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册封风波(八)

次日,“黎明会”照常。

朱由榔没有提及田应元案,只是照常听各人汇报手中的差事。

“皇上,臣以为作育人才乃当务之急。但目前情形令臣忧急,各县府官学基本已经荒废,私学也只零星存在。故臣请再振官学,鼓励士绅大办私学,只要局势安稳三年五载,朝廷就可以开科取士了。”吴炳率先发言。

“吴爱卿所言甚是,朝廷缺人才呀。如今只是据有三省之地,除了降官还真没有人才来源。日后地盘扩大以后,更需要大量官吏,如今不下力气作育人才,怕是以后会捉襟见肘。”朱由榔非常赞同吴炳的建议。

“吴爱卿,可有何建议条陈?”朱由榔问道。

提出问题不难,难的是如何解决问题。一个臣子如果不能提出符合实际的解决之道,那就不是一个合格的臣子。

“回皇上,臣想了两条。一是上过学了,不管是上过官学还是私学,有一定基础的,可入官学读书。入学前先进行县试,取得童生资格的,由县里给一份钱粮,没有取得童生资格的,仍可读书,只是没有钱粮而已。二是未曾进学的适龄童子,进私学读书者免束修,朝廷可以给私学一定的钱粮补偿。”吴炳道。

“这好像有点义务教育的意思哈。吴炳倒是有才。”朱由榔听了吴炳的建议心里道。

“嗯,吴爱卿这两条倒是符合我朝目前状况。朕盼望所有适龄童子都进学,朝廷可以拿钱供他们,资质好的,可以进一步求学谋官,资质差的,即使不能入仕,认几个字也比当睁眼瞎强。不过,目前条件还不成熟。吴爱卿,你根据你的两条建议拟一个详细条陈,也可以把朕刚才说的加进去。”朱由榔道。

“遵旨。”吴炳退下。

朱由榔的话虽少,只寥寥数语,但几位大学士心里却是掀起了惊涛骇浪,“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是统治万民的宝典,皇上怎么反其道而行之,要开启民智么?

“皇上,臣以为吴大人所奏之两条,就已有鼓励向学之意,皇上所言虽是孜孜求治之心,但臣不敢苟同。”吕大器一拱手奏道。

“吕爱卿,你是想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是么?”

“是,臣之意确是如此。”

“你们几位呢,大概也是这个意思吧?”

朱由榔一问,另外几位大学士也都点头应是。笑话,这是圣人之言,难道还会有错?谁又敢质疑?

“诸位爱卿,读书不可死读书。你们都错误地理会了圣人之言。正确的句读应是这样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朱由榔道。

众人愕然,怎么还有这种句读之法?不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吗?这种句读之法和理解都传了二千年了,还能有错?

“圣人一向讲究仁民爱物,整部《论语》绝没有什么民愚或者愚民思想,相反,恰恰是提倡德化政治、顺民应天、开启民智。这句话与前面的连起来,应该是这样的句读:兴于诗,立于理,成于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子的整句话就是说,诗、礼、乐这三样东西是教育民众的基础,一定要抓好,如果人民掌握了诗礼乐,好,让他们自由发挥,如果人民还玩不来这些东西,我们就要去教化他们,让他们知道和明白这些东西的存在。”朱由榔进一步解释道。

其实,孔子这番话在后世曾经引起巨大的争议,“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样的句读虽然还是主流思想,但朱由榔却坚定地认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才能完全体现孔子的爱民思想,而绝不是愚民思想。

当然,他说出这番话来,一时还不能让几位饱读圣贤书的大学士服气。

所以,他继续说道:“诸位可以查一查圣人之言,可曾有愚民之意?朕以为,自汉重儒以来,历朝历代都是曲解了孔子之意,进而采取了愚民政策,其结果呢,则是民愚,使盲从者众,作奸犯科屡禁不绝,甚至从贼造反,造成朝代更替,循环往返而不绝。孔子提倡德化,而德化的根本则是开启民智,使民明事理,知是非,懂礼仪,则天下何愁不治?”

“诸位爱卿再想想,为何武人谋反的多,而文人谋反的少?在大义面前,为什么文人慷慨赴死的多,而武人却少?其本质还不是德化深浅之故?”

朱由榔一番话说完,众人都陷入了沉思。

是啊,孔子主张爱民,而不是虐民。亚圣孟子甚至说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话,哪一条都没有认为民愚,或者让统治者愚民的意思。

再一想文武之别,及大逆不道之人,哪一个是饱读诗书的?历朝历代农民造反,都是一人高呼,应者云从,如果百姓知事明理,这种事能发生吗?即便是在饥饿、灾荒、人祸等死亡的威胁下,这种事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但知事理之民肯定不会盲从。

越想越是有理,越想越是感觉茅塞顿开!

“皇上学究天人,臣佩服!”吕大器最先明白过来,连忙躬身说道。

“皇上明辨细微,臣等不及。”吴炳也忙说道。

“不但臣等愚笨不及,臣观史上所有儒学大家都有所不及啊。”陈子壮生怕被人把好话说尽了,连忙说道。

“是啊,皇上高论,开创儒家学说之先河,臣看朱夫子九泉之下,也必自愧不如。”这是陈邦彦的话。

“哈哈哈……,你们把朕抬得太高了,朕可担当不起啊。”朱由榔得意地大笑起来。

第三百一十一章 龙床岭血战(一)第二百三十章 倒霉的差事第六十六章 卖国贼哪有好下场第十五章 金殿乱如集市第二百四十六章 强认女婿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胜隐忧第二百八十一章 乌石山大战(二)第三十七章 一见忘情第三十三章 风清俊的无耻第二百零六章 漳州之战(三)第二百三十七章 出使清营第二百章 常德大战(七)第二百二十三章 还吹不?第十三章 女人心,海底针第七十五章 朱氏军事思想课(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有人坐不住了第二百九十四章 乌石山大战(十五)第二百三十四章 数说往事心感伤第一百八十一章 徐贵相慌了第九十一章 册封风波(八)第八十四章 杀人还要诛心?第二百零五章 漳州之战(二)第二百一十八章 决意投降第一百四十六章 鲜花插上大牛粪第六十八章 胃口真够大的第二百五十四章 母女斗(五)第三十八章 妖精第一百五十一章 一切都是为了爱第一百四十三章 干系重大猪尿泡第五十章 施恩后宫第一百七十五章 做戏做全套第二百一十四章 冒险南进第一百七十二章 陛下,你也是老乡?第一百零七章 游龙戏凤(三)第二十八章 愧煞张家玉(为冯哈布斯堡打赏加更)第一百七十四章 《鹿鼎记》的提示第一百七十二章 济尔哈朗的大话第二百三十章 俺有钱连,有钱连第七十八章 新婚还是发昏?第五十七章 儿童嬉戏图第九十五章 册封风波(十二)第二百二十六章 “孺慕”情深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厦将倾第四十二章 眼线第九十三章 训老丈人上瘾?第六十三章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第一百九十章 打脸,毫不客气第九十四章 面带猪相,心头嘹亮第二百二十三章 还吹不?第一百四十三章 干系重大猪尿泡第二百一十六章 让他们彻底死心第五章 开弓没有回头箭(求推荐票)第二百九十七章 宣我皇德扬我皇功第七十四章 让你身败名裂第四十六章 有兵就是草头王第二百一十六章 让他们彻底死心第四章 细数“金陵四公子”第六十四章 赏你一个吻第八十一章 正牌子老丈人到了第一百三十四章 盘她第十五章 金殿乱如集市第二百五十五章 不一样的皇上第二百八十五章 乌石山大战(六)(祝各位书友中秋快乐)第八十五章 册封风波(二)第二百五十三章 母女斗(四)第十九章 代善的嘱咐第十七章 柳暗花明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眼贼”和“疤瘌脸”第一百七十四章 右路军的胃口第一百八十四章 请琪格格离开险地第九十章 册封风波(七)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厦将倾第一百一十七章 不许你祸害良家第一百九十四章 死马当成活马医第一百八十四章 海上历险(二)第二十八章 偷听秦良玉训话第七十八章 谁因美人死,谁因美人生?第二百二十一章 瞒不过就找替罪羊第七十八章 尊严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能消除的派系之争第二百二十一章 定计设伏第六十七章 贤后第四章 重用锦衣卫第二百五十五章 不一样的皇上第七十六章 被识破了第二百四十三章 全线飘红,牛市!第一百八十一章 徐贵相慌了第十八章 两长两短第二百一十六章 战后第二百四十四章 对症下药第六十五章 母子生隙第一百六十三章 朝堂争论气氛浓第二百二十七章 夺玺第七十六章 帝王心思第二十章 董小碗第二百零八章 杨爱并不服气第二十九章 辣死人的老辣椒第六十二章 贤人残诗服贤人第二百五十四章 母女斗(五)第一百三十三章 难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