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 狐狸也有打盹的时候

对于岑文本这个政敌,李承乾向来是佩服的,这家伙性情沉稳聪敏,仪表美好,擅长写文章,见多识广且融会贯通。很多棘手的政事交给了,你都可以放心,人家肯定给你办的漂漂亮亮的,打点的让上面和下面的人都满意,就凭这一点,当朝的臣子很少有人能作到这一点。

不管是皇帝坐朝,还是自己监国,李承乾就曾无数次亲眼见到他如何把杂乱的中书省经营是井井有条。从这方面就可以理解,皇帝为什么如此的看重他,确实是治国能吏,连敌人都不得不佩服其能力,难怪他能成为士大夫的领袖,要知道那些耍笔杆子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摆平的。

即使官拜中书令,岑文本的生活依然非常简朴,这倒不是因为他没钱,而是他时刻都告诫家中子弟,要勤俭持家,不可养成奢侈之气,以败坏家风。为了给家人起到表率作用,其住所低矮简陋,室内连褥垫、帐幔之类的装饰也没有。

最主要的一点,他是个孝子,以侍奉母亲以孝著称,抚养弟侄也很有恩义,如果不是和他是政敌,李承乾还真想还他结交一番。

听李孝恭说,他的父亲岑之象,在隋做官,任邯郸令,因事被人告了一状,无法申冤。当时才十四岁的父亲岑文本,到司隶官处替父亲申理冤屈,辩论和对答的言辞悲伤流利而又无可辩驳,整个官署的人都感叹赞赏他,他父亲的冤屈也得以洗雪。

就是因为这件事,岑文本得到封德彝和李靖的青睐,随后又在皇帝面前屡屡举荐,所以这才有现在的中书令。

可今天在承庆殿,岑文本一改往日的恭谨,竟然在君臣奏对时,不顾仪态的大哭起来,这可让李承乾有些大跌眼镜了。原来,他的弟弟,校书郎-岑文昭在任期间,有许多的劣迹,让御史大夫马周一本参到皇帝这。

看着这个平时在自己面前异常谦逊的人竟然能干出这么多事,皇帝决定找岑文本谈谈,然后把他外放了,眼不见了,这心自然也就不凡了。.......

“景仁,你的弟弟有很多过错,经常拿着你的名号和一些劣迹斑斑的官宦子弟一起惹祸,长此以往下去恐怕会连累你,所以朕要把他调离京城。”,李世民一边批着奏章,一边说着,声音含带着怒意,了解他脾气人都能听出来,皇帝心情非常不好。

看到皇帝的态度如此的决绝,岑文本狠狠地磕了两个头后,回答说:“臣幼年丧父,老母亲最疼爱的就是弟弟,不想让他离开身边。如果让他离开京城,母亲必定忧愁,倘若没有这个弟弟,臣也就没有老母亲了。如此一来这个家也就没了,臣即使位极人臣,权掌一省,又怎么能心安理得享受这份富贵,那么和禽兽又有什么区别呢!”

岑文昭这个人挺有意思,当初禄东赞来的时候,能屡屡的轻易破解难题,李承乾就已经很有疑惑了,到了最后那醉酒出皇宫和千人选县主,就让李承乾盯上了这个和吐蕃人来往频繁的家伙。

后来,虽然长孙冲查出来是他透风报信的,但因为疑虑是岑文本是投皇帝所好,特意让弟弟出来虚与委蛇,所以才一直都没动他。可这人总是不经查的,查来查去长孙冲就发现他和内宫的一些人有些关系,时常往来于世家显贵之间,这里面有什么猫腻呢!

对于身上这么多谜团的人,李承乾怎么能让皇帝把他外放呢,随即上前拱手言道:“父皇,中书令一向严于律己,对于家中子弟的教育从不落于人后,您看岑长倩就知道了,他在兵部干的不就挺好的嘛,而且随鄂国公平定獠族叛乱的时候还立下不小的战功,这足以说明中书令的家教是没错的。

至于岑文昭,不过是一时猪油蒙了心,才作出了这么多糊涂事,既然没有大错,还是训诫一番,让中书令带回家中好好管教就是了。”

听了太子竟然出面帮忙求情,岑文本不由的投给了李承乾一个感激的眼神,赶紧把话接了过来:“陛下,臣一定严加管教,请陛下看在臣一片孝心份上饶他一次。”

皇帝对于岑文本是偏爱的,要不然依着他的脾气,怎么能如此轻松的放过岑文昭,选择把他外放了事,直接就地罢官革职好不好。

看着自己的心腹在下面不住的磕头求饶,李世民实在不好不成全他,于是让甘郧去那个不成器的家伙诏来。

“岑文昭,朕今日看在你兄长的面上饶你一次,望你日后能引以为戒,好生为官,若是日后再犯,朕两罪并罚,绝不宽恕。”

出了承庆殿,岑文本赶紧拉着弟弟跪了向李承乾致谢,按道理说,太子完全没有必要帮自己,这个时候不落井下石就已经是厚道之人。可让他始料未及的是,太子竟然不顾旧恶为自己兄弟说话,这让岑文本的心里第一次产生了愧疚之意。

“好了,中书令,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你和令弟和比行此大礼呢,来,快起来吧!”,扶起来岑文本后,李承乾把头转向其弟,随即淡淡说道:“校书郎,陛下的恩典是有数的,你要好自为之啊!”......

出了顺天门后,兄弟俩坐上了回府的马车,看着兄长闭目养神,岑文昭小小翼翼的说道:“二哥,太子这人,还不错是吧,要是没有他求情,陛下那里可没有那么容易就糊弄过去。哎,可惜啊,要是没有当年那件事。”

还没等弟弟话说完,岑文本突然睁开眼睛,冷脸说道:“闭嘴,如果你想好好活着,最好把当年那件事忘了,太子是不错,但要是让他知道那件事情的真像,岑家的满门老小,一个都别想活着!”

教训完了弟弟,岑文本又把眼睛闭了起来,他承认,弟弟说的对,当年的那件事,他作的确实欠缺考虑,不该把事作的那么绝。哎,只希望太子能把那件事也忘了,要不然今日欠下了人情该怎么偿还呢,还了是对吴王的不忠,不还自己的良心又过不去。......

第六十六章 李恪的怨念第七百九十四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第五百三十二章 相得益彰第一百二十八章 老而不死是为贼第一百七十四章 陛下,你太过分了第九百八十八章你败了!第一百三十四章 他就是个坏种啊第八百三十七章 抵达灵州!第五十八章 并省官吏(5)第七章 华州之乱(1)第九十六章 祭天求雨第一百一十一章 天下英雄进入吾彀中矣 (2)第二百二十七章 皇帝有旨,攻击立止第三百六十四章 都是裤腰带惹的祸第七百二十章 真神计划之刺王杀驾第七百九十三章 长孙家也有蠢货!第一百七十四章 陛下,你太过分了第二百八十七章 奇葩的法律第九百八十八章你败了!第五百九十七章 长安城最不寻常的一年第九百三十五章 颠倒黑白的小胖子!第九百二十七章 你是个发明家嘛!第五百二十五章 踏破胡虏、唐军威武第九百四十七长孙之殇!第八百三十章 有些女人是碰不得的!第三百六十章 长袖善舞的许敬宗第三十六章 出使风云(2)第七百六十八章 苦思之时蹦出来一个哪吒!第七百二十八章 陵园中的对话第九百五十二章 喜讯连连!第九百三十三章 杜如晦搞事情!第二十九章 让法律有尊严第二百九十章 是不能让老实人吃亏的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下掉下来的馅饼第二百八十五章 就你这样的蠢货也想当太子第八百五十三章 不一样的为政之道!第八百九十九章 骠骑营(一)第五百七十一章 窦宽受贿第八百七十四章 秦琼是什么用意?第三十一章 你们真是让夫子蒙羞啊(2)第六百章 申州城的匪宴第四百七十一章 美女和野兽第五百二十四章 你就说敢不敢吧!第五百八十三章 该敲打的时候就得敲打第一百七十九章 你怎么还没饿死啊第六百零五章 贪小便宜吃大亏第六百四十章 让你死的心服口服第七百九十章 现世报!第七百六十章 羁押二王第七百零二章 路有冻死骨第六百三十八章 人间最恶莫过于此第九百六十二章 树倒猢狲散!第九十一章 争粮打井(1)第二十一章 丽正殿叙话第二百二十二章 库山终战第七百一十一章 爱妃,你辛苦下!第六百五十三章 再到洛阳第四百六十七章 世袭刺史制度第七百二十九章 聪明人话不用说多了第三百一十四章 赵节,贫道日你大爷第六十章 新造纸术带来的影响(2)第二百五十六章 爷今儿就想在这耍耍第六百七十章 我特么是你亲叔叔啊第三百六十七章 吃点核桃补补脑吧第四百九十七章 被找家长的小子们第四百一十一章 睿智的牛进达第五十七章 并省官吏(4)第六百四十九章 咋的,又想跟老子要钱第五百四十二章 朱门酒肉臭第一百二十五章 当官也不容易啊第五百六十三章 强心针第六章 承庆殿定策第五百四十五章 乱拳打死老师傅第九百六十二章 树倒猢狲散!第一百八十七章 睚眦必报的李承乾第九百六十三章 一团和气第九十六章 祭天求雨第九百章 骠骑营(二)第三百二十一章 螳螂捕蝉第五百九十九章 申州府的新年第九十六章 祭天求雨第二百七十五章 陛下,您可得悠着点啊第六百三十四章 反转,再反转第十三章 吃人嘴短第四百三十四章 疑神疑鬼的长孙冲第二百二十四章 不可沽名学霸王第三百零二章 岑长倩的选择第二百零七章 进了贼窝的李靖第四百七十六章 有情人终成眷属第九百五十七章 尽归于唐!第一百六十四章 到底是谁干的?第九百九十二章九州归一,新皇现!第二百四十五章 谁家都有不争气的孩子第九百九十二章九州归一,新皇现!第一百八十七章 睚眦必报的李承乾第二百一十二章 谁家还没几个穷亲戚第九百五十六章 纵横天山!第九百零八章 手脚干净的“贼”!第七百八十章 小题大做第四百九十七章 被找家长的小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