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使气

徐平与李迪和陈尧佐一起,离了西京洛阳,沿着两京驿路向京城进发。徐平骑马,两位老人则乘车,走得并不快。晏殊和王尧臣已经除了差使,一起当先走了。

这一路上果然不断有消息传来,京城里的关键的中低层官员正在大换血。两位谏官高若讷和姚仲孙都调去了御史台,韩琦升任右司谏,与王尧臣一起主谏院。御史台除了御史中丞张观外,从御史知杂司马池以下,几乎全换,方偕也被调回京任御史。最出人意料的是,李淑被调出京城,而由宋庠直舍人院、知制诰。

最后一项消息让李迪和陈尧佐非常不快。台谏换人倒也罢了,相对来说那两个衙门独立于中书门下,舍人院可是中书下属,赵祯这样换人就有些过了。好在知制诰的员额可以有多名,两人为宰相后可以慢慢再塞自己认可的人选。

三司的人选没有任何变动,大家都心知肚明,这是要让徐平主三司了,要等到他回去之后才换人。与徐平比起来,显然赵祯对两位未来的宰相并不放心。

到了白沙镇,李迪突然道:“徐龙图,这里不是你的老家?路上劳顿,我们干脆在这里歇上两日,等养好了身子,再一气赶到京城去!”

陈尧佐一惊,急忙道:“相公,现在四相并罢,政事堂无人,朝政混乱。圣上召我们回京必然有重要差事,怎么好在路上耽搁?”

现在陈尧佐直恨不得身生双翅,飞回京城去,晚一天就有许多职位被赵祯安排人占住了。章得象和晏殊那两位,可不敢把皇帝的任命驳回去,肯定手诏下来说什么是什么。在这个节骨眼上,李迪竟然还有心思在路上安歇!

李迪道:“我年老体衰,走不动了!陈相公,不如这样,我们派个人到京城去,向圣上谢罪,就说身体不适,要在徐龙图的庄子上歇两日再赶路,你看可好?”

陈尧佐正要严辞拒绝,一转头看见旁边骑在马上的徐平面露笑意,转念一想,才明白李迪的用意。就这几个人路上走得再快,又怎么能够比得过赵祯的念头转得快?干脆向赵祯表示一下自己的不满,我们不走了还不行吗?你想把位子全部换成自己中意的人,那我们就给你时间换,有本事就把所有的位子都安插满了,宰相大不了不做。

左想右想,现在好像李迪的办法更靠谱一些。着急忙慌地赶回去,不但阻止不了赵祯的动作,只怕还会让他心里有看法,不如把他晾一晾。这次是皇帝做法不地道在先,将要到任的宰相表示一下不满合情合理,不然以后坐在政事堂还不得成皇帝的木偶了。事事只会照着皇帝的意思行事的宰相,赵祯只怕更加不会用了。

两位老臣达成了一致意见,徐平当然不好反对,更何况人家说是要到自己的庄子里做客,怎么好拒之门外?假意劝说几句,当下几个人下了官道,先到徐家在白沙镇的酒楼去。

哪怕真地能够回去主三司,推进改革还是要两位宰相支持,赵祯所能提供的其实是决心,实在的帮助还是要靠各个衙门。

此时进入夏季不久,桃花水刚过,河水普涨,冷清了一个冬天的金水河重新又热闹了起来。虽然不通大船,小船却连绵不断,显得分外热闹。河边的徐家酒楼迎来了繁忙的时候,好几个小厮站在外面,不住地招呼客人。

徐平本没打算在白沙镇停留,也就没有通知庄上的人,突然到来,倒让酒楼措手不及。

酒楼蒋管事得到消息,急急忙忙赶了出来,向徐平一行人见礼。这是徐平刚到白沙镇时酒楼里的小厮,家里老人,现在熬出头来,在这里管着徐家的产业。

见礼毕,见天色还早,徐平等人也无心在酒楼吃酒饭。让酒楼准备人手,带着自己一行人到庄子上去,用李迪的话说,好好休息几天再说,京城先不急着回去了。

正要离开酒楼的时候,突然从路上来了三个禁军大汉,一人挑一个酒葫芦,大踏步地向酒楼行来。附近的禁军大营是徐家最重要的客源,这种场面天天都有,并不稀奇。

不过今天来的人不同,走在最前面的是高大全。这是从徐家出去,多年前跟着徐平远走岭南的老人,徐家的人都认得,小厮急忙迎上前去问候。

高大全远远看见马上的徐平,高声喊道:“官人,这是要到庄上去住吗?”

两年不见,高大全已经升到了禁军的中层军官,人也沉稳了许多。徐平本想下马与他说话,只是李迪和陈尧佐的车子已经动了,只好高声道:“两位相公路上走得乏了,身体不适,要到庄子上歇一歇。你若是无事,到庄子上来见我,我们说话!”

高大全叉手应诺,看着徐平骑马与李迪和陈尧佐向徐家庄去了。

目送徐平走远,高大全才转身对身边的两人道:“适才去的就是徐龙图。十年之前这附近的淳泽监废弃,我从牛羊司除了军籍,便就是到龙图庄上作庄客。龙图见我有力气,做得好活计,特意多给工钱,收留我在庄子上。后来龙图中进士,除了邕州通判,我随着去了岭南,机缘巧合之下,才有今天。”

旁边一个脸上刺字二三十岁的小军官道:“有如此机缘,合该哥哥发迹!”

另一个三十多岁的白面大汉也道:“十年到横行,军侯若不是跟着龙图,哪里有今天?”

军职的横行是五六七品的正副使阶官,高于大使臣,低于遥郡官,超出了正常按资历磨勘迁转的范围,凡是除授必须要依特旨,所以有横行的称谓。于对武将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阶段,如果放到地方,文到知州武到路钤辖,都可以任职。再进一步就是遥郡,属于高经武官行列了。高大全因为有军功,迁转比其他人快得多,如今已经做到了正六品的四方馆使,殿前司的军都虞侯,军级副职。

此时的几品官不能与后来的明清时期比,不管文武,六品以前官阶既多且密,一旦进入五品,则身份就非比寻常,封侯也是寻常事。中下级阶官密,就把大部分人都限制在中下层,但是又有足够的阶官可迁。哪怕在六七品官做一辈子,也不用担心按照年资阶官不够升迁的。能够从中下层跃到五品以上的,要么是靠政绩,要么是靠军功,当然最大多数的人是靠关系。不过不管怎么样,到那一步,都是与其他人显著不同的。

第154章 攻城(中)第14章 规划第79章 坐观成败第9章 咏梅第177章 重商抑商第46章 谁能一定对?第61章 裂痕第112章 五军齐出第128章 有什么诀窍?第281章 西北同路人第49章 现场演示会(下)第109章 恩例同执政第130章 我要做土豪第5章 公路第184章 为什么呀?第70章 两个榜样第83章 炸城门第265章 瀚海第318章 解甲第83章 炸城门第251章 多争堂除第75章 世道变了第82章 立足于打第69章 山雨欲来(下)第270章 以仁为本第277章 威力惊人第33章 你是官了第74章 再坚持一下第138章 文明之师第222章 恩归于上第83章 炸城门第89章 抢占要地第231章 陇右游骑第220章 任福方略第167章 情报第111章 故人来信第211章 王素田庄第54章 官与民第15章 对抗第199章 三司的难处第124章 我是你们学不来的第184章 大战将起第37章 夜对第35章 活字第150章 各怀心思第43章 重逢第95章 垂钓黄河第282章 桑怿归来第232章 李觏出仕第102章 人情世故第141章 留你两天第19章 长江后浪推前浪第42章 酒名第157章 考察的外商第93章 新铁钱第45章 安抚第199章 传承第78章 提携第163章 准备应对第109章 代君受过第30章 分道扬镳第1章 回到从前第6章 书生张载第108章 弯弓射箭第83章 有放有收第23章 生意第47章 跑了的状元第115章 阿申的信第226章 自助餐第306章 狮子搏兔第323章 雅俗共赏第196章 补丁第168章 大新闻第35章 众说纷纭第97章 试探第234章 独自撤退第227章 超市第73章 田二第194章 立场第170章 两府并立第203章 进占外城第28章 殿中议事第32章 五等户制第98章 三人成虎第73章 废后风波(下)第67章 晾到一边第25章 你不明白第25章 追捕逃亡第16章 仁义者何?第60章 穷人当家第101章 新法可验第88章 猛虎入狼群(六)第92章 猛虎入狼群(十)第116章 场务戒严第315章 乱战第272章 换将第164章 新旧冲突第5章 月是故乡明第163章 荣耀之战第81章 各逞其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