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知己知彼

已经三月,辽阔的草原开始变得郁郁葱葱,天上苍鹰在翱翔。山坡上的牛羊悠闲自在地吃着青草,牧人骑着马在一边缓缓而行。近处开垦的耕地已经下种,还没发芽,反而看起来有些荒凉,然而这荒凉下面,却孕育着秋收的希望。

徐平与种世衡和李璋骑着马慢慢前行,谭虎带着人马散在四周,时时警惕。

看着前面慢慢露出的轮廓,李璋不解地对徐平道:“节帅,纳质院是秦州的事务,为什么要唤我来?莫不是怕属下部族来劫质子,要帅府派兵守护?”

徐平摇了摇头:“清水县全为汉人,并没有蕃落,人放在这里,怕什么有人来劫。唤你来不是守护这里,而是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说完,徐平转头对种世衡道:“我们到秦州,初来乍到,地理不清,人情不熟,切忌轻举妄动。所以这几个月,一切如旧,除了纳质院,不要变更曹太尉在时的法度,免得引起周边人心浮动,反为不美。现在最要紧的是两件事,一是种地,手中有粮,心口不慌,二一个就是要尽快弄清周围的蕃情。自明道元年邈川出了乱子,唃厮啰杀温逋奇,举族迁往青唐起,便不复朝贡,与朝廷的关系断绝。现在古渭以西,商贾不通,没有音迅,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朝廷并不知晓。蕃情不明,我们在秦州就什么都做不了。而要弄清蕃情,最快捷的有两条路,第一条自然就是利用这些质子。虽然有蕃落用族人冒充家人糊弄朝廷,但这些质子口的大部分人,都是附近蕃落里的重要人物,周知地理人情。只要他们能够诚心归附朝廷,胜过派出无数探子。所以此事,要有李璋参加,重在搜集蕃情。”

种世衡拱手道:“下官谨遵经略吩咐,必不辱使命!”

说完,又对李璋道:“衙内但有所需,只管跟我讲,秦州必竭力相助。”

李璋是属于帅府的人员,秦州地方事务与他无关,需要种世衡帮忙才行。

徐平又道:“还有一条途径,就要借助那么位契嵩法师了。自此向西,直到西域,多是信奉佛法的地域,外乡人只有和尚才不会受到拘留,可以自由行走。现在秦州城里先为契嵩法师建寺,宣讲佛法,让周边蕃落知道有这么一位有道高僧。我会上奏朝廷,赐契嵩法师紫衣及法号,高出周边僧人。等他有了名声,自然就会受邀到蕃地寺院去讲佛法,那时再派得力人手落发成僧人,跟在契嵩法师身边。到了蕃地,把周边蕃落现在到底是个什么情形查清楚。只有知道了蕃情,我们才好定下来以后怎么做。”

不打无把握之仗,哪怕是政治斗争,也要做到知己知彼,不能盲动。到了秦州之后徐平很谨慎,大的动作基本都放在凤翔府,秦州这里只是规划土地,储备物资,就连三司铺子都还没有开张。营田务开地,也都是占的确定了的闲地,或者从清水、陇城、成纪三县的汉民手口买地,然后吸收人进营田务。清水县开铁矿,也是在汉人的土地上。

明道年间吐蕃出现了一次重大叛乱,就在朝廷封唃厮啰为宁远大将军、爱州团练使之后不久,他跟邈川亚然部族首领温逋奇发生冲突,杀温逋奇之后出走青唐。从那之后,古渭以西的蕃羌部族情况便就不明了,加上党项势力的渗透,情况非常复杂。

除唃厮啰外,吐蕃最大的势力便是宗哥部族和亚然部族,各拥众数十万。唃厮啰最早到这一带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势力,最早依附宗哥族的李立遵,后与李立遵起冲突,出走到了邈川的亚然族,投靠温逋奇。这两个最大的部族,为了借助唃厮啰赞普苗裔的身份发展势力,争相控制他。最后出了意外,被他反杀逃到青唐。在唃厮啰到青唐的时候,党项刚好攻破了河西吐蕃,大量的河西蕃人归附唃厮啰,他的势力趁机发展起来。

温逋奇跟李立遵一样,名字带有宗教含义,但这宗教却不是佛教,而是吐蕃人原始的苯教。换句话讲,吐蕃最大的两个部族,不但有世仇,而且有宗教冲突。而唃厮啰又跟这最大的两个部族,全部结仇,现在日子并不好过。

徐平手里掌握的情报,只到唃厮啰杀温逋奇出逃青唐,其他一概不知。因为唃厮啰赞普之后的身份,在河湟吐蕃中有特殊的影响力,最好能够借助他的力量。但现在周边蕃情一无所知,不敢轻举妄动,一不小心让人群起而攻,事情就棘手了。

首先从纳质院入手,因为这些质子的处境已经是最坏,徐平的举动是示恩,不会引起乱子。这些人在本族的关系错综复杂,能够得到他们相助,有利于尽快搞清楚周围的情况。

听了徐平的话,李璋才算明白了现在举动的目的。自到秦州,除了安排带来的禁军的驻扎地,徐平对帅府的事务基本不闻不问,让众人有些摸不着头脑。带大军前来,当然是先向周围蕃落宣扬武力示威,然后一切就都好谈了。却不知道在徐平心里,任何军事行动都要有政治意义,哪怕是演练巡视,也要政治目的明确。现在周边情况不明,连政治目标都还没有定下来,军事行动当然无从谈起,一切以完善自己为主。

离得近了,便发现纳质院里的质子正在秦州官吏的管理下,自己动手修建房屋。西北相对干厚少雨,黄土层深厚,适于筑墙。虽然周围产煤炭,但运输不易,煤炭本身是不值钱,但运输到秦州附近价钱就上去了,烧制砖瓦有些划不来。这些质子闲着也是闲着,便分成两拨,一拨出去耕种田地,一拨在驻地盖房,每日轮流。现在天气转暖,他们住在临时搭建的草棚里也没有问题,只要赶在夏秋雨季来临之前,住进盖好的房子里去就好。

三人骑马在附近的小山上看了一会,徐平对李璋道:“从明天起,你到守护这里的军营里去,不用什么身份,就当是代表帅府在这里看住就好。平日多跟这些质子说话,内里几个身份重要的让种通判把名单给你,着意笼络。跟他们熟了,从他们的口里了解一下周边的蕃情。记住,任何事情如果只能从一个人的口中得到消息,那便要存疑,不可以当作确论。只有几方面印证确凿之后,才能当作帅府的机宜之事。另外,趁着现在帅府无事,你选些人手,不拘是属于是帅府还是属于地方,跟在你的身边。过些日子,等到帅府的各司衙门新建成之后,别立一机宜司,由你执掌。凡是周边的地理人情,蕃落头人,各有多少账多少人丁,多少马匹,都要一一查探明白。凡遇战事,最怕的是茫然无头绪,没头苍蝇一样出去乱打一气,侥幸赢了不知道怎么赢的,赢了有什么用,输了更是稀里糊涂。机宜事重,你千万要谨慎行事!我们在秦凤路,万不能犯那样让人笑话的错误!”

李璋应诺,知道徐平要真正开始把他纳入秦州的军政体系了。

第268章 惊天噩耗第90章 各让一步第111章 准备渡河第6章 书生张载第44章 乡下小铺子第313章 三司编敕第174章 何必招安第42章 远方的稀罕物第22章 星第196章 机遇第300章 相国寺书会第109章 代君受过第162章 枢密院都承旨第281章 西北同路人第178章 重商理所当然第8章 大道佐君王第100章 南来归宋第46章 意料之外第51章 绿影亭第88章 南来的汉人第231章 购物券第167章 血肉屠场第121章 风高放火天(下)第91章 你只管去做第43章 赐姓第32章 东华门第305章 他们怎么来攻?第226章 自助餐第39章 待以客礼第317章 财运当头第52章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第8章 竟有这种事?第155章 攻城(下)第181章 陈公永归宋第36章 组织第151章 席卷谅州(下)第218章 银行(下)第58章 步步为营第289章 唐龙镇第153章 各执一词第137章 事不怕细第127章 大捷第106章 找你算账第109章 补天裂第87章 早说过数字会说话(上)第31章 探花郎第230章 众矢之的第154章 结硬寨,打呆仗第274章 我有一计第146章 分别第142章 话已说尽第155章 攻城(下)第258章 有一种态度叫沉默第164章 欧阳修第104章 天下人之天下第219章 再对天章阁(上)第208章 如果你是元昊怎么办?第196章 三角城第333章 不给兵要给人第302章 新制套曲第32章 长命缕第12章 一山难容二虎第94章 我遇到了贵人第181章 天章阁夜对(中)第119章 断尾求生第106章 找你算账第66章 文臣武将第15章 久违的京城第138章 文明之师第159章 堵塞的海路第56章 城狐社鼠第136章 小马蹄带来的战事第230章 约定第66章 文臣武将第228章 人事变动第30章 端午(中)第292章 兄友弟恭第229章 围寨第137章 怒骂御史第23章 秋意第183章 中书条例第51章 各有去处第137章 马踏谅州(上)第51章 大案第6章 知州第33章 我有秘法第185章 倾国之战第11章 回庄第8章 通判厅第241章 有人骗贷?第26章 不要失职第170章 曲线挽留第176章 一日两待制第87章 猛虎入狼群(五)第2章 父老第33章 你是官了第128章 优迁第19章 宣诏使臣第35章 申峒第32章 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