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三章 礼待谢氏的真正目的

汉高祖刘邦在他登基称帝的第十一年曾发布求贤诏,只要有本事就都可以来投我,我能富贵之。由此可见,一个国家要想真正的富强,人才是多么重要。

说道选吏,那就不是得不说掌握着教育资源的世家,因为垄断的关系,朝廷不得不从他们中挑选官吏,即使有了科举制度也是一样。毕竟这不是种地,多少得懂得一些治国安邦的道理吧,总不能让目不识丁的人来充任各级官员,真要那样还不乱套了。

而说道天下世族,在目前来说最弱的一枝就要说到江左世族了,自东晋以后,宋齐梁陈四朝皆是偏安一隅的小朝廷,丝毫无进取之心一统天下,所以也就有了江左世族无功臣这一说法。

当然了,这种不思进取政治体制也是他们刻意营造的结果,宋齐梁陈四朝皇室中只有陈氏不是士族。四朝之建立政权及治国施政,也无不倚重士族、优借士族。宋以后虽然已不是“王与马共天下”,世家大族与皇室共安的局面,但四朝之建立同样要依赖士族的支持。

四朝在夺取皇位时,都曾有一批亲信谋臣和武将为其出谋划策、冲锋陷阵,而这些人虽不出于第一流高门,但仍属于次门士族。如刘裕之有刘穆之、徐羡之、檀道济、沈林子等。萧道成之有崔祖思、刘善明、王敬则、垣崇祖等。萧衍之有沈约、范云、王茂、曹景宗等。

所以自东晋到南陈灭亡前,江左世族整整狂欢了五个朝代,一直到杨广率军南征平灭陈叔宝才结束了这种特殊的政治体系。大业年间,先后割据江南的萧铣、杜伏威、李子通、林士弘、辅公祏等人都是江左世族推出来的代理人,其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他们在战乱时期的利益不受到侵害。

大唐立国以后,他们见李家在中原频频得手,势力一天天的做大,所以就暗中派人来朝表示臣服,李孝恭平南的时候,战事进展的如此之顺利,除了他和李靖的军事才能外,江左世族也是出力颇多的。

东宫-明德殿,李承乾和两位白发的老翁有说有笑的聊着,这两位老头儿一位是谢氏的家主谢舫和道长谢弘。李承乾和谢弘有过一面之缘,当年在终南山请谢映登的时候,这个老头儿就是当事人之一,对于这个慈眉善面的老道士,李承乾印象好极了。

这次皇帝派遣太子调解萧、谢两家之间的争端本就天大的恩惠,现在事情圆满解决了,不来道谢可就太失礼了。朝廷有严格的觐见制度,长安也不是江南,没有熟人引荐进东宫的事想也不要想。

本来,谢舫是想找本家侄子谢映登的,他是东宫的心腹,自贞观初就跟随他太子身边效力了,这些年也立下颇多的功劳,在太子那面子绝对是有的。可不巧的很,谢映登移驻松州,眼下并不在长安,无奈之下才找了和太子有一面之缘的谢弘。

“谢家主,对于江左世族,陛下是十分看重的,他呢,国事繁重,没法亲自接见你们,所以特意命孤转达他对江左世族的关心。武德初,诸族对朝廷的贡献,李家是不会忘的,陛下这次特旨三十名七品以下官员告身给诸族,就是为了酬劳你们的往日之功。”

听到李承乾说三十名官员的告身,谢舫赶紧起身施礼,恭声说:“谢,陛下,殿下的隆恩,江左各族永远都忠于朝廷,忠于陛下。”

呵呵.......,“谢家主免礼,不要客气,你们对陛下的忠心,孤会转奏陛下的。”,话毕,李承乾又对他做了个请的手势,继续说:“说起来孤与你们谢家还有一定的渊源,贞观元年孤初掌六率,手下缺少能征善战之将训练军队,就是因为得到了谢科才算真正的解决了问题。而且谢弘道长一直都是孤尊重的前辈高人,所以这次主持风化案,孤不得不让你们化干戈为玉帛。”

“是是是,太子殿下恩情,我们谢氏上下都敏感五内,等老夫南归一定将朝廷的恩典传之于江南各地,让诸州百姓都能体会到陛下和殿下的一片诚挚的爱民之心。”

谢氏在世家中只能算是二流,和太原王氏、清河崔氏这样的庞然大物是比不了的,在朝的官员,除了谢映登之外,其他的都是州官县吏,想要飞黄腾达就得找一颗大树靠着好乘凉,而有了谢映登,东宫无疑就是最好的选择。

“谢弘道长来长安一次不容易,孤已经奏请陛下赐下三十张谱牒,让道长的可以多收一点徒弟学习黄老之学,另外你年纪大了,多点人替映登照顾你也是好的,就算是孤为他尽了一番心意。”

还没等谢弘道谢,李承乾便抬手打断了他,然后继续说:“谢家自晋以来,人才辈出,地杰人灵,是江东世族的领袖,朝廷给些恩典也是应该的。这些年朝廷都在经营北方,一是为了快速的恢复国家的元气,二来是应对强敌。现在朝廷富裕了,再也不能厚此薄比了,所以接下的日子,对于江南诸州的开发也成了朝廷施政的重点。”

“你们世居江南,对那里的风土人情、明间风物了熟于胸,开发江南是离不开江左世族出力的,您老回去后,告诉诸族的子弟,朝廷的大门永远为他们展开,让他们放心出仕,我李家和宋齐梁陈是大不一样的。

另外,杭州水师和工业区商队在江南多有往来,你们在当地,要多多鼓励百姓生产,以身作则,创造出更过的利润。只有老百姓的腰包鼓了,咱们才能想着往好了奔不是!”

让江左世族出来为官是皇帝意思,他的解释很简单,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要让五姓七望、关陇世族有个对手,只要朝廷控制大局的时候才游刃有余,天子的宝座才更家安稳。

而扶持江左世族无疑就是最好的选择,用皇帝的话说,让你对手们永远都要有一个强劲的对手,只有他们不断的消耗,才能让这个国家更加稳定,才能让那些被他们世代盘剥的百姓有好日子过。........

第六百七十九章 险中求富贵第八百一十七章 刘相,你是真有眼力见儿!第三十七章 出使风云(3)第二百五十八章 去告诉那秃驴,本宫在这等着他第七十六章 我胡汉三又回来了第八百四十五章 讨情债的人来了!第六百八十四章 洛阳宫级别最高的保安第八百七十三章 靓丽的风景线!第七百九十六章 有来,才有往!第八十一章 论粮道(1)第五百五十九章 夜半报丧第五百五十八章 汉中风云第三百七十二章 曲江池的奇景第七百四十九章 挣扎与抉择第七百六十六章 有钱,任性!第三百一十一章 别矫情了,喝吧第八百零四章 法师,文章不错!第三百五十六章 贤后风范的独孤妙音第九十四章 你算个什么东西?第五百七十三章 他去了以后不要告诉我!第三百一十八章 老子是你们活祖宗第四百八十六章 太子爷,您圣明啊!第一百一十七章 李世民的花边新闻第六十五 章 还有爷们吗(2)第九百四十一章 横生枝节!第八百八十三章 你就没事找事吧!第七百七十八章 这操作,太溜了!第一百二十三章 萧瑀的险恶用心(3)第四百五十八章 真假李承乾第九百五十三章 你觉得能过的去吗?第二百一十六章 库山之战(1)第二百零八章 弘文殿选将第九百七十一章 你是不是想学司马懿?第一百八十八章 决不能便宜了这个小混蛋第三章 做客秦府第八百四十三章 瘫子?第二百七十四章 家父裴仁基、家父就叫裴仁基第三百一十八章 老子是你们活祖宗第六百六十五章 热锅上的蚂蚁第二百六十六章 爷儿还真是走眼了第一百二十四章 对李靖还是不放心啊第四百五十六章 有些话是不能当真的第一百一十三章 到处都闹幺蛾子(2)第九百四十五章 这一刀切的挺狠!第四百四十四章 甩包袱的李世民第九百零二章 孩子,你着相了!第五百八十八章 紫宸殿觐见第四百七十二章 贱人和败类第八百零四章 法师,文章不错!第五百八十八章 紫宸殿觐见第三百一十八章 老子是你们活祖宗第三百六十七章 吃点核桃补补脑吧第二百七十三章 有些毛病是不能惯的第六十四章 还有爷们吗(1)第九百四十五章 这一刀切的挺狠!第一百六十一章 和道门的交易第一百一十一章 天下英雄进入吾彀中矣 (2)第八章 华州之乱(2)第八百二十七章 豫州之鼎第五百九十七章 长安城最不寻常的一年第三百五十七章 不靠谱的国舅爷第三百六十六章 放屁砸脚后跟的裴律师第六百九十四章 别有洞天第四百九十六章 奇葩的一老一小第一百四十七章 化胡为汉的方法第四百三十四章 疑神疑鬼的长孙冲第四百六十二章 狐狸也有打盹的时候第六百三十章 哎呀,坐不住了?第三百五十二章 还是没有赶上第六百七十二章 大枣交情第一百七十七章 李承乾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第二百七十三章 有些毛病是不能惯的第八百三十六章 他在那?第一百八十六章 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第八百七十章 你去把兵权夺回来!第五章 朝堂争锋(2)第一百一十七章 李世民的花边新闻第七百七十一章 九尸迎宾第六百三十七章 鬼哭狼嚎的刑部大牢第七十六章 我胡汉三又回来了第八百四十二章 铁骑王!第三百四十七章 爷的钱可不好拿第四百一十五章 杜老头,老子看错你了第八十七章 初游翠微宫第九百四十三章 你看,出事了吧!第七百三十五章 大小都得哄第八百四十章 错综复杂的贺兰山!第二百七十三章 有些毛病是不能惯的第八百九十七章 祸兮福所兮!(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对李靖还是不放心啊第一百八十三章 老子就打你了第三百三十六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第七十二章 岷州之战(6)第二百五十三章 流氓刺史,流氓饭局第五百七十三章 他去了以后不要告诉我!第四百四十九章 承庆殿外的棋局第八百三十章 有些女人是碰不得的!第七百九十六章 有来,才有往!第九百一十六章 秋风扫落叶!第一百五十三章 你能闭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