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离别

赵祯为太子时,晏殊以翰林学士兼左庶子,算是东宫旧臣。朝政稍有动荡,东宫旧班底便就被委以重任,这个时候晏殊进政事堂顺理成章。而且晏殊为人谨细,对皇帝能做到不欺不隐,无论真宗还是赵祯对他都信任有加。

旧相已去,新相未至,剩一个章得象能维持住日常事务不乱就了不起了,赶紧把晏殊提上去帮章得象一把。二次进政事堂,对相关事务晏殊也熟悉。不过徐平想来想去,赵祯这样做只怕还有其他目的,从着急忙慌地任命王尧臣就可以看得出来。

乘着朝里缺宰相的这个空档,赵祯很有可能大量任免中下层官员,这是他的机会,没道理不利用。赵祯或许做什么事情都稀松平常,惟有做皇帝这件事情他得心应手。两位宰相一旦到位,大量的职位就把持到了他们的手中,赵祯再安排人就不方便了。现在章得象哪怕就是加上一个晏殊,都没有对皇帝用人说不的底气,赵祯怎么可能放过机会?

李迪和陈尧佐只怕也是想到了这点,当即决定第二天就出发,连回孟州和郑州安排政务都省掉了,一切交给各自通判。晏殊则轻装简从,今天就已经动身,临行还把徐平身上的钱都借了去。做宰执是大喜事,这一路上他发的赏钱就不是小数目。

离了留守司衙门,徐平到了秀秀那里。她和林素娘都身体不便,肯定不能随着徐平一起回京了,只能暂时分别,过些日子派人来接。

秀秀的住处繁花似锦,绿竹成荫,如同洛阳城里的世外桃源一般。踏进门来,徐平看了看四周的景色,竟然有些舍不得离开了。

秀秀大着肚子,坐在房前的阳光里做着针线,给尚未出世的孩子准备衣服。现在她的生活简简单单,一切心思都放在了肚里的孩子上,这是她的精神寄托。

徐平过来,侍女去准备茶水,徐平则顺势坐在秀秀身边。

看着阳光下秀秀的面孔比以前更多几分神彩,徐平轻声道:“最近身子好不好?若是想吃些什么,只管跟徐昌讲,让他去置办。我公务繁忙,没多少时间来陪你。”

秀秀笑道:“我一个人,吃东西又能吃得了多少?家里守着这么大的一个园子,里面种的菜吃不完,要不是怕坏了你都漕的名头,我还要卖掉呢!”

唐大姐这里本来就是菜园,随便种上一点,便就足够家里几个人吃的。堂堂本路转运使家里也不好出去卖菜,秀秀出身农家,又不想浪费,天天向亲朋好友家里送。包括王尧臣、杨告这些徐平熟悉的人都经常吃这里的菜,种世衡官低俸薄,家里人口又多,吃的是最多的。因为如此,秀秀在徐平这帮同僚之中有着不错的口碑。

坐了一会,徐平对秀秀道:“秀秀,我们要回京城了。”

秀秀愣了一下,停住手里的针线,看着徐平,问道:“怎么就回去了?什么时候走?”

“京里来中使宣皇上口诏,要我立即回京,做什么还没有讲。”见秀秀有些出神,徐平握住她的手。“我这次走得匆忙,路上时间也紧,你的身子不便,先在洛阳再住些日子。等我到了京城,安顿下来,让虎子来接你,好不好?”

秀秀勉强笑了笑,低声道:“好,我也想虎子,想爹妈了——”

虎子现在已经长大,能够撑起家业了,在国子监的学业还可以,但中进士的希望很渺茫。没有办法,他好大了才开始读书写字,难以定下心来,只能够在国子监读书认字结识些人脉。将来不管为官还是为商,总是有了靠得住的社交圈子。

有徐平的关系在,虎子做官没有问题,但不会有太大的出息,一辈子也只能做个小武官而已,不如在京城做个富商自在。徐平的意思,怎么选择还是看他自己。

自从有了身孕,徐正和张三娘夫妇隔三差五就到秀秀这里来转转,老两口现在的心思全在孙子身上。不管是林素娘还是秀秀,生得越多越好。他们平时闲聊起来,无比羡慕陈尧佐,四世同堂,过个大节子孙加上重孙近百人,那是多么热闹!

林素娘是个说一不二的人,当时说好秀秀做了外室便就从此不相往来,那就真地再没有任何接触。秀秀该有的从来不缺,但也不允许秀秀到徐家的正宅里去。总地来说,林素娘这么做还过得去,外人说不出毛病来。

这个年代嫡子庶子的身份差别并没有多大,以王旦为例,王雍是庶子,也是长子,得到的资源并不比王素少。王素过得更好,一是因为他是进士,大家族这个时候的惯例就是谁官做得大,谁的政治地位更高更有政治前途谁就有多的更话语权。再一个是因为王素是幼子,有他的时候王旦已经老了,天天把王素带在自己身边。在父亲面前装痴撒娇这种事情,只有王素小的时候有过,王雍和王质等人都是礼数周全,在王旦面前自小规规矩矩的。

秀秀并不担心自己肚子里的孩子会被林素娘另眼相看,林素娘也不是那样小肚鸡肠的人。只是她对孩子的希望很高,母以子贵,林素娘还能够妻凭夫荣,秀秀则就只能靠着孩子给她挣来荣光了。对儿子的渴望,秀秀比林素娘强烈得多。

平静下心神,秀秀问徐平:“自到了西京城,虽然我不知道你在忙什么,但近两年来都没有什么空闲,定然是做了不少事。这次回京,是要升官了吧?”

徐平想了想才道:“敕令没有下来,其实谁也不敢把事情说死。不过我们夫妻说话,也不用担心到时错了被你笑话,我便直说。这次回京,我估计官能够升一升,若是顺利的话说不定能做三司使,不顺利别的差遣也有可能。你随在我的身边多少年了,应该知道三司使是个什么官职,事权之重,宰执以下无人可比,与以前的日子就大不同了!”

秀秀微微笑道:“什么事权重不重我可不知道,但你要做了三司使,家门只怕就要被人踏破,天天都是上门求办事的人。那个时候,还不知道有多烦呢!”

第38章 出仕第29章 端午(上)第199章 传承第57章 千里西来第104章 黄从贵的末日第41章 乱局第275章 驱虎吞狼第198章 邓州集议第4章 炒花生第21章 同年第154章 攻城(中)第44章 白酒代言人第128章 优迁第115章 阿申的信第174章 砲战第243章 一日两子第72章 三个关节第121章 弹破琵琶第146章 印钱吧第102章 帮一把第32章 位极人臣第27章 西南边事第175章 农事八字第99章 前奏第46章 外戚第23章 又想错了第103章 必要严惩第175章 别来无恙第12章 权在手,跟我走第120章 风高放火天(上)第144章 挖渠引水第216章 新的货币第226章 胜则争功第170章 早晚会反第50章 牛羊满栏第62章 新场务第150章 席卷谅州(中)第203章 换相(中)第55章 晏殊之论第117章 事情败露第235章 天机第24章 大动作第60章 致太平(二)第30章 攻略(二)第42章 动荡第25章 官场浮沉第110章 政事不过耍把戏第277章 狼狈为奸第169章 应急安排第20章 匪讯(下)第62章 算计第24章 谈判第48章 做假货的第31章 造纸第105章 各有道理第163章 两府议事第49章 旧部第230章 审计司第17章 干脆搞大第94章 早晚要刷牙第222章 恩归于上第119章 月黑杀人夜第31章 霸王鏖兵处第52章 酒鬼亭第22章 清路第225章 四轮马车第142章 勿谓言之不预第293章 皇子降生第120章 将相之家第89章 你们要做点善事第48章 风波第44章 乡下小铺子第79章 后苑饮宴第72章 三个关节第38章 必胜之势第152章 渡河第64章 三路出击第128章 有什么诀窍?第13章 治术(四)第63章 工场第194章 去往何处?第213章 预算第107章 再见已非当年第328章 下下之策第276章 想的太多第90章 病来如山倒第21章 旧人第321章 两万匹马第199章 传承第114章 甲峒来的少女第16章 如和县第205章 货币短缺第6章 手段第298章 试用期第103章 徐平的道理第210章 札付两路第22章 清路第33章 我有秘法第39章 黄师宓第3章 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