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建唐(下)

那人却笑,轻描淡写说道:“区区贱名,不足挂齿,”将李世民冷落在旁边,转问孔慈,“主子爷还有什么吩咐?”

孔慈沉吟了阵,“死难的三名步骑,好生安葬,同时尽快寻找合适的人选,填补三人的空缺。”

“是。”

那人说完,亲自背起地上一名死难步骑尸身,旁边两人也自动出列,背起剩余两具,其余四十四人分成四路纵队,将三人围在中央,齐齐向东行进,转眼之间,即消失在重重雨幕中。

李世民看得感叹,“储卫营的人马,不管是铁骑,还是步骑,都是一样的凶猛锐利,我真的很想知道,孔师父,你究竟是如何训练出如此强悍的精锐部队的,单兵作战也罢,团队协作也罢,都是我所见过最为优良的。”

孔慈笑道:“关于我的训练方法,你从今年三月问到现在,居然还不死心。”

今年初,李世民设计了一个阵法,叫做八风阵,他在阵里埋伏了车骑四班,积射三班,步骑四班,长骑四班,越骑六班,弓箭手五班,屯骑两班,最后还有射声两班,每班固定八人,八个兵种二十六班共计是两百零八人,按照九宫八卦阵排列,环环相扣,生生相克,专用于狙击规模化的集团部队,操练三个月后,李世民觉着小有所成,有心想要在孔慈跟前炫耀下,就请他帮手检阅阵法威力。

孔慈答应了,他派出十名储卫营铁骑,进入八风阵,试探阵法的边际值,李世民心里有些不悦,觉着孔慈才派十个人,明显是看不起他的阵法,就想给他一个教训,遂私下知会守阵的统兵,务必要消灭入侵的十名储卫铁骑,以振军威。

他最初以为这应当是十分容易的事,但是没想到的是,两天后,十名储卫营铁骑安然无恙的行出八风阵,他惊讶不已,冲进阵内检查,发现里边血流成河,八风阵已经被破解,守阵的两百零八人全部被屠尽,一个活口也留下。

李世民沮丧之极,觉得自己很失败,没想到孔慈却安慰他,说储卫铁骑花了两天时间才破阵,足以说明他的阵法是非常高明非常具有杀伤力的,因为储卫营的人,个个都是精通破阵术的高手,普通的阵法,根本困不住他们。

他心中称奇,就问出上述问题,孔慈笑着回答他四个字:“无可奉告。”

李世民笑道:“是啊,看在我半年来始终锲而不舍的份上,可否透露哪怕一点点的答案给我?”

孔慈笑出来,“还是那四个字:无可奉告。”

“那么至少告诉我,你手上这支起名叫做储卫营的兵马,究竟有多少人?是一百人,两百人,还是上千人?”

孔慈只是笑,沉吟了阵,“八个字:不多不少,恰好够用。”

李世民无奈的笑,“等于是没有说。”

十月初十,也就是逼宫的第二天,在大兴殿的早间朝会上,裴之隐郑重的宣读了韦氏写的逊位诏书,萧造则捧着孔慈献给李世民的玉玺,两人一吹一唱,要求唐王接受玉玺,顺应天意受禅杨氏的天下,唐王却不肯,一再辞让,百官都是很懂得察言观色的人,深谙唐王心意,纷纷踊跃劝进,纠缠了足足一上午,最后唐王万般无奈、心满意足的接受了百官的建议,同意受禅,登基称帝,并迫不及待通知太史局的天官袁充,要他寻找最近的黄道吉日,举行登基大典。

通过仔细的测算,袁充最后确定十月十八甲子日这天,是黄道吉日,李渊的登基大典因此就定在了十月十八举行。

当天的上午九时左右,身穿龙袍的唐王李渊在大兴殿正式登基,建国号为唐,改年号为武德元年,改大兴殿为太极殿,同时大赦天下,唐王部队控制的所有州郡,一律免除赋税三年。

武德这一年号是李世民建议的,理由是因为建国的过程当中,陈兵在前,受禅在后,陈兵称之为动武,受禅是因为有德,所以叫做武德。

原来的隋朝末代小皇帝侑受封酅国公,在十月十七这天,跟着韦氏一起,搬出正阳宫,住回他以前居住的旧邸代王府。

至于萧氏,她在十月三十这天,被李世民包成粽子,由孔慈亲自护送到突厥和本朝北方交界的营州,交给始毕可汗派来迎亲的人。在这过程当中,萧氏曾经绝食抗议,但孔慈威胁她说,如果其人绝食而死,就将酅国公送给柳青,将韦氏贬为官婢,掐灭杨家的最后一线生机,萧氏承受不住压力,只得妥协。

两方交接完成之后,孔慈随即折转长安,从长安到营州,路途十分遥远,他今次送亲,来回足足走了四个月,直到武德二年的二月,才回到长安唐王府。

在他离开长安的这段期间,圣上一直在酝酿立储的事,李世民因此忧心如焚,好不容易盼到孔慈从营州回来,欣喜之下,也忘记了礼数,孔慈甫自踏进唐王府,都还没来得及梳洗,李世民就迫不及待将他请到济世救民,寒暄了几句,立即直奔主题:“父皇会在明天宣布立储。”

孔慈哦了声,“是么?”

李世民摒住呼吸,“你觉得父皇会立谁?”

孔慈想也不想的说道:“世子殿下建成,除了他不会有别人。”

李世民心下失望,“是,我买通了中书省的纳言窦威,打听来的消息也是这样,”他似是有些不甘,“父皇逼宫的时候,带的是我,逊位的诏书,也是我们帮他拿到手的。”

孔慈笑道:“所以除了大量的赏赐以外,圣上还将会封你一个足够份量的官职,作为不能将你立储的补偿。”

李世民面色十分难看,“我不需要补偿在嘴边滚来滚去,始终没说出口。

孔慈轻笑,闲闲说了一句,“我知道,你想立为储君,对不对?”

李世民没作声,算是默认。

孔慈说道:“但是自古长幼有序,君王立储,除非是万不得已,一般是不会废长立幼的,这一点你比我更清楚。”

李世民有些愠怒,“是又如何?我就是不服父皇立大哥为太子,我就是想做太子,在这个问题上,你要是不能帮忙,至少请闭上尊口,不要在这里说风凉话。”

孔慈和煦的笑,“二公子,稍安毋躁,我当然会帮助你,但是,”他笑容漠漠的看着李世民,“相信我,正如我们现在不能轻易挑战突厥人一样,现在也还不是挑战世子殿下的时候,在当前的情势下,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忍耐,在忍耐之中积攒实力,直到你具有足够强劲的后备力量,有绝对的把握,扳倒世子殿下,才能出手,而在没有准备妥当之前,过早暴露你的野心,只会带来杀身之祸,”他冷淡的笑,“因为夺嫡这种事,如果不能一击即中,通常都会死无全尸。”

李世民打了个寒战,突然如梦方醒,汗颜说道:“你教训的是,”他迅速收起落寞和愤概,振作精神,“孔师父你告诉我,要如何才能积攒到足够强劲的后备力量,抗衡大哥?”

孔慈拍了拍肚子,笑着说道:“我还没吃中饭呢,介不介意先让我垫垫肚子,再讨论这个问题?”

[]

!

第三品 长乐未央 第三八章 尉迟(4)第十二章 画像第十三章 徐靖第六章 联手第二七章 内人第二四章 策杀第五章 交锋第一章 卫王第二九章 逃生(上)第三品 长乐未央 第三四章 春喜第三品 长乐未央 第二五章 对敌第四九章 惊梦第五一章 天意第五章 世子第三品 长乐未央 第三八章 尉迟(7)第二九章 逃生(上)第二章 祸起第二五章 折辱第二三章 顶替第十四章 利用第三品 长乐未央 第二三章 和好第三品 长乐未央 第三七章 出击(3)第三品 长乐未央 第三八章 尉迟(6)第四章 建唐(下)第二六章 出宫(下)第三品 长乐未央 第四一章 扫北(1)第二章 祸起第三品 长乐未央 第十一章 说服第十七章 折伞第四二章 屈从第三品 长乐未央 第三十章 爱惜第十七章 龙潜第四二章 变故第三品 长乐未央 第十八章 杖责 (上)第三品 长乐未央 第二九章 求败第三品 长乐未央 第二五章 对敌第十九章 琼花第三品 长乐未央 第三六章 手谕(3)第四二章 屈从第三九章 师徒第三品 长乐未央 第四一章 扫北(3)第三品 长乐未央 第二七章 夜空第三品 长乐未央 第三八章 尉迟(4)第三章 逼宫(下)第二十章 太子第二章 孔慈第四四章 攻关第二七章 悔恨第十七章 折伞第十九章 帮手第三三章 拜访第十七章 龙潜第三品 长乐未央 第四二章 变乱(2)第三品 长乐未央 第四二章 变乱(2)第三品 长乐未央 第五章 受伤第四六章 坚持第十章 支援第四章 建唐(下)第四十章 策反(下)第五章 世子第二七章 内人第二六章 出宫(下)第五十章 藏匿第四三章 领兵第三品 长乐未央 第十九章 美言第三品 长乐未央 第二六章 歼敌第八章 景和第三五章 韦氏第二三章 顶替第十章 支援第十三章 徐靖第三品 长乐未央 第三三章 诗集第八章 景和第三品 长乐未央 第四章 海曲第二九章 逃生(上)第一章 初识第四章 求证第三七章 被俘第四五章 长笛第八章 景和第七章 追查第三一章 翟让第二四章 策杀第十九章 琼花第三品 长乐未央 第三八章 尉迟(4)第四六章 毒酒第四四章 谋攻第三品 长乐未央 第四一章 扫北(1)第三品 长乐未央 第三九章 将军(2)第二五章 折辱第三品 长乐未央 第四二章 变乱(1)第三三章 拜访第三品 长乐未央 第三七章 出击(3)第十章 支援第十三章 惊变第十三章 徐靖第三七章 信物第三品 长乐未央 第二五章 对敌第十五章 婚期第四五章 长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