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四章 不会让你为难的

李承宗是个极其聪明的人,长孙无忌的异样,他当然能看的出来,不过,让他意外的是太子竟然对亲娘舅建议不为所动,由此可见他是个极有主见的人。

看来那位说的没错,连年征战让这位少年储君锻造了一副铁打的硬骨头,不容许任何人忤逆其心中的想法,这和他印象中的二叔真是太像了。

人家既然还看重这份名义上的亲情,给了面子,那他也不能不知好歹,随即就和李承乾聊了聊他印象中的大唐皇宫。从郑观音和长孙皇后做的小点心,到李承乾和他另外几个兄弟在襁褓中的事,他都回忆的很清楚,由此可见即是他出家多年,其实还是惦念那个早已和他没什么关系的“家”。......

“东宫那位子不好坐,日子也不好熬,他们都逼着孤不敢出一丝纰漏。还没有马高的时候,就要在血与火的战场上摸爬滚打,在箭簇流失中求活路,所以没坐上这个位子对于你来说未必不是好事。老实说,孤挺羡慕你的,一卷经书,半根残烛便可度过慢慢地长夜,着实自在、逍遥。”

看着交错纵横的棋盘,李承乾端着茶盏淡淡地说着。那有那么简单的事,皇帝这人要求什么都是尽善尽美的,历史上的那个“自己”不就因为不堪压力才落得一个被废流放的结果吗?再说那些大臣,包括门外的长孙无忌,他的亲娘舅,如果不是自己虎视鹰扬,丝毫不差于皇帝少年时期,那他和长孙家也未必死心塌地跟着东宫。

东宫的那把椅子比皇帝屁股底下的那个难坐多了,既要时刻保持男子汉的气魄,还要像最卑贱的奴隶一般伺候着,十几年如一日,真当这其中的压力是不值一提的呢。

平时吃穿用度上,魏征,孔颖达那些家伙还瞪着浑浊的双目盯着,稍有不对就是失德、失礼,就要国破家亡了,这特么不是扯淡呢吗?在李承乾看来,皇帝和建成的脾气差不多,就算当了帝王也不一定比父皇好伺候在那里,所以说李承宗这小身板也未必能熬到今天。

呵呵......,“殿下说的是,贫僧虽然痴长殿下几岁,可毕竟没有殿下这般天纵奇才,也没有殿下的英果刚毅,将来大唐必定在殿下的手中更加兴旺昌盛!

至于魏王和吴王嘛,他们都来敝寺进过香,在贫僧看来不过尔尔,殿下可不必为他们劳神伤感,赏一份安生饭就算是浩荡恩典了。”

话间,李承宗从容落下一子,然后双手合十报了一声佛号,继而言道:“殿下,你输了,旧东宫和秦王府的恩怨以了,贫僧也算为先父扳回来一局,如此死而无憾了,放心吧,我不会让二叔和你为难的。”

还没等他接话,一股黑血从李承宗的嘴角冒了出来,不用说了,这家伙早就把毒药服好了,李承乾只能无奈的抚了抚额头,然后问道:“大兄,可还有什么心愿未了!”

“放,放过,我母妃和两位妹妹,到,到我这就算了吧!”,听到太子呼他为兄,李承宗在弥留之际笑着说出他最后的请求。

“你放心去吧,但有孤在伯母和两位姐姐,定然长寿无疾,富贵终身。”,话毕,起身拱了拱手算是对这位兄长作个道别,有了那句:不会让他为难,李承乾愿意保下郑观音母子,没错,这一切都该结束了。

走到门前,李承乾看了一样低着头不言语的长孙无忌二人,随即淡淡说:“高僧-法翎已然圆寂,寺中僧侣着即为大师诵经四十九天,然后“迁”往西境。另外,大师佛法高深,孤与之交谈多有进益,着赏赐僧衣僧袍一套,经被一条,以表孤哀悼之心。”

就在长孙无忌和秦琼恭声领旨的同时,负责守卫任务的翟长孙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拱手告了一声罪后,随即上前在耳边低声说了几句。

听到这个消息,李承乾一点都不意外,今晚要是他不来,那就太不合情理了,可说实在的,他是真不应该来啊,他这是逼自己杀他啊!抖了抖身上的披风,李承乾一把夺过翟长孙的佩剑,下令两百名玄甲军随从,疾步向来走去。

太子的反常彻底把长孙无忌二人弄蒙了,连忙抓翟长孙到底发生了什么让太子如此恼火呢?

“大将军,国舅爷,两位哥哥,没时间了,快点跟上吧,太子爷这是给自己招祸呢,这就是杀人的架势,谁能拦得住他啊!”.......

在马上急速飞驰,李承乾毫不在乎打在他身上的雨水,只是单手持刀,玩命地催促着胯下的宝马再快一些。身处高位多年,他的城府自然是极深的,早就养成了喜怒不形于色的习惯,即使刚才死在他面前的是太原王李承宗,他也很淡然的接受了。

可他唯独接受不了的就是背叛,或者说是被人玩弄于鼓掌,这点他和李世民没有任何区别。对于朝中的贞观名臣,尤其是那些在历史上留下浓重一笔的人,李承乾都无比的看重,因为在他看来,“贞观”二字就是这个民族的脊梁,就是这个民族的信仰,皇帝和他毕竟是凡人,这盛世还得依靠贤良忠臣来维持。

所以不管他们说的话有多难听,做的有多过分,只要是于国有益,于天下万民有益,他都会隐忍下来。可今天,就因为一个区区李承宗,一个旧东宫的嫡子,那个受他恩惠多年人竟然选择了背叛,这是他无论如何都不能容忍的,这就相当于在他脸上狠狠地抽了一耳光,然后还舔着脸问他疼不疼!

打一下,摸一下的手腕玩到孤头上,这特么就是找死,受亲老子的气也就罢了,你们这些王八蛋还想当孤的干老子吗?行,今儿咱就看看,是你们的脖子硬,还是老子刀快。

稍时,李承乾带队来到十里以外的一个庄子前,刀指着院子中的人,大声喝道:“除了那几个老家伙,其余的人全部干掉,杀一人赏百金!”,话毕,纵深跳下马来,拖着横刀加入到战团之中。.......

第八百四十七章 莽夫吗?第八百零七章 《帝范》第四百九十八章 抽丝剥茧第八百八十一章 好酒、烂肉!第二百二十六章 关键的时候掉链子第六百章 申州城的匪宴第五百二十五章 踏破胡虏、唐军威武第三百一十四章 赵节,贫道日你大爷第三百五十七章 不靠谱的国舅爷第七百七十四章 另有其人第八百四十九章 硬气县令贺钦!第四百九十一章 地也不种了?第一百九十九章 慕容顺,你服不服?第四百零一章 奇人袁天罡第一百六十二章 倔强的孙思邈第三百一十二章 专业捉鬼三人组第一百三十五章 喝还是不喝,这是一个问题第九百八十二章 推心置腹!第六百零二章 比程知节还精明的人第七百一十二章 太子妃出手第八百五十一章 河间王府的“家教”!第二十一章 丽正殿叙话第一百零七章 长安城弥漫的阴谋(2)第八百八十九章 答应的非常痛快!第五百零一章 万国来朝(一)第四十四章 大安宫第四百五十八章 真假李承乾第一百七十八章 黄鼠狼来拜年了第五百三十章 好久不见第五百八十九章 哎哟,你这个小东西第五百五十六章 表哥,能赏口汤喝不?第三百七十二章 曲江池的奇景第十七章 不作死就不会死第八百六十四章 呦呵,绑了个爹回来?(一)第八百四十五章 讨情债的人来了!第四百三十四章 疑神疑鬼的长孙冲第八百五十三章 不一样的为政之道!第二十三章 大唐版舌战群儒第七百章 白发人送黑发人第四百四十六章 “小人得志”的许敬宗第五百八十二章 父与子,不同也第八百四十五章 讨情债的人来了!第三百四十六章 真有人敢在太岁头上动土第八百八十五章 大唐豪放姐!(一)第五百八十九章 哎哟,你这个小东西第四百六十二章 狐狸也有打盹的时候第五十一章 李承乾造反了?(3)第三百八十七章 我死之后,那管洪水滔天?第三百一十二章 专业捉鬼三人组第八百五十一章 河间王府的“家教”!第三百六十四章 都是裤腰带惹的祸第五百九十一章 求情等于送死第二百零三章 千刀万剐第一人第八百四十二章 铁骑王!第八百五十三章 不一样的为政之道!第七百八十三章 新十一条(一)第一百九十七章 老谋深算的岑文本第四百七十八章 承庆殿驳论(1)第七百七十五章 烦人的房二第二百二十章 告诉伏允,老子来了第九百一十五章 来自高原的问候!第三百六十九章 李泰扫黄第五百三十三章 礼待谢氏的真正目的第五百一十七章 爹和儿子一样不好说话第七百五十五章 诡异的胜利与勒石燕然第九百四十三章 你看,出事了吧!第三百二十四章 宝志,又见宝志第七十四章 岷州终战(1)第九百五十九章 胖子的桃色新闻!第三百六十六章 放屁砸脚后跟的裴律师第七百四十八章 毒士-晋先生第二百六十一章 喋血鸿胪寺第六百九十一章 人是种奇怪的动物第一百八十九章 坐收渔利的李恪第四十六章 灭蝗进行时(1)第一百六十四章 到底是谁干的?第七百零六章 长安“义盗”第二百四十七章 不知磕碜的张亮第五百八十四章 楼下的是你爹第七百一十二章 太子妃出手第四百七十三章 福兮祸所伏第五百八十六章 掉井里就捞出来嘛!第八百一十五章 物“事”人非第十五章 找头猪来组队第五百九十六章 遂安夫人第七百六十六章 有钱,任性!第九百四十章 最好给我一个好的理由!第四百九十章 哎呀,让您见笑了!第九百五十四章 这法场劫了也没用!第二百四十一章 龙有逆鳞,触之必死第七百九十八章 不对,全都不对!第九百三十二章 他爹当年也是这么过来的!第七百三十五章 大小都得哄第一百三十九章 都想当这个官(1)第三百三十章 鬼精鬼精的狄仁杰第二百八十二章 长生不老药的配方第五百九十八章 臭显摆的李世民第七百八十章 家贫出孝子第六百八十三章 应天门兵权第七百二十八章 陵园中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