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5.第589章 迎天子,入太原

一行来此交涉的朝廷官员迎面瞧见这情形,在心中暗骂一声“传书而已,好大的淫威,堪比圣旨一般”,却也急急跟着避让一侧。

见那送信的士兵快步走远,那一行朝廷官员才暗暗交换起了不确定的眼神——常岁宁下一步会怎么做?她是否已经知晓荣王动兵的消息?

送信的士兵一路来到议事堂外。

堂中,骆观临与众官吏们纷纷起身相迎。

这一封传书,他们日盼夜盼,总算盼到眼前。

骆观临整理衣衫,肃容快步上前,双手接过信笺。

信笺共有两封,一封是给洛阳府衙的,一封是单独给“钱甚先生”的。

骆观临将那封私人信件暂且收入袖中,坐回原处便立即拆看另一封公文信件,众官吏谋士们纷纷围上前:“节使是何示下?”

“节使在北境是否安好?”

“节使她何时返回洛阳?”

“……”

众人七嘴八舌地询问着,却见盘坐在那里的骆观临一动不动,持信的手指未动,视线仿佛也凝固住了。

一人试着唤道:“钱先生?”

骆观临忽而抬眼,半张面具之下,眼底一派涌动犹如火光燎原。

他持信笺,慢慢站起身来,声音克制缓慢:“节使有令……”

众人纷纷肃容凝听。

接下来,随着每往下说一个字,骆观临原本缓慢克制的声音便愈发清晰有力,眼神愈发晶亮坚定:“……节使乃李氏血脉,不日将于龙兴之地认祖归宗,遂传书请天子储君移驾太原,同观归宗大典!”

щщщ•тт kán•¢ o 堂内有着刹那寂静,但也只是刹那,便如夏日雷声般滚滚轰动哗然。

节使——乃李氏血脉?!

有年长者只觉一股血流直冲脑海,视线一阵闪动,险些栽倒,幸而被身边人扶住。

轰动间,有人颤声问:“钱先生……此言当真?!”

骆观临遂将信纸抖开,示于众人。

四下立时更加震动了,众人相互传达着震惊之情,也有人压抑不住地激动起来,更多的人仍然沉浸在不可置信之中,只能将视线汇聚在骆观临身上,试图得到更加肯定的印证:“先生,此事果真……”

“先生事先……可知此事?!”

迎上那些询问的目光,骆观临从容镇定地点头。

“节使竟是皇室血脉!”一名文士激动得不知如何是好,眼眶都红了,转向身侧身后,反复向同僚们道:“节使竟是皇室血脉!”

“难怪……”有人猛地回神般,道:“节使如此龙章凤姿,先前向北境赠银七百万贯,四下猜测节使身份之际……我等便早该想到了!”

“节使身世成谜,本就是先太子殿下带回……现下看来,先太子殿下必然早就知晓内情!”

“如此说来,忠勇侯定然也是知情者了!”

“难怪……难怪!”

听着这些话,骆观临乐见其成,就这样继续“后知后觉”罢,听起来越真越好。

“不过……节使既然早就知晓自己的身份,为何一直秘而不宣,直到此时才对外言明?”有人不解而又觉可惜:“岂非白白错失了尽早累积声望人心的机会?”

“是啊,如此大事,节使为何至今才吐露?”

“若能早些言明,说不定此时受天下人相请、以李氏正统之名出兵京师的便不是益州荣王府了……”

“此言差矣。”骆观临正色道:“唯有此时才是最好的时机——”

“不同于荣王十余年暗中经营,节使起势不过短短数年,若于根基未稳之时贸然宣明身份,累积声名是虚,成为众矢之的为实。”

“未行至高处,尚无自保之力,便将所怀宝物示出,如小儿持金过闹市,只会招来杀身之祸——”

“正明李氏血统,乃是大事中的大事,务必要有德高望重者与皇室中人出面证实,才能顺理成章真正服众。而节使若无今时之势,换作从前,又有谁愿意承认节使的身份?那时等着节使的,恐怕是一纸冒充混淆皇室血脉的问罪书!”

“姓氏一字之差,便是天地之别,若世人早知节使身份,各方势力必将节使视作心腹大患,荣王府对待节使的手段,也绝不会如此前那般‘和风细雨’了——”

“荣王府已然动兵又如何?”骆观临话至此处,有一声掷地有声的冷笑:“就是要让他动兵才好!狡诈之敌者由暗转明,既动兵便意味着大计方向已定,而再无更改方向的余地,看似占尽先机实则也被这先机束住了手脚,缚于人前明面之上!节使在此时正明身份,便可真正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此时此刻,天时地利人和皆备,如何不是最好的时机?!”

随着骆观临一席话落音,堂内众声鼎沸,恍然附和声无数,皆赞主公沉稳英明,人心一时澎湃沸腾到了顶点。

“依节使之令,速传告四下,节使将设归宗大典——”骆观临目色坚毅,向上侧方做拱手之态:“遂迎天子,入太原!”

他话中是“迎”而非“请”,并无相商的打算。

官吏郑重应下,众声依旧嘈杂间,骆观临大步而出。

一名官吏跟上询问:“先生要亲自去面见天子?”

“天子与储君处,尔等使人传告即可——”骆观临脚下未有停留。

如今的天子哪里值得他亲自去请,他要去见一位更重要的人。

骆观临坐上马车,赶去褚太傅处。

车内再无方才的喧嚣人声,猛然清净下来,却让人心间的喧嚣愈发无处躲藏。

骆观临缓缓呼出一口气,尽量平复着剧烈涌动着的心绪——节使竟然果真采纳了他那个大逆不道的提议,就此答应冒充李氏血脉!

这个大逆不道的想法,是骆观临特意为自家主公与荣王对峙而量身定做的——想要削弱对手的优势,最好用的办法便是将对方的优势据为己有,唯有如此方能彻底拉平差距。 身世与血统,是一道不可逾越的天堑鸿沟,既然天然不可跨越,那便索性人为填平它!

节使如今以雄踞之姿,得以手握话语权,便理应擅用,利己而利苍生,弥天大谎又如何?

姓氏为字,造字便是拿来用的,节使仅用此“李”之一字即可免去千万万生灵涂炭,依他看来,这分明是“李”姓之幸,荣幸之至也!

且节使与荣王对峙,也算是为李家清理不肖子孙了,收些报酬也是应当。

至于归宗大典选在太原也无不妥,虽说冒充人家后人,还在人家祖根儿坟头上大肆吹打庆贺的举动略显嚣张……但节使也是出于天下大局而虑,荣王不是号称要迎回天子与储君吗,天子储君即将移驾太原,且迎去吧!

骆观临心间激荡而畅快,忽然想到袖中那封单独给自己的信,这才顾得上拆开来看。

信上是熟悉的漂亮字迹,说到认祖归宗之前,写信之人先惊叹赞赏了骆观临选择不动兵,而迎天子与储君入洛阳之举,将此称之为:【先生未费一兵一卒,仅以一计,便与荣王府平分功与利,实乃大智大妙也。】

又言:【得大才如先生者,实为吾三生之幸。】

看着那些赞誉之言,骆观临面色无波,一目三行扫过,在看到后面的话时,神态却忽然怔了一下。

他这主公没别的,向来很擅长夸人,夸罢他在洛阳的种种决策,又夸起他那大逆不道的提议,但夸赞只是开场白,之后她言:【先生之提议甚妙,深得我心,恰与我之打算不谋而合。】

又言:【先生德行厚重,却愿为我行欺世之举,此心叫我触动非常。】

再言:【不过巧得很,我刚好是李家人,先生不必为我而向世人行骗了。】

骆观临怔然惊愕片刻,了然抬眉——这就开始习惯上新身份了是吧?

噢,是当如此,真正高明的谎言,理应先骗过自己,再骗世人。

说来,方才他向那些同僚们解释“节使先前何以秘而不宣”以及“节使何故选择在此时宣明”时,也颇有种越说越真,就连自己也要信了的感觉,有一刹那,他甚至觉得节使真的就是李家人,真的就是这样思虑的……

不,不是他觉得,而是这就是真的!

从今日起,此事只能是、也务必是真的!

骆观临心间一派清明坚定,向车夫催促道:“再快些!”

马车很快来到褚家人的住处,骆观临下车后便快步而行,去见褚太傅。

路上,骆观临想了许多,他犹豫要不要将“真相”透露给太傅,他可以蒙骗世人,但恐怕骗不过太傅……

哪怕太傅已允诺会倾力相助,但此事事关皇室血脉,他若道出“实情”,太傅不见得会答应。

种种思索下,骆观临决定上来先不透露太多,先探一探太傅的态度再见机行事。

不料,他见到太傅时,却见这老人家正使唤着仆从收拾行囊。

骆观临匆匆行礼,忙问:“太傅要离开洛阳?”

莫非太傅听到风声了?一眼识破?要怒而离去?

褚太傅抽空看向来人:“不是要去太原?”

骆观临错愕间,只见老人从袖中抽出一封信笺表示自己都已经知道了,并道:“老夫赶路缓慢,先行一步,省得耽搁你们年轻人赶路!”

说着,又向仆从道:“再去催一催车马备妥没有!”

信是半个时辰前收到的,动身事宜是信放下的那一刻开始安排的。

此刻,老人家脑子里只有一道声音——那倒霉学生,总算是要让他见上了,哼!

见太傅竟是一副去心似箭的模样,骆观临一时竟不确定这老人家究竟是否清楚此去太原的原因……

但见被老人拿在手中的那封信,骆观临还是决定闭嘴,他虽然不知道节使她在信中说了什么天花乱坠之言,竟让一向难以请动的太傅如此迫不及待,但……先将人诓去再说吧!

骆观临从此处离开时,褚太傅已然坐上了离开洛阳的马车,褚家人不放心,强行塞了话最少的两个孙辈跟随侍奉。

与此同时,姚翼坐于书案后,看罢来信,慢慢地吐出了一口气来。

认祖归宗——

姚翼对这四字已有心理准备,早在京师还未被攻陷时,他那等闲不给他写信的女儿,便曾从江都递了信回家,向他印证她家主公的身世,并提醒他“早做准备”。

局面已发展到了这一步,姚翼自然谈不上不愿意,只是他依旧困惑——九娘怎就生出了这样一个能将天捅出窟窿来,又能单手将天撑住的闺女呢?

这孩子……背后当真没别人吗?

那就去太原看看吧。

即便孩子不写信,如此大事,他这做舅父的也总该在场的。

姚翼起身,遂也赶忙让人收拾行囊。

短短半日内,常岁宁那一封传书便已在洛阳城官员间迅速传开,如同春夜蛟电,所到之处引起一阵阵惊雷,劈出万道飞火。

此刻,相比于下方官员们激烈非常的反应,李智的神情显得格外呆滞。

见太子这个时候竟然在走神,一名官员急唤道:“殿下!”

李智猛地回神:“嗯,那……何时动身?”

这任凭人呼来喝去的模样更是叫官员们心口一梗:“殿下真想去太原不成!”

李智神情为难了一下:“想去与否……重要吗?”

难道这件事的决定权不是在常节使手上吗?

“……殿下!”官员痛心道:“常岁宁妄图混淆皇室血脉,什么李氏血统,显然是假的!”

李智的神情更为难了,真假与否……重要吗?

众官员们慷慨激词之际,一名官吏从外面进来,面色有些发白:“……府衙又使人前来传话,让太子殿下与诸位大人早作准备,道是最迟三日后便要动身启程前往太原了!”

“她这分明是要强迫我等去太原为她见证!”一名御史拿宁死不从的语气道:“此举置储君体面于何处!狼子野心,欺人太甚!”

李智欲言又止。

太子妃说过,很多时候,体面是人自己争来的——若是他主动配合前往,又何来强迫与不体面呢?

这话李智没敢说,他委婉地道:“不如先问一问圣人的意思吧。”

谢谢大家的月票,打赏,留言,晚安噢~

624.第617章 死人和疯子第8章 常家岁宁第192章 杀人偿命天经地义第33章 阿爹取之不竭第120章 跌落神坛(求月票)594.第588章 节使传书第357章 1崔3金鸡第253章 来者何人(打滚求月票)第260章 只要能将他的学生还给他第55章 天女像第331章 “金山女郎”第440章 反骨上生了个情种509.第505章 末路506.第502章 在政治婚姻中反客为主第491章 这门户由我清理第115章 真是好运气第279章 迎敌!(三更大章,含桃酥与四喜丶第339章 都怪风太大第369章 我这么有钱啊(求月票票)570.第564章 先皇幺女第224章 至宣州第136章 是值得藏私的秘密吗第304章 天不亡河洛(求月票)第37章 去当靶子第320章 崔璟,你要什么第380章 他愿救世,谁来救他?第489章 道理要用刀来讲632.第625章 她即为国运524.第519章 哭也将城门哭开第189章 交易第147章 会一会那位常家娘子563.第557章 很擅长活命534.第529章 洛阳城破第42章 牛嚼牡丹(四更)510.第506章 毙命第400章 这是在交代后事吗?第210章 接阿兄回家第381章 我走到哪里,你活到哪里583.第577章 她向自己发愿(端午安康)628.第621章 置之死地第172章 她只信自己第16章 脑子坏了第217章 赐封为公主(求月票)第457章 倘若先太子是女子呢?(求月票)644.第637章 不是希冀,是允诺第161章 相当炸裂的程度546.第540章 太子大婚578.第572章 这得是什么关系?第98章 骠骑大将军府常岁宁(月底求月票)第126章 闻有崇月之风(求月票)第426章 雅,大雅啊第171章 他一直有所隐瞒第363章 旧主之物再现(求月票)第439章 可否单独一叙?第89章 她想做多大的官?(过年好!)第234章 不让他的善成为愚善第227章 它的主人回来了542.第536章 请他赴死(求月票)536.第531章 圣人要我反吗第218章 陛下是否会强留?(月票清仓了)第244章 再见面第121章 东施效颦第36章 崇月旧事第312章 她缺德的很明显吗?(求月票)请假一天,勿等第352章 最佳分配之法第285章 何妨大度一些?第16章 脑子坏了第154章 更讨厌了第144章 最佳太子妃人选589.第583章 都会好的第8章 常家岁宁第425章 吓傻了吗?(年底求月票)第71章 她是懂揍人的第440章 反骨上生了个情种第241章 恭喜大仇得报第34章 昔日密友第225章 宣安大长公主第368章 殿下,是您,对吗?(求月票)第139章 先探一探路第382章 发现大人的秘密了第178章 等下次好奇的时候第351章 阿无和它娘(求月票)578.第572章 这得是什么关系?第34章 昔日密友654.第647章 不必疑我,不必信我第200章 她是一位卑鄙的母亲吗?第132章 阿兄与驴与狗第260章 只要能将他的学生还给他609.第603章 让他三子何妨647.第640章 为吾主铺路的棋子581.第575章 何尝不是另一种耍弄670.第664章 番外2阿姊(李效)607.第601章 不要小看女子心意第294章 愿与殿下同行520.第516章 必不负相托525.第520章 必打断你的腿672.第666章 番外4儿女婚事(下)(群像)第358章 无二院(求月票)第378章 他是个很好的人(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