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愿随新心养新德(下)

盛怒之下,韩冈直到回返家中的时候,脸色都有些难看。

拥有两世人生,在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浸淫于红尘中,韩冈的城府其实已经修炼得很到家了。

喜怒不形于色只是寻常而已,如果仅仅是政坛上的纷争,无论是占据上风,还是吃了点亏,对他来说,都不是什么大问题,就像流水过石一般,留不下什么痕迹。

但今天的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张载是他尊敬的师长,而通过气学为媒介,将后世的科学包装一番后带到这个时代,也是韩冈平生的夙愿。吕大临的这一手,不但侮辱了已经过世的张载,同时对韩冈的计划有着无法预测的影响。

所谓关心则乱,韩冈虽然没乱,但心情的确是糟透了。

回到家中,几个妻妾都看出了韩冈心情有异。王旖第一个上来,眼中满是关切,“官人,可是在宴席上发生什么事?”

“怎么会?”韩冈表情顿时一变,脸上浮现出看不出任何异样的笑容,“为夫一向与人为善,又是在富郑公的寿宴上,更不会有人闹啊……”

王旖看看丈夫的神色,眼中的担忧没有消退,但也不追问了,只是帮着服侍韩冈沐浴更衣。换了身家居的常服,韩冈看起来十分悠闲地坐在书房中,翻看今天呈上来的公文。手上的笔不停,看起来已经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作中。

韩冈不想让妻妾担心,同时吕大临完成的又只是草稿而已,并非正式的行状,还是可以修改的,韩冈也不想就此闹起来,闹得大了,与如今失了主心骨的关学并无好处。

只是韩冈无法确定,将张载毕生心血所得的源头,说成是他的两位表侄。这究竟是吕大临一人的独断,还是受到他人的蛊惑。但从情理上来来判断,应该不是出自二程的授意。否则当此篇公诸于世,横渠门下的态度只会跟自己一样,甚至会将怨恨归咎于二程。

无论程颢和程颐,又或是所有的大儒,都必须珍视自己的名声,否则便无人会向他们求学。在世人的看法中,德远比才要重要。在过世的张载的行状中动手脚,由此带来的恶劣影响实在太大,他们都承受不起,也不会愿意承受。

不过韩冈也很清楚,如今的气学一脉,虽然因为张载在京中讲学数载,门徒为数众多,一时间兴盛无比,可门中的核心成员,依然是来自于关中的那些弟子。

如果张载的寿数能多延长几年,在京城来聆听张载讲学的那部分新弟子,将会有许多彻底地投到张学门下。只是在张载已经过世的现在,大部分已经风流云散。而旧弟子们也需要一个新的核心。

从名气上看,吕大钧、苏昞、范育和韩冈这张门四弟子,的确都是合格的人选,但他们各自都有着官身,在外任职的时候居多——要不是由于身份地位的关系,没有多余的时间来推广和教学,韩冈倒想在此事上多下些功夫——而且在韩冈出现之前,蓝田吕氏一直都是张载最大的支持者,也因此,一直跟随在张载身边的吕大临才成了撰写张载行状的不二人选。不过这也是韩冈当时还在广西的缘故,否则他更相信吕大钧或是苏昞。

只是现如今,吕大临转投程门,韩冈会坚持着自己的道路,这条路也与程门道学无法融合,剩下的弟子也会有各自的选择,这样的情况下,关学内部的分裂不可避免。

韩冈反思自己最近的行动,是不是跟程家走得太近了,可程门立雪,席上退避,这些事都是他做出来的,名气已经打出去了。韩冈与程家的关系自然还是紧密深厚,但若是被人归为程门弟子,却也是韩冈所不愿见的。韩冈打算发扬光大的去处,依然是在气学之中。

但程颢与自己有授业之恩,是时所公认的半师之谊,如今张载已然仙去,韩冈被人误认不足为奇。对于程家,韩冈无意否认师生名分,更不打算割席断交。先不说名声问题,他跟程家的关系不恶,为此而反目就未免有些举措失当了。

只是一码事归一码事,韩冈可不打算抛弃关学的未来,将自己的一番辛苦所得付之流水。这个时代需要不是经义大道。

可到底该怎么做,韩冈一时还想不出个简单而行之有效的办法来。

书房外响起了脚步声,严素心亲自端了一盅紫苏饮子过来。韩冈慢慢地喝着滚热的药汤,就听严素心问道:“官人今天可是为了横渠先生之事?”

都是亲近无比的枕边人,他的四名妻妾看来并没有被他粗劣的演技所瞒过。寿宴后,跟吕大临的一番争执,韩冈带在身边的伴当尽管并不知道详情,但并不代表他们会不知道韩冈心情变坏的原因。四女只要问一问跟在韩冈身边的随从就能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不妨事的。”韩冈向严素心宽慰地笑了笑。

公务上的事情,他尽量不想跟家里面多说,如果是喜事倒也罢了,但一些勾心斗角的对话,传到自己家里,可就是连块清净之地都找不到了,所以韩冈也只会对自家的人说一句“不妨事”。

可是韩冈虽然是说不妨事,但实际上的变化却出乎他的意料。

程颐准备入关西讲学!

——当隔了几日,韩冈将洛阳城中剩余的致仕老臣们一一拜访过,前去程府中辞行的时候,程颢这么跟他说的时候,韩冈也不免要愣上一下。下手太快了一点吧,张载才走了多久,这么快就开挖墙脚了。

只是韩冈听到这个消息,在一瞬间的呆愣之后,甚至不知该说什么好。他没有任何合乎情理的理由来阻止程颐满怀着诚意地入关中,也没有手段来阻止。

道统之争,本来就没有什么情面可言。张载不合去世得太早,留下来的遗产,后人若是保不住,也别怪他人来抢了。

“不知正叔先生何时入关中?”韩冈的脸上完全看不出他心中的愤慨,仅仅只是当作寻常询问。

“也就是再过半个月的样子。”程颢向韩冈解释道,“陕州知州和永兴军路转运司,同时来信邀请入关中讲学,已经不好再推脱了。”

韩冈笑了笑,表示自己能够理解,却不再多问。

程颢也知道这么做事犯忌讳,但为了自家的道统,也顾不得那么许多。幸而从韩冈表现出来的态度上看,应该还没有想过这些事,或是说,并不是很在意。

韩冈其实十分在意,但他现在却没办法去计较。潼关的大门并不是由他来掌握,关中更不是他说了算,程颐受邀入洛阳讲学,韩冈既不可能去阻止,也不可能等程颐开讲后,再派人去居中拆台。

韩冈能做的就只有加强己方的实力。

他的基本对策是通过格物致知,将各家学派对于自然的理论给颠覆掉,难度看起来很大,但韩冈知道,只要在人们的心目中树立起自己的绝对权威,要做到这一步就很容易了。

在有意无意之间,他早早地就已经打下了基础,如今的在民间,韩冈的声望能压得住任何一家学派。得到民众的支持,韩冈所倡导的学术便能得到南方的认同。

普通人对权威的信任是盲目的,韩冈要做的只是选择一点突破,只要他突破的这一点,为世人所认同,甚至更进一步,全心全意地相信,那么他对其他事物的议论,也自然成为圭臬,也就可以带动起全局性的变化。

回到家中,书房也收拾的差不多了。韩冈打算将他的治所移到原京西南路转运司所在的襄州。这样可以就近监察。一个多月要般两次家,韩冈的家人并没有抱怨什么,而是在王旖的指派下,有条不紊的将搬家事宜一一处置完毕。

家中的事有贤内助处置,韩冈自然是的轻松了许多,当起了甩手掌柜。

回到书房,他从空搭档的书架上拿下一只小木箱,沉甸甸地看起来不是装了金银财物,就是本身拥有足够的重量,厚实的壁板乃是樟木所制,以防蠹虫。

拿着钥匙,打开了木箱,可以看得到里面的收藏。

韩冈的木箱,只看壁板很厚,沉重的重量皆来自于此。里面没有装着金银珠宝,而是一叠叠装订粗糙的手稿。这些皆是韩冈亲笔所写就,对韩冈本人有着无可估量的价值。不过其中的一部分,对于世界的意义更大。

木箱中的主要纪录,全都是回忆录,但毕竟是韩冈回忆前世,用笔记录下里的记忆,虽然为防被人误读,而加以变化,但也的确值得用个结实的木匣来承载。而另一部分的价值更大,是韩冈这些年来的诸多著作的手稿,其中还没发布的一部分,接下来能派上大用。

再一次点验了一番,合上了盖子,韩冈拍了拍小小的木匣,自己将来的名声就在其中。

第九章 鼙鼓声喧贯中国(七)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闲人自忙(四)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岁期行旅(一)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六)第三十三章 为日觅月议乾坤(十四)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十二)第四十三章 庙堂垂衣天宇泰(十七)第三十八章 岂与群蚁争毫芒(二)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一)第二十七章 京师望远只千里(六)第二十八章 临乱心难齐(三)第一十六章 夜凉如水无人酌(中)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四十二)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二十七)第三百一十七章 反扑(下)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四十四)第二十一章 欲寻佳木归圣众(十三)第二十四章 兵戈虽收战未宁(七)第四十三章 百里河谷田一顷(上)第三百二十七章 东行(上)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十六)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二十四)第四十三章 竹纸知何物(下)第二十二章 明道华觜崖(四)第二十六章 鸿信飞报犹绝迟(一)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三十三)第二百一十七章 变故(十四)第二章 天危欲倾何敬恭(十二)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二十三)第一百四十二章 梳理(十二)第八章 朔吹号寒欲争锋(七)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十九)第一百二十四章 扑朔(下)第三十七章 青山声碎觑后影(四)第三十三章 为日觅月议乾坤(十四)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五)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剑履(一)第三十二章 吴钩终用笑冯唐(四)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五)第三百零五章 不悖(九)第一十三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十六)第三十章 肘腋萧墙暮色凉(十六)第四十三章 庙堂垂衣天宇泰(十一)第二百一十四章 变故(十一)第二十二章 汉唐旧疆终克复(下)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二十三)第三十五章 重峦千障望余雪(七)第二百六十七章 长风(四)第二百七十五章 长风(十二)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载迷(三)第一十一章 五月鸣蜩闻羌曲(五)第四十六章 正言意堂堂(上)第九章 长戈如林起纷纷(三)第三章 时移机转关百虑(三)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二十一)第三十六章 万众袭远似火焚(十一)第一百七十九章 变迁(六)第二章 天危欲倾何敬恭(七)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剑履(三)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岁期行旅(五)第四十八章 斯人远去道且长(四)第四十二章 更与尧舜续旧题(上)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四)第一百二十二章 扑朔(上)第四十一章 南北(一)第一百七十八章 变迁(五)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二)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十八)第一百四十四章 梳理(十四)第四十一章 南北(一)第一章 庙堂纷纷策平戎(五)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二十六)第三十五章 历历新事皆旧史(四)第三十章 随阳雁飞各西东(十九)第二百九十二章 狂浪(中)第一十九章 萧萧马鸣乱真伪(八)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风尝随骠(十六)第四十一章 礼天祈民康(三)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一)第二十八章 夜钟初闻已生潮(二)第二章 天危欲倾何敬恭(五)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十二)第二十二章 声入云霄息烽烟(下)第二百七十八章 长风(十五)第二十六章 鸿信飞报犹觉迟(五)第四十七章 百战功成朝天阙(下)第三十八章 一夜惊涛撼孤城(上)第一十六章 晚来谁复鸣鞭梢(上)第二十四章 携眷西返家(中)第一十二章 大厦将颓急遣行(上)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剑隐风雷(二十三)第三十六章 骎骎载骤探寒温(二)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剑隐风雷(十九)第一十七章 夜顾茅庐访遗贤(下)第一十二章 锋芒早现意已彰(五)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十四)第六十一章 宴火(三)第三十章 众论何曾一(一)第三百一十二章 权相(上)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