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党项叛宋

景祐五年十一月十八,庚戌日,冬至,赵祯率群臣祀天地圜丘,大赦,并从这一日起改元宝元,景祐年号正式终结。十一月二十六,戊午日,资政殿大学士、左仆射、沂国公判郓州王曾去世,赵祯辍朝二日,赠王曾侍中,谥文正。

真宗皇帝晚年身体不好,自感来日无多,在赵祯九岁那年即让他行冠礼,出阁。古礼君王十二岁而冠,只有完成了冠礼,才能够亲政。当时真宗即有意让九岁的赵祯以太子监国,定下来辅佐赵祯的,正是王曾。王曾在真宗晚年、刘太后称制的时间、赵祯亲政之后的初期在朝为宰辅,正是朝廷最动荡的岁月。最终大宋平安渡过了这一非常时期,王曾功不可没。吕夷简在赵祯继位之后才进入政事堂,李迪的影响和作用与王曾相去甚远,王曾是真正事三主的顾命大臣,他的离去,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

王曾的去世让徐平有些茫然不知所措。

本来他想在党项正式反宋之后,自己到西北去任职,一是用战争推动军事变革,再一个也为自己积攒资历。官做到徐平这个程度,再前进一步便就是宰执了,但徐平的资历不足,担任宰执会有非常大的阻力。前一段时间,赵祯本来想让自己一向看好的宋庠做枢密副使,即遭到了强烈的反对,最终是做了翰林学士。徐平的资历比宋庠缺得更多,做宰执只怕会招致满朝反对。只有在地方再做一两任,才能把资历补齐。

徐平一旦离开三司,在外有战事,内部同时推行新政改革的情况下,李迪和陈尧佐两人只怕很难保证朝政不出问题。徐平原来打的算盘,是在自己离开京城时,让王曾回到朝堂来,与李迪搭档做宰相。王曾的能力和威望,足以能够保证朝政的稳定。

今日徐平的地位当然决定不了宰相的人选,但以赵祯对他的信任,这一两年三司新政取得的极大成就,这一打算实现的可能性还是非常大的。

然而王曾的突然故去,让徐平的打算成空,一时有些不知所措。在朝廷面临重大变故的时刻,没了王曾,还有谁能够阻挡吕夷简重新回到朝堂?吕夷简再次入主政事堂,他对新政的态度如何可说不准,新政到了今天,出现变故就太可惜了。

十二月初一,祀天地之后朝廷加恩百官,徐平永宁郡侯的食封数再次增加,已经离着进封开国县公不远。实际上郡侯的正式称呼应该是开国侯,不过宋承五代之制,与唐朝系县名不同,而是系郡名,所以一般称呼郡侯。

十二月初二,甲子日。徐平正在三司衙门长官厅里整理年底决算统计的奏报,突然一阵猛烈的晃动传来,徐平差一点就从位子上摔到地上。

门外守着的军将高声喊道:“又地震了!省主,快快到屋子外面来!”

徐平从位子上起身,摇了一下脑袋,才清醒过来,随着跑过来的军将,快步到了长官厅的外面。今年确实不祥,虽然徐平一向不信怪力乱神之类的说法,但西北将乱,一年之中多次发生地震,还是让他的心里觉得有些异样。

此时衙门里的人已经全部从屋里出来,站在三司的各处院子里,议论纷纷。

徐平稳定下来心神,对赶过来的谭虎说道:“你分派人手,到衙门各处去传我号令。今日京师地震,不知后面还有没有大的余震,让各司留下人在外面看住衙门,其他人先回家去,躲过地震明日再回衙门。还有,让各司仔细查看,有没有伤亡,屋子里不要有人。”

谭虎应诺,转身带着几个徐平的贴身随从去了。

一时不知道三司受到了多大的影响,也不知道突遭天变朝廷里有没有诏令,徐平只好守在官厅外面,不好就此离开。担心家里人的安危,徐平又分派了随从回家查看。

刚刚吩咐完,徐平还没有喘一口气,就见到宫里的小黄门急匆匆地赶了过来。

到了徐平面前,小黄门高声道:“省主,官家口谕,立即入宫议事!”

徐平有些奇怪,问小黄门:“阁长,地震的时候,你应该正在路上。怎么,难道司天监这次预报了地震?不然地话,怎么传旨如此之快。”

小黄门面色严肃,摇了摇头:“司天监有没有预报对地震小的不知,不过这次传省主入殿议事,并不是因为京师地震。”

шшш¸тт kān¸C ○

“哦,那是为了什么?地震之后,难免出诸般乱子,不是大事应该暂时压后才是。”

小黄门郑重地道:“议的正是军国大事!省主,党项赵元昊反了!陛下特意咐咐,小的们传旨的时候,要把此事跟诸位大臣请清楚!”

“反了?党项反了?!”徐平睁大眼睛,一时竟不相信自己听到的消息。天天说赵元昊要反,甚至都有些想让他快些反了,事情真正发生了,还是让徐平觉得突然。

小黄门不再说话,只是向徐平重重点了点头。

京师地震,可谓天变,这个时候传来党项反宋的消息,真是让人印象深刻。

徐平不敢耽搁,召了几位副使过来,把衙门的事情略微交待,让他们守在这里,自己随着小黄门火速入宫。以这个年代的效率,党项造反应该有几天了。枢密院和边将如果尽责,用八百里加急传递消息,路上也要花费四五天的时间。如果赵元昊有心,利用这个时间差都足以打一场大仗了。情况紧急,一点时间都不能耽误,朝廷必须尽快作出应对。

直接穿过皇城,徐平自文德殿后阁到了垂拱门外,刚好遇到参知政事陈执中。

两人问礼,徐平对陈执中道:“参政,不知政事堂可有消息,元昊反宋是什么时候的事情?西北可有大战?若是需要,不知要不要三司立即向陕西路调拨钱粮?”

陈执中脸色铁青,对徐平摇了摇头:“给事一心为国,听闻此消息自然心急如焚。可朝中有的大臣可未必如此想,直把国事当作儿戏,连这种军国大事,都敢隐瞒不报。今日鄜延路才上奏,党项赵元昊叛宋,立伪国号大夏,并改元称帝。问题是,这已经是两个月之前,十月间的事情,今日才奏上来。荒唐至极!”

徐平听了不由愣住,张着嘴巴说不出话来。属国背叛自立,这么大事情,鄜延路竟然敢压着两个月不报,这已经不能用荒唐来形容了。兵贵神速,两个月都足以打一场大仗了。

第62章 新场务第84章 三衙改制第68章 别有出路第142章 审问第99章 刻书准备第19章 长江后浪推前浪第96章 三司刻书局第193章 此一策,可安天下(中)第124章 谁愿意扫垃圾第115章 徐昌听到的消息第96章 改天换地第101章 七源州第50章 抓捕第179章 远方的汉人第78章 提携第180章 重召旧部第22章 大秦国故事第44章 白酒代言人第149章 且去读书第47章 生意第79章 麻烦看清楚第41章 中间派第154章 好借好还第10章 巡视河道第229章 讲不清楚第160章 改天换地第15章 摆摊第299章 桃园三结义第177章 重商抑商第69章 国子监第282章 桑怿归来第7章 第一权臣第137章 何为神?第77章 未虑胜,先虑败第105章 先生第79章 我和你们讲道理第204章 换相(下)第13章 两手都要硬第191章 王素的心思第46章 谁能一定对?第241章 白壁题诗第153章 顺势而为第96章 移风易俗第324章 各扫门前雪第146章 泉布第29章 邕谅路第23章 这就是侠客?第179章 你知道傻子多吗?第107章 谁会那么蠢?第143章 举手之劳第111章 以假伪真第23章 秋意第292章 阴山之下第239章 别做书呆子第181章 我喜欢这个第13章 粽子第77章 岁币不须再提第328章 下下之策第50章 朝廷定了,你做西平王!第59章 民间乱相第130章 刘太师的烦恼第125章 终于有事做了第101章 不能治家,焉能治国?第3章 洞房第248章 仿三州故事第63章 工场第32章 位极人臣第241章 羁縻还是郡县?第94章 春狩防秋第145章 三不朽第81章 试探第33章 我有秘法第101章 莫做儒巫第70章 山沟沟里转第202章 换相(上)第119章 小令与慢词第172章 农事第332章 建节第15章 分工第197章 遣散出宫第133章 矛盾第30章 斥责第269章 对峙第321章 两万匹马第90章 公人世界第176章 钱粮为纲第47章 法外之地第162章 原来如此第98章 定策第225章 四轮马车第320章 一切要讲好第245章 养子秘诀第89章 定论第178章 货币之战第131章 疯狂时代(二)第31章 造纸第64章 善后第243章 一日两子第15章 理政(一)第307章 来了就要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