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高拱还朝

听得这话,隆庆帝不由连连点头,这才是臣子们应该有的思想嘛。 “如此就好。传朕旨意,礼部尚书陈一勤即日进武英殿大学士,入阁辅政。”

“臣陈一勤,谢主隆恩。”陈一勤颤颤巍巍的跪倒在地叩头谢恩。虽说到了他这把年纪一定对官职不是十分看重,但是另告老还乡之时还能博得武英殿大学士之名进内阁当几日差,实在是极尽殊荣了,这实在是不少人梦寐以求却终不可得的事情。

“皇上,以微臣之见,太子太傅高大人才学冠绝天下,请他入阁辅政,也是必不可少的。”张居正知道自己这一招棋算是完全走对了,也不再让隆庆帝感到丝毫为难,直接把他想说却又不能说的话说了出来。

今日之事顺风顺水,隆庆帝心情大好之下脸上的笑容收都收不回去,“张爱卿言之有理,这件事就依着你的意思办。”说出这样的话隆庆帝却是一点也不害臊,扭头对着陈洪吩咐道:“立刻传朕旨意,命高拱接旨之后不得延误,立即赴京履任。”

“如果没事,这就散了吧。”隆庆帝说了一句,起身离开了龙椅。“退朝!”陈洪一声高唱,‘腿’脚麻溜得跟了上去。一直心情‘激’动等着隆庆帝宣布自己是否能够入阁办差的赵贞吉傻眼了,半天没有回过神来。

“赵大人,回去办差了。”没人搭理赵贞吉,最后还是牛熙屏走到他身边提醒一句。不过语气不是很好,这几天宋清扬带着都察院的几个人天天泡在户部账房查账,他的心情也没好到哪里去。

赵贞吉满脸通红没有说话,逃也似的走出了大殿,今天这事实在是太丢人了,原来自己这是一片陪衬的绿叶,作用就是衬托出陈一勤和高拱的资历以及能力!

“哎呀,这一天总算是等到了。”回到家中,一路之上没什么表情的沈崇名转眼间就变得欣喜若狂。

“相公,到底是什么事情让你这么高兴啊?”坐在那里正在为还未出世的孩子缝制衣物的燕雨‘蒙’见他这样,忍不住出声笑问道。“是不是皇上赐你的宅院收拾好了?”

作为已婚‘妇’‘女’,燕雨‘蒙’对那所宅子还是非常看重的。这处院子原来住着还成,可是自打成亲怀了身孕之后就显得太小了。

原本自己和小青是住在正屋的,可是现在成亲了她便和馨儿住到了厢房。现在身子不方便,每晚起夜都需要人扶着。可是自己和佳伊妹妹都是这样,相公一个人根本照顾不过来,再加上他每天公事繁忙那么累,有些时候真的不忍心打搅他。

这且不算,那些‘侍’卫们每日只能挤在另外两间厢房里,实在是有些亏待他们了。

如果搬进一处大宅子,这些问题可就迎刃而解了。而且孩子马上就要出世,后面也不单单是这几个人就能照顾得过来,请‘奶’妈丫鬟什么的可是需要不少人,现在这处小院根本就住不下来。

“呵呵,宅子还得再过几天,这里也没太多东西,到时候人搬过去就是了。”沈崇名呵呵笑道,二蛋每天都得带着人多跑一趟去新宅子瞧瞧装修进度,自己心里清楚着呢。

燕雨‘蒙’一怔,满是不解的问道:“那相公你为何发笑呢?”

“哈哈哈,告诉你个好消息,今日朝上皇上下旨让老师官复原职入阁辅政,这一天相公我可是日夜盼望啊。”沈崇名神情有些感慨,这几年自己过的可不容易,凡事都得加几分小心,以免有把柄落在徐阶手里。现在好了,徐阶去职,老师还朝,日后有什么事情都可以放开膀子干了,根本不用担心朝中有人掣肘。

燕雨‘蒙’也是聪慧之人,这其中道理倒也明白几分,脸上顿时出现喜‘色’:“如此说来,这却是是一件好事情,妾身先这里恭喜相公渡过难关了。”

沈崇名哈一笑,“还得去当差,你自己乖乖呆着,若是闷得慌,就和佳伊带着小晴和馨儿在附近转转,多走动些对孩子有好处。”

上直卫都指挥衙‘门’就在城内,自打履任之后沈崇名这几天都是泡在里面查看军饷粮草账册。所谓贪腐无处不在,这上直卫虽然是‘精’锐中的‘精’锐,可有些蛀虫还是在所难免的。而沈崇名恰恰就是最讨厌这种东西的人,新官上任三把火的第一把就是烧在贪腐之人的头上。

这里面好处不少,不但能树立自己的威望,更能在上直卫将士之中赢得声誉,以后调遣起来可就会容易多了。

不过因为在岱山岛全歼倭寇的一战,出身神机营的沈崇名也算是大明响彻了上直卫,就算是刚刚履任,上直卫的那些营官们也不敢明目张胆的违抗,都知道这人不好惹。

回头再说高拱。自打隆庆元年辞官归乡之后,虽然有心做一个闲云野鹤的饱学之士,但是一颗心却总是安稳不下来,对于朝堂的局势,更是他时常要关注的东西。

但是作为一介布衣,可不比原来为官之时消息灵通。现在每每等着朝堂上的一些消息传到他耳中的时候,早已是旧闻了。再加上手中无权,就算是有些不同意见也只能暗自发发牢‘骚’。

这次徐阶告老还乡也是这般,作为一件牵动官场的大事,这消息虽然传得快,但是等着到了高拱的耳中之时,早已是半个月之后。

“什么,徐阶告老还乡了?”高拱眉头一扬,有些不敢确信的看着眼前这位前来拜会自己的儒士。

这儒士乃县学学正,虽然只是个八品的小官,但也算得上是官场中人了,比起现在的高拱,消息还是灵通不少的。

“这消息也是昨日刚刚传到县衙,高先生不知道倒也正常。”儒士拂须轻叹一声说道。在全县他算得上是高拱的唯一好友了,而且高拱虽然曾经地位显赫,但是现在无官无职,面对他时倒也没必要做什么献媚之举。

高拱眼睛一眯,嘴角浮现出一丝笑意,“原来如此,呵呵呵。”

“先生为何发笑,徐阁老一生为国,据传闻这次告老还乡也只是因为和圣上有隙不得已而为之。”看着高拱竟然笑了起来,这儒士脸上不由出现几分怒容。

他虽是县学学正,但一大把年纪能坐上这个位置,主要靠的却是在本县负有盛名的渊博学识。实话实说,这样的人称之为官员不是很合适,最为恰当的却是饱学之士。

这样的人通常有个‘毛’病,那就是但凡朝廷出现什么有损百姓的举措,他们都会一股脑的怪罪在帝王的身上,从来也不想想具体施行政策的到底是皇上还是官员。

徐阶在朝堂之上虽然大权独揽,独断专行日久,但是以为‘门’生故吏颇多,在士林中的名声却是不小,而这位学正就是他的崇拜者之一。

现在一见高拱听闻徐阶告老还乡之后竟然‘露’出几分笑意,顿时便有些生气,脸‘色’也愈发变得难看起来。

高拱呵呵一笑,倒是没把他这话放在心上。高拱自由饱读诗书,为官这么多年大多数时间也都是在修撰史书教书育人,称之为博学大儒一点也不为过。辞官还乡,在这穷乡僻壤一般的小县城,连读书人都少得可怜,更不要说能够和他谈古论今的人了,这些年下来唯一能谈得来的也只有这位本县学识最高的学正大人了。

身不在庙堂,他又如何懂得官场上的那些东西,脑袋里充斥的东西多数都是孔夫子朱夫子的那套,这时为徐阶的事情和自己生气,倒也在情理之中。“学正大人请勿见怪,是老朽失态了。”

没等学正说话,就见一名仆人脚步匆匆的跑了过来。“老爷,京城来人宣旨啦!”

高拱一怔,眼神中不由迸出‘激’动之情,这时候来圣旨,莫非是徐阶退隐之后皇上宣自己回朝为国效力?想着,顾不得和愣在那里的学正打招呼,抬脚就向着前院跑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大学士高拱学识渊博,能力不凡。现休养在家,朝堂之事皆为朕独自负担,令朕时常疲惫不堪。近闻先生身体康健,朕心甚慰,望先生不辞辛劳,即日回朝入阁辅政为国效力,钦此。”

圣旨的内容虽然不多,却包含了高拱这几年日思夜想的内容,其中一口一个先生的称呼更是让他感动莫名,一时间眼眶发红身体轻颤。平复一下心境,只见高拱双手扶地叩头道:“老臣高拱,谢主隆恩。”声音竟然有几分哽咽。看来这些年皇上一直未曾忘记自己啊,不然也不会徐阶刚刚告老还乡就传来圣旨让自己官复原职。

“高大人,皇上日夜盼望着您能回朝,来自前特命卑职和您说一声,希望您能快马加鞭尽早回京。”前来传旨的‘侍’卫满脸谦卑的说道,能得到皇上如此惦念的人,也只有这位帝师高大人了。

“皇上的意思老夫明白,明日一早便启程赴京。”对于还京,高拱也是迫不及待的。

“如此便好,那卑职先到驿站住一晚,明日再来。”‘侍’卫自知自己位卑职小,可不敢住在高拱府中。

这一点高拱也明白,也不过多客套,只是回头对着身后的仆人吩咐道:“去,带着几位大人前往驿站,一定要安排好。”

目送传旨‘侍’卫出了正厅,手握圣旨的高拱却没有了刚才的‘激’动,凝神一阵,脸上只剩下了一抹笑意,这次回去,倒要将崇名这孩子叫道身边好好询问询问。毕竟那样的环境之下他还能平步青云,实在是难得,当初自己没有看错他啊。

竖日一早,高拱带着两名仆人随着一众大内‘侍’卫先行一步,坐着一驾马车直奔京城而去。赶路赶得急,老妻和几房小妾柔弱之身只怕是经不住,只能带着一些行囊随后跟上了。

路途漫漫,高拱却是一刻也不愿意停歇。现在徐阶去职,朝中再无掣肘之人,这番回朝必定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不求名垂千古,但愿国富民强。

对于高拱的行程,隆庆帝在关注,沈崇名也是时时派人去一趟锦衣卫衙‘门’查问。十数天之后得知高拱一行人最晚傍晚就能到达通州,沈崇名早早办完公务就带着众‘侍’卫出城奔赴通州前去迎接。数年未见,虽然一直都有书信来往,可是对这位恩师,沈崇名是打心底想念。

到了通州,沈崇名顾不得安排住处,带着人便一直等候在通州码头。可是傍晚过去了,一直等到快到子时的时候也没能见到高拱到来。

第52章 周瑜黄盖第77章 生意兴隆第二十三章第33章 请君入瓮(上)第26章 天灾人祸第6章 诱敌深入第27章 一举两得第10章 添油加柴第61章 交锋迭起第30章 全盘皆输第76章 论功行赏第74章 插翅难逃(二)第64章 监察军务第98章 兵败韶州第56章 风云再起(五)第14章 吾非才子第44章 挖坑下套第86章 插翅能逃第20章 木已成舟第87章 万象朝新第28章 窈窕淑女第34章 请君入瓮(中)第7章 朝堂之争(二)第40章 上当受骗第80章 潜入王府(上)第43章 穷途末路第94章 身先士卒第45章 洞房花烛(三)第78章 大军进城第4章 肖家老爹(一)第31章 无为之教(二)第42章 国家升平第35章 携美同行第48章 殊途同归第82章 牛鬼蛇神第71章 沦为诱饵第51章 和谈事宜第69章 添火浇油第43章 误入陷阱第38章 自食恶果第38章 衣锦还乡(下)第18章 火炮一百第41章 家庭聚会第18章 救驾有功(下)第58章 人到晚年第21章 卸磨杀驴第18章 不通文意第43章 大肆行贿第104章 谁为黄雀第22章 强势出击第28章 接二连三第10章 平抑粮价(三)第13章 三卫首领第42章 强强相遇第16章 高拱还朝第10章 私通倭寇第18章 库银失窃第38章 紫茜失踪第33章 烽火连天(八)第67章 黄河大堤第10章 平抑粮价(三)第72章 峰回路转第87章 鹰船丢失第58章 决死一战(六)第4章 极品鸳鸯第69章 杀气四溢(一)第3章 费尽心机第55章 鸡飞狗跳(五)第52章 风云再起(一)第110章 功成名就第31章 恶战平壤第41章 柴炭大使第63章 长远规划第42章 狗急跳墙第8章 大军挺进第19章 高高挂起第19章 请君入瓮第15章 神秘保镖第46章 小小棋子第33章 爱的结晶第44章 挖坑下套第76章 柔情师妹第23章 孤胆英雄第54章 仇人相见第53章 愿打愿挨第31章 知府心意(上)第45章 损失惨重第39章 京城来人第9章 抗倭名将第62章 决死一战(十)第62章 大索全城第74章 插翅难逃(二)第40章 荣归故里第106章 如此结局第41章 刀枪不入(下)第57章 归于平静第4章 造反大业第78章 科考题目(上)第63章 长远规划第5章 初战告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