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一章 安得良策援南土(五)

韩冈坐在桌前。

青色纱罩笼着烛光,照得室内一片晕黄,偶尔噼啪一声的烛花轻爆,就会让他映到墙上的身影一阵摇晃。

外面的更鼓声提醒着他已经快要到三更了,可是韩冈现在还没有困意。明天应该能听到结果了,就不知道天子会不会如他和章惇所愿。

其实章惇并不是个合适的人选,王韶才是。王韶若是愿意,只要他向天子申请,决无不允之理。而当他当上主帅,怎么调兵都容易解决。

韩冈前日曾跟王韶商议过,希望王韶能主动申请南征的帅位,但王韶摇了头。

王韶并不想去南方。就算平灭交趾能让他更进一步,他更愿意凭着对西夏的战功,成为枢密使。

王韶看似激进,献奇策、用奇兵、立奇勋,世称三奇枢使,但他其实是保守的性格。旧年在陕西游访数载,将河湟边地的地理民情都了解通透之后,才献上了平戎策。而担任秦凤路机宜时,也是深入了解的本路人事,提拔了一干合用的手下,才正式开始拓边的进程。河湟开边在军事上的顺利,其实也是跟他夯实了用兵的基础分不开关系。

现在要他立刻统领大军去全然陌生的南疆,王韶并不愿冒这个风险,而且统领荆南军队他更是没把握,尽管有李信和刘仲武。“如果以三年为限,倒是可以走一趟。”

“邕州哪里能等到三年,三个月都等不了。”韩冈记得昨天他是这么对王韶说的。

而王韶则是很冷淡地回答:“邕州不需要救,也救不了。能及时救援邕州的军州只有桂州和广州。即便是荆湖南路的潭州,从收到朝廷诏命到发兵抵达邕州,差不多也要一个月的时间。算上消息来回京中传递的耽搁。自邕州被围,到潭州援军抵达,最快也要两个月以上——差不多七十天!”

“以交趾国力,能支持出战的十万大军的粮草供给?我也查过了钦州、廉州还有邕州以南几个军寨的存粮数目,也支持不了十万兵力多久。交趾发兵越多,围城的时间就会越短,怎么算绝不会超过两个月。从潭州派去的援军抵达,交趾人早就退了。”

“也有可能是号称十万而已。”韩冈反驳道。

“如果十万仅是号称,实际上只有两三万,那邕州城则根本不需要担心。就算三五万,只要在攻城时损失个三四千,也就得退军了,以邕州的城防杀不了三四千贼军?交趾人什么时候善于攻城过?”

王韶说得是兵家正论,韩冈无从驳起,这些都是他知道的,根本没办法否认。但他总觉得关系到拥有数万子民的城市安危,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可能,就要做出百分之一百的努力。

王韶知道韩冈不服气,耐下性子说道:“就如当年平侬智高之乱,皇佑四年九月廿一狄青领命为帅,十月初八方才上殿陛辞。等到他领军抵达昆仑关的时候,都已经是皇佑五年的正月了。这还是算快的,朝中无人作梗,而西北两处有澶渊之盟、庆历和议,都不会阻碍调兵。换做现在,你想想能否来得及?”

“以邕州的情况,要么就是数日之内就被攻克,要么就是交趾人支持不住、撤围而去。说交趾贼军能围攻邕州城数十日,甚至几个月,几乎没有这个可能……玉昆。你一向沉稳,怎么今次如此焦躁?”王韶不解地问道。

“不是急躁,而是只觉得该这么做。”韩冈如此回答。

他的态度是受到了后世对交趾的成见的影响,而苏缄这位忘年交,也是韩冈想尽快出兵援救的原因。听到了交趾北犯的消息后,韩冈十分后悔没有听信苏缄的警告,没有尽力帮他说服朝堂上下。

南方潮湿多雨,八百具神臂弓可坚持不了多久,就算神臂弓用得筋角等物并不多,但也同样容易受到湿气的影响。如果邕州失陷,韩冈不觉得自己会没有责任。

只是王韶的态度,让韩冈难以如愿。而这等事,也是勉强不来,韩冈也没办法劝得王韶改变想法,正如王韶对他说的:“就没有想过仓促出兵进而失败的情况?不是所有人都能如侬智高那般好欺负的。”

甚至是郭逵,恐怕也不一定会愿意。有狄青的先例在,武将升得越高就越是危险。胜则不能加功,败则不免责罚,他何必去吃那个苦头?

只是韩冈救援邕州的心意坚定,所以他与章惇一拍即合,尽快调动荆南驻军南下救援。灭国的事先放到一边,先击退交趾人,确定广西的安全,才是首先要考虑的。

近三更的时候,在妻妾的催促下,韩冈正准备就寝,天子的传唤也送到了他的家中。

从前来传达口谕的内侍的口中,听到了天子到底招了哪几位入宫,韩冈脸色大变。摇着头,骑上马,随着前面并不相熟的内侍,在夜色中匆匆赶往宫中。

快要抵达右掖门的时候,就见到前面一队只有十来人的队伍,正在城门前,上去一看,正是章惇。

回头见到韩冈,章惇就忍不住抱怨起来。

“天子怎么这般糊涂?!”章惇都口不择言了,也不管两名内侍就走在前面,“宰执是什么身份,连夜招入宫中。明日京中说不得就要遍传谣言!”

“我也是这么说的。”韩冈摇了摇头,叹了口气,也是觉得赵顼实在犯了糊涂。

他和章惇白天时都是认为赵顼会绕过两府直接下旨。两府八公如今分成三派,一派旧党、一派新党、一派看热闹的,朝堂上要能争出个结果就有鬼了。而天子的性子急,章惇和韩冈在白天时又给了他另外一个选择,纵然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后患,但眼下毕竟没有发生,所以直接采纳两人的意见可能性很大。

但两人绝没想到竟然会被连夜唤入宫中。而且不仅他们,连同宰执们都一起叫来了。从内侍嘴里听到这个消息后,韩冈一直在摇头。出了这等事,明天还不知会被风传成什么样,再是军情紧急都不能这般行事!

招小臣漏夜入宫没什么,就算是翰林学士、中书舍人这样的两制官也一样说得过去。可宰相执政就不同了,身荷国鼎之重,一举一动都影响着朝堂大局,多少双眼睛看着他们。一见宰执们匆匆忙忙入宫,还能会有什么样的联想?说得难听点,现在雍王赵颢恐怕已经被人从床上叫起来,竖着耳朵听着宫里的动静呢。

在外面听了通传,两人趋步进殿。两府八公,王安石、韩绛、吴充、吕惠卿没到,而冯京、王珪、蔡挺、王韶则是都到了。而同时被传召的燕达也到了。

宰执们的府邸离着宫城很近,这个时候又不可能再出去饮宴,应该都在家里。现在没到的,多半就是直接挡回了天子的口谕。韩冈心道,看来谁是真宰相,这时候就能分得出来了。

赵顼脸色正难看,当王安石第一个将他派去的内侍赶回来时,他就知道这件事做错了。但事情已经如此,有没有补救的余地。反正谣言毕竟是谣言,只要没有后续的事实跟进,京城中就是又再大的风浪也能平复下来。

看到韩冈和章惇两人进来,赵顼也不多说闲言赘语,直接道:“章卿,韩卿。关于援救邕州一事,需要调动多少潭州驻军。”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冯京当即站出来反对,“万一江南变乱,敢问如何收拾残局?”

王珪也道:“陛下,江南可是根本,若无江南纲粮,京中亦要闹起灾荒。”

冯京、王珪的阻挠在意料之中,甚至不能说他们是以私心坏国事。如今的情况,没有一条是万全之策,章惇和韩冈的提议,也是冒着风险。相对于两人,冯京他们的提议则更为稳妥——只要将邕州丢在一边。

而现在没有王安石、没有吕惠卿,王韶因为不支持韩冈的提议,也不会帮着说话,只有韩冈和章惇孤军奋战。

“只要赈济及时,安抚有方,何惧流民作乱?难道相公认为江南有多少不肖之官,会惹得百姓揭竿而起!?”

这等水平的反驳,冯京根本不放在眼里:“两年前的河北流民,靠的都是江南的纲粮。如今江南灾荒,赈济灾民的粮食又要依靠哪里?南征大军南下,消耗的粮草又要从哪里征调?”

“够了!”

赵顼厉声呵斥道。又变成了白天时两边争执不下的场面了。见到天子发怒,冯京和章惇便低头请罪。

“章卿、韩卿,调动潭州驻军救援广西,到底需要多少兵马?”

“只要两千人足矣!”章惇答道。

“两千兵马?!”赵顼惊讶地问道。

“只需两千!”韩冈为惊讶的天子解释道,“譬如斩马刀,其锋一刀可断马首。可近六斤重的长刀并不是皆为精钢所制,而仅是以钢为锋刃,刀身仍为锻铁,也就是夹钢法所打造。用兵亦是如此,精锐为锋刃,寻常的军卒才是主力。以千名历经战事的精锐开路,而桂州守军从后掩杀,交趾贼军不堪一击。”

冯京冷笑起来:“只是区区两千援军,不及桂州驻军的三成。领军将校又是资望浅薄,如何会被帅臣看重,当作锋刃使用?交趾敢侵攻中国,刘彝当引罪避职。桂州知州尚未选定。既然章惇信誓旦旦,臣请以章惇为桂州知州,统领广西军事,平靖路中。”

“章卿?”赵顼将视线转了过来,冯京的提议倒算不错。

章惇愣住了,他是要做南征的主帅,不是广西经略。但他是个敢于拼命的性格,这时候拒绝了,南征之事可就跟他再无瓜葛。答应下来,日后还有机会,“臣领旨!”

见章惇答应了去桂州,赵顼又想起了韩冈的职位,“韩卿、冯卿、王卿、吴卿同荐你为广西转运副使,不知你可愿意就任此职?”

韩冈同样是怔了一下,怎么是广西转运副使?脑中这么一转,立刻就反应过来。心底冷笑,小心偷鸡不成蚀把米。上前道:“臣既食朝廷俸禄,自当为陛下分忧。”

第十章 进退难知走金锣(下)第二十一章 欲寻佳木归圣众(十)第二十六章 惶惶寒鸦啄且嚎(下)第一十一章 城下马鸣谁与守(十七)第四十二章 诡谋暗计何曾伤(四)第三十五章 重峦千障望余雪(四)第一十三章 不由愚公山亦去(六)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载迷(四)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三)第二十八章 夜钟初闻已生潮(四)第三十六章 万众袭远似火焚(八)第六十四章 宴火(六)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二十一)第三十一章 战鼓将擂缘败至(八)第二百五十六章 新议(二十二)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风尝随骠(十一)第一十九章 城门相送辙痕远(上)第二十二章 汉唐旧疆终克复(下)第二十七章 京师望远只千里(七)第三十七章 长安道左逢奇士(上)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十)第一十一章 飞雷喧野传声教(八)第四十六章 正言意堂堂(中)第三十五章 势颓何来回天力(下)第三十四章 山云迢递若有闻(十三)第四十一章 顺风解缆破晴岚(中)第八章 四句千古传(上)第三十章 随阳雁飞各西东(十三)第一百九十章 借款(四)第五章 冥冥冬云幸开霁(五)第三十三章 为日觅月议乾坤(四)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进退地(十二)第八章 太平调声传烽烟(六)第二十一章 欲寻佳木归圣众(十八)第六章 日暮别乡关(上)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二十五)第二百七十一章 长风(八)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剑履(四)第一百七十一章 暗潮(六)第三十八章 逆旅徐行雪未休(五)第二百五十六章 新议(二十二)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闲人自忙(十)第二十八章 大梁软红骤雨狂(九)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九)第三章 墙成垣隳猿得意(下)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十)第一十六章 山入四荒更郁苍(中)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十)第二十三章 弭患销祸知何补(四)第二十三章 弭患销祸知何补(十三)第四十六章 正言意堂堂(下)第三十九章 太一宫深斜阳落(三)第一十五章 经济四方属真宰(下)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四)第一十一章 立雪程门外(上)第四十一章 辞章一封乱都堂(二)第二十三章 内外终身事(中)第四十五章 樊楼春色难留意(一)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难平(一)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九)第四十三章 庙堂垂衣天宇泰(十三)第二十三章 奉天临民思惠养(下)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十二)第三十三章 旌旗西指聚虎贲(四)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十五)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二六)第三十六章 望河异论希(四)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二十七)第三百零八章 崩塌(下)第二十七章 京师望远只千里(七)第三十九章 遥观方城青霞举(五)第一十一章 飞雷喧野传声教(七)第三十二章 吴钩终用笑冯唐(二十)第一十六章 晚来谁复鸣鞭梢(下)第二十一章 欲寻佳木归圣众(二)第一十二章 锋芒早现意已彰(十一)第一章 一入宦海难得闲(四)第二十四章 缭垣斜压紫云低(十六)第七章 烟霞随步正登览(十)第八章 太平调声传烽烟(三)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二十七)第一十一章 五月鸣蜩闻羌曲(一)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十八)第一章 纵谈犹说旧升平(八)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十三)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剑履(八)第四十二章 诡谋暗计何曾伤(四)第一十二章 恶客临门不待邀(上)第三十六章 望河异论希(三)第三十八章 逆旅徐行雪未休(二)第一章 一年穷处已残冬(中)第一百五十七章 阻卜(中)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二五)第一十五章 焰上云霄思逐寇(八)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四一)第三十七章 长安道左逢奇士(下)第四十三章 长风绕城遥相对(上)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十二)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十六)第二十八章 大梁软红骤雨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