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剧情加强版超长MV

“拍电影?”

安妮听到罗杰的提议,惊讶道:“你怎么会突然想到这个?”

“那个导演的做事风格我很喜欢,会做好充分的准备,抓住一切向上爬的机会。我看好这个家伙,所以打算在他身上进行一笔投资。”

罗杰耸耸肩,继续道:“反正就算失败了,我们也不会亏太多。而且那些歌迷和媒体不是总吐槽我们不拍MV吗?拍一部九十分钟的电影,作为《郊区的耶稣》的MV,你觉得这个主意怎么样?”

“……”

安妮歪着脑袋想了片刻,点头道:“你一定是疯了,才会提出这种疯狂的想法。但是,我喜欢!Let’s.Do.It!”

看着兴奋过头的安妮和罗杰,理查森不得不开口提醒道:“两位,电影项目能否成立,还要参考市场部门的意见。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和那个导演,或者还有可能要加上卢卡斯影业,在电影的投资和利益分配方面达成一致。”

“瑞克,别那么扫兴嘛。”

安妮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大大咧咧地说道:“大不了就是亏本,一部没什么大场面的电影能花多少钱?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对我们来说都不是问题!”

安妮的态度十分的“土豪”,不过正如她所说的。

一部没有大场面、没有多少特效镜头,没有大牌明星的电影,确实花不了多少钱。

几百万美元足矣,最多最多,也就是一千万出头这个规模,以乐队的收入水准而言,哪怕全亏出去也没什么好在乎的。

当然,就和专辑一样,好莱坞电影,除了制作成本之外,发行成本所占的比重也很高,往往会超过制片成本,最起码也是持平。

除非是那些奔着颁奖季而去,压根没指望在票房上能有什么作为的文艺片。

不过,哪怕是将制片成本和宣发成本全算上,也没有多到会让罗杰三人在决定花掉这笔钱之前多考虑几天的程度。

只要影片能够稍稍为乐队吸引一些摇滚乐迷之外的粉丝,哪怕票房扑到无尽深渊去,也绝对是值得的。

杜克-罗森伯格没有让罗杰等太久,仅仅两天之后,就联系了西奥多,表示愿意接下这个项目,并且愿意为此花费一个月的时间,拿出完善的剧本和计划书,以应对导演这个职位的“面试”。

哪怕是詹姆斯-卡梅隆、史蒂芬-斯皮尔伯格这样的顶级导演,在说服投资人和制片公司成立新的项目时,也需要通过最起码的审核。

杜克-罗森伯格这样的新人导演就更加不必多说,这个犹太裔年轻人还没有天真到认为自己的才华可以无视规则的程度。

在专注、严谨之外,罗杰又发现了杜克-罗森伯格身上的一个优点。

务实。

在第一次会面之后,罗杰让人收集了杜克-罗森伯格的资料。

这个年轻人显然是一个标准的富二代,在单亲家庭长大,父亲的资料不详,母亲经营着一家市值超过五千万美元的广告公司,并且掌握着公司超过百分之七十的股权。

除了出身上流社会之外,杜克-罗森伯格自己也是北美传统意义上的天才。

从十年级起,杜克-罗森伯格就一直是校足球队的主力四分卫,并且在高中时期还带领球队赢得过东部高中联赛的冠军。

(注:北美通常流行12年级制度,10-12年级相当于咱们的初中。)

除此之外,杜克还像那些擅长“学习”的亚裔一样,所有记录到档案内的成绩全部都是A,甚至在南加大的四年当中,杜克以惊人的速度,拿下了包括导演专业、社会心理学等足足四个学位证书。

平均一下的话,相当于一年就能大学毕业一次。

这是一个让人感到惊悚的履历。

通常而言,这样出身良好,天赋出众的天才,总是会有着明显的傲气,总以为老子天下第一,全世界都要围着自己转。

体现在导演这个职业上,就和太平洋对岸的网络小说差不多,随手拿出一个剧本,好莱坞的大牌明星们,以及迪士尼、环球这样的巨头制片公司立刻就要跪舔,要钱给钱,要人给人,最后还会开出一份和身价明显不符的导演片约。

当然,当这些家伙从象牙塔走出,进入社会之后,都会被一堵名为“现实”的墙撞得头破血流,才会幡然醒悟,放下心中的骄傲,去适应这个社会,而不是让社会来适应自己。

但是在杜克-罗森伯格身上,罗杰却并没有看到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

甚至于有些过于务实。

在收到杜克-罗森伯格送来的《郊区的耶稣》计划书之后,罗杰没有急着去看剧本,而是看向了“意向片酬”这一栏。

这个年轻的导演根本没有去提票房分成,甚至于周边分成这样不切实际的要求。

期望的导演片酬,也不是那些所谓的“天才”们通常会说出的八位数,仅仅只填上了二十万美元这个数字。

按照计划书中预期的1100万美元制片成本,再加上杜克-罗森伯格仅有大学期间拍摄实验片的经验,正式从业记录为零的履历,这个数字略高于好莱坞的通行标准。

但也属于正常范畴之内的浮动,单从这个数字来看,杜克-罗森伯格不但没有盲目自信,同时对好莱坞的规则也有着深刻的了解。

“有趣。”

悄然在心里将这个年轻导演的评价再次上调一个级别,罗杰翻到了剧本部分。

杜克给出的剧本,剧情不算复杂,没有文艺片中常见的那些烧脑情节,让人一目了然。

关于《郊区的耶稣》这张专辑中的人物,【圣-吉米】和【郊区的耶稣】两个角色,究竟是两个独立的人,还是一个精神分裂者的两个人格,至今仍有媒体和歌迷在争论。

罗杰当然知道,后者才是正确答案。

毕竟,比利-乔-阿姆斯特朗早就给出过答案。

但罗杰却不会公开说出这一点,这种争论有利于维持专辑的热度,罗杰自然不会给出任何“官方答案”,任由歌迷和媒体们去猜测。

如果是一个喜欢烧脑剧情片的导演或者编剧来改编,或许会选择“多重人格”的角度去描绘。

多重人格、精神分裂,天然就适合烧脑类的电影,并且只要剪辑出色,也很容易博得高口碑。

但是,除了极少数特例之外,这种类型的电影往往都有一个共同点。

口碑极高,票房极低,很容易亏本。

——这不是罗杰自己看出来的,而是计划书中的备注。

因此,杜克-罗森伯格采用的是第一种观点,将【圣-吉米】和【郊区的耶稣】两个角色分开,设定为两个独立的个体。

同时,考虑到专辑和电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载体,杜克-罗森伯格对整体的剧情也做出了一定程度的修改,使之更加适应于电影。

第一主角是【圣-吉米】,一个成长在单亲家庭的叛逆少年,父亲死于伊拉克战场后,【圣-吉米】随着母亲搬到了黑人社区,逐渐变得颓废、偏激、堕落。

剧情的关键节点有两个,一个是【圣-吉米】的初恋,毕竟好莱坞的导演要是不涉及爱情,就完全不会拍片了一样……

咳,在一群朋克青年聚集的郊区,【圣-吉米】与一个同样叛逆的女孩相识并相爱。

同时,【圣-吉米】还遇到了另一个人生中重要的人物,【郊区的耶稣】。

在【郊区的耶稣】的帮助下,【圣-吉米】找回了自我,最终得以“回归(Homecoming)”。

整个剧本只有两条故事线,爱情和友情,齐头并进,互相穿插,构成一个丰富而完整的故事。

最终的结局,不是主流商业电影中最俗套,但也是观众们最喜闻乐见的大团圆结局。

而是尊重了“原著”黑暗、阴郁的风格,以【圣-吉米】的葬礼落下帷幕。

整体而言,罗杰对杜克导演的改编还算满意。

虽然不是完全遵照“原著”,但并没有像大多数改编电影那样,将剧情改得看不出原版的痕迹。

总体上来说,符合罗杰对“剧情加强版超长MV”的预期。

并且,哪怕罗杰是个外行人,也看得出这份剧本对市场的把握很到位,充分考虑了主流观影群体的喜好。

那些“不符合原著”的改编,几乎全部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

对于电影行业,罗杰的了解不够深,虽然投资过一部大制作,但对于好莱坞来说,依然是个外行。

以罗杰对电影行业的了解,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对这份计划书进行审核,判定是否合格。

不过自己做不到没关系,在北美,只要花钱,几乎可以做到任何事情。

在找了一支专业的评审团队,对这本计划书进行过初步的审核之后,罗杰立刻联系上杜克-罗森伯格,表示同意就《郊区的耶稣》电影项目,和对方展开谈判。

具体的谈判罗杰没有出面,交给了西奥多去负责。

杜克-罗森伯格本人对片酬等待遇要求不高,仅仅只要求导演的职位,以作为在好莱坞更进一步的资本。

几乎所有好莱坞导演,最困难的是得到第一份导演合约,杜克很清楚这一点,只要第一部影片取得成功,接下来想要拿到新的片约,就会容易得多。

杜克相信自己不会失败,为了这第一步的成功,愿意付出极大的代价,哪怕白打工都行。

但在卢卡斯影业那边,却出现了麻烦。

代表卢卡斯影业谈判的经理人表示,可以投资这个项目,但发行必须交给卢卡斯影业来完成,并且只愿意承担一半的投资额度。

在这个基础上,发行的抽成几乎是行业内最高水准的百分之三十,而且宣发费用还要另算。

同时,卢卡斯影业拒绝了乐队以版权授权抵扣投资额度的要求,并且不愿意和乐队分享影片的版权。

这几乎是好莱坞内的大公司,去坑那些彻彻底底的圈外投资人的一贯做法,甚至还要更加过分。

这种条件,乐队当然不可能答应,谈判一时间陷入了僵局。

最后,在安妮的提议下,征询了杜克-罗森伯格的意见之后,直接将卢卡斯影业排除在外,决定由乐队全额投资,来完成这部影片。

发行方面,西奥多拿着罗杰给出的几首曲谱,跑了一趟环球的总部之后,环球唱片的高层与环球影业进行了一番“内部协调”,最终表示,只要完片的质量达到合格的标准,环球影业就同意以最高不超过百分之二十五的抽成为这部影片做发行。

和卢卡斯影业开出的条件不同,环球影业要求的这百分之二十五发行抽成中,包含了绝大多数的宣传、发行费用,需要由制片方承担的仅仅只是影片拷贝的制作、运输以及保存。

不过,环球影业拒绝了外借制片人的要求,理由是公司合作密切的制片人近期没有合适的档期。

无论这是否是推脱的借口,乐队都不得不重新寻找合适的制片人。

一番联系之下,最后还是由合作过数次的马克-戈登介绍了一位履历和口碑都相当不错的制片人,为这部电影保驾护航。

虽然罗杰很看好杜克-罗森伯格,但毕竟这位导演是个纯粹的新人,不可能将剧组全部交给他来掌控。

毕竟,在好莱坞,制片人中心制已经在长达近百年的时间里,证明了它比导演中心制更加的稳定、可靠。

同时,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罗杰也没有为乐队省钱的念头,直接将项目挂在了大名鼎鼎的【消防员保险基金】名下,让《郊区的耶稣》成为一个标准的第三方担保项目。

付出不到一百万美元的保险费用,换来的是剧组上千万美元的资金流向变得安全可控,并且至少能够保证电影按照剧本和计划完成。

在《月之暗面》的录音接近到尾声的时候,这一段复杂的谈判终于尘埃落定。

一个象征性的签字仪式结束后,前来做见证人的马克-戈登找上了罗杰,开口道:“我们的剧集马上就要正式开播了,别忘了你答应过的,只要前三集成绩立项,后续的资金……”

要不是马克-戈登提起,罗杰都快忘了《实习医生格蕾》这个项目了。

根据一开始的协议,在首集拍完,通过审片专家的审核之后,乐队第一次追加了资金,完成了第一季大约一半的拍摄。

至于剩下的一半,要看正式开播之后,收视率至少达到合格线,才会追加后续资金。

楞了几秒钟,罗杰很快反应了过来,点头道:“放心,只要收视率达标,后续资金会第一时间到账。”

第529章 她长大了第456章 《无名专辑》(第三更,为盟主“路人叉叉”加更)第331章 销量爆炸第89章 猎人和猎物第170 天真or幼稚?第170 天真or幼稚?第87章 Slap第653章第175章 计划有变第395章 《美国偶像》第一季决赛第13章 目标第346章 他们不愿意的话就换人第542章 烧钱的计划第761章 吃独食?第253章 你确定你买得起?第455章 什么时候摊牌?(第二更)第6章 娱乐法规第299章 目标确定第95章 年付租金第170 天真or幼稚?第307章 亡灵序曲、激流、Pop-Metal第350章 都给老子把头甩起来!第334章 细思极恐第44章 粗制滥造第162章 玩摇滚的都是神经病和变态第138章 即兴第497章 别小看她第268章 让人别扭的管家第81章 新乐队成立(第五更)第466章 三亿美元第158章 永远的27岁俱乐部第690章 惊不惊喜?第588章 最好的时代第762章 夜长梦多第369章 两专同发第838章 单调?第355章 这帮蠢猪!第345章 希望你是她第242章 不愧是亲兄妹第113章 不像摇滚的摇滚第106章 绝交五分钟(5更)第505章 两份邀请第463章 八座水晶杯第719章 你是怎么想的?第258章 西奥多的试探第288章 数字唱片时代第117章 老头子一开口就是人生第225章 这章的章节名又被我吃了第855章 不尽人意第11章 达成共识第543章 玩一把大的第33章 发行第817章 荆棘与白骨的王国第746章 胖子的求助第648章 《Nevermind》第209章 新的邀请第520章 迷你专辑第660章 吉米-亨德里克斯第117章 老头子一开口就是人生第328章 不愿透露姓名的罗杰先生第110章 两支乐队的近况第472章 胖子,你老了第723章 Z方案第839章 半原创歌曲第827章第349章 故地重游第767章 守法商人第734章 大费周章第866章第506章 闲着也是闲着第72章 我们的乐队第871章 半年第758章 北美的伤疤第379章 价值连城的金矿第28章 吉姆的道歉第759章 接班人?第737章 新专辑中的老歌?第669章 大卫-劳伦斯的提议第545章 三句话离不开派对第678章 幺蛾子第777章第669章 大卫-劳伦斯的提议第526章 五毒:吃喝PD胖第251章 一场灾难第869章 故地重游第778章 【量子娱乐传媒集团】第827章第488章 彩虹第412章 肤色不同的兄妹第238章 郊区的耶稣第15章 练习第842章 夜谈第867章 三方合作的提议第670章 爱憎分明第264章 淡化键盘第154章 舆论的质疑第613章 鬼才信你第136章 吸粉利器第236章 贵圈真乱第360章 大卫-鲍伊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