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自荐西北

国家大力建设完整的航空工业体系,不是一句口号,是实实在在的在行动。在国家有关部门的统筹下,一系列航空工业的工厂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开工建设。

为了充实新工厂,国家从各个老工业基地抽调技术工人,作为新工厂的骨干。株洲兵工厂,这个时候更名为三三一厂,也接到上级指示,要抽调部分工人支援新工厂的建设。新工厂地址在陕西兴平,是一个与航空电子相关的工厂,对外称国营一一五厂。

国家下达的每一个任务,首先就是一个政治任务。为了这个完成政治任务,厂里专门召开全厂职工动员大会。在动员大会上,顾代表慷慨激昂的作动员讲话:

“同志们。我们工人阶级,是新中国的主人。国家的富强,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现在,国家发展航空工业,在陕西建立了新的工厂,这对于我们国家的安全有着重大的意义。我们都是新中国的工人,是伟大光荣的工人阶级中的一员,上级把这个光荣的任务交给我们厂,要从我们中间抽调部分同志去建设新工厂,这是对我们的极大信任。因此,响应国家号召,支援国家建设,是我们每一个人责无旁贷的义务。希望大家踊跃报名,加入建设新工厂,建设国家航空工业的队伍。”

顾代表的讲话,只有稀稀落落的几个巴掌鼓掌,而且都是厂里的领导干部。职工们听到顾代表的动员,却没有什么反响。平时大家见到顾代表的时候,都表现出很尊敬的样子,笑容满面的打招呼。可是现在的反应却让他感到一阵挫败,真是难堪啊。

厂办赵主任及时站出来解围。他站起来对大家说道:“大家回去好好的考虑一下。散会!”

回到办公室,顾代表坐在报名处,等了半天时间,看见一直没有人前来,知道自己的动员彻底失败了。这让顾代表很生气。他心想,新中国的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怎么厂里的工人觉悟这么低!现在国家需要,竟然没有人愿意去!工人阶级的觉悟都哪儿去了?

顾代表对大家的态度耿耿于怀。可是,对支援新工厂建设缺乏热情,不能单纯的指责工人们没有思想觉悟,他们也是有原因的。

当时的三三一厂,经过上次湘潭工厂的分家筛选,留下的工人绝大部分都在株洲成家立业,有的已经是有二个孩子的家庭了。即使没有成家的工人,也习惯了这里的生活,不愿意背井离乡。

更可况上次分家的时候,分流出去的职工,去的地方是三十里之外湘潭,好歹还是留在本县之内。这次要去的地方是陕西,二千里之外的大西北。

不用说别的,一听到大西北,就会让人想到荒凉的沙漠戈壁,黄沙漫天的黄土高原。没有水喝,常年不能洗澡。怎么会有人愿意离开现在的舒适生活,去过那样极其艰苦的生活?

但是上级的任务必须完成。就在顾代表准备再做一次思想动员的时候,谢晋元来了。他一进门,就对顾代表说:

“顾代表,我报名去新工厂。”

好!终于有人报名了,实现了零的突破,这让顾代表非常高兴。可是他看见报名的是谢晋元,又有点舍不得。他对这个小伙子印象很好。小伙子人品好,人善憨厚乐于助人,在工人中有一些威望。而且还在反特斗争中立过功。而且他和陈连生师徒是厂里的技术骨干。按照他的本意,更希望谢晋元留在本厂。新工厂很重要,但是这个厂就不重要了吗?

顾代表心里叹息。该来报名的人不来报名,不该来的人却主动来报名。可惜了啊。不过,完成上级交办的政治任务重要性,是远远高于个人感情的分量。算了,先完成眼前的这个政治任务再说吧。

顾代表按照惯例,问道:

“谢晋元同志,你主动来报名我很高兴。这说明你的政治觉悟很高。不过,我还是想知道,你在这里干的好好的,厂里也很重视你,你为什么想去新工厂呢?”

谢晋元说:“顾代表,您在讲话的时候不是已经说过了吗?我是工人阶级中一员,应该积极的响应国家的号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哦。很好。确实很有觉悟。不过,你的家属呢?有没有什么困难?”

顾代表说着,已经做好准备,如果这个谢晋元提出来有什么困难,自己就立即帮助解决。这样的好同志就应该给予鼓励。

没想到谢晋元摇摇头,坚定的说:“家里没有困难。”

然后又补充了一句:“即使有困难,我也能克服。绝不给领导添麻烦。”

不给领导添麻烦。这句话要是其他人说出来,顾代表会觉得有些做作,但是从谢晋元嘴里说出来,顾代表觉得很自然,没有丝毫做作。顾代表听得出来,说这样的话是小伙子发自内心的声音,不是故作高姿态。谢晋元这样说,也不是矫情。他是真正的对党和国家有真厚的感情。正如当初对江小玲说的那样,从心里认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新中国就没有自己的今天。

在他的心里,国家就好像是一个大家,自己的家是一个小家。只有大家好,小家才能好。所以,为大家做任何事情,都是理所当然的。

看到谢晋元这样为领导着想,顾代表更加满意,想起谢晋元曾经找过自己当入党介绍人的事情,心里感叹,这样好的小伙子,早就具备入党条件了。唉,可惜自己的军人身份,无法帮忙。

他点点头说:“很好。我们工人阶级作为国家的主人,就应该有这样的觉悟,应该有为国家不惜一切的精神。”

第二天,顾代表再次召开动员大会。他说:

“国家号召我们离开这里,去支援新工厂的建设。但是我也知道,很多同志都已经成家,有老婆孩子,有家庭生活。突然间让你们放弃现在的生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有不同的生活习惯的地方去,大家都会有些不适应。

但是不要忘记了,我们是工人,是新中国当家作主的主人。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每一个人责无旁贷的义务。现在国家需要我们,我们没有理由不去。无数的革命先烈,为了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连生命都牺牲了,这才有了新中国,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难道我们连放弃一些生活的舒适都做不到吗?”

说到这里,顾代表当众表扬了谢晋元:“谢晋元同志做的就很好。他昨天报名的时候说,再大的困难他也能自己克服,绝不给国家添麻烦。这才是一个有觉悟的工人阶级应该做的。”

停顿了一会儿,顾代表话锋一转,继续说:“另外,我还要澄清一点,大家对我们要去的地方有一些误解。新工厂是在陕西兴平,确实属于西北地区。但是兴平并不是大家想象的荒凉的大西北。它距离陕西省省会城市西安很近,只有不到一百里。西安,你们知道吗?在古代叫长安,是唐朝的首都,非常了不起的城市。即使现在,也比咱们省城长沙还要大。西北地区虽然气候干燥,但是我们工厂的周围并不是风沙漫天。那里也有河流,有树林,生活用水也有保障。”

“另外,兴平那个地方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的牛羊肉很多。在我们株洲这里,牛羊肉非常少,偶尔有卖的,也很贵,大家也都吃不起。在那里就很便宜了。大家想一想,能够享受到不同地方的新生活,难道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吗?”

“当然,不可否认,去一个新地方,一开始生活上可能会有些不方便,但是我相信大家很快就能够适应。说到底,西北也是新中国的一部分,不是外国。另外,大家放心。我们去建设新工厂,国家也不会亏待我们,在那里的工资比这里高一些,厂里的生活服务也会建设的比这里更好。”

这次的动员,顾代表没有一味的强调思想觉悟,而是双管齐下,不仅仅强调觉悟和贡献,也提出了去新地方的好处。这样一说,效果就好得多了。

会议结束,立刻很多人报名参加。经过筛选,组成了五十人的援建队伍。

谢晋元小两口来到师傅家里告别。师傅看着自己一手带出来的徒弟,心里感慨,默默地看了看谢晋元,简单的说:“到新地方,多学习。”

师娘插话说:“晋元,本来呢,你师傅也想报名来着。但是小新现在正在湘潭上学,每周回家。我们要是去了新地方,孩子上学的问题没办法解决。所以不能和你们一起去新工厂了。”

谢晋元点点头,安慰说:“师傅师娘,你们不用多说了。支援新工厂和留在这里,不都是一样吗?以后有机会,我还会回来看望你们的。”

第十六章 战场磨练第七十六章 思想教育第八十九章 转行电工第四十四章 舍友烦恼第三十八章 冷面师傅第四十七章 蓝色新衣第一百一十四章 单人赴川第三十四章 建国大喜第一百三十章 搬迁复活第十章 偶遇救美第八十四章 报名离开第一百零九章 互相争夺第一百二十六章 提前退休第六十一章 酒友老柯第一百一十五章 流氓应该死第五十九章 自荐西北第五十三章 返乡娶亲第九十一章 特大洪水第六十五章 脾气就是骄傲第一百二十章 为食而活第一百二十章 为食而活第六十八章 风流安娜第九十一章 特大洪水第三十三章 生活难题第一百零二章 如何落实第六十三章 夜半闷酒第四十七章 蓝色新衣第五十七章 存钱匣子第九十一章 特大洪水第一百一十六章 终于回归第八十二章 不回车间第五章 汇入洪流第五章 汇入洪流第九十一章 特大洪水第一百一十七章 蔬菜危机第一百三十章 搬迁复活第六章 到地方了第五十三章 返乡娶亲第二十七章 咫尺天涯第六十八章 风流安娜第八十六章 咱不敢问第九章 女人照片第八十五章 保定欢迎第五章 汇入洪流第九十一章 特大洪水第十四章 担架队员第九章 女人照片第四十四章 舍友烦恼第十章 偶遇救美第九十二章 不予解释第一百零七章 一起来抓第一章 逆反翘家第四十三章 立功表彰第一百二十章 为食而活第一百零九章 互相争夺第六十章 初见老外第三十九章 自我膨胀第一百二十四章 宝贵传承第八十章 废纸立功第六十七章 捞出老乡第七十一章 掀桌子了第六十四章 两难的选择第七十四章 雪中送炭第一百二十八章 破产危机第一百二十一章 被批评了第七十八章 艰难年代第一百二十一章 被批评了第六十章 初见老外第七十五章 饭不够吃第三十七章 合适工种第五十四章 偶遇定情第七章 初生牛犊第四十六章 约会小玲第一章 逆反翘家第七十章 墨菲定律第五十七章 存钱匣子第十一章 上门慰问第一百零二章 如何落实第二十八章 渡船人性第九十五章 爱情坟墓第一百一十五章 流氓应该死第八十七章 技术无用第一百一十章 出头抢人第六十八章 风流安娜第三十二章 白手起家第五十六章 买不买菜第一百一十四章 单人赴川第三十三章 生活难题第七十三章 新的集体第六十章 初见老外第九十一章 特大洪水第八十八章 又砸石头第一百一十六章 终于回归第一百二十二章 和钱有仇第十九章 救回首长第五十章 秋后算账第六十九章 试探试探第九十五章 爱情坟墓第九十三章 厂长问责第四十五章 入党碰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