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六章 狭乡迁宽乡!

土地是生民立身之本,赋税是国家收入之源,农桑对于中原王朝来说永远都是重中之重,历朝历代无不以此为国之大政,大唐要想永远保持国力上的优势,那调整农桑上的弊端就成了刻不容缓之事。

朝廷每年大考的时候,农桑之论都是必考之题,其目的就是让入仕之官勿忘国家、生民之本,好生在野为天子饲牧一方。

前番朝廷收天下fo门之地,算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地方土地上的矛盾,可这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根本的上的问题;是以李承乾特意上了一本论狭乡迁宽乡,移民戍边的本章。

可这是关系国家根基之事,李世民不得不持重处之,并没有着急与诸相商讨,而是把三个儿子叫来,家中的意见统一了,外面的事才好说。

自北魏至唐,在土地政策上皆施行均田制,凡诸地狭人多之处,有进丁受田而不乐迁者,则不能依例受田,其民户受田数量大多少于宽乡。换一种说法就是地广人稀的地方为宽乡,地狭人稠的地方为狭乡。

且勋贵士绅皆不用纳赋从役,国家的财政来源皆来自于小民百姓之身,一旦出现什么天灾人祸,则百姓颗粒无收,朝廷府库也将陷入空虚之境。于国来说这完全就是一场豪赌,好坏全看天意,不管皇帝还是李承乾都不愿意拿国作赌。

交流好书,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在关注,可领现金红包!

靠租田过活的人已经不少了,如果不加以调理,那这种情况则会成为愈演愈烈之势,汉时土地兼并的产生的恶果就在面前,前车之鉴不可不查。

是以,有鉴与此,李承乾在奏本之中提出以下几种建议:其一,凡狭乡牵着宽乡者,移一百里免一年赋税劳役,移两百里免两年,移三百里免三年,根据所迁的距离定免税的年限。

其二,摊丁入地、地丁合一,内容为废除人头税,减轻低层的百姓的负担,放松对人口的控制,使之从根本上杜绝因为逃税将儿女卖身为奴,既让国家损失人口壮丁,又使百姓受子女分离之苦。

其三,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此政策是指官员地主也必须缴纳赋税,即废除他们免税的特权,他们必须与百姓一样纳税缴赋,优化税收结构,使富有的阶级承担更多的税收责任。

其四,增加养廉之款项,朝廷为吏治严刑峻法是没错,可也估计官员们的生计,没有了后顾之忧才能放手为君王尽忠,为百姓谋福,反之则与取死有道矣。

其五,移民与新占之地屯垦,延长免税、免役时限的同时,给多量田地,赏以耕牛,以安其业。不管是向西,还是向北,大唐自贞观以后新占之地颇多,此法不仅能缓解土地的紧张,更是巩固边境的统治。

“青雀,为辅,你们俩也说说,对你们大兄之言如何看啊!”,李世民心里清楚,高明是故意为之的,为什么,就是因为整饬fo门的时候,他已经作好了大动干戈的准备,所以进言天下兵马一律戒严。

之所以到现在都没有上书解禁,就是想借着这股子势头,以力破之,顺者昌、逆着亡,诸臣、诸贵当以fo门之例引以为戒,否则转身就有杀身之祸,连累阖府、全族之命。看起来是粗鲁了一些,但于今日之况,也不失为一步好棋,反正早晚都是要动,何不趁热打铁呢!

看到李泰躲躲闪闪的样子,李佑不由在心中骂了一句滑头,随即起身回话:“回父皇,儿臣对大兄之言甚为赞同!儿臣读书少,不知道那么多大道理,可带兵多年,也去过不少地方,知道百姓但凡有生计可活,有粮度日,便不会为奸佞之人所利用。”

“且大兄之策可防豪门勋贵作大危机国家根本,在财帛、蓄奴方面大加约束,那时候就是有再多的土地也无用,又能增加赋税、巩固边境之地,何乐而不为呢!

是,凡是触及利益者,必心生怨恨,可我横刀再手又有何惧,如有不臣者作乱,儿臣愿为父、兄荡之。”

李佑说这话的时候心里是一点负担都没有,他不仅是国家的亲王,更是东宫的臣属,太子说怎么办,那就怎么办,他听的是命令;至于对错,那跟他关系不大,要不是父皇问,他肯定不会说的这么详细。

父皇这话问的不是多此一举吗?李佑是在东宫长大的,他当然与太子穿一条裤子,那今儿这事还有什么可议的,未免太有失公允了吧!为什么不把诸臣都叫过来呢,大伙一起才能正理!

可李佑这一向装哑巴的人都说话了,自己也不能再拖下去了,不如太子也就罢了,总不能比这傻子一样的老五还不如吧!

心中叹了一口气后,拱手回道:“大兄之言乃治国安邦之正理,民古邦本、本固邦宁,儿臣自是万分赞同!可儿臣亦有些许疑虑,勋贵士绅是朝廷的根基所在,是不是把他们与庶民区别开,缓个三年五载,慢慢来,省得落人以口实。”

有老三的前例在那摆着,李泰心里清楚,谁与太子硬碰硬的来,谁吃亏,就算是死了也是白死。是以,只能用勋贵士绅为借口,挑个毛病,也算是一家之言,让父皇不至于小觑自己。

二人的话回完,李世民眯着眼睛点了点头,随即又扭头看向了李承乾:“高明,青雀之言,你意下如何!”

“快刀斩乱麻,用钝刀子割连皮的猪肉恐生无穷后患,儿臣以为还是一同视之为好,这与父皇在贞观初并省官吏的道理是一样的。”,老四的打算早在他意料之中,他都能看出来其用意,父皇就更不用说了。

“好,既然你们都没什么太大的分歧,那这事就可在朝上议论了,廷议过后,由高明主理,青雀、为辅佐之。

你们三兄弟务必记住,兄弟齐心,其力断金,家和才能万事兴,此事是于国于民都是好事,不可出现一点纰漏,明白吗?”,话毕,李世民还特意撇了李泰一眼,等三兄弟俯首听命之后,才摆了摆手,让他们退下。......

第九百二十八章 讨价还价!第七百一十九章 真神计划 (四)第六百五十六章 哦,还有这么个人呢!第六百四十章 让你死的心服口服第二百零四章 大哥,请你抽打我的细嫩皮肉吧第八百五十章 疑惑从生!第五百四十六章 有人要上吊!第六百二十七章 张大财主第五十八章 并省官吏(5)第九百二十二章 及时文书!第六百一十三章 做客王府第六百四十二章 歪打正着-狗屎运齐天第三百四十章 你是谁裤裆里的东西第五百零一章 万国来朝(一)第三百二十三章 新的疑云第九百三十九章 破坏“气氛”的房遗爱!第六百八十四章 洛阳宫级别最高的保安第四百八十九章 这是个人才啊第七百九十九章 你没听错,就是造反!第四百五十四章 武照第二十一章 丽正殿叙话第八百四十一章 行,上眼药来了吧!第一百四十章 都想当这个官(2)第六百四十三章 我们只是好久不见第二百章 武德殿中的蒙面女郎第四百零五章 大唐怼怼王第三百一十二章 专业捉鬼三人组第三百三十六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第八百四十一章 行,上眼药来了吧!第五十六章 并省官吏(3)第六百一十五章 为子孙前途计第八百一十四章 男人之间的友谊!第七百九十八章 不对,全都不对!第六百四十七章 你没有翻身的机会第三百零一章 布衣傲王侯者第六百八十五章 流氓也是要有传承的第九百六十三章 一团和气第三百零四章 永平坊见闻第二百九十八章 李承乾的成年礼物第二百六十三章 没有同类的李承乾第八百三十一章 马车内的交易!第二百四十九章 爷今儿赏你俩嘴巴第九百一十五章 来自高原的问候!第六百八十一章 推销员-柳述第一百九十九章 慕容顺,你服不服?第七章 华州之乱(1)第三百四十八章 会吃醋的小家伙第七百六十六章 有钱,任性!第八百六十六章 有个好爹,不如有个好老师!第九百五十二章 喜讯连连!第十四章 将折腾进行到底第九百六十八章 又弄出一个意外第三百三十七章 别跟老子来这套第四十一章 李世民巡幸东都第三百六十三章 内卫在行动第七百二十四章 尘埃落定第九百二十八章 讨价还价!第五百二十五章 踏破胡虏、唐军威武第六百五十二章 锦上添花第五百零六章 窦宽的新职务第六百一十一章 魏征vs窦宽(二)第一百零九章 岑文本的新目标第六十四章 还有爷们吗(1)第七百五十二章 我可有诚意了!第九百一十四章 明德殿的沉寂!第九百二十六章 他想搞什么幺蛾子!第七百六十五章 有些礼,必须收!第五十八章 并省官吏(5)第七百六十四章 没完没了第十九章 枭雄末路第三百七十四章 殿下,我劝你善良第二百七十五章 陛下,您可得悠着点啊第八百零三章 算是个商量!第三百一十七章 抢到皇家的无名劫匪第三章 做客秦府第九百六十三章 一团和气第八百一十二章 “道门”由来的真相!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极宫前上演的全武行第九百四十一章 横生枝节!第一百四十章 都想当这个官(2)第九百一十章 明德殿里的小把戏!第九百六十章 哎呀,层层封锁啊!第七百六十五章 有些礼,必须收!第三百四十章 睁开你的狗眼看清楚小爷是谁?第五十九章 新造纸术带来的影响(1)第三百一十一章 别矫情了,喝吧第四百六十八章 舅舅,你糊涂啊第六百四十一章 结束代表着新的开始第九百三十七章 抓鬼?还是写符?第七百七十七章 专门坑舅舅第九百六十五章 凌烟阁(二)第一章 初临贞观第九百零四章 该徇私的时候要徇私!第九百四十六章 天上掉下一名副帅!第二百四十三章 都是好色惹的祸第八百六十七章 不可逆转的转型!第七百五十八章 这是人情,也是体面第九百四十六章 天上掉下一名副帅!第八百六十六章 有个好爹,不如有个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