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都中久居何日去(一)

张载携弟子进京,在京城中引起了一阵轰动。

自从王珪、吕大防和韩冈一起上表推荐张载,不仅仅是士林之中对这位名震天下的儒门宗师翘首以待。连京城中的百姓也都心生好奇——能教出军器监韩舍人这样的弟子,又让王相公几次拒其于京城之外的大儒,当然不会是简简单单的人物。

由于如今各家名儒的宣讲,埋首于汉唐注疏,孜孜于章句之中的行为,已经不受如今士子们的喜好。人人都想从各家学派里,找到符合自己心意的解释。

在这其中,一直宣称要“大其心”的气学,尤其是有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最为符合这些立志要改变一切的年轻士子们的脾胃——张载在士林中的名望,并不全然是靠着韩冈的发明而来。

张载奉命抵京,先照规矩去了城南驿落脚。但韩冈已经帮他在京城中租了一间合适的宅院。而就在宅院附近,还有一间清静的寺庙,虽然关学严斥佛老,但并不妨碍张载的弟子们在寺庙里寓居——韩冈还为此散了一笔香火钱,让里面的和尚对关学弟子的到来关心备至。

张载守着朝廷规矩,在城南驿暂时落脚。京城的儒生们则连日造访,比起宰执重臣入住,还要热闹得多,让城南驿的驿卒不胜其劳,盼着张载早日搬出去。

不过赵顼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召见张载,虽然他也想早一点见见这位名满天下的大儒,但宰相的面子要顾及,而且张载的官位又不高,所以他觉得稍等数日再说。

在驿馆中歇了几日脚,尽管期间也见了不少宾客,张载的精神还是好了不少。也能走出来拜访亲友。一日闲空,甚至还来军器监看了一看韩冈的发明。

如板甲局、弓弩院,就算张载也不便入内。但打造风车、水车的工坊,却并不介意有人参观,世间都有的器物,就不需要太过严谨的保密。而且张载是韩冈的老师,在世人眼中,根本就没有隐瞒的必要。

就在兴国坊一角的一座院落中,几架风车正呼啦啦地转着。

这是军器监打造风车、水车的工坊。风车有大有小,但形制都差不多。只有一架例外,四片长长的扇叶十字形的舒展开来,中轴平行于地面,与其他风车截然不同,但照样在迎风转动。

“这一架风车倒是特别得很。”张载很有兴致地抬头看着。

“这一架是学生让工匠打造的新式样,要试一试与寻常所见的风车哪个更好一点。”

后世说起风车,就是四片扇叶十字形的伸展开来,但此时韩冈所见的风车,中轴是竖着的,七八片扇叶挂在轴上拉出来的长杆一圈,就像是拉起船帆的桅杆,只是挂在桅杆上的帆多了一点而已。

哪种风车的效率更高,韩冈心里也有数。至少千年之后世间通用三片叶的风力机器,是以哪一种风车为蓝本,他还是记得的。不过放到如今,材料不同,结构有别,就不能遽下断言。如今要做的,就是要让人将两种风车都打造出来,进行一番对比再说。

“先生应该听说了学生与水磨坊的一点龃龉——前些日子信上也写了。”韩冈向张载解释着理由,“既然学生在手上抢走了他们的位置,照情理也该还回去一个能抵数的。虽然比不上水力驱动的方便,但冬天汴口不开,水磨坊其实也是无用,而风磨到了冬天可是能派上大用场的。有风时用风力,无风时用畜力,四季都能使用。”

“事情补救了就好。”张载点头微笑,又叮嘱道:“玉昆你一干发明虽好,但也是夺人口中之食,行事不可不慎。”

“学生明白。”韩冈低头受教,知道轨道使许多力工失业的事,还是让张载知道了。

……

进抵京城的不仅仅是张载,过了两天,种建中就给韩冈带来了一个消息,说王舜臣就要调任鄜延路,任延州东路都巡检。

王舜臣要调任鄜延路,这是种谔的提议。新任鄜延路兵马副总管的种谔究竟在打什么主意,那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等再过几日,说不定他就又要上表求取横山了。

种谔既然存了这个心思,自然就要在身边聚居精兵强将,而且是听他号令的精兵强将——他离开鄜延路这几年,人事变动频频。为了能求取出兵,种谔需要一个与他同样求战的鄜延路军官团。

王舜臣虽然是在熙河路出头,威名赫赫,如今再熬两年,甚至就能往都监一级去了。不过他毕竟出自种家,种谔也能信用于他。有了这位在军中得享盛名的年轻将领,北取横山的把握又多了一分。

但韩冈并不喜欢这个调令,在他看来,以熙河路的现状,攻打兰州的时机已经成熟。如果要对西夏动手,还不如先从熙河路发力。这时候调走熙河路的核心将领,其实得不偿失。

熙河路当地驻军的俸禄和粮食都已经能做到大部自给自足,就是兵器、甲胄,如果在岷州的滔山监设立军器坊,照样能够自产自销——尽管这只是指得和平时期,到了开战后,军费粮秣肯定还要外来补充,但消耗绝不会太多。

另外,兰州城中,禹臧花麻已经动了背离西夏的心思,与熙河路暗通款曲。只要他叛投过来,甚至不用大动干戈,兰州城就能拿下来。

兰州一下,不仅可以将吐蕃诸部与西夏分隔起来,兵锋也能直指被党项人占据的河西走廊,只要再溯咯罗川【庄浪河】北上,攻下洪池岭【乌鞘岭】,便能恢复旧时的丝绸之路。而更重要的,兰州越山向北,就是西夏兴灵腹地了。这比起在鄜延路攻打横山,对西夏的直接威胁要更大。

这几点,其实不用韩冈说,只要熟悉西事的人,都能看得出来。自然,王安石父子也能看得出来。

“但由谁领兵下兰州?”

“鄜延路的种谔岂会愿意为熙河路打下手?”

韩冈连夜来拜访王安石,并不是来阻止此事。这一件事多半是天子的主张,枢密院中吴充、王韶都没能阻止,王安石也不好为一个都巡检反对天子的意见。他只是打算来推动攻取兰州——兰州一下,熙河路在北地有了山河之险,也便安全了。但韩冈没想到,王安石父子已经在为攻取横山做准备了。

“熙河、鄜延两边同时动手都可以,大宋有足够的实力支撑起两地同时开战。党项人就不一定了。”

“只是横山,不会惊动辽人。如果两线动手,辽人岂会坐视?”王安石摇头道,“玉昆,别忘了现在秉常已经是辽国的驸马了。”

秉常是辽国驸马,娶了挂着公主名头的契丹宗女。虽然这个亲戚关系在大部分时间都不过是个幌子而已,但大宋如果是以灭国为目的的大举进攻,辽国就有充分的理由来出兵干涉,这一点不能不顾及。

王雱也笑道:“先攻下横山,禹臧花麻岂有胆量再抗天军?必然举城来投。这可是一举两得。”

“玉昆,知道你出自熙河路,但事关全局,横山必须先拿下来。”

韩冈当然知道横山的重要性,一旦据有此地,关中腹地便能就此高枕无忧。而兰州只关乎熙河路,与关中隔得太远。所以王安石、种谔都看重横山不是没有道理,可怎么就不想想天子在辽人的威胁下会做出什么样的应对?吃过一次亏难道还记不得教训吗?

“辽人不会为一个兰州城而出言威胁。可一旦夺下了横山,甚至是举兵攻打横山,辽人就有可能立刻干涉。”两地的战略意义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在名气上也有很大的区别,这点不用韩冈多说,“一旦辽人干涉,是继续打下去,还是撤军,谁也说不准。如果官军畏于辽人而退缩,禹臧花麻还会心向中国吗?”

赵顼此时必然信誓旦旦不惧契丹,但事到临头会怎么样,韩冈可半点也不看好。

王安石叹了一口气,说道:“朝廷准备让熊本去熙河路,任熙州知州。”

这几年大宋朝廷不仅仅在熙河、荆南兴兵,收服羌、蛮。在西南,也有熊本领兵为大宋开疆拓土。不过他功业不及王韶,名气不及章惇,被压制得黯淡无光,但他的能力无可挑剔,也是第一流的人才。

“熊本在西南的确有所成就,但对于陇西事务,他可是毫无经验。”韩冈反对这项任命。以熊本这个人选去熙河,的确有抢准时机攻占兰州的用意,但熊本对当地的情势不熟,恐怕会贻误战机,还不如调沈括去。

“……玉昆,是不是你打算回熙河路?”因为王安石担任了宰相,韩冈最近就上表自请出外,王雱自然会有这方面的联想。

韩冈心头微怒,他是这样的人吗?……怪不得一开始不提熊本去熙州的事,原来是怕自己听说后要抢着去。

他眯起眼睛,笑了起来:“小弟在熙河路有事挂心,但军器监也有放心不下的事,水力锻造作坊还没有完工,板甲局也还待磨合。还想在矿山中推广轨道,另外还有飞船的改进。事情太多,每一个有些难以放下。”

“玉昆。”王安石诚恳地说着,“既然你也有如此想法,那就在京中多留一阵子。京城需要你的地方很多,不要急着出外。”

第二十三章 弭患销祸知何补(十六)第二十八章 临乱心难齐(十)第四十四章 一言镇关月燎辉(下)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七十九)第一百四十一章 梳理(十一)第二十七章 京师望远只千里(七)第一十二章 庙堂(三)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三)第二十二章 明道华觜崖(一)第二十三章 弭患销祸知何补(二)第一十一章 城下马鸣谁与守(八)第一章 一入宦海难得闲(三)第二十五章 闲来居乡里(二)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十)第三十四章 彩杖飞鞭度春牛(中)第一十四章 飞度关山望云箔(一)第三十一章 离乡难知处(中)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二十一)第二十四章 虚实(四)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三五)第二十四章 兵戈虽收战未宁(七)第四十二章 潮至东崂触山回(下)第一十六章 夜凉如水无人酌(上)第一十三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八)第九章 拄剑握槊意未销(九)第三十章 肘腋萧墙暮色凉(九)第二十一章 欲寻佳木归圣众(九)第九章 拄剑握槊意未销(九)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风尝随骠(七)第四十六章 正言意堂堂(中)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岁期行旅(五)第一十一章 安得良策援南土(四)第二十二章 瞒天过海暗遣兵(六)第三百一十四章 权相(下)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八)第三十一章 风火披拂覆坟典(四)第一十三章 已入苍梧危堞远(上)第一十一章 安得良策援南土(四)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难平(九)第一百七十七章 变迁(四)第五十五章 南北(十五)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十二)第四十五章 千里传音飞捷奏(中)第二十六章 鸿信飞报犹觉迟(四)第四十六章 龙泉新硎试锋芒(一)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四十七)第一十三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十七)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十一)第五章 九州聚铁误错铸(四)第三十章 肘腋萧墙暮色凉(七)第一百三十七章 梳理(七)第二十三章 内外终身事(上)第四十章 岁物皆新期时英(二)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风尝随骠(十六)第二十四章 兵戈虽收战未宁(一)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岁期行旅(九)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一)第一十二章 锋芒早现意已彰(一)第三百零一章 不悖(五)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七)第二十四章 缭垣斜压紫云低(十六)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二十三)第五十一章 南北(十一)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风尝随骠(五)第一章 劫后梦醒世事更第二十四章 兵戈虽收战未宁(一)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七)第八章 君臣(中)第三十四章 道近途远治乱根(中)第二十五章 虚实(五)第三十三章 为日觅月议乾坤(六)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十一)第四章 惊云纷纷掠短篷(四)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六)第一章 庙堂纷纷策平戎(五)第四十章 帝乡尘云迷(二)第二百零二章 火箭(十)第二十八章 夜钟初闻已生潮(五)第二十三章 内外终身事(上)第一十九章 萧萧马鸣乱真伪(一)第二章 边声连角不知眠(一)第四十七章 不知惶惶何所诱(上)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八)第二十七章 舒心放意行所愿(中)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岁期行旅(四)第一百零七章 微雨(十四)第六章 仲尼不生世无明(中)第一十九章 波澜因风起(上)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七)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二十六)第四章 惊云纷纷掠短篷(七)第七十章 尘嚣(一)第四十二章 壮心全向笔端含(上)第四十一章 南北(一)第一十一章 飞雷喧野传声教(十四)第九章 长戈如林起纷纷(六)第三百零七章 崩塌(上)第二百六十六章 长风(三)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二十一)第三十八章 骤风(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