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宋代手抄本

韶光荏苒,时间就如流沙,不经意间就会悄悄的溜走。

展览会开了一周,李定安也当了一周的专家,要问他这一周是什么感受,用四个字就能形容:一言难尽,

好歹也是位名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认出他的藏友也越来越多,热度也越来越高。至少在大柳树会场,李定安的风头已然隐隐盖过了其他五位专家。但古怪的是,找他看东西的人却越来越少。

原因很简单:看的太准。

找李定安看东西,真就是真,假就是假,不可能有第三种结果,更不会有半点含糊,不论对错,都能给你讲的清清楚楚。

但找其他专家看就不一定了,比如遇到年代特征不明显,或是仿真度太高的东西,专家的把握不是很大,看的当然就不会那么准。

相应的,话就说的不会太满,给出的结论就不会太清晰,往往会带上“可能”、“有点”之类的字眼。

大部分的玩家都能听懂:这东西有点问题,不是那么太真。

机灵点的打声哈哈,再说声谢谢,然后拿了东西就走。性子直的却不依不饶,非要问个明白:我一好好的真东西,怎么就成“也许”、“好像”了?

像这一种,十次有八次都会转到李定安手里,然后,他就会给你讲:哪里不对,假在什么地方,甚至是造假的方法,做旧的手段都能给你说上来。

不出意外,接下来就会进入“抛开事实不谈”的环节,李定安既不争,也不恼,相反还表示理解:花半辈子的积蓄,结果买了一件假玩意,甚至可能分文不值,搁谁都会急眼。

所以,伱不能怪国宝帮太多,而是这操淡的行业本身就不规范,漏洞多的跟筛子似的,造假售假不但利润高,还不用坐牢,我为什么不造?

于是,假货越来越多,造假的手法也越来越高明,上当受骗的当然也就越来越多……

这样的,每天最少要遇到四五次,而且大都会被主办方当做宣传素材剪成视频,甚至好多回都是现场直播。

其他藏友一看,好家伙,一上了电视,岂不就等于这件东西被判了死刑,一辈子都是假货?

还想出手,做梦去吧?

因此,找李定安的越来越少,除非是头铁,对自己的东西有百分之一千的信心,要么就是不知情,没看过主办方的宣传视频,只知道李定安的眼光超准,鉴定能力超级高,一头扎进来的。

结果然并卵:反正看了足足一周,经过手的东西少些也有两三百件,但真品连十分之一都没有。

网友倒是挺乐呵,天天都守在江灵雨的直播间,就等着看藏友拍着桌子骂李定安,说他是“狗屁的专家”、“眼睛长脸上出气用的”。

李定安能怎么办,只能无奈的摊摊手。

不夸张,天天都有,个个比国宝帮还像国宝帮……

今天是第八天,展览会一如既往的红火,不到九点,也就刚开门不久,会场里就已经挤满了游客和藏友。

五位专家席位前也一如既往的热闹,最少的也已经排了七八位。李定安这边人也挺多,也有不少手里都抱着东西,但只是围了一圈,却没人往他对面的椅子上坐。

不止是网友,藏友也会看热闹。

李定安也不急,慢条斯理的掏着东西,一样一样的放在桌面上。摆完之后,见还没人来,他又和江灵雨聊起了天。

“你姐呢,今天怎么没来?”

“今天店里超忙,我姨不让她出来!”

“那你怎么出来的?”

“我又不需要我姨给我发工资?”

这理直气壮的?

李定安“呵”的一声,又指了指支架上的手机:“多少粉丝了,我是说总共?”

江灵雨笑的眼睛眯成了两道缝:“托您的福,快一百万了!”

还真就得感谢李定安:她这近百万粉丝全是靠李定安积累起来的,而且都是真粉,消费能力也不差,如果带货,一次坑位费最少三万以上,提成另算。

可算是找到了流量密码,这不,知道李定安在大柳树当专家,姐妹俩巅巅的就来了。

在沈阳时钱金玉和江灵雨没少帮忙,就当是还人情了,李定安当然没问题,而且很支持:凭本事吃饭,不寒碜,至少比岔腿露球好多了。

他点点头,又比了个大拇指:“加油,争取突破五百万!”

小丫头重重的点点头,胸前跟着一颤一颤,声音还特酥:“我努力!”

好家伙,童颜爆乳娃娃音,说的就是这样的吧?

正被晃的眼晕,旁边又传来谢原平的声音:“李老师,你要是不忙的话,帮我看一下这件东西。”

他下意识的转过头:谢原平手里拿着一方铜镜,上面长满了绿锈,看着有了些年头。

对面还坐着一位,大概四十来岁,穿着普通,但挺干净,感觉像是知识份子。

“好嘞!”

随口应了一声,李定安都站了起来,铜镜的主人却不干了,一把就抢过了东西:“不是,谢老师,我找你看,你怎么又找别人?”

“我的专项是古玉和料器,铜器真不怎么擅长,所以让李老师给你看看!”

“那算了!”这位瞅了瞅李定安,头摇的波浪鼓似的,“我找其他专家看看。”

谢原平愣了愣:“为什么?”

“知识份子”扑愣着眼皮看了他两眼:谢老师,您就没注意过么:这么多天,但凡是从其他专家转到李定安这的东西,看十件,有九件半是假的,谁敢给他看?

只是在心里想了想,客人没吱声,拿起铜镜就走,谢原平怔了好一阵,才无奈的叹了一口气:类似这一幕,这些天时有发生,他委实不知道该如何评价。

李定安只是笑了笑,表示没关系。

反正只是义务帮忙,他也乐得清闲,再说了,何苦和人拍着桌子吵架?

转着念头,他又坐了下来,想着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和江灵雨的粉丝聊聊天,帮她巩固一下人气。

正准备让小丫头把手机挪过来,旁边又有人叫他:“定安,你过来看一下。” 一抬头,是葛副教授。

对面却坐着两个人,一男一女,男的年轻一些,将将三十出头,长的挺精神,也很帅气。

女的年长一些,四十岁左右,但气质优雅,风韵犹存。

两人的神情都有些怪,男人略带愁容,女的面若冰霜,包括葛教授,脸上也带着几丝凝重。再一看,桌上摆着一本书,标准的线装本,上面写着“仪礼注疏”四个字。

经注,还是手抄本?

《仪礼》是儒家六经之一,主要内容为各项礼仪的标准程序和要求,比如婚丧嫁娶的具体流程等等,《注疏》则为东汉大儒郑玄为其所作的注解。

自汉开始,《仪礼》就成为选官及荐举秀才和孝廉的重要依据之一,自隋以后,则正式成为科举的《经注》之一,一直到清。

说直白点,就是考试要点,凡选择学习《仪礼》的举子,这是必修课,所以流传下来的极多。不过大多都是刻版,手抄本倒是少见。

但少见归少见,不一定就有价值,具体要看是谁抄的,有没有名气,如果是无名之辈,就要看具体的年代、书法水平、保存是否完好等等。

看这两位的穿着和神情,以及葛教授微微皱起的眉头,估计有点来历。

暗暗思忖,李定安走了过去:“葛教授!”

“我有点拿不准,你给看一看!”

葛教授也没客气,直接把书往前一推,又用眼神示意了一下对面的一男一女:“卖主和买主!”

一听这句,李定安就明白了:这件手抄本十有八九涉及到债务问题,说通俗点,用来顶债的。

而且来这之前,这两位很可能找其他专家看过,也得到了肯定的答复,而且说不准就开具过证书。

但出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债主心存疑虑,想再次确认一下。

如果东西是对的,那一切好说,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但东西要是看不太准,那就很麻烦了。

说没问题,但感觉东西好像多少有那么点问题,万一事后被买主发现,而且确实有问题,那一场官司绝对跑不了。

说有问题,得罪人还是其次,就怕万一看走了眼,同样少不了一场官司。

估计就是这个原因,葛教授才不得不请李定安帮忙。

转过头来再一看,这两位的身份也就不难猜:男的有点发愁,肯定是欠债的,女的满脸不高兴,当然就是债主子……

打量了几眼,李定安顺势坐了下来:“之前请谁鉴定的?”

“还没问,关键是……唏……”

葛教授呲了呲牙,好像很痛苦的模样,“你看看就知道了!”

好家伙,你至不至于?

老葛虽然只是副教授,但那是资历还不够,并非鉴定能力不行,至少在京大,在金石、牌文、拓片、古籍等品类,他的水平还是相当高的,不然也不会成为此次临时专家组的成员之一。

连他都这么为难,可见这东西有多难鉴定?

暗暗狐疑,李定安拿起了手抄本。

乍一看,确实够旧:这本书已然不是“发黄”,而是近似“黄中带灰”,而且不止是封皮,就连中缝都是这样。如果不是人为作旧,没有两三百年的功夫,纸色绝对旧不到这种程度。

包括封面上的字迹,都已经有点“虚化”的感觉,同样说明年代够久。

字体倒是挺工整,保存的也极好,大概五六十页,但书册依旧平整,纸页依旧紧密。

翻开封皮再看纸,不是太厚,却给人一种很结实的感觉,虽然很旧,但依旧泛着光泽,手摸上去,薄厚如一,很是光滑,也很是柔韧。

熟宣,还是青檀特净宣?

所谓的特净宣,就是青檀皮占八成以上,稻草和其它材料不足两成,从唐到清,皆是历代宫廷用纸首选。

能用这种纸抄经注,既便不是青史留名的人物,家世也绝对不一般。

辩认了一下,确实是特净宣,他又翻过无字的扉页,本以为会看到具体的内容,不想仍然是一张空页,依旧不写有一个字。

不过盖着一大一小两枚,印迹已有些淡,但尚能看的清楚。

小的就普通的楷体,刻的也挺规整:清真居士。

清真居士……感觉有点印象……

闪过一丝念头,他又看向比较大的那枚印,只是一眼,李定安就顿住了:这什么玩意,怎么刻的跟虫爬似的?

真就跟一堆虫子一样,歪歪扭扭,断断续续,乍一看,感觉就看不出字的形状。但随即,他猛的反应过来:这是宋朝特有的九迭篆文,而且只有官印才会这么刻。

再仔细一辩认,李定安的眼睛不由的一眯,稍一思忖,止不住的就吸了口凉气:秘书省管下校书郎朱记!

我了个去……这竟然是宋版,而且还是官方手抄本?

怪不得葛教授都没问之前找谁鉴定过,结果又是什么,就急吼吼的把自己叫了过来?

古玩界一直流传着一句话:一页宋版一两金……不夸张,这句话绝对没有一丁点的水份。

看看以往的成交记录:2018年,嘉德拍卖,宋代版王安石文集——宋龙舒本《王文公文集》和《宋人佚简》三卷,起拍价才各是五百万,但最后,四本书整整拍了两亿六千万。

2020年,宋理宗宝庆元年广东漕司刻本《新刊校定集注杜诗》,也就是杜甫的诗集,最后成交价1.77亿。

2021年,同样是郑玄注的《周礼注》,南宋初年两浙东路茶监司刻本,成交价一点四个亿。

而且这几本全是刻本,印刷机构的级别都还不是特别高,才是司一级,更没有什么印章之类的东西。

那如果是秘书省校书郎手抄,不但有官印,还有抄录者的私印,而且还是青史留名的人物呢?

哈哈……清真居士?

如果不是那枚校书郎的官印,他差一点就没想起来:这是宋代文豪,著名词人周邦彦。

说句不夸张的话:这本书要是真迹,如果下了两亿,李定安敢直播吃翔……

第14章 俩老头太能喝了第364章 好好开车第54章 不可能第77章 跟我走第230章 宋代手抄本第493章 过了这个村,再没这个店第248章 郎世宁第257章 又被截胡了第371章 出事了第266章 冤家路窄第191章 连屎都敢吃第14章 俩老头太能喝了第62章 孤品第459章 你辞职算了第413章 只是暂时第222章 差距这么大?第412章 项目提前第422章 有点变态第211章 活该第455章 宝库第358章 活该第220章 这就是资历第200章 人造丝第35章 那也行第183章 只值八千八第101章 扯什么淡?第285章 张汉光的手下第26章 真假难辩第84章 送佛送到西第306章 干活第482章 连老婆都坑第17章 这家没法待了第176章 只有起错的名字,没有叫错的外号第113章 让你乱发骚第106章第506章 活该第62章 孤品第451章 一个头有两个大第485章 藏宝图第173章 免费赠送几句第414章 第422 河山控戴,形甲天下第250章 被驴踢了第196章 查水表的来了第274章 抢案子第103章 绝版银元开大会第129章 还上什么学?第384章 看不住第429章 故意抬杠第430章 又见藤原第416章 回不去就好第300章 开国皇帝朱元璋第337章 他真的懂第349章 在这下面第393章 澶渊之盟,大宋国书第120章 银册第237章第347章 悬崖上建瓷窑?昨晚卡审核,发重了第360章 木俑第240章 把狼关进了鸡窝第170章 考一考第464章 那些国宝,被人弄走了?第59章 贼漂亮一姑娘第389章 李唐宗庙第354章 麻袋呢?第360章 木俑第64章 不知道说什么了第161章 汉代的棺材板第155章 做梦都能笑醒第244章 告黑状第237章第213章 馆长是谁?第272章 生不拜君朱道明第391章 更兴奋了第232章 手抄本算什么第415章 找不找第217章 人在家中坐,好事天上来昨晚卡审核,发重了第381章 哥们靠的是实力第84章 送佛送到西第383章 一品官第470章 知道分寸第17章 这家没法待了第136章 李老师知道第169章 唯他是问第251章 再等等第497章 人家不弄你弄谁?第362章 一个和尚(为盟主“趣味游戏plus”第462章 你行不行第111章 挖墙角第77章 跟我走第74章 临时嘉宾第36章 好运气第154章 为什么就你会做?第81章 也成老师了?第158章 连名字都没记全第202章 假的总归是假的第435章 第442 王昭君的儿子第392章 萧太后雕像第407章 个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