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尘嚣(二十一)

从派出去的一支支骑兵那里,耶律乙辛听说了宋国平民面对大辽铁蹄是如何的无力。

可是与此同时,耶律乙辛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感受到了宋国军队的实力以更快的速度急剧上升。

在火器技术上,两国的差距越来越大。火炮的威力、枪械的水平,完全是一面倒的局面,即使耶律乙辛不惜一切代价去培养工火监的匠师,也还是赶不上军器监的制造水平。

平日里虽然能够感觉到这一点,但远远比不上战场上那么直观、那么明晰。

天门寨的炮兵和神枪手,清清楚楚地将现实拍在了他这个大辽天子的脸上。

耶律乙辛是真心要拿下天门寨,只不过率领十万大军的他,却对这一座边境小城束手无策。亲自上前线也是想要在更近的距离上,了解宋军如何守城,以及见证对应的新式攻城法,而不仅仅是想见识一下坑道挖掘的进度。

当耶律乙辛在坑道中,听到宋人来袭时,他甚至不禁暗暗赞叹,宋将抓住时机的能力和胆量,当真是出色,比他过去见识过的一干宋将,要出色许多。

不过这赞叹的余裕,到了宋人向坑道中丢下炸弹,便不得不戛然而止。耶律乙辛完全没想到,前来夜袭的宋军,竟然能突破他手下这批万里挑一的御帐宿卫,在援军赶来救援之前,将炸弹丢进坑道之中。

在那次突袭中,耶律乙辛损失了御帐宿卫中的一半,自身也在爆炸中伤到了内腑,按照医官所说,目下只能静养,不能继续再操劳了。

医师是不会对病人原原本本说出坏消息的,当病人是皇帝时更是如此。耶律乙辛很清楚这一点,而他本人,对自己的身体情况也很清楚。

原本预计还要几年的交替,现在已经迫在眉睫,想要稳定的交接,却变得更不稳定。

现在即使想要收手,也已经来不及了。怎么才能付出尽可能少的代价,体面地结束这一场战争,耶律乙辛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办?章惇和韩冈绝非谆谆君子,遇到能大咬一口的机会,他们绝不会放过。

“陛下!”

“皇祖父!”

一前一后两个声音将耶律乙辛从沉思中惊醒,睁开双眼,只见本应还在外面巡视的耶律怀庆和萧金刚都出现在御帐中。

“你们俩……”

刚刚出去怎么就回来了?耶律乙辛刚想这么问,一阵心悸就抓住了他的心脏,难道已经出事了?

“皇祖父。”耶律怀庆兴奋地举着一支长杆,长度如同长枪,顶端却不是枪头,而是纸糊的圆筒,湿淋淋地还滴着脏水,将铺在地上的纯白的羊皮毡染上了一点点的黑斑,但一贯注重个人清洁的皇孙,却顾不了那么多了,“这是宋人拿来运送揭帖的东西,从天门寨一直飞到前营,竟然不是用火炮打的。”

“里面有火药?”耶律乙辛看见孙子满手的水,敏锐地问道。

火器的威力,越是了解就越是需要警惕。火器等器物,没有说谁能拿在手上走近御帐。这等来历不明的危险火器,送到他面前时,都要先过一过水。

耶律怀庆兴奋得红着脸,点头说道,“天门寨的宋人发射了不少这东西,几乎都是到了营地就爆炸了,炸了有几万份揭帖到营中,现在就只有这一具没有爆炸。”

耶律乙辛稍稍想了一下,准确地把握住了孙子的意思,“你是说就这根杆子,能飞过三里以上,到了目标还能爆炸开来?”

耶律怀庆猛点头,要不是发现了这一点,他怎么会放下祖父交托的差事,赶着往回跑?

“佛保,做得好!”耶律乙辛不吝夸奖。

能一眼发现这飞天长杆的重要性,可见耶律怀庆还是有眼力的,尽管他离耶律乙辛的期待还有一段距离,但也算是不错了,比起孙辈中的其他人,明显地强出一头。耶律乙辛真心希望他的太子也能看到这一点,他耶律乙辛家的大辽,想要传承久远,这第三代也必须挑选贤能。

不过,耶律乙辛的声音却沉了下来,“但你可知道,朕交给你的差事因此被耽搁了。”声音中饱含了失望和怒意,“什么时候朕教过你,君命可违?军情可慢?”

耶律怀庆吓得一个激灵,急忙说道,“是孙儿错了,孙儿这就出去!”

他将长杆交给一名内侍,跪下行了一礼,慌慌张张就出去了。

发现只剩下自己,萧金刚立刻就感觉日子难挨了,尤其是皇帝只把皇孙给发落了,却完全不理会他。

耶律乙辛让内侍把长杆拿过来,就着灯火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还用小刀亲手拆开了杆头的外包纸壳,拆出了上百张揭帖,从里面露出了作为核心的竹筒来,方满足了好奇心,转过头来问萧金刚道,“佛奴,你说,这是不是南朝军器监的新玩意儿?”

萧金刚摇了摇头,之前他跟耶律怀庆已就同样的问题推断过,“不是军器监,军器监的手艺没这么糙,而且还没看到记号。”

这个判断的意义,萧金刚早已明白。也就是说,这一新兵器,是城中的工匠自己打造出来的。换句话说,御营的工匠同样能够制作得出来——他们比不过南朝军器监中的数以百计名匠,但要压倒区区一座城寨中的工匠,却不是什么难事。

耶律乙辛微微点了一下头,对萧金刚的判断表示认可。

若是军器监的产品,编号不用说,以他们的性格,肯定是用模铸铁壳做头部,这样才能保证整齐划一,武器性能不至有所参差。决然不可能用竹筒来造,何况还如此粗糙。

“还有呢?”耶律乙辛一边问,一边用小刀挑着竹筒里面的东西,竹筒后端已经被烧黑,但前段,却还有一包东西,挑出来,切开一看,果然是火药,不过全都湿透了。

弄了半天,没等到回答,他抬起头,“还有呢?”

萧金刚一直都在想,一下被催促,忙忙地答道,“不过也有可能还没有列装,是仿制的,俘虏不是供诉说天门寨里有个走马承受,是京里的武学毕业,极得寨主信重。开封武学据说人才颇多,说不定就是他带来的。”

耶律乙辛眉头不经意地皱了一下,这个猜测他不喜欢。

萧金刚一直都在察言观色,见了,连忙道,“还有可能……还有可能是被军器监忽视掉了!”

“的确。”耶律乙辛笑了一声。

军器监再有能耐,也是一个官府衙门,其中的官员到底会有什么样的德性,做老了臣子的耶律乙辛一切门清。

“幸好他们糊涂。”耶律乙辛不信这飞天长杆的发明者没有将其送到军器监过。

只看现在这外形,还有效果,就知道必然是经过多次试验得来的成果,可是却没有出现在军器监制造的名录上,这定然是被军器监里面颟顸的官吏给忽视掉了。

“这是个好东西。”老皇帝眼中透出惊人的神采,甚至精神都比之前旺盛了几分,他抚摸着长长的尾杆,颤声道,“说不定比火炮更强。”

萧金刚猛点头,他不敢乱说,但他也是这么想的。

火炮只能发射实心弹、链弹和霰弹,没有可以爆炸的炮弹,据说宋人有,但谁也没见到。而这飞天长杆,却能远射,能爆炸,做得越大,威力肯定就越大。要是能一口气装进几十斤的火药,尽管还是炸不塌城墙,可飞到城中,一炸可就是一片,屋舍、人畜全都完蛋。有此利器,什么样的城池攻不破?

“大辽这一回,说不定真能有超过宋人的火器了。”耶律乙辛颤声说着。

萧金刚忽然惊觉,他在皇帝的眼角上竟然发现了闪闪泪光。

耶律乙辛真的是激动了,胸口的痛楚都让他丢到了九霄云外。

就像是佃农,辛苦了几十年,都没能吃饱穿暖,可突然有一天,那佃农发现一门赚钱的买卖,如果成功,甚至能胜过他为之耕作的地主。那当然是要欢畅痛饮半个月的大喜事,激动流泪也是正常。

之前大辽的火器研究都是紧随南朝的步伐,却总是比南朝慢上一步,差上一级。

虽说已经足以镇压四方蛮部,覆灭千里之国,甚至能在万里之外,打得万乘大国丢盔弃甲,可是与正主比起来,还是远远不够。

就像那线膛枪,大辽工火监所造,只能给他一人当玩具,而军器监造,却已经在战场上屠戮大辽健儿。

不过现在,帐中的大辽君臣全都看到了一点超越老对手的希望。

这样的长杆不为南朝军器监所重,可是在大辽手中,却很有可能发挥出更加超越火炮的威力。

“佛奴,你知道吗。”自从南下之后,萧金刚从来没有在耶律乙辛的脸上看到如此欣慰轻松的笑容,“看到这杆子,朕都觉得那一炸挨得真是值了。”

萧金刚唯唯诺诺不敢接口,御帐之中,只听见大辽皇帝一人开怀的笑声,“哈哈,哈哈,真的是值了。”

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十四)第三十一章 离乡难知处(下)第二十四章 缭垣斜压紫云低(四)第三十八章 逆旅徐行雪未休(五)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十九)第一章 坐忘渭水岸(下)第二百九十三章 狂浪(下)第二百六十七章 长风(四)第一十五章 前路多坎无须虑(二)第四十二章 更与尧舜续旧题(上)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十六)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二)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二)第二十七章 片言断积案(上)第二百五十二章 新议(十八)第一十七章 往来城府志不移(十)第一百章 微雨(七)第三十九章 苦心难成事(下)第一百九十八章 火箭(六)第三十章 肘腋萧墙暮色凉(四)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六)第七章 烟霞随步正登览(五)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一)第四十章 岁物皆新期时英(四)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十一)第四十六章 了无旧客伴清谈(五)第五十七章 南北(十七)第二十五章 晚来萧萧雨兼风(上)第二十九章 君意开疆雪旧耻(下)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风尝随骠(十三)第二十八章 临乱心难齐(一)第四十章 中原神京覆九州(下)第二百八十二章 微澜(下)第一十九章 城门相送辙痕远(上)第三十七章 青山声碎觑后影(一)第四十八章 一揖而别独骑归(下)第三十一章 战鼓将擂缘败至(十)第三章 陋室岂减书剑意(下)第二十四章 兵戈虽收战未宁(七)第四章 惊云纷纷掠短篷(五)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五十八)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六)第一百八十七章 借款(一)第二十八章 临乱心难齐(七)第一十三章 庙堂(四)第三章 时移机转关百虑(一)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十一)第三十三章 旌旗西指聚虎贲(四)第三十四章 雨泽何日及(六)第二百五十章 新议(十六)第二十三章 弭患销祸知何补(十四)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九)第二章 天危欲倾何敬恭(六)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载迷(九)第一十三章 羽檄飞符遥相系(一)第二十四章 携眷西返家(下)第二十七章 京师望远只千里(八)第三十一章 虚实(十一)第二十六章 当潮立马夜弯弓(中)第三十八章 岂与群蚁争毫芒(五)第三十二章 吴钩终用笑冯唐(八)第四十三章 庙堂垂衣天宇泰(一)第四十九章 南北(九)第三十八章 逆旅徐行雪未休(二)第二十三章 铁骑连声压金鼓(三)第二百二十五章 变故(二十二)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难平(八)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六)第四十二章 更与尧舜续旧题(下)第三十三章 为日觅月议乾坤(十四)第二十四章 缭垣斜压紫云低(十)第三十一章 战鼓将擂缘败至(八)第一十三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八)第二十四章 缭垣斜压紫云低(三)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十五)第一十二章 兵蹙何能祓鬼傩(上)第三十三章 为日觅月议乾坤(十五)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十一)第三十六章 万众袭远似火焚(十一)第四十七章 岂意繁华滋劫火(下)第一十九章 虎狼终至风声起(中)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十)第四十一章 顺风解缆破晴岚(下)第一十一章 城下马鸣谁与守(九)第三十九章 铜戈斑斑足堪用(中)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一)第一十八章 向来问道渺多岐(一)第一章 巩州(上)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十三)第三十二章 江上水平潜波涛(中)第二十三章 谁言金疮必枉死(下)第四十八章 梦尽乾坤覆残杯(一)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二十四)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六十九)第四十四章 文庙论文亦堂皇(四)第三十章 肘腋萧墙暮色凉(十四)第二十四章 缭垣斜压紫云低(八)第九十章 尘嚣(二十一)第二百五十一章 新议(十七)第三十一章 风火披拂覆坟典(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