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奇葩郑善果

贞观二年,皇帝东巡归来后,褒奖了一批赈灾有功人员,比如刘政会,杜荷,刘元等人。

同时也核准了廉政部尚书牛进达奏本,所羁押的数十名官员一律充军,抄家。

这些人都是在赈灾的过程中渎职才被抓的,但其中有一名刺史,倒是难道刑部和廉政部的官员。

他叫郑善果,岐州刺史,郑州荥泽人,西魏少司空、岐州刺史郑孝穆之孙,北周大将军、开封县公郑诚之子,母清河崔氏。

这哥们出身世家豪族,父子三代都在岐州做官,在当地官声也算不错,这次关中闹蝗灾,赈灾也算得力,本来是吏部是要对他进行褒奖的。

但廉政部却接到乡绅的举报,说这位刺史大人趁着天灾竟然鼓励治下百姓出家,购买土地,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租庸调制。

可廉政部的调查结果让当时监国的李承乾哭笑不得,郑善果买地一个子都没少了老百姓的,甚至看到实在困难的,还多给一些,这属于正常的买卖。

尤其人家理由很充分,花自己的钱买地捐给佛寺给正在遭受蝗灾的岐州百姓祈福,这你又能说什么呢。

原来郑善果是个虔诚的佛教徒,和许多大德高僧都关系匪浅,经常一起谈道论法。

他本人也对佛家宣传的灾祸要提升慈悲心,共创「善业」,要供佛、敬天以得到保佑与护持之力的理论十分的推崇。

总之他买地和鼓励百姓出家就是让大家避免受到灾祸的迫害,至于地有没有人种他可不在乎。

不管是出于法理还是为了暂时的稳定,使郑家和崔家在大灾中不至于借此发难,李承乾只能把这事压了下来。

这不现在皇帝回来,牛进达就把这案子摆在李世民的面前。

李世民坐在承庆殿里生闷气,在李世民看来郑善果是神佛捧得比皇帝都高,这让怎么能让一向自恋的李世民高兴呢。

但也不能明面说神佛无用的吧,加上郑崔两家求情奏本也一封接着一封送到弘文殿,是,谁都知道郑善果这么做不对,但你又有什么理由定他的罪呢。

“朕今日让你们来就是要谈下郑善果的事,平白就把这么土地和百姓都送人,还合理合法,你们说,怎么办。”,李世民双目扫过殿内众人。

魏征左右望了一下,看众人都没有说话便开口道:“陛下,他把本来应该给朝廷纳税百姓和地都送给了寺院。

要是人人都学他,那用不了多久朝廷就无兵可用,无粮可征了,臣看他是打着为民祈福的幌子欺骗了朝廷和百姓。”

萧瑀:“魏大人,看事不要太片面,郑善果在赈灾中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吧,不能因为这点事给他重处,要不然谁还会敢在大灾之年周济百姓呢。”

“作为岐州刺史他有义务带领治下百姓度过蝗灾,但这不是他将朝廷的百姓送给寺庙的理由”,长孙无忌恨恨的说道。

刘泪一向和郑家交好,看到长孙无忌这么说,也站了出来大声的质问道:“长孙大人,他郑善果花的是自己的钱,百姓也不是他强行抓去的,用什么理由去治他的罪呢,他是贪赃了,还是枉法了。”

刘泪说的没错,也让长孙无忌一时语塞,只能坐下生闷气。

“陛下,不论在任何朝代,官员们信奉任何宗教,朝廷是不管的,梁武帝萧衍也四次舍身进庙。

连皇族都如此笃信宗教,更不要说那些世家豪族和文人墨客了。在他们眼中这世上最大就是神佛,

至于国家有没有钱粮和兵员,根本就不在乎”。

房玄龄抬头看了皇帝一样,见皇帝给自己使了个眼色,就将这事给点明了,官员们对神佛的笃信远远超过对皇权的敬畏,这才是让李世民愤怒的原因。

杜如晦:“他们拿着朝廷的俸禄就应该一切以朝廷的利益为先,拿着朝廷给的钱粮反而去贴补他所谓的信仰之地。

那我到是想问问他的官是给谁当的,要是觉得自己实在舍不下对神佛的敬仰之情。

那没关系,大可以辞官出家,专心的伺候神佛,这样三心二意的人,怎么能尽忠王事,忠心事主呢”。

杜如晦从来不信神佛,补起刀来也是一点面子都不给留。

李承乾看着房杜二人唱的双簧暗暗的竖起大拇指,要怎么说人家能当宰相呢,这份眼力价儿确实不是常人能有的。

李承乾:“父皇,房杜二位大人乃老成谋国之言,在我朝这样的官员也是有一些的,他们一边侍奉君主,另一边还要虔诚的拜理神佛,可是说是分心乏术。

可这甘蔗哪有两头都甜呢,郑善果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难道朝廷就什么都不做吗?

就如魏大人所说,长此以往朝廷的钱粮兵丁从哪来呢。

大人们本来就对这滚滚的红尘不厌其烦,让他们继续为官却也是难为他们了。

儿臣看不如这样,让那些放不下参禅的大人们都回去好好的侍奉神佛,不能断了人家的成佛作祖机遇不是。”

见到自己的目的达到了,李世民也就坡下驴了,点了点头。

一本正经的说:“朕虽是一国之君,万邦之主,但也不能限制了臣民们的宗教信仰,像郑善果这样的大臣,为官也算是能吏,但始终不下那清净之地,

确实不容易。民间夫妇过不下去尚且允许合离,又怎么能强制他们出来做官呢。

传旨免去郑善果岐州刺史的官职,礼送归家,让他安心理佛吧,

很多朝中的官员都在暗地里叨咕郑家出了傻子,皇帝还让人送来佛经,袈裟,并衷心的祝愿自己的爱卿早日成佛作祖,这也让郑家是有苦说不出。

第五百九十二章 七十有个爹、八十有个妈第六百九十二章 你确定他们是人吗?第二百五十八章 去告诉那秃驴,本宫在这等着他第三百四十八章 会吃醋的小家伙第一百一十三章 到处都闹幺蛾子(2)第八十二章 论粮道(2)第二百九十七章 花落独孤家第四百零二章 《秘记》的来源第七百二十四章 尘埃落定第三百零四章 永平坊见闻第一百六十二章 倔强的孙思邈第二百五十七章 来,本官给找个爹第一百九十三章 过年了,分点啥呢?第一百九十一章 李渊的风流事儿第五百五十四章 上八寨的幺蛾子第六百二十二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第五百八十三章 该敲打的时候就得敲打第八百六十章 泡茶馆!第六百九十四章 别有洞天第四百零一章 奇人袁天罡第七百零四章 你们爷俩商量好了?第三百六十章 长袖善舞的许敬宗第一百零三章 最后一战(1)第二百六十二章 媒婆皇帝李世民第二百五十四章 食民而肥的鸭子们第五百九十章 越老越懂事第八十三章 论粮道(3)第九百二十九章 其实你不必这样!第一百五十章 疯魔的窦奉节第三百八十五章 论补脑的重要性第二百七十三章 有些毛病是不能惯的第一百四十一章 谋杀亲夫的郑丽婉第四百五十五章 道友请留步第九章 华州之乱 (3)第七十五章 岷州终战(2)第六百七十六章 来,未必是福、去,未必是祸第九百六十三章 一团和气第六百二十六章 南阳旧事第五百九十六章 遂安夫人第一百八十一章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桥梯第七百八十章 家贫出孝子第八百九十八章 祸兮福所兮!(二)第二百三十一章 虚怀若谷的李承乾第五十一章 李承乾造反了?(3)第三百三十九章 比唐俭更不要脸的人第四十三章 嚣张的孙少爷第一百八十四章 可怜天下父母心第三百四十四章 杀人者、马周也第六百九十二章 你确定他们是人吗?第一百九十九章 慕容顺,你服不服?第九百一十三章 对不起,我无能!第二百一十八章 突袭鸣海第六百八十九章 谁便宜都想占?第三百三十七章 别跟老子来这套第一百七十八章 黄鼠狼来拜年了第五百七十六章 继续唱、继续跳第三百零四章 永平坊见闻第四百四十章 白衣报丧第三百六十五章 你小子偷着乐吧!第六百八十四章 洛阳宫级别最高的保安第一百五十章 疯魔的窦奉节第五百八十八章 紫宸殿觐见第七百一十三章 小风变大风了第一百四十章 都想当这个官(2)第七百零四章 你们爷俩商量好了?第二百六十五章 君子动手不动口第六百五十九章 小鱼乖乖第一百零四章 最后一战(2)第六百四十七章 你没有翻身的机会第三百章 天子脚下的豆腐渣工程第二百四十六章 被当成鹰熬的程妖精第九百五十五章 你走吧!第二百四十五章 谁家都有不争气的孩子第二百三十四章 寿星公吃砒霜第九百二十一章 转折与新的疑虑!第七百一十九章 真神计划 (四)第五百二十九章 天诛地灭第八百七十章 你去把兵权夺回来!第六十一章 新造纸术带来的影响(3)第二百四十二章 朕就问你知不知错第二百七十八章 做太子也得学会站队第五百三十六章 皇宫中的失踪人口案第七百九十八章 不对,全都不对!第四百三十八章 母妃说不让我吃你的东西第五百二十五章 踏破胡虏、唐军威武第三百一十三章 牛鼻子,下来吹牛批行吗?第一百一十九章 你特么也要拿命去拼第二百七十四章 家父裴仁基、家父就叫裴仁基第一百六十一章 和道门的交易第九十章 含风殿议事(2)第二百六十八章 玄武门上还有散去的疑云第九百六十九章 都围着小家伙转!第八百六十七章 不可逆转的转型!第四百八十章 老头儿,你太放肆了第五百一十三章 臣这礼比郑家重!第九百一十二章 罪魁祸首是你们!第八百零三章 算是个商量!第七百二十一章 真神计划之选将第六百六十五章 热锅上的蚂蚁第四十七章 灭蝗进行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