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天南铜柱今复立(中)

大宋的太皇太后曹氏,可以说是当今世上最为尊贵的存在。

即便是贵为天子,到了她的慈寿宫中,也是得跪下来行礼。而对于远在北方的另一位皇帝来说,依照旧年的盟约所定,她同样是必须尊称为叔母的长辈。

曹氏也不仅仅是靠着辈分,她也曾经在英宗皇帝重病的时候,作为天子的代理,统治过这座拥有亿万人口的帝国。垂帘听政的权力,古往今来,也只有少数女子曾经拥有过,而这些女子,往往沉醉于这份权柄,如同尝到了蜜糖的蚂蚁,得到之后再舍不得放弃。

只有曹氏,当英宗皇帝病愈归来之后,便将手中的权力毫不恋栈地放弃了,尽管中间有些小波折,但这份德行至今仍备受世人敬仰。

但不论她的身份有多么尊贵,她的能力有多么出众,她的名声得到多少赞美,在不断流逝的时光面前,她并不比站在她的寝宫门前的内侍们更有优势。

唯有时间带来的老迈和死亡是平等的。

尽管曹氏也不过是花甲之年——官场之上,到了七八十岁依然坚持着为皇宋奉献着忠心的臣子人数并不少,宫廷之中,真宗皇帝的贵妃沈氏也是新近以耄耋之年辞世——但她的健康状况,这些年一年比一年衰弱,生命正一点点地走向最终的结局,也许还有五六年、甚至八九年,但也有可能就在下一刻。

宫中的初春依然很冷,宫城外已带着春日暖意的和风,吹到了宽广幽深的殿宇之中的时候,却莫名地变得阴寒起来。

炭火时时燃烧着的暖阁中,倒是暖意盎然,嗅不到半点烟熏火燎的味道,若有若无缓缓弥散开来的浅色烟雾,那是沉香在香炉中燃烧。

从午后的浅睡中醒来,曹氏听见了暖阁外间的动静,有些困顿地睁开眼:“是谁来了?”

“太皇,是官家来了。”给太皇太后捶着腿的贴身女官回着话,手上动作并不见停。

“官家来了,怎么都不喊老身起来。”曹氏责怪着。

“娘娘难得睡得安稳,孙儿不敢打扰。”赵顼走进内间,笑着说道。

当今天子意气风发的样子,这两年来是难得一见。嘴角的笑意,恍惚十年前刚刚登基时的模样。

“官家今日殿上受贺。平灭一国的大胜,自太宗皇帝之后,可是再没有过。”

“只是为了交趾而已,若是为了西夏那就好了。”赵顼遗憾的口吻似是不满意,但曹氏哪能不知道孙子的想法,心中早已经是乐开了花。

曹氏还记得,赵顼初登基的时候,便身穿金甲来拜见自己,还询问穿戴得到底怎么样。那时候的皇帝,不过是个什么都不懂的黄口孺子。如今十年过去了,当时还显得甚为稚嫩的天子,也在三千多个日月交替中,变得深沉起来,往一个合格的皇帝靠拢。

曹氏从榻上起来,赵顼连忙上来搀扶着。祖孙两人从暖阁中走出来,曹氏问道:“官军什么时候班师凯旋?”

“大约要两个月。”赵顼扶着祖母,散步似的慢慢走着,“交趾境内的道路因为雨水坏了不少,只能借道海上返回邕州。正好要在海门镇开港置州,也是顺便走上一趟。”

“交趾要设州了?”曹氏问道。

“正是。只是差点就看不到。”赵顼感叹着,“今年交趾的雨来的也比往年早,雨水还大,要不是章惇韩冈当机立断,放弃等待援军,径直攻进了交趾境内。这时候也只能望雨兴叹。那样下来,可就又要多耗一年钱粮。”

曹氏望着殿外的草木,已经有着融融嫩绿,快要到踏青的时节。一年年地过得当真很快,仁宗朝的事还在眼前,但睁开眼后,新帝已经登基十年了:“当年为乱天南的侬智高,只是一个被交趾欺压的叛逆而已,却一举引得天下骚然。但这一次,平掉的却是交趾。论起战功,狄青也不能与章惇等人相比。”

“章惇、韩冈、燕达等人的确是有大功于国。”赵顼点头说道,“等他们回来后,孙儿也不会吝于封赏。”

当今的天子正在最得意的时候,由于新法的成功——不论民间有多少怨声,至少是富国强兵的初衷已经达到了。这就证明了当初皇帝一意孤行的正确,当一个人习惯于自己的正确,那么他就很难再听从别人的意见。

“章惇回来后,当能入西府了?”

赵顼点头道:“一个枢密副使而已,肯定是要给他的。”

“那韩冈呢?”曹氏问道:“是要进学士院了吧?”

赵顼默然,韩冈如果回朝,想挑个合适的职位将他安排下,很是有些难度。翰林学士的地位太高了,但以韩冈的功绩,却是绰绰有余。

曹氏叹了一声,“韩冈今年也就二十五六吧?放在他这个年龄,考上一个进士都是难得的很。可看他这些年立下的功绩,就是韩琦也要比他差许多。”

“韩冈是治世之材。”

“韩冈有才,德行也自不差,最难得的是敢于任事,就算偏远之地也不退避。日后当是能入两府,做宰相,”曹氏瞥了眼孙子,“不要让他没了好结果!”

赵顼抿起嘴,点着头,“孙儿明白。”

驾驭臣子,要有节、有度,不能超过应有的限度。自古宠臣,有好结果的不多。太过于受到重用的能臣,也往往难以做到富贵终老。而且世上也多有少年显贵,易于早夭的说法,甘罗十二岁拜相,但他连弱冠之年都没有活到。

治世之材,必须要多多历练,韩冈需要的是在地方上的历练,而不是未及而立,便侧身都堂之中。

“孙儿会好生安排下韩冈的。”

……

海门镇地处富良江的入海口,出产并不算丰富,加之两百多年前,还是行交州治所的时候所修建的海堤,这些年来毁损严重,使得自海岸,往内陆去的十来里,都是一片无法种植粮食作物的盐碱地。

不过这座港镇,至少还能看得出旧年的规模。城墙周长五里许,虽然无法跟好大喜功的李公蕴建起来的升龙府,但比门州还要大上一圈。只要稍作加固和修补,就能变成一座镇守天南要塞。

新的港口就在紧邻海门镇的地方修建,旧日的港口不敷使用,因为所处位置不佳的缘故,就连扩建都有些麻烦。

带着工匠,章惇和韩冈派了亲信,一路在海门镇境内绕着圈子,寻找着更适合安排港口的位置。从河口到海边,用了两三天的时间,工匠终于找到了一处更为合适的位置,就在海岸线上。

章惇和韩冈在忙碌中抽出空来,跟着去见识一下最合适的地点。

海边的空气带着几分咸腥,但海天一线的辽阔,让第一次看到大海的人们,从心底里叹为观止。

就是韩冈有些例外。自从来到这个时代后,他还是第一次看见大海,不过并没有什么感触,也没有分心去看风景,一门心思地就放在了修筑海门港的上面。

章惇对于韩冈这等对海上美景视若无睹的态度,感觉很是奇怪,“玉昆,你可是出身关西,怎么看到大海一点没有反应。”

再怎么说,在看到一轮明月从海中冉冉腾起的时候,但凡士人至少该感慨一二。但韩冈却是什么话都没有,很是让章惇觉得匪夷所思。就算是李宪,可也是在海滩边望着大海愣了半天才回过神来。

“为何?”韩冈正专注地看着工匠们画出来的图纸,闻言讶异地抬起头,“正事要紧吧?”

“难怪玉昆你做不得诗赋,只是心境上就差了一层。”章惇摇着头,感慨不已。他估摸着这就是韩冈为什么不擅诗赋的原因了,“诗词歌赋,言情言志,皆是发自肺腑。玉昆你对这天地造化的景致视若无睹,哪里可能做得了诗赋。”

韩冈啧了一下嘴,凯旋在即,章惇倒是有心情拿自己开玩笑了。也不想想,海门港规划才开了头,不在上京前将千头万绪的事务给敲定下来,走了之后,可就是要乱作一团,不知会拖到哪一年去。

韩冈并不清楚朝中对自己的安排基本上已经达成了难得的默契,但他知道,章惇作为主帅,过段时间肯定是要领军凯旋回京,在京城中宣扬此战的辉煌战果。

当章惇离开了之后,为了保证广西局势的稳定,韩冈这位转运使就不可能同时离任,至少要有半年以上的间隔。

记得当年河湟开边胜利之后,王韶凯旋归京,而自己则是留下来处置后续。五六年过后,自家还是少不了这样的差事。

最好还是早点将最后一点工作给完成,然后试试调回内地,凭着自己的功绩和手腕,到了任何一路,都能轻松胜任。

不过在这之前,还是要将海门港建起来,要控制住南洋,一座合格的港口必不可少。

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二)第四十二章 更与尧舜续旧题(中)第二十三章 弭患销祸知何补(十一)第四十一章 诽诽谏垣鸣禁闱(下)第一百七十七章 变迁(四)第四十八章 梦尽乾坤覆残杯(五)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十二)第四十五章 儒生合在贤能举(中)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七十八)第六章 日暮别乡关(上)第五章 流水(中)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风尝随骠(二十二)第六章 日暮别乡关(上)第一十一章 城下马鸣谁与守(十七)第三章 时移机转关百虑(四)第四十六章 正言意堂堂(上)第二十四章 缭垣斜压紫云低(五)第一百三十六章 梳理(六)第四十七章 天意分明启昌运(上)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九)第四十六章 世情如水与天违(中)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二十)第三十二章 虚实(十二)第一十三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十三)第一十三章 不由愚公山亦去(六)第二十五章 山水流连住多时(下)第二十九章 百虑救灾伤(六)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进退地(十一)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剑隐风雷(四)第一十四章 落落词话映浮光(上)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二)第四十六章 龙泉新硎试锋芒(二)第二百一十一章 变故(八)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进退地(五)第二十一章 欲寻佳木归圣众(二十)第三十四章 雨泽何日及(二)第三百零六章 不悖(十)第一百一十二章 密云(上)第一十一章 安得良策援南土(五)第二百二十三章 变故(二十)第四十六章 了无旧客伴清谈(四)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三十五)第一百二十九章 后顾(中)第二十七章 更化同风期全盛(上)第八章 朔吹号寒欲争锋(三)第八十二章 尘嚣(十三)第三十一章 离乡难知处(上)第三十八章 一夜惊涛撼孤城(下)第四十三章 修陈固列秋不远(三)第四十六章 世情如水与天违(中)第八十九章 尘嚣(二十)第三章 时移机转关百虑(五)第二十六章 虚实(六)第二十三章 弭患销祸知何补(十五)第二十八章 大梁软红骤雨狂(三)第三十五章 甘霖润万事(中)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二十三)第一十六章 晚来谁复鸣鞭梢(下)第一十一章 飞雷喧野传声教(一)第二十八章 遥别八桂攀柳枝(上)第三十二章 虚实(十二)第四章 力可回天安禁钟(下)第四十八章 辰星惊兆夷王戡(中)第三百一十九章 无妄(中)第一十一章 五月鸣蜩闻羌曲(五)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三十四)第四十二章 潮至东崂触山回(中)第四章 惊云纷纷掠短篷(五)第一十七章 籍籍人言何所图(下)第三十七章 青山声碎觑后影(一)第一百二十二章 扑朔(上)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七)第四十二章 皇祚思无疆(下)第二十八章 临乱心难齐(三)第二十九章 百虑救灾伤(十一)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剑履(五)第四章 惊云纷纷掠短篷(四)第二十九章 百虑救灾伤(十一)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十五)第二十二章 声入云霄息烽烟(下)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二十六)第三百章 不悖(四)第一百八十八章 借款(二)第四十五章 仁声已逐春风至(上)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八)第二百五十九章 新议(二十五)第三十七章 朱台相望京关道(六)第一百四十六章 梳理(十六)第一章 庙堂纷纷策平戎(五)第四十四章 文庙论文亦堂皇(四)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二)第二百七十七章 长风(十四)第四十六章 易法变制隳藩篱(十一)第二十九章 坐感岁时歌慷慨(中)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五)第二十三章 弭患销祸知何补(三)第四十六章 正言意堂堂(中)第四十四章 闻说纷纷意迟疑(中)第八章 朔吹号寒欲争锋(十二)第二十三章 弭患销祸知何补(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