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五章 草包将军冒头了!

长孙皇后的突然到来打乱皇帝父子有关于征伐高昌之战的将领任选问题,但有一点已然非常明确,那就是高昌一役的绝对是没有他的份了。

皇帝的“好事”被高昌耽误了,所以犯了小心眼的他就特意把自己也拉下水,跟自己的儿子也玩起这套,李承乾也真是服了。

既然事不可为,李承乾也就不惦记了,等后日的庭议的再说,只要人选得当,让让贤又怎么样,反正那些老家伙们在长安城都快憋疯了,也该让他们出去发泄一下了。

这不,仅仅是隔了一天,皇帝就下旨让众臣举荐出征高昌的人选,诸臣见圣意不在太子身上,个个都跃跃欲试,争着抢着举荐交情好的人出任行军总管,甚至一些粗通武略的文臣也想上阵一展身手。

大伙的情绪之所以如此高涨当然是有原因,大唐国力强盛,军队又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自北伐之后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不管是面对何种强敌都如秋风扫落叶般,收拾的一干二净。

高昌在西域诸国中算是比较强大的,可与大唐的军事实力相比就好比三月未到的孩儿一般,只要是有些带兵经验的人,谁带着军队去都能手到擒来。

军功是官职和爵位升迁的最主要依据,但凡能沾上一点的军功的,回头兵部和吏部拴叙的用一定派在最前头,谁不知道李世民这个马上皇帝是最喜欢将军的。

像马周、窦宽这些贞观以后起来的臣子,多多少少不都沾上一点军功,起居八座、开衙建府了嘛!皇帝这话说了不要紧,这举荐的人选顿时是变得五花八门,尚书省、中书省、兵部三个衙门看到这些举荐章后脑袋都大了。

东宫-明德殿,正在批阅本章的李承乾听说侯君集和谢映登联袂而来,忍不住笑了起来,心里暗道:这二位也沉不住气了,知道在阁部扎着希望渺茫,特意来自己着说情来了。

招呼着二人落座后,又特意让恒连上两壶凉茶,这个时候两位将军的心里都火的很,不喝点凉的,实在是压不下心中蹭蹭上涨的火苗,李承乾在军中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他太知道将军们的脾气了。

闻战则喜,一看到有仗打心里就挠痒痒,跟长草了一样,他们能耐着心思在阁部看一天的热闹已经是很不容易,所以必须让他们先冷静一下,再谈正经事。

“两位,这日头都快下去了,你们还来东宫,是为了高昌之战的事吧!想让孤举荐你们挂帅出征?”,放下茶盏后,李承乾嘴角挂着笑意,看着两位大将。

嘿嘿,“殿下,臣等这点心思自然是瞒不过殿下的,殿下说的没错,臣和潞国公正是为了此事而来。高昌地处西域咽喉,控丝绸之路,臣等厚颜来求战,这其中既有公心,也有私心啊!”

谢映登是贞观朝六率的第一批大将,现在又接任了秦琼的官职,成为了左武卫的大将军,在东宫里子和面子都要比侯君集这帝系、储系集一身的人话语权要重一些,所以他是首先张嘴回话的。

“殿下,你是知道的,老臣等在马背上都习惯了,这衙门里的板凳实在是硌得慌,好不容易碰到战事了,就想着能出去打一仗。老臣和映登去打,总比他们举荐的钱草包要强的多吧!”

侯君集是个心直口快的人,在李承乾这说话也不用注意那么多,他对这次举荐将领出征的事很有意见,什么阿猫阿狗都想上,拿我唐军士卒儿郎的性命当晋升之资了不是。

军中向来讲究的是论资排辈,就算摆在前面的利再大也得量力而行,像钱九陇这样的草包将军都想依靠所谓的人缘领行军大总管的职衔,特么的,太子当年把他从京中踢出去就对了。

“啥?巢国公也想挂帅?”,李承乾挑着眉头问了一句。

“可不是嘛,高昌的事传的沸沸扬扬的,廷议还没有定下领兵大将,这朝中不少人心里都长了草。臣和潞国公本来以为是殿下挂帅,可仅仅一天之变,陛下就下旨遴选大将了,臣等浅薄,没有翼国公他们那样豁达让贤的度量,所以就厚颜来找殿下了。”

谢映登这话说的没毛病,如果太子挂帅,他们这些做臣子的自然要遵守人臣之道;可既然太子此次不会出征,那为什么不能出来争一下呢,侯君集说的对,他们干总比那草包要强的多吧!

“扯淡!他以前在军中一向都是打顺风仗,摇旗呐喊的角色,要不是与太武皇帝有私交,又参加了太原首义,这国公的爵位能轮到他吗?

殿下,不是老臣犯小人之心,这军国之事不可小觑,千万的慎重,否则会有一将无能累死三军的说法呢!”

大家好,我们公众.号每天都会发现金、点币红包,只要关注就可以领取。年末最后一次福利,请大家抓住机会。公众号[书友大本营]

侯君集说的是钱九陇,可确实以点带面的意思,李承乾也甚是赞同,崽卖爷田心不疼这种事是不能出现在唐军之中,否则就是对将士们的性命不负责任。

“好,举三军之重,投之于险地,此将者之任也,指定行军总管确实不可马虎,也不可玩笑。这样,孤就从了你们所请,以潞国公为主帅、映登为副帅,本章今天直接送到宣政殿去。只要过了廷议,你们二位就可以走马上任了,不知二位以为如何?”

李承乾这话是说给谢映登听的,不管怎么说,他在唐军中的资历与侯君集也是比不了,在皇帝心中的也不了他重要。自己现在还不是皇帝,没法把他插在侯君集的前面,所以他就只能争取个副帅之职位!

“殿下,潞国公是军中元宿,又是兵部尚书,是臣的顶头上司,臣愿意给他当副将,出征高昌,绝不负殿下的苦心。”,精于事故的谢映登赶紧起身保全回了一句。

“殿下,只要有仗打,谁当主帅都一样,老臣和映登是几十年的弟兄了,什么正的、副的,商量着来呗!殿下放心,老臣保证一战攻灭高昌,生擒麴智胜献于太庙!”.......

第四百六十九章 汤泉游猎第一百八十章 矫枉必学过正第一百三十六章 暗流涌动(2)第七百二十章 真神计划之刺王杀驾第四百九十章 哎呀,让您见笑了!第三百六十七章 本王可不是傻子,这坑我不跳第一百一十六章 长安城的大搜捕第一百九十六章 皇帝也听墙角第一百五十六章 你是不是出点血啊第一百五十一章 交易第四百四十三章 礼部的官司第七百五十二章 我可有诚意了!第五百四十四章 你知道圣人的名讳吗?第一百二十八章 老而不死是为贼第六十八章 岷州之战(2)第六百七十六章 来,未必是福、去,未必是祸第八百七十七章 别特么给脸不要脸!第一百一十三章 到处都闹幺蛾子(2)第八百一十八章 东宫来了两位“姑奶奶”!第一章 初临贞观第五百六十一章 麟德殿中的啼哭-中山王李象第九百七十二章 老子不吃这套!第八百一十九章 是胖折,还是砸折?第七百二十六章 醉打金枝(一)第五百七十八章 迟迟露面的钦差副使第八百八十九章 答应的非常痛快!第九百四十八章 碾死那些混账!第四十六章 灭蝗进行时(1)第八百四十四章 你懂我!第三百一十一章 别矫情了,喝吧第七百六十五章 有些礼,必须收!第六百五十五章 哎,算卦得给钱啊第四百六十四章 大唐也有天价彩礼第一百三十三章 进退维谷的李绩第四百六十二章 狐狸也有打盹的时候第二百二十七章 皇帝有旨,攻击立止第一百七十二章 你好,兔爷儿第六百一十五章 为子孙前途计第一百章 无双国士与绝世突奸第二百三十一章 虚怀若谷的李承乾第三百三十章 鬼精鬼精的狄仁杰第九百四十二章 新纪元,新开始!第六百四十五章 忘恩负义的魏征第七百八十章 小题大做第六百一十一章 魏征vs窦宽(二)第四百三十三章 丢人特么丢大了第四十四章 大安宫第五百七十六章 继续唱、继续跳第一百六十四章 到底是谁干的?第四百九十九章 谁都有第一次第七百七十七章 专门坑舅舅第五百五十三章 新鲜出炉的城门官第四百二十六章 开天辟地的李世民第三百三十七章 别跟老子来这套第六十九章 岷州之战(3)第二百四十六章 被当成鹰熬的程妖精第四章 朝堂争锋(1)第四百四十七章 鱼儿终于浮出水面了第七百三十章 你们!你们都是一伙的!第七百二十八章 陵园中的对话第五百九十章 越老越懂事第六十章 新造纸术带来的影响(2)第二百一十一章 本宫就是要树立一个榜样第三百三十九章 比唐俭更不要脸的人第七百二十七章 醉打金枝(二)第三百二十章 请君入瓮第一百二十章 萧瑀的险恶用心 (1)第七百四十五章 世上最大的谎言第十六章 国舅爷升官了第四百六十四章 大唐也有天价彩礼第八百二十二章 越来越有意思了!第一百三十三章 进退维谷的李绩第三百九十章 腼腆的长孙无忌第十一章 初游终南山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哥说了让你们先串串供第六百零五章 贪小便宜吃大亏第三百八十章 老而不死是为贼第三百五十六章 贤后风范的独孤妙音第九百零二章 孩子,你着相了!第三百七十六章 压到骆驼的后一颗稻草第四百五十九章 太子盗牛-称心立功第六百三十九章 一个都跑不了第三百零六章 大唐的工匠精神第二十六章 朕要杀了这老匹夫第七百六十六章 有钱,任性!第三百八十五章 论补脑的重要性第八百一十八章 东宫来了两位“姑奶奶”!第六百九十一章 人是种奇怪的动物第四百零九章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第五百一十章 苍天饶过谁(二)第四百八十六章 太子爷,您圣明啊!第三百二十二章 黄雀在后第七百四十七章 瘟疫阻路第九百六十八章 又弄出一个意外第二百七十一章 来,美人给朕笑一个第五百九十一章 求情等于送死第六百九十三章 地头蛇的作用第二百七十九章 马屁高手李丽质第七百八十三章 新十一条(一)第八百六十七章 不可逆转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