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剑隐风雷(二十二)

韩冈有好几天没有往崇政殿这边过来了。

朝廷一直都没什么大事,韩冈自然乐得清闲。

他要操心的事不少,更没打算跟当今的几位宰辅争权夺利的打算。那些琐碎朝堂政务,他可是避之唯恐不及。

不过东海方向上的变局,韩冈却不能置身事外。

今日的崇政殿,难得地显得剑拔弩张。

“王勋是得朝廷册封的高丽国王,岂是一群臣子能够私相废立的?!”

“但王勋不忠王事,耽于喜乐,如何还能留他在位子上?既然高丽众臣有所请,朝廷当允其所请。这也是为了牵制辽国。”

很长时间,蔡确都没有用这么强硬的态度去与一名地位相等的同僚争吵了。几个月来,东西两府就好像是一家人一样“和乐融融”,没有任何争斗,章惇与蔡确争论的声音,崇政殿中很久没有响起。

向皇后都觉得沉闷的气氛好像是延续了好些年一样,实在太平得过分了。纵然她对朝政依然不是很得心应手,但她也明白,臣子的关系太和睦,朝堂上过于太平不是好事。眼下的争吵,多少让人安心了一点。只是这么吵着,却又让人心烦,辅弼大臣应该更稳重一点才是。难道所谓的异论相搅就是这副模样?

“废立藩王,乃是朝廷权柄,轮不到藩国的臣子越俎代庖。且此事渎乱纲常,朝廷若是答应了下来,岂能砥砺臣节?绝不可行!”

还真是一场闹剧,韩冈冷眼看着曾布板起一张脸,冲着章惇一阵疾风暴雨,与蔡确一起围攻章惇。

“金悌等人,并未越俎代庖,而是上请太上皇后与天子,下诏废去王勋之位,为高丽另立新君。高丽乃是大宋藩国,高丽之臣便是大宋之臣,而王勋为中国藩属,亦是宋臣,双方皆为宋臣,岂能说他们渎乱君臣纲常?”

章惇侃侃而言。不过在韩冈看来,仅是就曾布之言辩解,却没有半点反击。也难怪,这根本不是在为高丽国王而争吵。

“王勋诚然不适任,且有碍朝廷计划。但若是换了另一位,难道就能适任不成?”

张璪一向很少表明自己的态度,更不愿开罪宰执班中的同列,但他的口气虽是缓和,却也是在表示反对。

“最坏也不会比王勋更差。废立国主岂是小事,即位才数月,便犯下了那么多过错,高丽群臣乃是忍无可忍方才奏请朝廷给一个公道。换了其他宗室为君,必会将其引以为戒,不敢再有懈怠。”

“但这又干杨从先何事?朝廷命其驻兵海外,可不是让他去废立藩王的。”

“杨从先居耽罗,高丽国中事皆需高丽君臣相助,王勋耽于逸乐,无心王事,致使辽军渡海入侵日本一事未能及时掌握,杨从先性急或有之,但亦是人情难免。”

新任的高丽国王王勋无事复国大业,荒于嬉乐,高丽朝臣忍无可忍,合同上表要求废去王勋。到底要不要同意他们的请求,争论得很厉害。基本上就是章惇一个人表示赞同,而东府的宰执们都表示反对。剩下的苏颂、薛向都不表态。

而韩冈,也同样在旁观——因为情况并不对。

现在章惇与蔡确等人争论的,并不是高丽国君臣的问题,而是他所举荐的杨从先的罪过。

明面上高丽群臣的奏章看着并没有异样。但驻扎在耽罗岛上、与高丽的流亡朝廷在一起的水师将领杨从先,却一同上奏表示赞同高丽群臣的意见。他这个表态完全不合情理。

作为一名上国派来相助的将领,他与高丽朝廷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只需按照朝廷的吩咐行事。如果仅仅觉得王勋并不适任,他只要写上对王勋的看法就足够了,剩下的就是等朝廷的决定,完全没必要直接表示赞同,将自己牵扯进去。

升到他这个位置上,就算是武官也该知道趋吉避凶的道理,正常情况下,绝不会让自己陷入险境。

很明显的,杨从先已经与高丽群臣有着解不开的利益纠葛,甚至废去王勋之位的这件事中,他已经一脚踏了进去,所以杨从先才会如此表态。而据派驻在军中的走马承受上报,杨从先数次进入高丽王庭,据称是为了质询辽国入侵日本一事,只是没有更多的细节。

不过这些信息已经足够了,足以让杨从先不能翻身,同时让他身后的章惇吃个大亏。

为什么章惇要坚持同意高丽群臣的请求?正是不想让杨从先成为攻击自己的武器,至少让自己少受点牵连。

韩冈看得出来,章惇可是已经气得七窍生烟,却还不得不同意高丽群臣的要求,以保住杨从先。

杨从先区区一名武将,却参与到外藩国王的更替上。他这样的行为,不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都是朝廷所无法容忍的。如果是在朝堂党争的时候,拿着当把柄,足以让一名宰相由此落马,整个派系溃不成军。而杨从先是章惇推荐去的,同时也跟韩冈有牵扯不清的关系。真要计较起来,他们都别想好过。

幸好如今两府宰臣都不想将事情闹大,逼得章惇要鱼死网破,韩冈反目成仇。维持朝堂的稳定对所有人都有好处。但这并不代表还要一团和气,有机会的时候,谁都不会放弃。东西府之间,宰辅个人之间,都少不了争权夺利。

蔡确主导下,章惇节节败退,听着言辞上毫不落下风,但实际上连反击都做不到。要将这件事局限在高丽的朝堂内部,将他以及杨从先的责任洗脱,要付出很多利益作为交换。

至于是否要换一个合适的高丽国王,只要章惇表示退让,几位宰执都不会反对。所谓纲常大义,想要找个合理的理由绕过去,实在是太容易不过。毕竟,他们也都不想看到辽国能够毫无牵制的并吞高丽、侵略日本。

正是有着这一份私心,章惇还能勉强维持战线,尽量减少自己的损失。而苏颂、薛向就不肯趟浑水,两边都不想得罪,故而不想掺和进去。但双方争执不下的时候,几名没有表态的宰辅就显得格外显眼。

向皇后被吵得烦了,见到殿上还有人在看热闹,便出言问道:“韩宣徽,苏卿、薛卿,不知你们有什么看法?”

韩冈看看苏颂和薛向,见他们没有站出来的意思,只得踏出一步,“敢问殿下,朝廷为高丽册封新王,又派去水师,到底是为了什么?难道只是存亡继绝吗?”

“是牵制辽国……”向皇后回应道。

“殿下明鉴,正是为了牵制辽国。高丽不过是海外小国,其存其亡,本不足论。惟其与辽交恶多年,中国可以引以为臂助,故而断绝往来百多年后,又重新遣使往来,授其金册。如今辽国并吞高丽,也是中国所不能容忍。”

向皇后点头,“宣徽之言有理。”

朝廷需要的正是让辽国不能顺顺利利地并吞高丽。否则一旦给辽国拥有了海上力量,万里海疆将永无宁日。若是能用高丽拖住辽国,则北方疆界就能太平许多。但此前辽国不仅顺利地占据了高丽的全部领土,甚至毫无干扰地渡海攻打日本。在册封王勋为高丽国王的最初目的上,朝廷已经是失败了。

“确认了朝廷的目标,就是抓住了根本。只要不利于牵制辽国,任何请求都不能同意。若是有利于牵制辽国,便可以视情况通融一二。”

韩冈的话顿时引火上身。韩绛转过头来,盯着对面的韩冈:“难道在韩冈你眼中,三纲五常就不是根本了?”

曾布立刻跟上:“宣徽宣讲气学不遗余力,难道纲常二字不在气学之中?”

张璪也道:“宣徽当世名儒,这种不顾君纲常大节的话,天子之师不当说啊。”

宰辅们哪个不知道朝廷在高丽、乃至整个东海战略上最重要的关键是什么?根本不需要韩冈来多嘴多舌。杨从先的事,韩冈也要担一份责任。本来他站在旁边时,还可以暂时放他一马,但现在既然跳出来,那就当章惇一样对付。

“纲纪当然是根本大节。高丽群臣见识不足,所以罔顾大节。杨从先又是武将,不识大体,为金悌所惑。这都是不可否认的。”

伊尹、霍光的例子就不用拿出来说了,高丽群臣废王勋时所引用的例子,便是尹、霍二人。方才章惇与东府宰执们争论了半天,就这两个先例,没有少争执。韩冈想要做的,只是转移注意力而已。

韩冈说得轻巧,但杨从先的责任怎么能这么简单地就给他洗脱掉?蔡确当即便道:“那么高丽群臣的奏请怎么办,是要驳回去吗?”

“那要看太上皇后的处断了。”韩冈转向向皇后:“以臣之见当从朝中选派一名良臣,领一部兵马去耽罗,着其总理高丽内外事。之后究竟是让王勋退位,还是让他继续为高丽国主,都无关紧要了,真要说起来,还是让他留在国王位置更好的一点。”

第一十三章 庙堂(四)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风尝随骠(十三)第四十三章 庙堂垂衣天宇泰(五)第二百六十五章 长风(二)第一十三章 赳赳铁骑寒贼胆(中)第二十六章 鸿信飞报犹觉迟(七)第四十六章 易法变制隳藩篱(八)第一百零九章 微雨(十六)第四十七章 岂意繁华滋劫火(下)第四十章 中原神京覆九州(中)第三十六章 不意吴越竟同舟(中)第四十一章 辞章一封乱都堂(四)第一十一章 城下马鸣谁与守(九)第三百零四章 不悖(八)第五章 冥冥冬云幸开霁(十二)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六十六)第一十二章 锋芒早现意已彰(三)第三十三章 女儿心思可知否(上)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风尝随骠(二十二)第一十四章 飞度关山望云箔(四)第六章 征近伐远方寸间(下)第八章 朔吹号寒欲争锋(七)第四十六章 了无旧客伴清谈(三)第五章 月满完旧诺(上)第八章 朔吹号寒欲争锋(八)第三十七章 朱台相望京关道(四)第二章 凡物偏能动世情(一)第二十八章 夜钟初闻已生潮(一)第二百八十四章 兴波(下)第三十七章 蒿目黄尘顾世事(上)第四十一章 礼天祈民康(七)第二十六章 鸿信飞报犹觉迟(二)第二十六章 鸿信飞报犹觉迟(七)第一十五章 焰上云霄思逐寇(十一)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剑履(一)第一十一章 立雪程门外(下)第一十四章 飞度关山望云箔(一)第二百三十九章 新议(五)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二十六)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二十二)第一十七章 往来城府志不移(二)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四十四)第四十三章 修陈固列秋不远(十三)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岁期行旅(八)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二十二)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二十一)第八章 破釜沉舟自专横(下)第四十五章 南北(五)第二十七章 京师望远只千里(二)第三十章 随阳雁飞各西东(二十)第二百二十六章 变故(二十三)第八章 太平调声传烽烟(三)第二十八章 虚实(八)第一百七十四章 变迁(一)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节早(四)第七章 惊闻东邻风声厉(下)第五十三章 南北(十三)第九章 拄剑握槊意未销(十四)第四十八章 辰星惊兆夷王戡(中)第七章 都中久居何日去(二)第二章 凡物偏能动世情(二)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十一)第三十章 随阳雁飞各西东(十四)第一百一十三章 密云(下)第三十章 随阳雁飞各西东(四)第三十五章 重峦千障望余雪(八)第一百五十六章 阻卜(上)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二十七)第二百三十七章 新议(三)第四十一章 礼天祈民康(五)第二百六十章 新议(二十六)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十七)第二百五十一章 新议(十七)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剑隐风雷(九)第二百五十三章 新议(十九)第二章 天危欲倾何敬恭(八)第四十六章 了无旧客伴清谈(二)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七十五)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二十七)第一十一章 飞雷喧野传声教(十四)第一百七十八章 变迁(五)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五)第六十二章 宴火(四)第三章 时移机转关百虑(一)第二百九十一章 狂浪(上)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十五)第四十四章 闻说纷纷意迟疑(中)第三十九章 太一宫深斜阳落(一)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风尝随骠(二)第四十五章 仁声已逐春风至(下)第八章 朔吹号寒欲争锋(十三)第三十六章 骎骎载骤探寒温(一)第三十章 回首云途路不遥(三)第二十五章 阡陌纵横期膏粱(一)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六十五)第三十章 众论何曾一(一)第三十七章 青山声碎觑后影(一)第三十二章 吴钩终用笑冯唐(二)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十)第一十三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