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铸刀长空

在新的世纪,空军将会在战争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其地位将不在是陆军的附庸,而是将赶上乃至超过陆军。————《研讨空军的作用》。

未来伊拉克的空军要走向何方呢?刘明也在思考着这个问题。空中力量是未来战争之神,伊拉克必须建立一支强大的空军来保卫自己。当然现在的伊拉克空军依然弱小,在这段期间,伊拉克将走过艰苦而紧张的道路。

在阿尔达比勒巷战进行的这几个小时中,刘明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确定将来空军建设的方向。至于阿尔达比勒之战能否打胜,他就不放在心上了。以自己十万大军雷霆万钧之势进攻士气低落,失去外援的两万伊朗守军,莫说是胜利,就是打的不漂亮,他也饶不了萨乌德-梅吉贝尔。

伊拉克空军现在的装备主要来自法国和苏联,法式装备基本是达索公司的幻影战斗机。除了70架比较先进的幻影2000战斗机外,还有北方空军的42架幻影F1战斗机。不过刘明现在才记起来,自己手中还有从沙特苏尔坦王爷手中讹来的那每架每年一万美元租金的50架幻影V型战斗机,以及伊拉克空军原来就装备的42架幻影III战机。

这些老式的幻影战机的性能并不先进,面对伊朗的F-14基本上只有挨打的份,但是刘明觉得如果就此废弃实在可惜,不如加强他们的对地性能,将他们改进成具有一定空战能力的对地攻击机。他将自己的思路写了下来,在此战后交给了巴士拉飞机制造厂(BAC)。而巴士拉飞机制造厂认真的进行了研究,后来对幻影III和幻影V型飞机进行了大的改进:

一是使用改进型的WP83M涡喷发动机替代了幻影战斗机原来的“阿塔”09C型涡喷发动机,多出来的空间使得飞机增加了大约400升的燃油携带量,增大了航程。

二是装备了VI公司特地为改进型战机开发的APG-67VS型“流星”雷达机载系统,这是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AN/APG-67雷达基础上开发出来的。应该说AN/APG-67雷达是一种非常现代化,很先进的数字式雷达系统。APG-67率先采用了分布式计算方式,共用了八个微处理机,并使用了超高速集成电路数字式计算机。80年代中期时,这在机载雷达中还是非常少见的。

在刘明的督促下,VI在这款雷达的基础上,结合法国RDM雷达和美国F-15战斗机上的AN/APG-63雷达的成果,对其进行了改进,主要是提高其对地面目标的扫描分辨能力。安装了“流星”雷达将使得幻影战斗机的对地攻击性能大大提高。

三是改进座舱设计,适当抬高座椅,同时缩短驾驶杆与座椅间的距离,以减轻驾驶员手臂的疲劳,并改进火控系统,使它能与新的雷达匹配。

四是对机身略做修改,加装了一对很小的固定式的鸭式前翼,以改善飞机的中低空机动性能,同时增加机身上的武器挂架数量,由原来的6-7个增加到了8个。

这种新式的战斗机后来有一个响亮的名字——“虎”MIF式战斗机(M的意思是幻影,I是伊拉克,F是战斗机)。不过看到这架飞机后,很多阿拉伯国家的武官都很郁闷,因为它的外形实在很象以色列的“幼狮”C2型战斗机!

不过改进型的“虎”MIF式战斗机大大加强了伊拉克空军的对地攻击能力,该型机能够投掷精确制导武器,仅凭这一点就胜过了伊拉克空军装备的其他苏制轰炸机和攻击机。在伊拉克空军的要求下,巴士拉飞机制造厂将伊拉克空军现有的92架幻影III和幻影V型飞机全部改进成了“虎”MIF式战斗机。

而该机表现出来的优异性能也使得幻影III和幻影V型飞机老瓶装新酒,销售大进了一步,BAC在接下来的五年中替利比亚、埃及、阿联酋和巴基斯坦空军一共改进了约200架幻影III和幻影V型战斗机,这种伊拉克版的“幼狮”C2战机给世界军火市场带来了一股清风。

改进旧有战机对伊拉克空军确实非常重要,因为除了这近百架幻影战机之外,伊拉克还有大批的老式苏制飞机,尤其是那100多架米格-21/歼七B和60架米格-23战斗机。如果就这么服役下去,这些战斗力低下的飞机恐怕不会有什么大的战果,而只是增加飞行员的危险。

不如从中选出比较新的飞机进行升级改进,这个计划被巴士拉飞机制造厂称为“豹”RIS(R的意思是俄国,I是伊拉克,F是战斗机)计划。其主要内容是将米格-21战斗机升级为F7G型战斗机以及米格-23改进计划。

F7G型战斗机主要是给米格-21换装平显、新式的火控系统和雷达。VI公司特地为米格-21的改进开发了VLR2100型战斗机用小型机载雷达(性能类似于后世意大利产的Grifo-7雷达),这样每架飞机的成本增加不少,但是性能却大大提升。

此时中国方面通过与伊拉克的合作,航空工业技术已经得到了相当的提高,并使用学到的经验知识开始改进自己的歼7战斗机,他们把这种飞机推向国际市场,中国人称为歼7M。歼7M在国际市场上成为了伊拉克产的F7G型战斗机的主要对手,它与F7G的区别主要在于航空电子设备上。

尽管参与了F7F型战斗机计划,但中国仍然无法得到伊拉克核心的发动机技术,仅凭借参与过程中获得的部分知识就制造出世界第一流的涡喷发动机,显然中国航空工业没有这种本事。所以歼7M使用的仍然是涡喷7乙型发动机,性能比F7F型战机差,但是伊拉克的F7G从成本上考虑也没有换装WP83发动机。所以两种飞机的机动性仍在一个水平线上。

但航电就不同了,中国的歼7M战斗机的航空电子设备主要来自英国马可尼公司,雷达高度表则来自斯密特公司,都是中国方面引进英国的技术生产出来的,这主要是由于当时的西方发达国家中只有英国对中国的技术管制比较宽松,所以中国没有引进其他产品。而伊拉克方面则由于VI的存在,使得来自西方的技术引进非常方便,F7G和F7F战斗机上的平显都是法国汤姆逊CSF公司产品,而其他的测距雷达等系统则是VI自己的产品。

无论如何,这两种飞机在各方面都比较的接近,可是中国生产的歼7M价格只相当于伊拉克的F7G的80%,所以在国际市场上要比F7G卖的好。只是它的性能比较F7F则还是有相当的差距。

而米格-23的改进计划则要复杂一些,米格-23是米高扬一生中最后一个亲自挂帅的项目,也是苏联第一种变后掠翼战斗机,生产和装备量很大。但它的中低空机动性能不好,甚至还不如米格-21,所以它无法胜任其主力制空战斗机的使命,只适于中、低空高速拦截使用和对地攻击。

巴士拉飞机制造厂(BAC)的“豹”RIS计划中,米格-23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除了在国内有60架之外,此时伊拉克订购的34架全新的米格-23M还在苏联国内刚刚生产出来,而萨达姆zf已经为这些飞机付过钱了,刘明不甘心放弃这些飞机,他必须得给它们找到合适的任务。

于是BAC开始准备改进这些飞机,干脆将其飞机上的“高空云雀”雷达拆掉,改装为APG-67VS型“流星”雷达,并彻底更换火控系统。VI为了改进米格-23付出的努力也是很大的,他们特地为这种飞机开发了一型基于平面显示器与“流星”雷达匹配的火控及瞄准系统。

这样伊拉克又可以得到94架新式的米格-23RIS战斗机,它的对地攻击能力要强于苏联空军目前装备的米格-27和苏-22/24攻击机。让人感到有意思的是,BAC的改型甚至惊动了苏联空军,特地派人来试飞米格-23RIS战机。苏联功勋飞行员亚历山大-克鲁泽卡中校试飞过米格-23RIS后,写了一份报告强烈建议按照此标准改进苏联的米格-23飞机。

第119章 一夫如山第63章 母驼之死第119章 面对制裁(下)第9章 雪中送炭第29章 末日审判第50章 来客第96章 锤炼成钢第55章 壮士断腕(下)第1章 空袭第66章 大战前夜时第32章 大国的意义第40章 决定第8章 横空出世第7章 乱局第46章 力量倍增器第28章 收服第98章 西线战事疾第43章 决定(上)第96章 深入敌后(一)第30章 瞒天过海第34章 西安的轰七第67章 常见不疑(上)第49章 车内论战第29章 末日审判第70章 将以有为第116章 万南之战(中)第7章 天平理论第40章 北上勤王第117章 桥梁练兵第114章 崭新的一页第59章 蒙博托第7章 尴尬第14章 新的时代第75章 虚弱帝国(中)第90章 向非洲进军第100章 陆地的苦战第45章 宗教风暴第103章 阻击梅卡瓦第5章 凤凰重生第54章 旁若无人第64章 风雷大作(一)第51章 幽灵舰队(下)第87章 一声雷鸣第9章 卷海巨澜(上)第23章 暗流汹涌第2章 黑云压城第22章 参观第73章 法国总理第46章 力量倍增器第60章 两强峰会第10章 永恒经典第26章 结网第26章 人质与机会第45章 云中寄锦书第80章 阿舒拉节第34章 良禽择木栖第19章 思考第37章 偶遇第37章 采访第12章 武器换人质第60章 继续向前走第37章 真正的海军第5章 开城门第105章 有客来访第48章 胜利第57章 正义第12章 魂回神州土第36章 加火第58章 全球大势第49章 登上顶峰第21章 29师的逆境第33章 和平珍珠第36章 悬崖的边缘第68章 风雷大作(五)第107章 流血的合同第51章 幽灵舰队(下)第22章 鸿门宴(二)第51章 阿塞拜疆(四)第46章 大时代(一)第47章 打造强军(二)第9章 参军第82章 汉宰比之战(三)第54章 那种感觉第52章 廉颇不老第36章 加火第42章 追战第105章 南亚硝烟淡第45章 海阔天高第5章 首见乌代第5章 战云激荡第12章 受伤第61章 螳螂捕蝉第57章 反击(三)第71章 浴血萨珊(五)第104章 揭竿而起(上)第104章 烟火的盛宴第41章 围点打援(下)第27章 加勒比风云第27章 刀光剑影第56章 各有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