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一章 永昌一夜的变化

bookmark

韩奎并不埋怨李承乾和窦宽戏耍了他,因为他知道火中取栗是要担风险的,成则获利巨大,败则抄家灭族。这和赌徒在压上全部的身价孤注一掷玩一把大的,想连本带利的赢回来是一个道理。

贪官污吏可恨吗?可恨,可未尝他人苦,莫劝他人善,没有人天生就是坏人,也没有官刚开始就是贪官。李承乾相信他们在入仕时候都是热血的有志青年,只不过是因为个人的境遇不同,所以走上各样的人生道路。

混的好的,像窦宽和马周一直样,在地方的勾心斗角中锻造一副铁打的硬骨头。也有菱角被磨平了,像狄知逊那样老老实实,中规中矩办差的,不求闻达于世,只求无愧之心。

最为极端的那就和韩奎一样,见识过官场的黑暗后,就灰心丧气了,然后又经不起金钱和权力的诱惑,挖空了心思来经营在官场罗织党羽,欺上而霸下,在皇帝赋予的公器当成了谋其私利的工具,搞得怨声载道、民不聊生。

永昌都督府下辖五州,十县,这里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基本持平,要比晋阳以北的汉胡杂居比例要大的多。所以挑选守正持中的官员是很必要的,否则长此以往,汉族和金齿等部必然势成水火,非得让闹出民变来不可。

都督府管辖的九品以上官员,一共一百八十三人,涉及到韩奎一案的高达一百五十五人,包括几个军府的折冲都尉,那些保持中立的仅仅有二十八人,这么触目惊心的数字,李承乾看了心里一阵窝火。

不过没办法,要是没有壮士断腕的决心,永昌官场上的弊端早晚会死灰复燃,所以他不得不下以重手,这屋子总得打扫干净了,要不然客人看到的话会闹笑话的。

就在拿下韩奎的第二日,永昌府一夜之间,大街小巷都布满了兵丁,巡城的将校的也都换成了陌生的面孔,这让官员们心中一紧,平时不做亏心事,夜办不怕鬼敲门,他们的亏心事做多了,那自然会感到不安。

等他们到了自己当差的衙门才发现,不仅差事已经有人顶了,更有成队的兵丁拿着铁链子在衙门候着呢。

之所以没有直接抄家是因为涉及的人员太多,几乎攘括永昌整个官场,老弱妇孺一大堆,自己也是为人夫、人父的,手下留情让她们多享两天安生日子,也算是给家人积福了。

反正整个永昌的境内道路都被公孙武达的部队封锁了,就算是一只鸟也休想逃出去,何必计较一时的痛快,弄得哀嚎遍地呢。让臣子们误会自己是多么苛刻,后世的那位冷面皇帝雍正不就是因为太刚、太直,最后落得一个暴君的称谓,即使在事实上他是个勤政爱民的好皇帝。

当然了,自作聪明的人,或者说觉得自己精明的官儿是想带着家人和财宝出逃,可还没等走出街道,其家眷就被封街的士兵拦了回去,而他们自己只得乖乖地戴上了那既无比熟悉,此刻又很陌生的镣铐。

对于空缺下来的官职,李承乾虽然早做了一些准备,出征前从长安带来了一些,可没有想到是涉案的官员这么多,这点人就难免显得杯水车薪、捉襟见肘了。所以他在让公孙武达暂时提领永昌的军政后,马上飞报长安,向皇帝请旨选派都督、长史等一些干吏来填充空缺。

太子的安排在窦宽看来已经很完美了,毕竟能悄无声息、不见血的化解一场官场的危机,那已经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了。和太子相交多年,窦宽知道自家的主上恨贪官恨的咬牙,凡是栽在他手里的贪官,没一个能囫囵身的,现在揪出了这么大一窝,能压制住心里的杀意,那已经算是烧高香了。

可那二十八保持中立的官员竟然一同被免职,等待最后的处理,这让窦宽有些始料不及。他知道这些人即使没有被韩奎拖下水,但也失去了忠诚侍主之心,这样的人是不可能托以大事的。可问题是现在缺人,何不暂时用一下这些熟门、熟路、熟人情的官儿,回头再说呢!

在窦宽看来,太子这么做,完全是年轻人的意气之争,一次不忠、终身不用,这种脾气可不是该一个上位者的态度。这方面他应该多学学皇帝,在用人上必须做到“不计仇怨,唯重实际,心中有数”这十二个字。

作为东宫一系在永昌的职权最高者,太子的心腹,他必须直面进谏,请太子考虑一下启用那些官员,这蚂蚱再小也是肉不是,何必那么较真呢。要知道他可不是普通勋贵家的子弟,将来是要挑起大唐这万斤重担的,这可脾气可是会让他登极之路走的非常的艰难。

这不,打定了主意后,窦宽就敢到永昌都督府的后衙,太子临时驻跸的地方。进了书房后,看了看进进出出的文武官员,窦宽仅仅行了个礼后,就自己找了个地方做了下来。

在书房里忙活的李堪、张浩、严松、刘桓等人都太子为中山王时的属官,论资格的话比他要深上很多。他和魏征不是一类人,即使要进谏也得让主上的面子的过得去,不能不分时候让主上下不来台。

窦宽是个急脾气,和自己的私交有相当的深,平时只要不是什么正式的场合,说话、办事都没那么说道,今儿一副欲言欲止的样子是为了什么呢。

看到窦宽不说,李承乾也没有着急问,只是把手上的活儿加了加速度,又对李堪嘱咐了一番,让他们有什么解决不了的就去找公孙武达,然后才挥了挥手让他们退下。

清场之后,李承乾递给了窦宽一杯茶,随即坐到他一旁的位置上,笑着言道:“是什么事,能让我们廉政部的尚书憋了这么长时间,来说说,让孤也涨涨见识!”

“太子爷,臣今天可是来犯颜直谏的,可又不想把脑袋系在裤腰带上,所以正在心中筹划值不值得捋你的虎须!”,窦宽捧着茶盏笑着回道。......

第三百九十九章 摘茄子也特么不看看老嫩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北衙的建立第六百三十三章 最不愿看到的背叛!第一百六十四章 到底是谁干的?第七百三十六章 以德服人第四百四十章 白衣报丧第五百一十五章 时不时就有惊人之举的皇帝第六百七十八章 找老房的真正目的第二百零四章 大哥,请你抽打我的细嫩皮肉吧第五百六十九章 议和?诚意不够!第七百五十七章 妥,还是不妥!第三十九章 李恪的春天第八百六十四章 呦呵,绑了个爹回来?(一)第二百八十三章 儿臣赌他们的脑袋第八百九十五章 该走了!第五十六章 并省官吏(3)第九十二章 争粮打井(2)第六百二十一章 就是那么简单第五百四十七章 殿试第五百五十六章 表哥,能赏口汤喝不?第三百六十一章 咋地,你特么还想开直播啊!第二十章 上元节第二百九十九章 学子的屁股和温彦博的牙第五十章 李承乾造反了?(2)第十三章 吃人嘴短第七百六十四章 没完没了第八百八十章 雌兔眼迷离!第八百七十二章 酔闹大明宫!第八章 华州之乱(2)第五百四十七章 殿试第二百九十一章 依臣妾看还是都娶的好第五百七十四章 知道你崔爷是混那的吗?第五十二章 奇葩郑善果第五百四十三章 “真香”定律第二百九十九章 学子的屁股和温彦博的牙第二百五十一章 皇家也欠高利贷第四十二章 初见长孙悦第四百三十九章 反正你得帮忙第七百零五章 父子之间是要糊涂着过的!第三百六十七章 本王可不是傻子,这坑我不跳第二百四十一章 龙有逆鳞,触之必死第四百四十八章 大鱼终现第三百一十章 不问苍生问鬼神第四百九十二章 撸胳膊、挽袖子第六百八十五章 流氓也是要有传承的第六百零二章 比程知节还精明的人第六百三十七章 鬼哭狼嚎的刑部大牢第二十一章 丽正殿叙话第七百二十四章 尘埃落定第八百五十六章 麟德殿的笑声!第二百一十六章 库山之战(1)第三百零八章 女人嘴,骗人的鬼第九百七十二章 老子不吃这套!第二百零六章 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第三百八十四章 大婚进行时(2)第六百三十八章 人间最恶莫过于此第三百九十一章 李绩的小心思第三百九十一章 李绩的小心思第五百二十二章 算盘不要打的太精第八百零六章 老冤家,新思路!第一百六十二章 倔强的孙思邈第五百九十五章 刑部,不行第四百零六章 兄弟三人齐上阵第一百六十一章 和道门的交易第二百二十章 告诉伏允,老子来了第七百七十九章 这屁话到底是谁说的!第一百五十二章 朝堂上的撕逼大战第四百九十一章 地也不种了?第五百五十六章 表哥,能赏口汤喝不?第二百九十六章 催婚进行时第二章 东宫的新主人第十二章 酒鬼长孙无忌第二十二章 胡人犯边第九百二十六章 他想搞什么幺蛾子!第六百四十三章 我们只是好久不见第九百八十九章无路可逃!第四百八十八章 病老虎也是老虎第一百五十一章 交易第九百七十二章 老子不吃这套!第十一章 初游终南山第四百二十六章 开天辟地的李世民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哥说了让你们先串串供第六百九十五章 吃亏是福第八百七十五章 黄脸汉子也不傻!第六百四十七章 你没有翻身的机会第一百八十三章 老子就打你了第一百九十九章 慕容顺,你服不服?第五百五十七章 你这老不死的咋又来了?第六百九十七章 官儿当大了没好处第六百四十六章 尊严和活命第一百五十六章 你是不是出点血啊第七百零三章 汝戏百姓,吾戏汝命第八百章 谁才是真正的胜利者!第六百九十四章 别有洞天第六百六十二章 流血中的卑沙城第八百二十八章 该不该给面子!第五十四章 并省官吏(1)第六百一十章 魏征vs窦宽(一)第二百五十九章 大师,有些事是急不得的第五百三十七章 姐妹当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