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3章 皇帝眼里的改革

第1053章 皇帝眼里的改革

别看皇帝嘴上说什么勿要讳疾忌医,但实际上,在废弃运河、漕运转海之前,黄河问题确实就是个忌讳。

很多人都知道,洪泽湖冲沙的玩法迟早要炸、也知道黄河越来越高早晚要出大事。

但是,没有人敢去真正解决这个问题。

在大顺被刘钰主持军改、燧发枪配刺刀加野战炮兵之前,北方威胁始终存在。这种存在,迫使大顺只能选在在北京定都。

北方是政治中心加军事重心,南方做经济中心。依靠漕运、运河来维系帝国运转;依靠两淮盐政,作朝廷重要的紧急财源。

在这个体系之下,很多问题是无解的。

治河必先废漕,喊了多少年,在大顺下南洋彻底击溃西洋舰队之前,有前朝的台湾事件、有大顺东伐日本的海上战略调动为鉴,喊再多也不敢动。

解决了海运问题后,黄河问题才真的敢拿出来讨论,或者说有了所谓的“勿要讳疾忌医”的资格。

在这之前,所有人都只能装傻,一厢情愿地相信黄河不会出大事。

刘钰算是把这个脓疮挑开了,但管杀不管埋,就明确表示,别考虑彻底根治黄河了,就大顺这点能力和此时的生产力水平,准备救灾就得了。

在皇帝看来,大顺和大明在一些根本问题上已经不一样了。

大明存在的某种纯粹政权意义,是整合南北方的力量,防备北方农耕线以北的夷狄入侵。

大顺存在的纯粹政权意义,在北方问题解决之后,其实就是加强集权和财政收入,利用国家的调控能力,通过各种方式减缓内部矛盾,延续统治。

相对于赈灾这种“保守治疗且等死”;变革和扩张移民是“积极治疗且等死”。

这种意义上的转变,就使得皇帝在某种程度上,必须接受一些改革。

很多事情,刘钰一直在忽悠皇帝,忽悠皇帝这么做是为了皇帝。

皇帝当然不是傻子,但他仍然支持,就因为他真的看到了好处。

很多事情,就如康不怠说刘钰不是大顺人一样,同样的事,在刘钰和皇帝眼里,是截然不同的结论。

比如。

之前的铜钱铸币厂叫歇事件、苏州织工罢业、松江府踹工歇业、广州府石匠鞋匠组织“西家行会”对抗东家等等。

在刘钰看来,就是这证明……萌芽……发展……局限性……巴拉巴拉巴拉。

在皇帝看来,那就大不一样。

皇帝仔细研究了这些类似事件,得出了三个结论。

其一:这些工匠们是软弱的,这些凭借一技之长吃饭的人搞罢业,非常容易摆平,他们非常倾向于献祭领头的,而且他们是支持朝廷稳定的因为他们本身就是朝廷稳定的得益者。

其二:这些工匠们只有经济诉求,他们没有提出过任何一种能够威胁大顺的口号。反观明末时候,真正有威胁的,是提出了明确政治上诉求和粗略纲领的那群人。

包括且不限于均田免粮、均平天下、铲平不公、减租永佃等等。其主力,是失地小农、和各种矿工矿奴等等。

其三:这些工匠们更倾向于相信朝廷的清官,而更恐惧和害怕那些工场主和东家,并且视他们为坏人。而工场主则因为打不过他们,也更需要朝廷的保护。同时也因为大顺农村的极端贫困,不管是工匠还是工场主,都对自己现在的稳定生活基本满意。

由此,皇帝得出了一个结论:即,他这个皇权,可以用一种超然的姿态,凌驾于工匠和工场主之上。在必要的时候,站工匠;在必要的时候,站工场主。

这种脆弱的、软弱的、凭借一技之长吃饭的人,是成不得事的。并且他们是非常支持朝廷稳定的,绝大多数时候只需要让工场主多发两个钱、过年割点肉送点酒就能解决的。

此辈,不足为虑也。

所以,皇帝支持苏南工商业的发展,因为工商业的发展,处在工厂制之前的变革阶段期,真正能迸发力量的东西皇帝还没看到。

相反,皇帝看到了这些人可以提供足够的赋税、海关收入、贸易收入。

皇帝可以通过这些财政金银,遏制真正的有危险的东西。

再比如。

废漕运、改海运、修淮河、变盐业等一系列事件链。

在刘钰的视角下,是以苏北苏中为原材料产地、苏南为工业基地、南洋西洋为市场,催生新时代所必须的新阶级。

但在皇帝的视角下,又大不一样。

在整个事件链里,皇帝看到的是如下问题。

便是,从明朝中期开始的白银货币化已经不可逆转,但是,钱和物资并不是一回事。

朝廷的统治,靠的是手里掌握的物资,如粮食、盐、武器等等。

钱在稳定的时候,可以等同于物资。

但白银货币化,导致朝廷收税收白银,手里能调控的资源并不多。朝廷手里只有点粮食,但粮食也不多,而且一点盐都没有。

在白银货币化已经不可逆转的前提下,朝廷的首要任务,是确保白银能够在想花的时候,快速且大宗地花出去,立刻换取朝廷急需的各种实物。

即,大顺现在的首要任务,是打通“钱——物资”的快速转换。不能重蹈大明的覆辙,有钱有时候也买不到急需的东西。

也就是说,大顺必须保证市面上,存在足够的流通的现货,且是大宗的。

在必要的时候,朝廷用钱能确保立刻买到这些大宗的现货。

这些流通的现货必须是流通的,但又不会对内部造成巨大冲击的。

那么,这就需要一个蓄水池。

这个蓄水池,就是日本、朝鲜、南洋,以及一些再加工产品。

必要的时候,朝廷可以把通往那些蓄水池的水管,换个地方即可。

比如,刘钰在淮河事件上的操作。

本质就是动用了白银,买走了辽东、虾夷、南洋等地市场化的、非小农的大型种植园和农场的粗粮,很多粗粮是用来酿酒卖的,所以有充足的现货。

并且,如果一旦本国缺粮,大顺的海军可以迅速动员,以日本和南洋市场为主的虾夷农场、南洋稻米种植园的粮食,快速运回国内。至于日本和南洋缺粮,反正影响不到皇帝的统治。

大顺解决了“白银和物资”快速转换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皇权的力量,加强了统治。

如果不想退回前朝前期的“实物税”,那么怎么保证钱能买到东西就是大顺统治下去的精髓。

要么,退回白银货币化之前的收实物税,加大百姓徭役、运输、损耗。

确保朝廷手里始终有粮食、有盐、有布匹。

要么,认定无法往回退,那就确保大宗物资能买到。

确保朝廷手里有钱、有海军,就等于朝廷手里有粮食、有盐、有布匹。

从刘钰跃上大顺的决策层开始,实际上大顺皇帝李淦,花了二十年时间,搞明白了一件事。

而这件事,用一句话就能概括。

皇帝花了二十年时间,弄明白了:哦,原来钱不是财富啊,粮食大米食盐铁器耕牛布匹才是财富啊。

看上去,好像挺搞笑的,皇帝花了二十年时间,就琢磨出来个这?

但实际上,这并不好笑。

中华帝国从大明成化二十三年,丘浚上疏认为使用白银等于国家放弃铸币权、等同于把铸币权让给商人;再到隆庆元年正式白银货币化和税收白银化;再到大顺主动海外贸易白银涌入……摸索了整整二百年时间,终于想明白了和之前征收实物税的时代截然不同了。

也终于回过味儿来了。

而等着皇帝回过来味儿之后,再回头看看这些年改革的方向,皇帝终于融会贯通,用他自己的理解、或者说他自认为是有效的一套逻辑,来理解这一切的改革。

比如盐场改革。

皇帝支持的原因,就是因为大盐场方便管理,并且在需要的时候,只需要一小队士兵、三五个狱吏,就能完全接管这些大盐场,保证盐的生产。

或者说,保证朝廷手里有盐。

而淮南盐的小生产者模式……同样是100万石的产量,是控制一个大盐场容易?还是控制七八万小生产者的盐户容易?

再比如那些在虾夷、东北、南洋办农场种植园的。

如果朝廷急需100万石粮食的时候,是从这些大农场大种植园搞比较容易?还是从100万小农手里征收100万石粮食容易?

皇帝盘算了一下,如今他手里握着的、算作必要时候朝廷能够掌控的力量,比起二十年前可多太多了。

他手里,多出来一个可以一次性赖账不还的银行,里面存着上千万两的白银,必要的时候直接抢。虽然这么玩只能用一次,但或许足够救命、翻盘。

多出来两个商品粮基地,必要的时候直接强制征调,保证大顺遇到大规模灾荒,可以迅速征集粮食——可以用钱,如果没钱,那就直接用枪。

多出来一个扶植起来的财阀模式的运输公司,必要的时候直接强制征调,保证钱能买到物资、物资能运到地方。

现在,就差一个产盐基地了。这个产盐基地必须是密集的、集中的、人少的、方便接管的。必要的时候,必须能保证每年两三亿斤的产量。

在一切平稳、一切顺利的时候,朝廷只要有钱就够了。

然而一旦出事,钱不管用、或者没有钱可用的时候,他可以让舰炮、大炮、火枪去把这些东西控制起来。

皇帝这二十年,总结出来两个道理。

第一个:大顺的十亿亩土地,是士绅的,皇帝无力动员这十亿亩土地的力量。而大型盐场、大农场,可以是皇帝的,皇帝只需要一支军队就能控制、并且转化为皇权的力量。

控制一个用蒸汽机的大型晒盐场,和控制10万盐户小农,对皇权而言意义一样,但成本大不一样。

第二个:真到乱世,比如明末给大顺的教训。钱,不如粮食、盐、铁、布管用。

朝廷在放弃了实物税、又放弃了基层控制力、又放弃了均田制后。已经不能按照实物税时代的经验,去治理了。

至于皇帝和林敏讲的这些理由,冠冕堂皇罢了。

皇帝只是单纯的压根不在乎,淮南产业结构改变导致的、扬州府等地数以十万计的和盐产业有关的人失业而已。

但又不好直接说,遂用“大义”、“大利”这样的理由;用未雨绸缪这样的道理,暗示林敏:扬州淮安的衰败,是为了“防患于未然”的必要代价。

要么,你把黄河问题解决了;要么,你把江苏问题解决了。

(本章完)

第199章 报捷第711章 悄然改变的心态第583章 都是生意(上)第174章 僭越第1458章 最终的闹剧(五)第1037章 大获成功(二)第910章 南洋大开发(五)第329章 真正的贵族第1246章 钻石湾屠杀(二)第1063章 堂下何人状告本官(七)第336章 无中生有第1487章 终章 九三年(五)第1086章 破立之困(三)第89章 条约第288章 法国笑话第1349章 三角贸易(中)第867章 我是来监管你们的(三)第1239章 三战定印度(六)第189章 虚张声势第1346章 拼命是错的 挣钱是对的(六)第509章 回报率第1383章 凡尔赛和约(十)第75章 五拜三叩首第1495章 终章 九三年(十三)第815章 大事成矣(二)第1373章 里病外治(九)第875章 留人诛心第1383章 凡尔赛和约(十)第1078章 争功(三)第506章 举着复古的大旗往前走第965章 扣帽第846章 双赢(上)第1464章 最后的闹剧(十一)第1266章 攻防心理(一)第636章 鸡肋第382章 春秋大梦第1490章 终章 九三年(八)第778章 艰难的第一步(中)第1287章 死与复仇(八)第322章 五月第776章 东印度公司模式水土不服第1018章 全都装傻(中)第1501章 终章 九三年(十九)第971章 割袍(上)第842章 拆房顶和开窗户(四)第986章 止步(上)第103章 黑骑士和公主第792章 新矛盾(下)第1288章 死与复仇(九)第1274章 攻防心理(九)第149章 胆子这么小,还想当军官?第1011章 错乱的美第386章 黄道婆计划第1096章 工业革命(九)第225章 暂设的机构第882章 不得其时第1254章 封爵加分项第774章 被盟友坑的法兰西(下)第1084章 破立之困(一)第246章 探险队第992章 最后的盐改配套政策第1147章 多歧路,今安在(二)第742章 巴达维亚新政(三)第781章 谈定第340章 宿命第1034章 修补者的绝望(中)第1279章 特色第1273章 攻防心理(八)第522章 证明自己的忠诚第576章 另一种空想(下)第1289章 死与复仇(十)第1051章 坐庄(下)第560章 一战前夜 命运的交汇第1116章 脉络第134章 懂倭语的第924章 开眼看世界第518章 城里城外(中)第233章 垄断权第911章 南洋大开发(六)第1370章 里病外治(六)第243章 泰兴十六年的变化(下)第260章 委婉拒绝第1217章 轮台之思(四)第372章 当假装外面世界不存在已成习惯第1076章 争功(一)第102章 见人说人话第978章 决胜千里之外(一)第1037章 大获成功(二)第580章 同样的荷兰人,不同的态度第562章 启蒙工具人(中)第60章 思维差异第521章 离开体系只是普通人第364章 朝贡算不算侵犯垄断权第1130章 新的天下(中)第444章 暂苦诸君十年第503章 鸷鸟将击,卑飞敛翼第810章 圣君第152章 入倭第1034章 修补者的绝望(中)第1318章 施加神圣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