在一起,我总是会变得更加周到,有些得我帮你想。”杨亮有点得意。



“你该不会又是在笑话我没什么头脑,是生活的低能儿吧。”倚秋心满意足地嚼着糕点,微笑着盯着杨亮,觉得他确实比自己高明,要是她一个人来,饿了也只好在这旅游点里买,乖乖地付令她瞪眼结舌的价钱。



“没错的,所以你甩不掉我。”你需要我的照顾。杨亮大言不惭地说,但后面一句话还是隐忍在心里了,“怎么样,今天还满意吧。”



“还不错,做得挺象模象样的,收集得也挺全面。但毕竟是模型,显得娇柔造作,原迹的气势、规模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只是看到了大概的形状,至于原来的神韵、内涵、历史的沧桑和厚重感更是谈不上的。今天,游了这一圈,我更想到各处的真迹去看看了、真想象不出那会是怎样一种振憾。”倚秋痴痴地盯着远方,似乎在杨亮说,又似乎在自言自语。杨亮有种现在就带她到处游历的冲动。但他随即又笑了,自己又被倚秋感染了,一时也变得浪漫、冲动。不过,他想他会尽力的。这样边吃边谈,周围的灯已完全亮起来。杨亮把废纸和袋子收拾成一个小包,放进垃圾箱里,拉着倚秋走出来。



外面一片烂灿,深圳之夜是华美的。两人走上天桥,四周一辉煌,人们的夜生活正轰轰烈烈地开始。两人相依着散着步,欣赏着,各各无话,但彼此都感觉到对方的心很近,正舒缓而愉悦地跳动着。杨亮轻轻捏了捏倚秋放在他手心里的手。倚秋回头看看他,浅浅地笑了。杨亮觉得那笑比四周任何一盏灯都要明亮。



接下来几天,他们又到小梅沙看了海,到动物园,到青青世界。这几天,在这个繁华的城市留下了他们快乐的脚步。



回来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倚秋变得很快活。杨亮来学校时,他们总谈到乐观而快乐的话题。那段时间,忧郁似乎渐渐远离倚秋。杨亮对这样的转变喜在心头,乐在眉梢。他想,是时候了,该对倚秋提出那个请求了。转眼寒假将至,倚秋要回家了,自己也工作一年了。以前,倚秋总在怀疑与信任,接受与放弃之间摇摆。他是不敢贸然提出来的。现在,他觉得自己和倚秋走近许多,应该可以商量了。



在杨亮心目中,早已认定了倚秋。私底下,他也早自作主张地把倚秋介绍给自己的家人,希望家人也能接纳她,认定她。明坤对儿子的决定一向不多说什么。而曾自由恋爱受母亲阻拦过的桂凤则高兴得眉眼笑,夸儿子有出息,大力支持儿子,要把一个好姑娘追到手,并一直怂恿杨亮把倚秋带回来给她看看。杨亮每次回家她都朝杨亮身后直望,问着:“哎,你那媳妇儿呢,怎不带回来让我看看。”杨亮就搂住她:“别急嘛,老妈,时机尚未成熟。”



在学期最后几天,杨亮又来看倚秋。他看着倚秋:“倚秋,放假后别急着走,我想再带你去一个地方。”



“什么地方?”倚秋顿时来了兴趣,“远不远,有什么特别之处?”



“带你去我家,我妈想见见我的女朋友。”杨亮含笑看着她。



“什么!见你妈。”倚秋尖叫起来,眼里充满不可思议,“你没事吧。”



倚秋的反应之强烈令杨亮感到吃惊:“这有何不妥吗,我早早把你介绍给我妈了,我们在一起这么久了,我妈想见你是很正常的嘛。”



“不。”倚秋几乎满脸怒气,想也不想,“谁让你告诉你妈的!这是我们的事!”



“你怎么啦?倚秋。别见就别见,以后再说。”杨亮没想到倚秋会如此震惊。



倚秋的确震惊,虽然她默认了自己和杨亮之间的感情,但仅此而已。他们一直停留在校园式的恋爱中,她从来就没想过和杨亮将怎么发展,还一直糊里糊涂地反反复复着,处于柏拉图式的精神境界中。在自己的印象中,这份感情一直是独一无二的,而现在,杨亮竟要她跟着他回家,让他家人过目,这算什么呢?相亲吗?她一向对那种以婚姻为目的的相亲深恶痛绝,感到不仅可悲而且可笑。两个毫无感情基础,甚至素未谋面的人就那样面对面在心里掂量对方简直在交易,她讥笑那是合同式的感情。杨亮把她带回家,什么目的把她当成未来的媳妇吗?这个想法令她不快,甚至是不安,说穿了她无法接受这样不浪漫的现实,她气呼呼地一句话也不说。



杨亮见倚秋依然黑着脸,忙打着圆场:“倚秋,我以为这样是表示我的决心,表示我和家人对你的承认呢。。你不愿意就暂时不要,我这不是和你商量着嘛,你别激动。”



“承认!”没想到倚秋真激动起来,敏感地嚷着,“我不需要别人的承认!我从来就是独立的自己,并不是因为别人的承认才有价值。我是我,你是你,别把当成你的附属品。”倚秋说着,几乎有些神经质地喘着气,还不停地咳嗽起来。



杨亮吓坏了,虽然他知道她一向好强、倨傲不驯,但没想到倚秋会误会成这样子。他急忙轻轻拍着倚秋的后背,解释着:“倚秋,你想哪儿去了,我们在一起这么久,你难道还不明白,我们的感情怎么能说成谁附属谁,我们是互相尊重,互相需要,彼此牵挂着的。我一直是这么认为,你不这么认为吗?刚才是我用词不当,可我以为你是理解的啊。你的咳嗽怎么又犯了,还这么凶。”杨亮的额头冒出密密的汗珠,不停地替倚秋摩挲着。



倚秋终于慢慢平静下来,胸膛还微微起伏着,这时却突然伤感起来。是啊,都相识、相守了三年了,他曾经那样用心地照顾过我,我也曾那样深的思念过,而终还是未能完全理解彼此,看来,人与人之间要真正的和谐谈何容易,人终究是孤独的。什么梁祝,什么红楼梦,那样灵魂的契和也许只是人们的美好愿望而已。想到这,倚秋倒漠然起来。她倦倦地对杨亮说:“我没事了,你先回去吧,还得上班呢。”



“没事,我们一起出去吃饭。”杨亮说着,拉住倚秋的手。



倚秋把手轻轻抽出来:“不必了,我要回去休息一下。”



“不行,你的咳嗽又凶了,我带你去看看,不然我不放心。”杨亮担心地看着她。



倚秋略略皱皱眉,有点不耐烦地说:“我说了,没事,你回去吧。”说罢转身就走了,见杨亮跟上来,又说:“别送了。”



杨亮见她这样子,也不好勉强,忙又交代了一句:“放假了要等我,我帮你收拾行李,送你上车。”倚秋只是稍稍回了回头,不置可否,独自走了。



杨亮看着倚秋的背影越去越远,直到消失,才闷闷地回去。眼看着就在这两天开始放寒假,杨亮兴冲冲地提了倚秋最爱吃的零食、饮料,还有这两天千方百计搜寻来的各种乐器演奏的梁祝主题曲,准备今晚跟倚秋好好聚聚。不知这两天她的心情好些了没,咳嗽完全好了吧。



杨亮来到他熟悉至极的女生宿舍。刚刚放假,不少学生还没有走,宿舍里还挺热闹的。杨亮不好贸然闯进去,他问了一个在宿舍门口晾衣服的同学,让她把倚秋唤出来。



“倚秋?她前两天就回家啦。”这倚秋的舍友早就认识杨亮,并清楚他和倚秋的关系,对他居然不知道倚秋回家感到奇怪。



“回家?”杨亮似乎更加奇怪,反问了一句,一时还未能反应过来。



“没错,你看,她的床都收拾干净了。”女孩指指倚秋的床位,果然空空如也。



杨亮愣住了,犹如一盆冷水从天而降,从头一直冷到脚后根,竟有些茫然地问:“那她有没有留下什么话,或者信什么的?”他的语气显得急切而充满希望。女孩同情地摇摇头,进宿舍去了。



杨亮还呆呆地站在那儿,仿佛不知接下来该干什么,心里全是问号,无处发问。站了许久,大概感到路过的女生们都用异样的眼光盯着他,才稍稍抖抖杂乱的脑袋,提着一大堆东西,一步一步地捱下楼来。



这是倚秋第一次在放假时这么准时回家,她居然在心里默默念叨着,希望车开得快一点,好像学校是个是非之地,离得越远越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