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起死回生

bookmark

在商言商,逐利是商人最本质的特征。

唐省申自不例外。

在他看来,无论谁当皇帝,反正大家都会穿衣。清人也不是穿野树皮御寒的,就算是他们的皇帝,也要穿龙袍。

只要有人穿衣,就离不了纺织,商人就有利可图。

所以,清兵打下南京之后,唐省申并不是十分害怕,最多损失些钱财罢了,只要不让他破产,织机一响,黄金万两,再度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并不难。

然而,事实证明他想错了。

多铎打下南京城,开始疯狂烧杀淫夺。

唐省申以为花钱可以买命,主动给打上门的带队军官献上万两白银。

却不想此举犹如把一块肉投入了狼群,嗅到肉味的狼群吃下那块肉,再次一涌而上,开始疯狂撕咬投肉之人。

一波清兵走了,另一波清兵又来,张口就要不低于一万的银两,不给就把大刀片子一摆,唐省申只好一次又一次地拿出银子以满足这些恶狼。

不到三天时间,他家就来过十几波清兵,把他家的存银全部搜刮光了。

唐省申以来,自己没有银子了,总不会再有事了吧?可没想到,最后来的一波清兵,没有弄到银子,竟一涌而上,进到他家里,将他家的财物洗劫一空。

不仅如此,他的妻女、儿媳、十八房小妾,包括丫环、仆妇,家里的女人全被凌辱,而且还当着他的面。

目睹这天大的污辱,唐省申彻底愤怒了,然而,明晃晃的大刀片子压在脖子上,他却不敢反抗,任由自已的亲人在清兵的淫威下痛苦呼号而不敢发出一声怒骂。

清兵走了,留给他的是一座空荡荡的府邸和满腔仇怨。

把十八房小妾、丫环、仆妇这些再不干净的人全部卖掉,换了少许银两,唐省申带着全家逃回了老家。

然而老家也不是一方净土,一个村子的人死的死,逃的逃,几乎没有什么人了,只留下一台台冰冷的织机。

过了一阵子,清朝的统治者也许是认识到了人心的重要性,也许是觉得对江南汉人的抵抗心理已经做到了极大的摧毁,他们再生不出反抗之心,所以开始逐渐收买人心,恢复生产。

官府有人就找上了唐省申,希望他能带头把吴县的纺织业搞起来。

然而,经过大难的唐省申再也提不起赚钱的兴趣了,他痛定思痛,终于明白了三个道理。一是改朝换代并不是跟他们商人无关;二是巨额钱财也并不能把什么都能买来,“有钱难使鬼推磨”的说法是骗人的;三是那个他曾经痛恨的大明朝是多么让人怀念,虽然它有那么多毛病,但它是汉人政权啊,是给汉人撑腰的啊。只有汉人掌权,他们才能安心地做生意,安心地赚钱。而残暴的大清,是不会给汉人出路的,若他再次发达起来,他的钱财也一定会成为他的原罪,一旦间不但钱财尽失,大祸降临也不是不可能。

明白了这些道理,唐省申已经心灰意冷,是坚决不肯复出。

当然,他可不敢有丝毫怨言,只好推说自己有病在身,再次出山是有心无力。

官府知道他的惨遇,见他兴趣缺缺,也就不再逼迫他。

永历帝入主南京之后,唐省申经多方了解,知道永历帝在广州的时候就鼓励工商业发展,对商人也不再那么轻视,后人甚至可以读书入仕,而且重新开放了海上贸易。

他明白,永历帝的这些政策是他们商人的福音,尤其后人可以读书入仕这一条,让长期以来“有钱没有地位”的商人们更是奔走相告,极为兴奋。

在唐省申的心里,这还不是最令人兴奋的。

在他心里,最为重要的是,这是一个汉人政权,汉人再不低人一等,完全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所以,他这才起了重出江湖的念头。

举家回到南京,再次入主吴县会馆,唐省申在这里与旧时的好友聚集一堂,商谈如何重振纺织事宜。

可是,令他想不到的是,几乎所有商人虽然意识到商户的春天已经来临,但大多数跟他的遭遇差不多,都在清祸横行江南之际,家财被洗劫几空。

面对现实,大家都意识到,没有银子就买不到原料,就收不到织户手里的棉布,再想回复原先的规模暂时根本不可能,只能小打小闹,慢慢积累。

一心想当龙头老大的唐省申,不甘于小打小闹,奈何手里无有银子,只好向城里最大的钱庄“裕泰钱庄”借了十万两银子。

借据上写的十万两银子,到他手里的,其实只有九万两,而且三个月之后就要还十三万两。

这么高的钱息,把唐省申压得几乎喘不过气来。

这不,他手里有一批布还没有卖出去,而裕泰钱庄的银子马上就要到了还的日子了,唐省申急得像热锅蚂蚁一样。

“掌柜的,有好消息,您看。”

就在唐省申急得一筹莫展的时候,账房莫先生匆匆走进会馆,递给他一张《大明周报》。

“好消息,什么好消息?朝廷又打胜仗了吗?”唐省申皱着眉头问道。

“不是,是皇家银行要开业了,您看看,这可是大好事啊。”莫先生指着报纸头版说道。

“银行?”唐省申顺着莫先生的手指看去。

一目十行看完,唐省申眼前一亮,腾地一下子站起身来,兀自不敢相信地说道:“什么?年息五厘?这么低?不会是骗人的吧?我再看看。”

唐省申再次仔细地阅读了一遍,一个字一个字地看完,在他确信这是真的之后,两行热泪流了下来。

那是高兴的泪水。

“皇上真是有道明君啊……。”唐省申喃喃地说道。

“是啊,掌柜的,后天皇家银行开业,咱们马上去申请贷款,不但可以还清裕泰的银子,咱们也有银子进原料给织户,也有更多的银子收布,生意也会越做越大了。”莫先生兴奋地说道。

“是啊,莫先生,还有一条你没看到,不但咱们立马可以起死回生,裕泰钱庄这个吸血鬼马上就要完蛋了!”

……

第一百六十六章 杨蕙怡背后之人竟是他?!第一百一十四章 文武斗第一百五十六章 话说的太难听了第二百八十一章 乌石山大战(二)第一百五十章 吓出一身冷汗第一百六十四章 不踩你踩谁?第二百零四章 漳州之战(一)第二百零二章 常德大战(九)第十四章 “吃货”大会第一百零二章 都打手榴弹的主意第二百零七章 考校第七十七章 战后谈心各人不同第四十一章 攻守大战(六)第三十一章只见龙尾未见龙首第一百一十四章 文武斗第一百二十五章 崇阳溪之战(二)第二百三十五章 财政困境第四十二章 归奇顾怪第一百五十二章 贪财君遇到上打劫臣第六十五章 母子生隙第九章 穿越之人堪比鬼第四十一章 合渣店第二十六章 投机分子李国英第一百六十四章 妹妹成了皇家妇第一百一十七章 不许你祸害良家第三十章 度娘是献贼姬妾?第八十六章 取名之难第二百七十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第六十二章 渴见名妓柳如是第一百二十五章 崇阳溪之战(二)第七十章 哪有夸自己媳妇风骚的?第六十章 细思极恐第一百一十八章 让钱谦益出丑第二十六章 最是仓皇辞庙日第二十三章 出兵成都第一百二十五章 崇阳溪之战(二)第六十九章 为帅之人岂肯为将?第一百七十九章 谭泰的艰难选择第一百二十二章 瞿式耜上书第三百零五章 危机第一百五十七章 丢官之后第二百五十四章 母女斗(五)第六十章 楸枰三局第一百一十四章 文武斗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厦将倾第一百二十八章 将计就计第七十六章 圣明天子亦好色?第二章 北京城里那位还是不死心第一百四十五章 惊闻妙音疑仙人第二百三十三章 皇上开的就是有理的店第一百三十一章 不见兔子不撒鹰第一百九十四章 死马当成活马医第一百六十三章 朝堂争论气氛浓第一百六十六章 亲征在即好事近第十九章 顺治的心事第四十三章 阿兰的秘密第一百五十一章 一切都是为了爱第十七章 柳暗花明第二百二十八章 君臣作戏第五章 强卖第四十六章 有兵就是草头王第二百四十九章 回寨子显摆第二百一十章 漳州之战(七)第三百二十一章 君臣知心第六十七章 母子治气第一百一十八章 让钱谦益出丑第七十五章 朱氏军事思想课(二)第二百三十章 倒霉的差事第三十二章 国有诤臣不亡国第十五章 金殿乱如集市第六十四章 美梦成空第一百四十二章 五连杀(一)第五十七章 后怕第三十二章 会不会被冠以“反人类罪”?第一百一十章 岂能让英雄蒙羞?!第二百二十四章 女秘书的志向第二十四章 自取其辱第八章 三个疑问第一百六十八章 请封之忧第六十八章 爱财通译第四十一章 双胞胎儿子第三百零五章 危机第十九章 陈子壮归顺第二百七十六章 牛皮将蔡人雄第二百四十二章 残花败柳又逢春第三十章不务正业的律师第一百八十四章 海上历险(二)第一百零五章 俺也诈一回降第六十五章 母子生隙第二百二十四章 调旗第一百零五章 游龙戏凤(一)第一百七十四章 右路军的胃口第二百八十九章 乌石山大战(十)第一百七十八章 尼堪被俘第二十三章 出兵成都第九十七章 酒囊饭袋杨希仁第一百零二章 谋算深处须用兵第四章 阴谋第二百三十章 倒霉的差事第四十八章 伤残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