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九州聚铁误错铸(五)

“怎么会没说好?别小瞧你三哥,这么大的事,难道会不跟王中正先敲定。有人跟他一起进京,该说的早就都说了,王中正也托他回来向我传话。”韩冈笑着解释了两句,提声叫了一个家丁进厅,“去唤胡义来。”

“胡义……就是韩义吧?他进京了?”王舜臣问道。

“跟着王中正一起上京的,不过昨天城门落锁前早一步进了京城。”韩冈瞥了一眼王舜臣,“昨天夜里我倒是想找你说一说这件事……”

王舜臣摸摸头,干笑道:“三哥你让俺看的那几本兵书太难了,根本都不是让俺们这等武将看的,看着看着就困了。本就是给文臣看的文章,根本不是上阵能用。照俺说,还不如李家哥哥写的交趾作战心得。就是不识字,让人念出来,也不需要多解释,下面的小卒都能听得懂。”

韩冈摇摇头,苦笑了一下。王舜臣的话不为错。

如今世间流传的兵法,说战略的地方太多,对于战术细节上的问题讲得太少。就是军事百科全书式的《武经总要》,也同样显得过于简略。

这方面的问题,是一直为韩冈所诟病的。他所参与的与军事有关的遍敇和文案,则是一贯的不厌其烦。比如他所编订的《军中卫生条例》,如今通行,于世的修订版多达四万字,而当初在广西增修的南方版本,因为地理气候和疫病种类的不同,则又多出了两万字,数十条款。

但韩冈也不能放纵王舜臣:“话是这么说没错,但这些兵书里面都是蕴含了真知灼见,多读一点没有坏处。若是嫌太过简略,你可以补充嘛。春秋和左传之间的关系,记得我当初跟你说过——关羽和郭逵都喜欢读左传的——还有,既然你看过了南征纪行,难道我那位表哥被调任河北之后闲下来后在做什么你不知道?当初你也不是写了一篇横山作战的心得吗?”

王舜臣抓了抓脖子,他的这位韩三哥当老师当上瘾了,让李信写南征作战的心得,让赵隆写平茂州的心得,让自己写在横山中作战的心得。虽然知道其中的用心很深,但在油灯下咬着笔杆子的日子,实在不是人过的。

李信是兴致盎然地在写、在学,上次来信,还说找了个先生教授春秋,也不知是不是打算日后做个教书先生。而赵隆则是口述经历,让自家的幕僚做记录,然后自己亲自整理。他们都不敢把韩冈的吩咐不当一回事,王舜臣同样也不敢,一样是费尽了心思,将作业给完成了,但他实在不想做第二次,上阵杀敌,与贼人勾心斗角都比这个简单千百倍。

韩冈看得出来王舜臣心中的抵触,叹了一口气,道:“回去后好好想想。不求你苦读不辍,只求能有会于心,与现实做个印证。之前让你写的那些心得,也不是要你写出多好的文章,只是让你有条理地记录而已。在天子面前、在同僚面前、在下属面前,都是有好处的,总不能只凭箭术做依仗吧?”

韩冈几乎是苦口婆心地规劝,王舜臣也不再装傻充愣地推搪,很诚恳地点头:“三哥,小弟明白,回去后会认真读书的。”

韩冈也不多说什么了,这件事还要靠王舜臣自己自觉。胡义马上就要到了,对王舜臣说的话,也不好当着他面说。

胡义他本来有另一个名字,只是在投身韩家为庄客后改名做韩义。之后因功授官,也仅是恢复原姓,名字却没有改回去。

前一科犯了事,改个名字重新参加科举的事也是有的。前科状元刘几在欧阳修第一次知贡举的时候,因为文风被欧阳修所厌弃,故而被黜落,甚至还张榜贴出,给了个大纰缪的评语。

等到下一次欧阳修再次知贡举,刘几改了个名字再来考,特意改成了欧阳修喜欢的文风,以其文采便被擢为第一。在揭糊唱名的时候,登记名字叫做刘煇。欧阳修拿着这篇文章向朋友大加推崇,因为又录用了一个出色的弟子。之后方才知道,这一位其实就是他一直拿出来当反面教材的刘几。

而有些官员,因为得罪了高官,怕影响前程,改名的情况也为数不少。刘义乃是广锐军出身,旧名可是留了底,改回去只会自讨苦吃。

除了胡义之外,还有两个跟着韩刚立了功得了官的亲随,他们跟胡义一样,都是广锐军出身。尽管在投入韩家门下时,没有改名换姓,但在得官之后也都聪明地改了名。

胡义得了韩冈相招,很快就到了。也是很年轻的一个人,看模样就是精明干练,等他行过礼,韩冈吩咐道:“你把王都知说的话再说上一遍。”

胡义拱了拱手道:“王都知只是在过潼关的时候,跟小人说过一次话,问了小人的出身来历,还有投到龙图门下后做了什么才得官。之后直到进了城,才让小人来向龙图道谢,说上次送来的茂州生药甚好,他很喜欢,天子更喜欢。近日听说凉州的马鞍好,不知龙图是否能带上一具,以便能献与天子。”

听过胡义的转述,韩冈问,“明白了没有?”

王舜臣竭力抑止心中兴奋,点了点头:“哪里还能不明白?!”

王中正的话一点都不委婉,没有弯弯绕的说辞,王舜臣又不蠢,怎么可能听不明白。

前一次,靠着韩冈的推荐,王中正以赵隆、苗履为部将,一举平定了茂州叛乱。这一次也是一样要借助韩冈的力。而韩冈推荐的,正是王舜臣。当然,这个胡义也多半一样能沾了光,要不然王中正也不会细问他的身份来历。

“王中正会愿意分兵凉州,多半也是知道这一仗不是那么好打,灵州的功劳也不好挣。六路约期齐集灵州城下,说着简单,但实际上只要带过兵,就知道这样的计划根本是一张废纸。前后差个几天,就能有各个击破的机会。”

王舜臣皱眉道:“六路伐夏,其中两路合兵,都能与党项人一较高下。所以王都知才会兼领秦凤和熙河两路,而泾原路也要受环庆路的高总管节制,河东路的兵马同样是得配合鄜延路的进兵。说是六路,等到杀到灵州城下,其实等于是三路。”

韩冈摇摇头:“不能这么算。河东路地理上相隔太远,从一开始就只能跟着鄜延路。而熙河、秦凤的主帅是王中正一人,也没有可争的,到了黄河肯定会合兵。唯独泾原路和环庆路,仅仅是节制而已。从没有说,泾原路要等环庆路,或是环庆路要等泾原路。到时候,说不定就会被各个击破。”

“苗总管是高总管的人。”

“都是一路兵马副总管……谁是谁的人?眼下他们可都是平级的大宋臣子。”韩冈笑问道,其实王舜臣自己都是说得犹犹豫豫,原本是老实听话的下属,但地位高了之后就平起平坐的例子实在太多了,哪个没见过。

王舜臣振奋起精神:“有板甲、斩马刀和神臂弓护身,又有飞船监视远近,西夏的铁鹞子拼不过官军。”

“党项人爱用诈术,从继迁开始便是如此,也就是前些年气焰嚣张时才会蠢到冲击军阵,眼下可不会再犯傻了。”

在冷兵器时代,一副上好的铁甲,对士兵的战斗力能起到倍增的作用,再加上斩马刀、神臂弓的普遍配发,让列阵之后宋军步卒能轻易击败大辽和西夏两国的精锐部队——但这要加个前提,得让辽夏两国的骑兵自己犯傻往军阵上撞,而不是凭借优越的战场机动能力直接绕开宋军军阵。

同样的道理。此时的西军,拥有绝不逊于契丹的宫分、皮室那样的精锐部队。任何两路合力,都有跟西夏一较高下的实力。纵使鄜延路和河东路因为瀚海阻隔不能及时赶到灵州,只凭剩下的四路,也足以堂堂正正地击败西夏——只可惜,要想让党项人打一场堂堂正正的战争,除非兴庆府上上下下都变了白痴。

王中正来了又匆匆走了,离开的时候顺便将王舜臣一并带走。说服了天子让王舜臣戴罪立功,是王中正给韩冈的人情,而韩冈的回报,就是让王舜臣帮他夺下凉州。

不过韩冈和王中正私下里的密约并不仅仅是对王舜臣说的那些。

打通了丝绸之路的主线,之后还能有开拓西域,恢复汉唐旧疆的好处。到时候王中正若是想过一过班超、张骞的瘾,韩冈也是要出来支持他的。

话说回来,韩冈本人也乐于见到西域被收复,丝绸之路重新掌控在中原王朝手中。他并不在乎究竟是谁夺取的,就是阉人也一样。

在党项人控制河西走廊的时候,由于盘剥太甚,许多回鹘商人都改走丝绸之路的南线,从青海湖畔绕行,董毡继承父业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他的财政都是靠回鹘商人的过路费来支撑——不过如今的董毡,已经利用棉花、油料乃至可以替代食盐的咸鱼发家致富,对于过路费的依靠小了许多。

有了河西走廊,丝绸之路的收益还是小事,对熙河路的帮助却是实实在在的。

随着天气一天比一天更热,种谔领军回到出发地,战争的筹备也还在继续,而到了快入夏的时候,来自辽国的使臣带来了一封强硬的照会,与之同来的还有二十万铁骑抵达鸳鸯泺的消息。

“这可不是夏捺钵该来的地方。”韩冈在崇政殿上说道。

第三十三章 为日觅月议乾坤(十二)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一)第二十五章 闲来居乡里(七)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三十九)第二百五十四章 新议(二十)第三十四章 道近途远治乱根(上)第一百三十二章 梳理(二)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十二)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一)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剑隐风雷(十三)第三十九章 太一宫深斜阳落(三)第七章 都中久居何日去(五)第一百零一章 微雨(八)第一十五章 焰上云霄思逐寇(六)第八十六章 尘嚣(十七)第三十七章 相叹投残笔(上)第二十五章 闲来居乡里(五)第三十七章 朱台相望京关道(九)第三十五章 愿随新心养新德(下)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八)第一十三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十八)第一十七章 桃李繁华心未阑(下)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三十六)第三章 收兵止戈留余恨(上)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十二)第八章 朔吹号寒欲争锋(二)第二十二章 瞒天过海暗遣兵(一)第四十六章 龙泉新硎试锋芒(一)第一章 庙堂纷纷策平戎(三)第一十三章 赳赳铁骑寒贼胆(下)第四十七章 天意分明启昌运(上)第三章 时移机转关百虑(八)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岁期行旅(七)第一十七章 往来城府志不移(八)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难平(六)第四十章 中原神京覆九州(上)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七)第一十六章 千里拒人亦扬名(下)第七十三章 尘嚣(四)第四十五章 南北(五)第四十章 败敌逐远山林深(上)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载迷(六)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难平(二)第三十一章 马鸣萧萧辞旧岁(下)第二十六章 惶惶寒鸦啄且嚎(下)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六十八)第五章 冥冥冬云幸开霁(十)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四)第六章 流水(下)第三十二章 吴钩终用笑冯唐(五)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风尝随骠(八)第四十六章 了无旧客伴清谈(八)第七十九章 尘嚣(十)第二十一章 虚实(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扑朔(下)第三十八章 一夜惊涛撼孤城(下)第一十五章 一笔定黜陟(下)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九)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四)第三章 墙成垣隳猿得意(上)第四十六章 正言意堂堂(中)第六章 见说崇山放四凶(八)第三十章 随阳雁飞各西东(十八)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一)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闲人自忙(十一)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载迷(八)第九章 鼙鼓声喧贯中国(五)第二十三章 弭患销祸知何补(二)第七章 苍原军锋薄战垒(六)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四)第四十八章 一揖而别独骑归(下)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三)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三)第二百五十四章 新议(二十)第一十五章 经济四方属真宰(中)第三十章 肘腋萧墙暮色凉(十一)第三十四章 雨泽何日及(六)第一章 纵谈犹说旧升平(八)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载迷(十三)第九章 拄剑握槊意未销(八)第二十八章 大梁软红骤雨狂(七)第四十一章 乍入危栖意欲迷(上)第二十七章 京师望远只千里(九)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二十三)第四章 惊云纷纷掠短篷(七)第二十七章 京师望远只千里(七)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二十)第三十一章 战鼓将擂缘败至(八)第三十五章 历历新事皆旧史(四)第一十三章 已入苍梧危堞远(上)第二十四章 南国万里亦诛除(四)第一十一章 飞雷喧野传声教(十四)第一百四十八章 梳理(十八)第三十五章 把盏相辞东行去(四)第一十一章 飞雷喧野传声教(四)第二十一章 欲寻佳木归圣众(十七)第二十五章 虚实(五)第四十五章 樊楼春色难留意(三)第三十二章 虚实(十二)第三十章 肘腋萧墙暮色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