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大火

当魏延来到太守府,已经是傍晚时分,正在吃饭的许靖,听到魏延来访感到十分惊讶,以他们的关系网,竟对魏延的行程一无所有。

恐怖如斯!

“魏别驾,来武阳也不通知在下一声,我也好召集官吏们,为君接风洗尘。

只是不知魏别驾来武阳,所谓何事?”

许靖好奇的问道,魏延不在成都州牧府处理政务,跑到犍为郡来干什么。

“不用了,我来武阳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查看犍为郡建安元年,到建安十七年所有的户籍、田亩、税负册,缺一年都不行,你只需配合便是,无需你做其他的”

魏延幽幽的说道,措辞十分的严厉,语气中还带有愤怒。

他自告别老农后,在前往武阳城途中,也遇见过其他的农人,其中就有身具户籍的布衣。

只是当魏延问起,他对今年免税一策如何看待时,那布衣竟然告诉他,他们的地也是租的,而且欠了主家十几年的租金,一年免税根本于事无补。

然后魏延问他,地是什么时候租的,祖辈是否有遗留的债务,或者在灾年的时候,是否向主家借了粮秣度日,才欠下来的债务。

可得到的答案是否定,没有祖辈遗留的债务,也没有主家会借粮给他们,他们更没有租地,而这块地,根本就是他们祖辈的!。

只是有一天,一群恶仆拿着一纸文书,说这块地原本就是他们主家的,并拿出一张太守府签发的文书。

他们当然不愿,所以村里的青壮们,纷纷拿起锄头、扁担、镰刀等武器反抗,可越反抗,那些人越兴奋,在付出惨痛的代价后,他们还是屈服了,他们有勇气死亡,可他们还有父母,还有孩子,假如他们死了,全家都不得活。

就这样,他们不但失去了祖辈的土地,还背负了巨额的债务,而收取的理由,竟然是过去几十年间耕种的租金,令人发笑不止。

窥一斑而知全豹,魏延有理由相信,这样的场景,在益州绝不是偶发性的,而是普遍的。

所以,魏延心中已经决定,在治理蜀中之前,要把这块“地”,好好的“犁”一遍。

许靖闻言心头巨震,同时感到双股颤颤,作为宦海沉浮多年的老狐狸,他清楚魏延言语透露出来的信息,也为魏延的勇气,感到由衷佩服。

自灵帝以来,中央败坏,逐渐丧失对地方的控制,自然在户籍的督查上,一日不如一日,就有很多世家大族,趁机在此做文章。

大部分世家,他们为了获得更多的免费劳动力,贿赂计吏,直接将登记在册的百姓除其户籍,将其变为流民,或者变为贱籍,然后再上交中枢,中枢见此情况,自然会消减这一部分税负,这样一来,世家就能攥取更丰厚的利益。

而这样的情况,在整个益州并不罕见,基本上已经成为世家大族的潜规则,而他许靖,又怎能独善其身。

“魏别驾,这些要求在下恐怕难以完成,当初赵将军在攻城时,太守府曾发生过大火,当前太守何宗将火扑灭后,已经为时已晚,大多数卷宗都被焚毁,而十余年积攒的卷宗,恐怕也难以幸免”

许靖不紧不慢的说道,太守府当时确实着过火,只不过烧了几间卧房罢了,府库重地,怎么会容易着火呢。

“呵呵,这么多的户籍册,火势再大,它总该有剩下的吧,待我们吃完饭,在下带着弟兄们去府库找找,说不定有所发现,这事就不麻烦许太守了。

这样,许太守,还请你先让庖厨多准备些饭食,先让弟兄们吃饱了,这样才有力气干活”

魏延双眼微微一眯,随即微微一笑,然后让许靖去拿着吃的,哪里还有刚来时的严肃。

“诺”

当许靖离开后,魏延抽出随身携带的雌剑,仔细端详片刻后,又将其插入腰间,这样的神兵杀人一定会很快吧。

……

许靖离开议事堂后,脸色顿时煞白一片,额头也开始冒汗,短短一刻钟,他仿佛度过了一年,生怕说错了什么,惹来杀身之祸。

“来人啊”

“家主”

“去查一查,魏延进城之前,接触过哪些人,说过什么话,务必打听清楚。

还有,去通知城内各世家,最近都老实点,别在这个风头上搞风搞雨,不然后果自负”

许靖想了一会儿说道,他和魏延无冤无仇,今天却气势汹汹来找他,肯定是有原因的,所以必须先打听清楚,才能对症下药。

“请家主放心,属下定不辱使命”

灰衣小厮应到后,随即转身离去,时间紧,任务重,必须抓紧时间。

“等等!”

就在小厮即将离去时,犹豫良久的许靖,终究还是迈开了灭亡的一步。

“我听说府库一带,最近天干地燥的,一定要小心火烛啊,切不可发生意外”

许靖幽幽的说道,特别在火烛二字上,不由得加重了语气。

“属下遵命”

灰色衣小厮瞥了一眼许靖, 发现他在盯着自己后,心中一禀,随即低头答应,不敢有多余的想法。

“下去吧”

“是”

许靖负手走到窗前,看着漫天的繁星,心中长长叹了一口气,尽管知道自己这样做,早晚有一天会东窗事发,但他有不得不这么做的理由。

他许靖能走到今天,靠的是什么,过人的才能?,还是弟弟的名望?,更甚者是刘璋的欣赏?。

不是,这些都不是,他能走到今天,全赖世家的支持,不然以外来人的身份,怎么能在党争严重的益州,一步步做到蜀郡太守。

所以,魏延要清查户籍、田亩等,首当其冲的是他,其次才是世家大族,千古艰难惟一死尔,他只是想活着,又有什么错。

……

是夜,晚风轻拂

“着火啦!!”

一声声凄厉的惨叫,打破了太守府,乃至整个武阳的寂静,所有人都从床头爬起,来到窗前眺望那滔天的大火,当然,魏延等人也不例外。

放下手中的碗筷,魏延站在院子里,感受天空飘来的灰烬,意有所指的说道:

“许太守,这场大火,来得可真快啊”

“魏别驾,府库多堆积竹简、布帛等物,而这几日天干物燥,说不定是哪位小吏,不小心将烛火打翻了,才酿就此祸,在下也未曾想到”

“行了,烧了就烧了吧,一些陈年旧事,看着也心烦,此事就此揭过吧,但今年的户籍、田亩、税负册,我必须看到”

“诺”

第八十八章 魏马有隙第三十四章 铁矿现踪第三十章 荆州安定第六十五章 大火第八十三章 改国为郡第十章 安排第一十二章 天下大势第八十五章 名望所累第一十七章 屯田中郎将第三十七章 嘱托第三章 密谋第八章 铸剑为犁第九十八章 汉中臣服第八十章 一眼万年第七十七章 工业萌芽第九十六章 张鲁放权第七十三章 联姻之事第四十章 错综的局势第二十三章 春耕—小麦第四十九章 局势变化第九十二章 入关第七十八章 牢笼第二十五章 屯兵通城第七十八章 牢笼第二十九章 星陨第五十九章 荆州战起第二十二 农家肥第二十七 计议迁都第二十七 计议迁都第七十九章 人才困局第四十二章 取蜀之策第四十七章 张任第八十六章 先发制人第三十五章 政令第五章 革新第五十二章 吴夫人第四十五章 斩二将第一十八章 临蒸策1第六十九章 平抑粮价第九十五章 曹操应对第六十四章 民间凋敝第四十八章 裂隙第四十三章 攻蜀前夕第六十章 益州民政第六十八章 粮价第三十四章 铁矿现踪第四十二章 取蜀之策第九十四章 骁骑军第六十八章 粮价第三章 密谋第二十九章 星陨第九十章 斗将第三十六章 逃脱不得第四十九章 局势变化第六十六章 李严革职第三章 密谋第二十章 临蒸策3第一十九章 临蒸策2第七十八章 牢笼第一十五章 超前的制度第八十一章 南中第六十一章 益州军政第一章 魏延第四十三章 攻蜀前夕第六十三章 曹孙罢兵第五十五章 邓贤第六十九章 平抑粮价第六十六章 李严革职第七十一章 效果显著第六十六章 李严革职第五十一章 绵竹攻防第四章 归刘第五十一章 绵竹攻防第四十四章 荆州军入益第四十四章 荆州军入益第七十八章 牢笼第八十六章 先发制人第四十四章 荆州军入益第四十八章 裂隙第二十七 计议迁都第五十九章 荆州战起第六十章 益州民政第五十六 绵竹第一十五章 超前的制度第四十章 错综的局势第七十七章 工业萌芽第二十二 农家肥第八十九章 入关计第五十六 绵竹第八十七章 人选第七十六章 张琪瑛第六十九章 平抑粮价第九十四章 骁骑军第七十六章 张琪瑛第七十二章 张鲁第二十二 农家肥第三十一章 入公安第四十八章 裂隙第二十九章 星陨第八十四章 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