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节 强取

到空袭的俄**队在短时间内并没有损失多少战斗力由于军队不断地从西线开过来,俄**队在东线的兵力达到了150万,相对于全部青年人口只有三五百万的欧洲列强,俄国两千多万的青年人口让其他国家羡慕不已。

开战不到三个月,俄国的总兵力已经达到450,而且还在不断上升,拥有了这么多兵力,还有喀秋莎这种利器在手,可是俄**队东线的总司令铁木辛格并不感到安全。他所面对的中国拥有更多的人口,据他所知道的,光是东北集团军就已经达到了120人,要知道东北集团军一向被称为中国的御林军,装备在所有军区内排名第一,战斗力更是公认的中国第一,但只东北集团军一个军团就够铁木辛格喝一壶的。

更何况,西北,中原两个集团军也同时压了过来,铁木辛格要同时面对三个集团军280人的压力,这仗实在难打。一项以来被俄国人视作有点的人口优势在中国面前成为劣势,如果说俄国人8多万的人口让其他国家羡慕,那么中国4万人口就让俄国人感到恐惧了。

鉴于中国兵员多、战线长、战区广及补给困难,铁木辛格决定采取一个拖中求胜的方针,即在短期内避免与中国主力部队作战,大步后撤,然后寻机歼灭歼灭中**队部分冒进部队,然后再敌占区实施机动作战。如果运气好的话今年收住喀山,如果运气再好一些地话。那就是最终与中国媾和。

运气再好?铁木辛格根本就不想选择运气再好会出现什么事情。如果真的可以选择地话,他倒是希望可以成为中国的西线总指挥。他的目光变得深邃起来,开始转向神秘的东方。那个幸运的指挥官不知道在做什么呢?

“阿嚏!”

韩兴华重重打了一个大喷嚏,然后从马上跌了下来,这是因为他一贯不骑马的缘故,本来这次西线总指挥部(以下简称西指)是想出来看看地形,准备强渡地点。不过由于“大拇指“,(前线指挥部的最高长官,为安全起见简称“大拇指“)出了事情,这次勘查只好不了了之。

(一战之后,虽然中国当时占领了乌拉尔以东地全部俄国领土,不过当时英国和德国都担心中国过于强大,因此一同逼迫中国退让了一部分领土,此后中国的边境以鄂毕河为国境线,此外西伯利亚和中亚都不得修建军事基地。所以在开展前夕,中国的军队很难得到当地的补给,全部需要有国内转运,这种状况直到1918才有所改变。中国无法投入太多的军力进攻俄国。)

由于严寒将近,许多人对在寒冬中与俄国人战斗心中没底,因而变得十分迷信。他们把这一偶然事件看成是不祥之兆。

某位参谋提议说:“我们最好不要渡过额比伦河,刚才摔的那一跤是个坏兆头。‘韩兴华默不作声,脸上出现了少有的严肃和心事重重的样子。不一会,那位参谋又说道:“当年拿破仑也跌了一交,结果…..”

这位参谋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卫兵抓走了,这种动摇军心地话是不能说的。这位本来大有前途的军官此后只能是被劝退,不过大家都知道他的后半句话是什么意思。

92日夜晚,韩兴华地大军渡过了额比伦河。额比伦河这边死一般的寂静,广阔无垠的土地上,一个人影也没有,展现在中**队面前的是褐色地土地和枯萎的植物以及遥远地平线上的树林。眼前的景色使韩兴华感到有点不安,他担心俄军不经战斗就撤出额比伦河,放弃整个喀特琳娜堡,从而诱使中**队远离后方基地。

要知道,目前西指名义上的总兵力有300,可是受限于糟糕的运输系统,目前还只能调动80万,虽然皇帝笔下答应他,第二年输能力翻一番,可是就算有运输量提高一倍,也不能改变运输上的瓶颈,俄国人由莫斯科到卡特琳娜堡只需要1500里,而中国呢,西安虽然这几年发展迅速,成为西部经济地龙头,可也没有力量独自支撑西指的消耗,超过一半的物资需要从东部运过来,这距离何止万里。

所以,韩兴华更希望越军主力做一次大会战,然后凭借自己的军力优势耗掉俄国人,这样的结果虽然会引起国人的不满,可是却能有效的缩短相持的时间,让中国的国立不至于虚耗在无用的等待中。

这时,中国的间谍一个也没送回情报,中**队对敌人的动向简直一无所知,这更使韩兴华心情沉重。俄军在额比伦河前线的布置情况。当时在额比伦河对面的俄军有人。不过,这些俄军主力位置飘忽不定,没有办法对他进行跟踪。

韩兴华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看来什么事情都不能阻止战争的长期化了,在冰天雪地的俄国境内,一支军队如果没有固定的居住地,那么当寒冬来临之际,再厚的衣服也无法抵御那种刺骨的寒冷,韩兴华又得到了一个坏消息:由于劳顿、缺乏草料以及夜里的凄风冷雨,许多士兵也在行军途中倒下了。韩兴华开始意识到这次远征的艰巨性。

正当韩兴华为俄军没在喀特琳娜堡与他决战而忧虑万分时,中国皇帝的给他写了一封信,

“将军无许多虑,不败即大胜,俄国人国力远不如我,我用十分力耗其一分力也必胜!”

然后,皇帝笔下又热心的列出了很多战斗方法,最后加上一句话终于暴露了这个人的本质:

“怎么打我不管,不过你要把握一个原则,不能亏本,敌人如果游走,不与我主力对战,那么就要利用我人数上的优势,频繁采取佯动,调动对方。而我方则要部队定期轮休,这样以逸待劳,等到明年春天再发动真正的攻势。”

92日,韩兴华接到消息说,俄军卡拉第二方面军也从叶卡琳娜堡撤往喀山。韩兴华立即命令第五军前往接收。手,韩兴华也横下一条心:“你送多少,我吃进去多少,看看是我撑死还是你把肉割光!”

第16章 美国的悲哀第9节 明大势总统放权第22节 血战比尔姆(完)第32节 拼将热血洒山河第29节 朕受命于天第25节 北疆鏖战(六)第24节 噩梦法国舰队的出现第1节 布尔战争(上)第12节 断碑山第77节 圈套(上)第36节 困兽犹斗上第13节 风雪交加大点兵第79节 初战(下)第25节 侦缉营的未来(中)第12节 唐绍仪舍命说俄酋第28章 鸟尽第2节 平地起风雷第40节 血战(七)第107章 分赃第103章 原子弹(中)第16节 文字狱第88节 报国无门的印度将军(九)第33节 巨舰(上)第32章 谭嗣同(下)第21节 两手都要硬(下)第69节 半瘫山姆斗野鹤(一)第15节 辩论大赛(中)第98节 伦敦上空的鹰(下)第6节 突袭(一)第27节 御前会议第98节 伦敦上空的鹰(下)第28节 空袭第34节 光复故土第8章 德国统治下的欧洲(三)第36节 特战雄兵(三)第9节 铁军是怎样练成的(上)第36节 蝴蝶效应(下)第15节 唇枪舌剑换美援第12节 突袭(七)第29节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第21节 雄关如铁难阻英雄第19节 热血贯长虹第98节 伦敦上空的鹰(下)第79节 初战(下)第23节 奇袭印度第1节 风起萍末第30节 螳螂捕蚕第65节 铁流(四)第12节 奇袭布里奇伯特第59章 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崛起第76节 驼峰航线(下)第28节 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第65节 犹太人复国(中)第18节 巡检做天子(二)第88节 民主进程第48节 特战雄兵(十五)第36节 水库三日谈第5节 闲庭信步探铁路(上)第48节 宿命对决(六)第8节 四海华人皆兄弟第45节 宿命对决(三)第9节 立国会议(上)第8节 三气日酋(下)第10节 僵局第10节 断粮(下)第18节 破交(上)第7章 德国统治下的欧洲(二)第16节 兵贵神速(二)第54节 血战(二十二)第30节 万园之王第16节 遍地球第一等的巡洋舰第13节 归燕回翔(下)第8节 轻工业第53节 克拉运河(一)第50节 血战(十八)第13章 种族清洗第15节 唇枪舌剑换美援第63章 罗斯柴尔德财阀的末日(下)第46节 赤字搞教育安(下)第57章 历史转折点第27节 台湾会议第12节 断碑山第32节 掌握制高点第2节 京城之夜第28节 对日的最后一战第58节 进退两难(二)第12节 出口雇佣兵到美国第31节 升龙战争---雄关如铁第11节 坐山观虎斗第11节 真理不辩不明(上)第28章 鸟尽第3节 立国第一战(下)大结局中华一统第10节 东方第一大军港的背后(下)第11节 西班牙的逆袭第46节 宿命对决(四)第25节 北疆鏖战(六)第5节 美西战争导火索第31节 盘古计划第51章 陆沉比基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