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嘉靖年间的古董

第440章 嘉靖年间的古董

完全按照大顺参谋部推断的路线进军的毛利宗广部,在武士回家防守的求战心态下,很快走完了需要快跑的那段路。

前锋山县昌贞率领一千五百人在前,主力在后,这种地方不是大平原,也没法做到让斥候维持扇面警戒,只能通过对本地地形村庄的熟悉,去询问判断是否有大顺军经过。

也有从城下町获取了情报的武士,或者忍者,翻山走小路将消息传递给毛利宗广。

大顺军的斥候也没有撒那么远,山地的地形,只有几条山谷路,只要把守住几条山谷路即可。

在距离阿武川河以南大约三十里的地方,大顺的斥候小队和山县昌贞的前哨探马爆发了一场小规模的遭遇战。

埋伏在山坡上的斥候发现了倭人的探马,用火枪将倭人探马的马匹全都打死之后,后面的斥候上马冲了过去,抓住了一个没来得及钻山林逃走的倭人。

这个标准的十二人的斥候小队也是艺高人胆大,派了个人把抓住的倭人送回去,剩下十一人骑着马沿路而下。

侦查参谋带队,前出不到八里路,就看到了倭人前锋的前哨部队,二十多个倭人骑兵应该是听到了前免的枪声,正在朝这边搜索。

大顺的斥候下了马,用火枪和倭人的前哨骑兵对射了一阵,击退了缺乏火枪的倭人前哨骑兵,扬长而去。

得到消息的山县昌贞大为兴奋。

认为兵法虚虚实实,唐人的斥候竟然主动暴露,显然唐人在这里没有伏兵。

既然唐人撒出了斥候,又没有伏兵,显然唐人还没有攻下萩城。或许唐人的主力正在集结攻击萩城,这时候若是慢了,只恐唐人察觉,调兵防守山口。

战场如火,当即下令,前锋不对全速行军,骑兵在前,不要停留,要抢占阿武川河南侧的那座山丘。

他认为如果慢一些,让大顺知道了主力回援的消息,定然会增兵驻守那座山丘。

那里可是阻挡回援的必经之路。

若是晚了,纵主力全至,却也无法展开,就要陷入大顺最适合的居高防守战中。几百人守住,主力就可以猛攻萩城,甚至就有可能陷落。

小滨那边的消息,让他们确定,攻打大顺军防守的高处,是不明智的。

萩城之战的第一战,就在吴芳瑞认定必然要抢的那座山头爆发了。

如果是围城阻援,这座山头至关重要,为攻城争取时间。

而既然是围城打援,这座山头驻军的唯一目的,就是打消毛利宗广的警惕性:如果连这里都不驻军,明显不合理。

驻守在那座山丘上的一个连队的散兵,没有配备大炮,他们的任务是抵挡一会就开溜,不能打的太狠,但也不能不打就跑。

其中度的把握很关键,一名老资格的参谋亲自上山指挥。

山县昌贞也知道这座山很重要,拿不下这座山,去往萩城的路就被堵住,后续的兵力再多也无法展开。

他用五百武士强攻,自己亲率剩下的三百武士,沿着阿武川河河岸处,悄悄攀爬。

远处传来轰轰的炮声,振奋着武士的精神,既然还有炮声,就证明萩城还未被攻破。

山县昌贞也迅速将这里爆发战斗的消息传了回去,毛利宗广得到消息后,从之前对山县昌贞擅自冒进的不满,立刻变为了大喜。

“萩城尚未被攻破!唐人既在那里驻扎一军,必望在此阻挡,使得我军难以展开。山县昌贞真将才也,萩城之围若解,他当为首功!”

“传令各部,加速前进。告诉山县昌贞,务必拿下那座山!”

从靠近萩城后一直慢慢行军的武士加快了速度,前面已经可以听到枪声。

萩城下,大顺军的表演也开始了。

工兵已经在那片平原和萩城城下町之间,趁着冬季枯水期的优势,搭建了四座浮桥。

三千多主力渡河在城下町列阵,做出总攻萩城的态势。一千兵力在乙山下列阵,守卫浮桥一线。剩余部队驻守在乙山山丘上。

军舰一分为二,开始了从围城开始最猛烈的一次炮击,做出了一副终于集结齐备了部队,开始猛攻萩城的态势。

只是,雷声大,雨点小,炮击虽猛,可是步兵并不进攻,而是缓慢列阵整队。

已经爆发战斗的山丘上,散兵们用射程很远的火枪,一个个地击杀着爬山攻击的倭人。

直到发现倭人从侧面绕后时,这才“惊慌失措”地从山丘上退下,退到了后面。

登上山丘的山县昌贞立刻武士登山驻守,扼守此地,便于后续主力通行展开。

登到山顶的那一刻,他眼中的大顺军部署,是这样的:

在城下町准备攻打萩城的大顺军主力,发现后面出现的敌军,留下了少部分兵力和一部分骑兵,监视威胁萩城。

其余主力渡过浮桥,前往平原处列阵。萩城山乙之上,驻扎了大量的部队,只要那里攻不下来,萩城之围就没有解除——因为大顺军可以从靠海的萩城山甲处,渡河攻打萩城,而萩城山乙正是绝佳的掩护。

山县昌贞自认很幸运,虽然损失了一百五十多名武士,却终究攻下了这座山丘。

他对大顺军的守山守城能力,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心有余悸。

当即将前锋赶来的士兵全都集结在了山上,务必要在毛利宗广的主力来到之前,坚守住这座至关重要的山丘。

然而,大顺军的反应有些迟钝。

他们没有立刻组织步兵反击,而是将大量的大炮在山下的平原集结,原本攻城的部队也开始慢慢撤回。

“唐人无非依仗火器之利。若无大炮,他们不会打仗。”

做出了这样的判断,山县昌贞命令各部不得出击,死守山丘,控制山丘通往后方的道路。

奔驰而来的毛利宗广感到之后,山县昌贞松了口气,遥指着远处还未陷落的萩城道:“此围,可解矣!”

毛利宗广也登上了这座山丘,看着大顺军的列阵,抚掌大笑道:“唐人愚蠢,果不知兵。无非是依仗船坚炮利而已。”

“他防守虽强,可我大军在此展开,未必去攻。只是威胁他侧翼,他如何敢再去攻打萩城?”

“既不攻打,互相对峙,岂能持久?他岂不只有退兵一途?”

“萩城解围若成,皆赖山县君之力。若是之前畏惧埋伏,瑟缩不前,唐人有所察觉,固守此山加派兵力,事恐不妙矣。”

夸奖过当机立断攻下这座山丘的山县昌贞,毛利宗广却也知道,这只是解围的第一步。

之前山县昌贞攻打这座只有百余人驻守的小山,一个大顺军都没打死,自己反倒死了一百五十多人。

大顺的火枪打的很远,而且打的很准,远不是他们手里的铁炮所能比的。

想要对阵击败大顺军,不太现实。毕竟大顺军是守方,而他们是攻方,大顺这边还站着对面的山丘,这种进攻必要伤亡极大。

他所能做的,也就是将部队在这片平原下展开,做出威胁大顺军侧翼的态势,迫使大顺军放弃攻击萩城。

或者,大顺军主动进攻,他处在防守,这样他就能有优势。

或者,大顺军放弃进攻,两边对峙,大顺军也无法攻城,无可奈何,只能撤退。

此时,双方的兵力都已到齐,无论大顺是攻还是对峙,双方的兵力已经不会有太大变化了。

刨除掉海军、已经开始为绕后穿插堵截溃兵的那部分部队,大顺在萩城平原战场可以集结的部队有6500人。

其中炮兵工兵等,约莫1200。工兵基本不会参加一线的战斗。

海军的战斗工兵很很精锐的兵种,除非是到万不得已的情况,这些战斗工兵一般是作为预备队的。

他们很少被安排在前面抗线,这些成建制的战斗工兵就是海军最精锐的部队了,能挖、能炸、能修、能守,当然也能刺刀突击。

此时各国都有自己的精锐团队,而大顺海军最特色的,就是这群战斗工兵和那些桅杆射手。

这一次因为是海运很方便,大炮也是集结了大量,海军、陆军最好最新的,代替了4磅炮和8磅炮的6磅炮,多半集中在了这里。

炮兵包括团营配属的大炮,合计有75门6磅的榴弹炮、加农炮,18门昂贵的新出厂的12磅新式铜炮、6门24磅的重炮。

700骑兵,其中冲阵的枪骑500,剩余200是轻骑。

四个连队的掷弹兵,四个连队的线膛枪散兵,剩余的都是滑膛枪的线列步兵,皆配有刺刀。

毛利宗广这边。

八千人的野战部队,有大约一千五的草履取,这些人属于是后勤兵,但必要的时候也能拿着竹枪打一打。

大炮有六门,样式还是一百多年前葡萄牙人献给大友宗麟的佛郎机和舰炮,大友宗麟称之为“国崩”——一国一城,旧时代的城,在大炮的轰击下根本无法防守,取“一炮下去,一国就崩溃”之意,故而称之为国崩。

按照严格的军役制度,剩余的武士里,有2000名铁炮手,用的还是前明嘉靖年间传入的葡萄牙火绳枪。

还有1200名弓手,2500名竹枪兵,以及1200名骑兵,其中有精锐的300名旗本或者侍从精骑。

和万历年抗倭援朝战争时候的武备并没有什么不同,甚至还有所退步。元和偃武过程中,幕府收缴了各藩多余的火绳枪,而且鉴于火绳枪比较贵,平时镇压一下农民一揆也用不到火绳枪,故而火绳枪的装备率并不高。

毛利宗广将后续的部队逐渐展开,在平原上部署了一个可攻可守的阵型。

2000名铁炮手在排在前面,枪兵在后。骑兵部署在侧翼,靠近阿武川河的那一侧没有部署骑兵,而是将草履取和一小部分铁炮手布置在了那边。

4门佛郎机和2门舰炮的“国崩”,摆在了阵前。

摆出这么一个可攻可守的万金油阵型,其目的就是迫使大顺做出选择。

要么,进攻。

要么,退兵。

在毛利宗广看来,大顺没有其余的选择。

不可能靠一点人守住这里,主力去攻打萩城,因为一旦人少,很可能侧翼崩溃,导致攻打萩城的大顺军被包抄,前后夹击之下,必然大败。

而大顺军,也真的如毛利宗广所想的那样,没有选择少数防守、主力去攻打萩城。

当然,也没有退兵。

而是留下了200轻骑和500火枪手,部署在了阿武川河以北的城下町,威胁堵截萩城可能出来反击的武士。

剩下的人全部调集到了平原上,看来是要主动进攻,击退毛利宗广的主力再选择攻城。

(本章完)

第1486章 终章 九三年(四)第389章 战前就分赃第435章 心情起落如潮第1338章 恐吓出来的费城会议(九)第274章 娘家舅舅第327章 第四把锁第921章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五)第669章 分赃大会(六)第109章 我们不冤,国子监诸生冤第880章 区别对待(上)第749章 卧榻之侧(上)第1399章 迁徙路(二)第1293章 死与复仇(十四)第1122章 乡约村社(三)第227章 超脱低级趣味?第7章 纷至沓来的麻烦事第768章 真正的雪中送炭(上)第1472章 最后的闹剧(十九)第990章 拍马屁(下)第1149章 多歧路,今安在(四)第786章 新旧利益的冲突(三)第547章 恶龙第1372章 里病外治(八)第493章 盗火 护火第286章 等天灾 等人乱第77章 入吾彀中第241章 泰兴十六年的变化(上)第684章 偷梁换柱第809章 阉党(下)第1307章 死与复仇(二八)第151章 资敌以粮第481章 河豚之喻(中)第954章 钓鱼第1339章 过渡之痛 幼稚空想第1403章 迁徙路(六)第1227章 开战(六)第1049章 坐庄(上)第205章 入营第1516章 终章 九三年(卅四)第1143章 最后的布置(四)第741章 巴达维亚新政(二)第856章 短暂当人(下)第649章 你只是枚棋子(二)第1325章 破灭的第一版山巅第662章 废丞相 设内阁第1178章 拆教廷 碎天下(上)第1109章 上国心态(三)第81章 麻杆打狼两头怕第1076章 争功(一)第1017章 全都装傻(上)第92章 钦定?第1272章 攻防心理(七)第1491章 终章 九三年(九)第608章 无耻的小报第1357章 英国的总崩溃(六)第293章 第三种可能第774章 被盟友坑的法兰西(下)第414章 找出路第382章 春秋大梦第293章 第三种可能第1203章 木牛流马(十)第954章 钓鱼第1135章 假装心怀社稷第877章 辩经的着力点第324章 唯一的傻子第963章 王朝的最后一次成功改革(九)第39章 心思不纯第1469章 最后的闹剧(十六)第897章 落入圈套的英国(八)第974章 照旧第853章 一分钱难倒天子(三)第833章 中荷友谊(下)第1075章 恶龙残影(十)第273章 巴达维亚的必然(下)第1181章 盟友 中立 背叛第1375章 凡尔赛和约(二)第1052章 定性第1272章 攻防心理(七)第687章 帮助盟友第1500章 终章 九三年(十八)第174章 僭越第211章 撬动的杠杆第1485章 终章 九三年(三)第127章 必拿下第1017章 全都装傻(上)第26章 镀金第953章 步步危机第92章 钦定?第283章 想干实事的官僚也有不少第1452章 “帝”(四)第1502章 终章 九三年(二十)第466章 为何要抑商第960章 王朝的最后一次成功改革(六)第337章 见过第1444章 歪经已成(下)第648章 你只是枚棋子(一)第887章 看懂了史书的传教士第403章 野心早已出现第236章 中介第85章 感言 及关于本书是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