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回义安王兴兵清君侧李世民杀鸡儆群猴

悔过法师经常对我说:“如果你不经常出来走动走动,你就不知道这世上有多少苦命的人。如果你不经常出来走动走动,你也不知道这世上有多少幸运的人。有很多人住在深宅大院之内,不知道外面的疾苦。”我说:“其实在深宅大院之内也有疾苦。”衡量一个人是不是善良,其中有一个标准,就是他能不能看到自己的恶,看见自己的恶是善的起点。在南山寺,又要做工,又要修行。师父常常教导说:“要把做工当成是一种修行。”其实这很难,不过修行本来就是苦的,做工也是苦的。让一个人浸泡在苦味当中,这也许就是修行的方便法门。除了与悔过之间有交往,久而久之我也认识了一些住在山外的人。有一个人叫高端正,他的祖上一直都在做官,想必他将来也是要做官的。只是他却并不以此为傲,甚至对自己的家族也有些看法。我说:“人要惜福,你现在的生活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

另外我还认识一个叫谭延寿的人,此人出身寒微却极为好学,同时喜好佛老,每逢闲暇时间就来庙里观光,喜欢与寺里的僧人谈佛论道。与此同时,我还认识了刘大雅、姚宽忍,这二位也非常的健谈,常年居住在附近。南山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山上一年四季长着青草,山间有多处清泉。泉水从圆滑细腻的石头上流过,就像是一只温柔的手触摸你的胸口,微风吹过,清晨的阳光洒落下来,充满了诗情画意。在这里我找到了新的定位,其实星灿法师曾经直截了当的对我说过,他希望我能够最终走上修行之路。要是没有办法踏上这种旅程,也希望我能够做一个终生好佛的居士。而悔过法师注定要成为一名僧人,理由很简单,他本不该来到世上,是因为佛法广大留给了他一条命,他的命属于佛法。也必将被佛法所用,他也立志要有一生的时间弘扬佛法。而我本人与自己的思维同伴一起以名士自居,虽然当时根本没有人注意到我们。

对于我的这种行为,父兄皆不以为然。父亲在来信当中常常这样教导我,在如今这个年月,坐在御座之上的乃是不世出的明君圣主,他得到许多贤臣的辅佐,假以时日一定能够取得不错的成绩。孔子曾经说过,邦有道,如果没有办法得富贵的话,应该感到羞耻。而苗山风对我的行为自然是十分不屑,在他看来,在一个充满希望的年代,人不应该追求成为名士,而应该成为名臣。而且我之所以要做名士,是因为自认为不具备成为名臣的条件,而这一点我很少对外说过。在当时那个年月,大家普遍认为之所以天灾不断,是因为皇上德行有亏,所有被灾害波及的人都认为自己是代人受过。虽然皇上不止一次下诏悔过,但很多人觉得那不过是例行公事而已。我说:“是人都怪皇上自省不够虔诚,其实也不能怪他,这件事他根本没有办法。”

不过在那个年代,很多人还是感受到了时代不同,带给他们生活上的巨大变化。隋朝时候,官家的府库充盈,而百姓却常常被灾害波及。之所以这样,是因为隋朝从孤儿寡母的手中夺了社稷。到了隋炀帝的时候,皇帝涉嫌杀掉了自己的老子,又灭了自己的兄弟。有这样的行径,自然会触怒上苍,从而天灾不断。武德朝大多数时间战乱并没有平息,即使不发生天灾,百姓的生活仍然非常的辛苦。所以这个时候的百姓对天子失德这件事情已经见怪不怪了,而难得的是天子一再表示要悔过。虽然大家都知道这只是一种表演的,这种表演仍然非常的难得。因为很多人都知道,有太多的天子是打死都不愿意认错的。从贞观元年开始,人们不知不觉的都开始操心家国大事、天下兴亡了,没有人觉得自己是局外人。

父亲在写给我的信当中提到了一件事,说有一位官员路过某地的时候发现一位老太太在喂自己的孙子吃土。如此心酸的一幕,让这位官员非常难过,就把自己带在身上的饼分一半给了那位老太太。老太太说:“你告诉皇帝,因为他做了错事,我们百姓过得苦啊!”这位官员说:“放心吧!我一定把你的话带给皇上。”当时,百姓抱怨皇上而没有被追究,皇上一再反省,上天似乎也没有原谅他。当这位官员来到大内见了皇上,说出老太太的那番话的时候。皇上沉吟半晌,说:“你告诉朕该怎么办呢?”这位官员请求皇上免掉那位老太太的一年的赋税。皇上答应了,后来这件事情被魏征知道了,却表示反对。皇上一脸不高兴说:“朕是皇帝,难道这一点权利都没有吗?”魏征说:“按道理来说,皇上做什么事情都是可以的,要告诉皇上的是应该尽量做对的事情,才能让天下兴旺,百姓免于疾苦。”

皇上说:“朕就是要免掉她的赋税,以减轻她的痛苦。”魏征说:“自古皇权不下县,而且这位老妇人能不能活过明天还不知道,皇上免除她的赋税未必能解决她的问题,不过是让皇上的心里更好受罢了。”皇上说:“难道朕该对这件事情熟视无睹吗?”魏征说:“皇上想要是百姓免于疾苦,那就要勤于修德,谨言慎行。选贤任能、励精图治。”皇上显得十分消沉,魏征说:“天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天下人都有示范作用,如果天子肯用自己的钱救济百姓,天下有钱之人也会怎么做。天子爱好廉洁的官员,廉洁的官员就会越来越多,总而言之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皇上说:“朕已经诚心悔过了。”魏征说:“天意高深莫测,非人力所能知,身为人君必定法先王而至尧舜,方能让天下之子民免于疾苦。”皇上仍旧挂念着那位老妇人,魏征说:“现在这样的人成千上万,皇上只要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就可以了,如果百官各司其职,人人各尽其德,大唐没有理由不兴旺。”

变化是在不知不觉当中发生的,虽然大家都知道皇上失德,让天下百姓受苦。但百姓们还是尽自己的能力试图摆脱痛苦,而且在百姓们看来如今在位的那位皇帝并不是特别坏。他曾经是战场上的英雄,虽说玄武门之非常残酷,可能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虽说大家都在抱怨皇帝,但人们不注意到的是,大家都在想办法帮助皇帝走出困境,可见如今这位皇帝是受到百姓肯定和爱戴的,虽然他的缺点是那么明显那么突出。当时,不管茶楼酒肆,还是乡间田舍。甚至是在寺庙和道观之内,许多人都在议论家国之事。每个人一张嘴就说:“大唐要如何才能摆脱目前的困境呢?”在一间茶肆之内,人群当中做着一个满头银发的老人。手里拄着一根柴掌,上面悬挂着一枚葫芦。这位老人穿着一身道袍,头戴七星冠。

众人都在说:“如今的这位天子其实还不错,比方说他一再表示要减轻百姓的负担,只可惜他失德严重,要是上天始终不能原谅他,那也真是没有办法。”这个时候那位道人站了起来,说:“其实古往今来,每逢新朝开端,常常会出现灾异,特别是在一些圣主即位之初,这一点体现的更加明显。”路人想要问个究竟,这位道神一挥袖子飘然而去。有一位官员坐在那里一脸诧异的说:“真不知道这位道人是何许人也?”店家凑过来说:“你原来不认识他,这位可就是大名鼎鼎的孙思邈。”在一个时代里,如果每个人都担负起天下兴亡的责任,那一定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一个风光无限的时代。就在这个时候,有个人说:“皇上失德并不只是因为玄武门之役,还是因为他裁撤藩王,不念及骨肉亲情。同时大量的官员赶出了朝廷,使得他们失去了俸禄,伤天下士子之心。”

话音未落,另外一个人说:“此等自私自利之言实在过分,皇上裁撤藩王,并不是因为他不念及骨肉亲情,而是因为之前太上皇讽刺太烂。不管是有功的,没功的,只要是李氏宗亲统统封王,爵位乃是公器只能赏给有功之人,就算历朝历代有宗亲封王的惯例,那也只限于皇弟的儿子或兄弟,封的太多了,无疑会加重百姓的负担。至于士子应不应该拥有官家的俸禄,那要看这些柿子能不能为百姓办事,如果能你就该吃一份皇粮,如果不能你就应该离开衙门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至于有人每天待在衙门之内坐而论道而不去做任何能让百姓受益的事,这样的人自然不宜滞留在官府。”这位仁兄一边说,一边有旁边的人在附和。一日晌午,太上皇又坐在那里和裴寂吃着点心聊着天。

太上皇说:“说实在的朕还真的有点想不明白,二郎惹出这么大的麻烦,百姓竟然不抱怨他。”一听这话,裴寂赶紧说:“据臣所知,不但有人抱怨,而且抱怨很多。”太上皇说:“既然如此,什么天下如此平静的?”裴寂说:“太上皇住在深宫之内,当然平静了。”太上皇笑着说:“这么说其实外面有人已经磨刀霍霍了?”一听听这话,裴寂说:“现如今抱怨皇上的话是不少,可真正怪罪皇上的人却不多。因为皇上对百姓的抱怨没有表示出任何的反感,更不要说惩治他们了。与此同时,他不断的反省自己的过失,我反省不只是口头说一说而已,为了取悦百姓,他不惜委屈天下的士子和皇亲国戚。”太上皇说:“如此说来,二郎还是一位贤君了。”裴寂说:“若要天下安先安宗室,我要治天下,怎么能不依靠天下士子呢?”

太上皇说:“你这是迂腐之见,天造万物以养百姓,士子也好宗亲也好,善待这些人,不过是为了让百姓康乐而社稷安泰。”裴寂看自己与太上皇的想法有了分歧,立刻转移了话题,说:“听说义安王最近有举动,想要让太上皇重登帝位。”一听这话太上皇就像是触了电一样,立刻站了起来,用吃惊的眼神看着裴寂,说:“你是跟随了朕这么多年的老臣,朕的心思难道你不知道吗?”裴寂说:“一个失德之君,能够担负起振兴大唐的重任吗?”太上皇说:“朕亲生的儿子尚且如此,义安王又怎么能善待朕呢?如果朕注定要做傀儡,那也要给自己的儿子做傀儡。”裴寂说:“太上皇,义安王可是你的忠臣啊!”太上皇冷笑着说:“这世上哪有那么多忠臣,每个人都是为了自己,这个义安王又怎么会例外呢?”裴寂说:“太上皇,重建武德朝是臣的心愿。”

就在太上皇怒气冲冲的在屋子里踱步的时候,突然它停了下来,转而笑着说:“那好,这让你把这出戏演足了,不过朕提醒你,如果戏演砸了,朕可救不了你。”裴寂这个时候,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说:“太上皇无需担心,臣已经想好了脱身之法。”果然在裴寂的支持之下,义安王开始了自己的计划。他花费重金收买了奉命把守宫门的军官,与此同时他陈兵在京城之外,按照原计划只要内应打开了宫门,大军就冲将进去控制皇帝,逼迫他交出兵权,之后再去请求太上皇复位。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天衣无缝,裴寂满意的说:“这次就全仰仗王爷了。”对方笑着说:“我也是为国靖难,相信不久之后,裴公就可以重回相位执掌机要。”明日是朝会的日子,是动手的绝佳机会,想的是冲进去之后,义安王要当着百官的面历数皇上的罪行,从而逼迫他退位。

天亮之后,义安王的大军靠近宫门,没想到宫城之内竟然乘着夜色让军队换了房。把手皇宫正门的从竟然是左武卫将军秦琼,一看这个情况,义安王一下子有些不知所措了,很明显皇帝已经有所察觉,并且做好了防范。于是他没有敢下令攻打宫城,而是将军队退到了郊区。而此时,群臣聚集在显德殿,皇上冰冷的目光注视着群臣,这个时候一位太监跑进来说:“皇上,义安王已经退兵了。”皇上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抬高声调说:“裴公,听见了吗?义安王已经退兵了。”裴寂说:“退兵好。”皇上回到自己的位置,说:“如果对朝廷的决策有任何不满意的地方,可以尚书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果想要亲自来朝堂之上,说出自己的想法,朕也会安排。可如今他陈兵京城,说什么要清君侧,朱淑玲,你告诉朕这是什么行为?”

房乔大声说:“是谋反。”之后皇上用眼睛盯着裴寂,裴寂心里一颤,生怕自己被这件事情牵连进去,赶紧说:“当然是谋反。”皇上说:“那好,就把他请进来吧!”不久之后,尉迟恭押解着义安王来到了殿上,义安王大礼参拜,尉迟恭回到了自己的座位,皇上说:“义安王,你没有什么要说的吗?”对方说:“臣请求皇上杀掉魏征。”皇上说:“右仆射,这件事情你来主持吧!”长孙无忌来到靠近义安王的位置坐下来,说:“给义安王的主张有复议的吗?”庭上没有任何反应,长孙无忌接着说:“你陈兵京城,图谋不轨,建议罢黜他利州都督之职。”皇上说:“准了。”长孙无忌接着说:“请削去他的封地,撤销他的王号。”皇上又说:“准了。”之后长孙无忌回到自己原来的座位,皇上说:“朕觉得汉景帝是一位贤德之君,只可惜他做错了一件事,就是诛杀晁错,因为这根本就是背叛。”

这话的时候他显得漫不经心,突然双目之中闪出两道凶光说:“行不上书,如果平民谋反当如何处置?”李靖说:“应该立即斩首。”皇上说:“准奏。”之后不由对方多说,殿前武士立刻将他拖了出去。这个时候裴寂出了一身冷汗,皇上说:“怎么样?今日朝会诸公一定很有收获,谁先说?”魏征说:“臣在这里谢过陛下。”皇上点点头说:“以后凡是有人像魏征这样公忠体国,朕绝对不会委屈他,更不会冤杀他。”长孙无忌说:“皇上,义安王能够突然想起来做这么一件事情,自然少不了有人协助,请皇上即刻下旨查出这个邪主之人。”皇上笑着说:“协助之人,朕已经知道了,只不过碍于情面真不想杀他。”一听这话,长孙无忌大声说:“留着这样的乱臣贼子不杀,还要刑罚何用?”皇上说:“好了,朕决定再给他一次机会。”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长孙无忌不好再争下去了,散朝之后跟着皇帝来到后宫,皇上说:“坐吧!”长孙无忌说:“有些话在大殿之上,我不便说,你想给他一个机会,他以后能让我们没有机会。”皇上冷笑着说:“他没这个本事。”说完看了一眼长孙无忌,坐在了自己的座位上。看着皇上充满自信的眼神,长孙无忌说:“我明白了,皇上这是还顾及着父子之情。”皇上说:“对于咱们来说,已经有足够的理由处置裴寂了,但是对于太上皇来说还远远不够。”长孙无忌说:“还要纵容他到何等地步呢?”皇上捋着胡须说:“朕留着裴寂还有另外一层用意,此人与太上皇走得很近,所以朕经常故意放一些消息让他传给太上皇,你也知道玄武门之役发生后,我们父子之间的芥蒂难以消除,太上皇根本不想见我。”

长孙无忌点点头说:“那一定要盯紧了这个裴寂,义安王谋反,虽然处置起来似乎轻而易举,实际上非常的危险,如果不是事先我们知道了消息,后果不堪设想。”皇上说:“所以裴寂一定不会甘心,他一定还有动作,我们要守株待兔。”裴继又一次来到太极宫,很显然他受了很大的刺激,对太上皇说:“虽说义安王谋反不对,皇上一点不念及骨肉亲情,而且他这么做也不合法度。按理来说,义安王虽然没有什么功劳,但也辛辛苦苦为大唐镇守一方多年,而且又是皇室宗亲,理应免死。”太上皇若有所思,等他说完了,只是淡淡的说:“我觉得二郎应该不会杀你,他只是将你视作是朕的爪牙,也许正因为这个缘故,他也没有把刘文静的死算在你的头上,这是朕没有想到的。”裴寂说:“太上皇不必担心,臣接下来还有谋划。”太上皇笑着说:“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吧!反正正怎么说也不会听的。”

裴寂拜倒在地说:“臣这么做完全是为陛下着想。”太上皇说:“你的好意朕心领了,可是朕不需要了。”一听这话裴寂非常的沮丧,这让太上皇又非常的心疼,说:“朕知道你是忠臣,可朕已经不是大唐的天子了,虽说二郎失德,可他能够稳住局势,做的事情被他一件一件的给做了,相信只要天灾不再降临,大唐的局势很快就会有所改观,到那时他的威望就会迅速上升,那个时候朕就是真正的孤家寡人了。”裴寂流着眼泪说:“太上皇乃是盖世英雄,臣为太上皇鸣不平,也相信上天绝不会抛弃太上皇。”太上皇说:“朕一直在想,武德九年六月初三太白昼现,如果朕当时采取行动的话,今日会是如何呢?”裴寂说:“如果是那样的话,你的骨肉都能够得到保全,这样的天灾也不会发生。”太上皇说:“朕现在追悔莫及。”

第64回贞观皇上四请宾王李靖将军狼山之会225慕容纯奉献马奶酒李大亮烹茶吐难言192大唐皇帝演说古事慕容伏允再袭扰凉州277高士廉率为氏族志贞观帝西游砥柱山第49回越王泰欢喜清商乐苗山幽秘密洞天机188生死局使节又往矣 悲喜事可汗显威风第50回高皇帝泪洒临湖殿三野老动情寄江声第94回苗怀仁蒙主赐祭肉房玄龄卜卦问前程138贺端阳群臣议礼仪 选歌后山幽成小名第63回突利可汗来朝天子马周上书以利主君第53回南山寺驱逐苗山幽太上皇梦游两仪殿229无常横死小龟寿尽大道流行心何能依152居命处运存乎天数 争名逐利近于人情113慈父知礼为女消业 罪官起复算计功名281山獠反叛残杀刺史官军出动击破贼军183萧玉蓉人后失体面 苗山幽梦里见提婆第39回长孙无忌顺时去位皇上悔过怒吃蝗虫第75回大唐故主威服远人异域酋长拜舞君上226深入观想沉迷幻觉放下分心禅灯虚明319魏夫子病受宅新堂褚遂良上疏助皇嗣131姚思廉请止新出行 苗山幽误入拜女教232慕容纯辅主登汗位侯君集领兵平王城第82回在朝堂蹉跎如火煎立宫门度日似风起第45回祖孝孙考古复雅乐萧玉蓉抱膝叹飘零第50回高皇帝泪洒临湖殿三野老动情寄江声295傅令公锐意破正门西胡虏南北分两门324裴刺史请旨伐高丽党仁弘罢死罪君王350惧风疾修缮隋废宫听朝议偏师伐高丽第21回观音婢豪言激将士魏夫子自叹命难违304十一月天子祀南郊丙子日太常拟大礼162苗山风介入盗蚕案 杨铁超奉命来敦煌239番邦监国提前卸任河源郡王遣子来唐298党仁弘罗窦击反獠流鬼国遣使朝天子第九回中原大地一片纷扰 北方胡天换代改朝141晒伏节天上瑶池会 秋分日对月祈苍生281山獠反叛残杀刺史官军出动击破贼军211李大亮扬威蜀浑山侯君集挥师取柏海279邓世隆表请集上文魏夫子直言引自省255白肥儿对峙长公主田有钏拜会萧玉蓉第74回草原雄鹰落地京兆皇帝罢相震动天威107哀山幽人前失体面 俏龙波掌掴济平衡212慕容伏允亡命碛中胡虏巨奸死于马下第一回苗怀仁外出奔晋阳 拓跋燕承恩置南厢第37回义安王兴兵清君侧李世民杀鸡儆群猴363郭孝恪轻敌死贼手金春秋请旨改服章309太常博士斥伪数术果毅都尉平吐谷浑105闻直言下旨毁新宫 感无常奈何失皇子223光禄大夫拜为特进长安浪人请做比丘131姚思廉请止新出行 苗山幽误入拜女教360房玄龄死谏伐高丽褚遂良一省为堂官第六回李留守领兵入长安 月雨公往生去极乐130河南北千里走黄汤 九成宫皇上往避暑101魏夫子弹劾权万纪 孙思邈拜会袁天罡328尉迟敬德表乞骸骨慕容幽兰跪拜焚香104弃急计决议缓吞并 止逐兔华夷共明王190李卫公白发领三军 隋外孙上书乞归顺277高士廉率为氏族志贞观帝西游砥柱山第36回显德殿良臣论吉凶保育房比丘说善恶第97回鞠文泰游历东西市李世民献俘大安宫217契苾何力顾全大局临洮县主下嫁将军194冯徳遐徒步穿沙漠苗山幽失意唱离歌237魏夫子不幸患眼疾张大夫奉命知相州第六回李留守领兵入长安 月雨公往生去极乐第29回帝后合璧推行古礼文武兼用力兴大唐第48回尽礼数顺理而正心修人事遵道而贵己269苗山幽远走西南国白毛怪着力害苍生332铸炉造鼎偷马盗牛欢喜乐童刺杀李泰第十六回苗怀仁携子归乡里杨文干举兵谋皇唐217契苾何力顾全大局临洮县主下嫁将军第七回隋炀帝英雄至穷途 唐国公顺势登大宝353薛万彻奉命击高丽苗山风随驾游新宫345薛仁贵勇武承恩遇左庶子狂言致寿终291李元婴上封爵滕王杨师道官拜中书令201众羌人杀死孔长秀老圣人算计房玄龄258闭门不纳勅使待明依山建陵后世之规213西平郡王复辟旧邦东宫承乾留守长安358王玄策借兵教天竺萧相公病死入冥国228遇卢生大谈养生术盼方士多言命早夭第70回去漠南虎口脱危险到年底诸事尽繁忙第81回突利可汗爵封郡王失意胡儿进位将军第52回天子修身垂范天下全民皆兵以护苍生第89回孙思邈回山寻清静苗山幽出游解天机234皇后患病闲暇时光药王进宫参详病理309太常博士斥伪数术果毅都尉平吐谷浑227悟人生此行多惨淡饮黄汤局中多颇凄凉267魏夫子上疏止骄奢房玄龄请罢祀周公326魏夫子不幸谢尘世丘行恭食肉引自惭112众奴儿为主报冤仇 老泰山上门见贤婿第75回大唐故主威服远人异域酋长拜舞君上298党仁弘罗窦击反獠流鬼国遣使朝天子216李道彦纵兵逞凶顽薛万钧贪功乱胡汉219高甑生获罪赴边境李卫公闭门安住家117上谕连三禁止乱鸣 极数九五盛而必改第53回南山寺驱逐苗山幽太上皇梦游两仪殿126利州都督请求封禅 孙氏珍妮管教英雄276武士彟献女入宫禁王尚书进言震内庭116交涉失利无功而返 遁入深山又逢故人第33回弘文馆学士治经典社稷坛天子祈丰年306民犯十恶累及刺史赞普蒙恩公主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