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改制与革命 (3)

三、国营“平价”贸易的创始。五谷布帛丝绵等类日常需用之物,遇滞销时,由政府照本收买。政府在各地算出这类货物每季的平均价格(各地不必同)。若货物的市价超过平均价,则政府照平均价出卖,若低过平均价,则听人民自相买卖。这制度虽然与武帝所行的平准法有点相似,但用意则极不相同,后者目的在政府赢利,前者则在维持一定的物价水准,便利消费者而防止商人的囤积居奇。

四、荒弃土地税的创始。不耕的田和城郭中不种植的空地皆有税。

五、处理无业游民的新法。无业的人每丁每年须缴纳布帛一匹,不能缴纳的由县官征服劳役,并供给其衣食。

六、所得税的创始。对一切工商业(包括渔猎牧畜,巫医卜祝,旅店经营以至妇女之养蚕,纺织和缝补)。取纯利十一分之一,叫做“贡”,政府收入的一贡即为放款与人民的本钱。贡税与现代所得税的异点在前者没有累进的差别,亦没有免征的界限。

以上的制度,除铜冶的专利公布于始建国元年外,其余皆在始建国二年以后陆续公布,其被实际施行的程度和推行时所遇的困难和阻碍,历史上亦均无记载。铜冶的专利弛于始建国五年,山泽的专利弛于地皇三年(22年),次年王莽便败死。

第五、昙花一现的新朝

王莽对于立法的效力有很深的信仰,他认为“制定天下自平”。除上述一切关于民生和财政的新法外,他对于中央和地方的官名官制,行政区域的划分,以及礼乐刑法无不有一番改革。他自即位以来,日夜和公卿大臣们引经据典地商讨理想的制度,议论连年不休。他沿着做大司马时的习惯,加以疑忌臣下,务要集权揽事,臣下只有唯喏敷衍,以求免咎。他虽然忙到每每通宵不眠,经常的行政事务,如官吏的遴选,讼狱的判决等却没有受到充分的理会。有些县甚至几年没有县长,缺职一直被兼代着,地方官吏之多不得人是无足怪的。更兼他派往各地的镇守将军,“绣衣执法”,以及络绎于道的种种巡察督劝的使者又多是贪残之辈,与地方官吏相缘为奸。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即使利民的良法,也很容易变成病民。何况像贡税和荒地税本属苛细,国家专利的事业禁民私营。像铸钱和铜冶,犯者邻里连坐,这又给奸吏以虐民的机会。

在王莽的无数改革中有一件本身甚微而影响甚大的,即王爵的废除,因此从前受汉朝册封为王的四夷的君长都要降号为侯,并且更换玺印。为着这事,朝鲜的高句丽,西南夷句町先后背叛。王莽对他们采取高压政策。他派十二将领甲卒三十万,十道并出,去伐匈奴。因为兵士和军用的征发的烦扰,内郡人民致有流亡为盗贼的,并州平州尤甚。出征的车队屯集在北边,始终没有出击的机会。边地粮食不给,加以天灾,起大饥荒,人民相食,或流入内郡为奴婢。边地的屯军,生活困苦,又荼毒地方,五原代郡,受祸尤甚;其人民多流为盗贼,数千人为一伙,转入旁郡,经一年多,才被平定。北边郡县却大半空虚了。为伐匈奴,强征高句丽的兵,结果高句丽亦叛,寇东北边。征句町的大军,十分之六七死于瘟疫,而到底没有得到决定性的胜利。为给军用,赋敛益州,人民财物至于十收四五。益州因而虚耗。以上都是王莽即位以来八年间的事。

从新朝的第九年(是年莽六十二岁)至第十四年(17至22年)间,国内连年发生大规模的天灾,始而枯旱,继以飞蝗。受灾最重的地方是青徐二州(今山东的东南部和江苏的北部)和荆州(今河南的南部和湖北的北部)。灾害的程度,除了表现于四方蜂起的饥民暴动外,还有二事可征:其一,山东饥民流入关中求食的就有数十万人;其二,王莽分遣使者往各地,教人民煮草木为“酪”以代粮食,这种“酪”却被证明是无效的替代品。

暴动的饥民,起初只游掠求食,常盼年岁转好,得归故里;不敢攻占城邑,无文告旗帜,他们的魁帅亦没有尊号,他们有时俘获大吏也不敢杀害。因将吏剿抚无方,他们渐渐围聚,并和社会中本来不饥的枭悍分子结合,遂成为许多大股的叛党。其中最著者为萌芽于瑯邪而蔓延于青徐的“赤眉”(叛徒自赤其眉,以别于官军,故名);和最初窟穴于绿林山(在今河南)而以荆州为活动范围的绿林贼。二者皆兴起于新朝的第九年。绿林贼后来分裂为下江兵和新市兵。

第十三年(即地皇二年,21年),王莽遣太师羲仲景尚,更始将军王党将兵击青徐。同时又遣将击句町,并令天下转输谷帛至北边的西河,五原,朔方和渔阳诸郡,每郡以百万数,预备大举伐匈奴。是年曾以剿贼立大功,领青徐二州牧事的田况,上平贼策道:

盗贼始发,其原甚微,部吏伍人所能擒也。咎在长吏不为意,县欺其郡,郡欺朝廷,实百言十,实千言百。朝廷忽略,不辄督责,遂致延蔓连州。乃遣将率(率乃新朝将帅之称)多发使者,传相监趣(促)。郡县力事上官,应塞诘对。供酒食,具资用,以救断斩。不给(暇)复忧盗贼,治官事。将率又不能躬率吏士,战则为贼所破,吏气寖伤,徒费百姓。前幸蒙赦令,贼欲解散,或反遮击,恐入山谷转相告语。故郡县降贼,皆更惊骇,恐见诈灭。因饥馑易动,旬日之间,更十余万人。此盗贼所以多之故也。今洛阳以东,米石二千。窃见诏书欲遣太师,更始将军。(指羲仲景尚与王党)二人爪牙重臣,多从人众,道上空竭;少则无以威视远方。宜急选牧尹以下,明其赏罚。收合离乡,小国,无城郭者,徙其老弱,置大城中,积藏谷食,并力固守。贼来攻城则不能下,所过无食,势不得群聚。如此招之必降,击之则灭。今空复多出将卒,郡县苦之,反甚于贼。宜尽征还乘传传诸使者,以休息郡县,委任臣况以二州盗贼,必平定之。

王莽不听,反免田况职,召还京师。

第十四年二月,羲仲景尚战死。四月,莽继派太师王匡和更始将军廉丹,将锐士十余万,往征青徐。大军所过百姓唱道:

宁逢赤眉,

不逢太师。

太师尚可;

更始杀我!

十月,廉丹战死,全国震动。十一月,下江新市兵与平林舂陵兵联合。平林春陵兵皆以其兴起之地名,先后皆于是年兴起。舂陵兵的领袖乃汉朝皇室的支裔,刘和刘秀两兄弟。

第十五年,二月,下江新市等联军拥立刘玄为皇帝,改元更始。刘玄亦汉朝皇室的支裔,他即位之日,对群臣羞愧流汗,举手不能言语。是时联军攻宛城未下,他驻跸宛城下。三月王莽诏发郡国兵四十余万,号百万,会于洛阳,以司空王邑司徒王寻为将。五月,二王率其兵十余万由洛阳向宛进发,路过昆阳,时昆阳已降于联军,二王首要把它收复。部将严尤献议道:“今僭号的人在宛城下,宛城破,其他城邑自会望风降服,不用费力。”王邑道:“百万大军,所过当灭,如今先屠此城,喋血而进,前歌后舞,岂不快哉!”于是纵兵围城数十重,城中请降,王邑不许。严尤又献计道:兵法上说,“归师勿遏;围城为之阙”,可依此而行,使城中贼得路逃出,好惊怖宛下。王邑不听。先是当城尚未合围时,刘秀漏夜从城中逃出,请救兵。

六月刘引救兵到,自将步骑千余为前锋。二王亦派兵迎击,却连战皆败。刘秀乃率敢死队三千人从城西水上冲官军的中坚。二王根本轻视他,自将万余人出阵,令其他营伍各守本部,不得擅动。二王战不利,大军又不敢擅来救援。二王阵乱,刘秀乘势猛攻,杀王寻。城中兵亦鼓噪而出,内外夹击,震呼动天地,官军大溃,互相践踏,伏尸百余里。是日风雷大作,雨下如注,近城的河川盛潦横溢,官兵溺死以万计,得脱的纷纷奔还本乡。王邑只领着残余的“长安勇敢”数千,遁归洛阳。消息所播,四方豪杰,风起云涌地举兵响应,旬日之间,遍于国中,他们大都杀掉州牧郡守,自称将军,用更始的年号,等候着新主的诏命。九月,响应更始的“革命”军入长安,城中市民亦起暴动相应,王莽被杀,手刃他的是一个商人。他的尸体被碎裂,他的首级被传送到宛。

做过王莽的“典乐大夫”的桓谭在所著《新论》里曾以汉高帝与王莽比较,指出王莽失败的原因,说道:

维王翁(即莽)之过绝世人有三焉:其智足以饰非夺是,辨能穷诘说士,威则震惧群下,又数阴中不快已者。故群臣莫能抗答其论,莫敢干犯匡谏。卒以致亡败。其不知大体之祸也。夫(知)帝王之大体者,则高帝是已。高帝日:张良、萧何、韩信,此三子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故得天下,此其知大体之效也。王翁始秉国政,自以通明贤呈,而谓群下才智莫能出其上,是故举措兴事,辄欲自信任,不肯与诸明习者通,……稀获其功效焉。故卒遇破亡。此不知大体者也。高帝怀大智略,能自揆度群臣。制事定法,常谓日:庳而勿高也,度吾所能行。为之宪度内疏政合于时。故民臣乐悦,为世所思。此知大体者也。王翁嘉慕前圣之治,……欲事事效古而不知……已之不能行其事。释近趋远,所尚非务。……此不知大体者也。高祖欲攻魏,乃使人窥视其国相,及诸将卒左右用事者。乃曰:此皆不如吾萧何、曹参、韩信、樊哙等,亦易与耳。遂往击破之,此知大体者也。王翁前欲北伐匈奴,及后东击青徐众郡赤眉之徒,皆不择良将,但以世姓及信谨文吏,或遣亲属子孙素所爱好,或无权智将帅之用。猥使据军持众,当赴强敌是以军合则损,士众散走。……(此)不知大体者也。

第74章 瓜分及民族之复兴 (2)第81章 一战后的中国 (1)第80章 辛亥革命 (5)第46章 盛而不强的两宋 (2)第77章 辛亥革命 (2)第9章 霸国与霸业 (1)第9章 霸国与霸业 (1)第41章 开创盛世的隋唐 (1)第86章 一战后的中国 (6)第30章 汉初的学术与政治 (1)第70章 自强之路的失败 (3)第85章 一战后的中国 (5)第59章 落日余晖中的清朝(上) (4)第10章 霸国与霸业 (2)第67章 洪秀全与曾国藩 (2)第15章 战国时代的政治与社会 (1)第31章 汉初的学术与政治 (2)第2章 中国历史的黎明 (1)第15章 战国时代的政治与社会 (1)第26章 秦广汉兴之际 (3)第34章 改制与革命 (3)第12章 孔子和他所处的时代 (1)第50章 来自草原的元帝国 (2)第89章 蒋廷黻小传第29章 大汉帝国的发展 (3)第31章 汉初的学术与政治 (2)第51章 来自草原的元帝国 (3)第83章 一战后的中国 (3)第64章 剿夷与抚夷 (3)第65章 剿夷与抚夷 (4)第84章 一战后的中国 (4)第75章 瓜分及民族之复兴 (3)第29章 大汉帝国的发展 (3)第18章 战国时代的思潮 (1)第10章 霸国与霸业 (2)第34章 改制与革命 (3)第46章 盛而不强的两宋 (2)第27章 大汉帝国的发展 (1)第86章 一战后的中国 (6)第24章 秦广汉兴之际 (1)第62章 剿夷与抚夷 (1)第20章 战国时代的思潮 (3)第66章 洪秀全与曾国藩 (1)第47章 盛而不强的两宋 (3)第76章 辛亥革命 (1)第76章 辛亥革命 (1)第9章 霸国与霸业 (1)第52章 在矛盾中行进的明朝 (1)第59章 落日余晖中的清朝(上) (4)第30章 汉初的学术与政治 (1)第77章 辛亥革命 (2)第25章 秦广汉兴之际 (2)第77章 辛亥革命 (2)第1章 代序:阅尽沧桑,读史明智第86章 一战后的中国 (6)第82章 一战后的中国 (2)第22章 秦始皇与秦帝国 (1)第79章 辛亥革命 (4)第33章 改制与革命 (2)第87章 张荫麟小传第78章 辛亥革命 (3)第23章 秦始皇与秦帝国 (2)第28章 大汉帝国的发展 (2)第85章 一战后的中国 (5)第35章 权谋夹缝中生存的东汉 (1)第17章 战国时代的政治与社会 (3)第62章 剿夷与抚夷 (1)第15章 战国时代的政治与社会 (1)第50章 来自草原的元帝国 (2)第47章 盛而不强的两宋 (3)第11章 霸国与霸业 (3)第32章 改制与革命 (1)第24章 秦广汉兴之际 (1)第36章 权谋夹缝中生存的东汉 (2)第20章 战国时代的思潮 (3)第46章 盛而不强的两宋 (2)第73章 瓜分及民族之复兴 (1)第67章 洪秀全与曾国藩 (2)第41章 开创盛世的隋唐 (1)第64章 剿夷与抚夷 (3)第64章 剿夷与抚夷 (3)第88章 吕思勉小传第20章 战国时代的思潮 (3)第15章 战国时代的政治与社会 (1)第49章 来自草原的元帝国 (1)第57章 落日余晖中的清朝(上) (2)第37章 权谋夹缝中生存的东汉 (3)第15章 战国时代的政治与社会 (1)第40章 混乱中洒脱的魏晋 (3)第41章 开创盛世的隋唐 (1)第66章 洪秀全与曾国藩 (1)第7章 周代的封建社会 (3)第76章 辛亥革命 (1)第39章 混乱中洒脱的魏晋 (2)第36章 权谋夹缝中生存的东汉 (2)第36章 权谋夹缝中生存的东汉 (2)第62章 剿夷与抚夷 (1)第48章 盛而不强的两宋 (4)第17章 战国时代的政治与社会 (3)第7章 周代的封建社会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