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望海尖方七佛脱厄 头陀镇武二郎破敌

〖望海尖方七佛脱厄~头陀镇武二郎破敌〗

诗曰:

沙场行路叩迷津,人人有志立功勋。

刀头嗜脂常如此,喋血疆土断肠死。

宝山柳绿围翠玉,高云路杳雀行空。

梦中却闻新鲜事,谈笑风生戮强敌。

人活天地之间,少则数载,多则百年,难逃枯骨一堆,坟丘三尺。姓字不显之人,恐怕年代更迭,荒冢都没,只有那名标青史忠臣良将,才不会被后人遗忘,岁岁有人扫墓祭奠,万代传颂。

话说花荣见秦明被方七佛搠下马去,死在羊望云手里,心中大怒,与方七佛厮杀。方七佛武艺枪法,却在花荣之上,因此花荣颇感吃力。

羊望云一箭射死秦明,又来助方七佛厮杀花荣,却不想宋军张清赶来,一颗石子正打在羊望云鼻骨上,羊望云吃痛跑回阵去。张清又弹出一颗飞凰石打在了方七佛嘴角,顿时肿了一片。

方七佛被暗算疼痛难忍,只好舍了花荣和众将回城。花荣去赶,被方军弓箭手乱箭射回,花荣只好收了秦明尸体,以待宋江。片刻王禀、宋江都到,花荣诉说秦明战死经过,宋江听后,悲伤不已。王禀劝慰几句,自去扎营。

宋江来看秦明尸首,花荣递过一支箭来,说道:“是羊望云那厮射的箭。”

宋江接过箭来一折两半,怒道:“羊望云这贼,诈降出逃,又射死我秦明兄弟,千刀万剐难消胸中怒气!”

吴用说道:“秦明自从跟随哥哥上了梁山,三打祝家庄、大战曾头市,与官军对抗,无不身先士卒,屡立战功未尝落后,今日被贼人暗算,实乃屈死,不如先将尸首棺榇盛敛,让樊瑞作法超度亡灵,与先前阵亡兄弟一般,就地安葬,再攻仙居。”宋江依允,当日在仙居西城外十里处安营,至夜让樊瑞作法给秦明招魂,宋江亲自挂孝和众将大哭一场,次日将秦明安葬立碑,酒水浇奠一番,烧化了冥纸,随后攻打仙居县。

且说城里方七佛等人听说宋江亲自来到,本想出城交锋,却突然收到急报,宋将姚平仲打破天台县,方五相公失利,正往仙居退来。方七佛只好闭门不出,挂起免战牌。

宋江见骂城半日,城里坚守不出,和吴用说道:“方七佛龟缩城里不出,莫非另有阴谋?”

吴用说道:“兄长不如暂且收兵,以观其变。”宋江听吴用之言,收兵回寨,让戴宗打探消息。

至暮,戴宗进帐来报:“公明哥哥,方七佛闭门不战,乃是因为姚平仲攻克天台县,从仙居北面杀来,我军与姚平仲成两面夹击之势,因此方七佛不出。”

宋江说道:“兄弟辛苦,且先回营休息。”戴宗刚走,吴用进帐。

宋江起身道:“想必贤弟已知方七佛为何闭门不战。”

吴用说道:“我正为此事而来。”宋江让吴用坐下,沏了一壶雨前龙井,并与吴用满了一盏。

吴用托起茶盏,吹开茶沫,呡了一口说道:“我派时迁打听到一事,统制赵明、黄迪扫平明州叛党,从宁海县来,明日就可到此。”

宋江说道:“极好,明日全力攻城,仙居必破。”宋江、吴用闲话一回,各自就寝。

次日四更造饭,五更拔营,王禀、宋江都到仙居城下,命军士鼓噪登城,方七佛亲自在城上防御,打退宋军数次。北门军兵急报:“方五相公离县北五里处被姚平仲追上杀败,使人来请大王去救。”方七佛一听,急忙让史武恭,庞万夏、羊望云、昝永和守城,亲自领兵出北门去救方五相公。方七佛出城片刻,宋军已经撞开城门,昝永和下城阻挡。

这昝永和身高一丈,人称“开路神”,腰大十围,力大无穷,手持“宣花双刃斧”,城门一站,大杀大砍,宋兵难入。宋军里“险道神”郁保四看见,把认军旗插住,提着“开山车轮斧”来战昝永和。

郁保四亦是身高一丈,膀大腰圆,力大无比,两个巨人在城门下厮杀,十余个回合,昝永和挡不住郁保四大斧,被郁保四一斧从右肩砍到左胯,劈成两半。

昝永和一死宋军将要攻入,哪知城上史武恭让军士落下闸板,要将城门封堵,再也难开,情急之下,郁保四奋不顾身,戳住大斧,两手托住千斤闸高高举起,口里叫道:“只要攻下仙居,郁保四死而无怨,杀进城去!”宋军将士以一当十,向城中涌去,直到宋军都进了城里,郁保四才泄了最后一口气,被千斤闸铡死。

城上史武恭、羊望云、庞万夏见了不好,下城抵挡宋军,却挡不住,直往城里退去,花荣要替妹夫秦明报仇,不顾性命冲到城里,正见到羊望云左砍右杀,花荣拽出弓箭射去,正中羊望云面门,花荣马跑近前,一枪从羊望云前胸刺透后背,挑落马下,被宋兵乱刀剁成肉泥。

卢俊义等人身先士卒杀进城里,史武恭、庞万夏只好退走北门逃出城外,正逢方七佛救回方五公,史武恭把失城经过与方七佛讲了一番。

方七佛叱道:“你这无能之辈,连丢数座城池,有何面目见我!”突然后军小校来报:“宋军统制赵明、黄迪从南路杀来。”众人大惊失色。

方五相公说道:“只有退守招贤洞,方能安然无恙。”

方七佛说道:“也只好如此,全军退守招贤洞。”一声令下,方七佛率领一万三四千人马,退进了仙居城外的招贤山洞,这招贤有四十多个洞口,都是天然岩石形成,深达里许,如同迷宫,只当地人不会迷失,姚平仲、赵明、黄迪三路人马到来束手无策。少刻王禀、宋江和众将追来,与姚平仲几人相见。

赵明说道:“方七佛这厮凭借地势,退进招贤洞,冒然进攻,必中埋伏,如何是好?”

黄迪献策道:“如用火攻,不知怎地?”

王禀道:“就用火攻。”

姚平仲说道:“如此烟熏火燎,焉能不出?”随后几人拨出些人马,寻得几车枯枝败草,堆在招贤洞口,点起火来,一霎时,烈焰飞腾,烟气顺着微风刮进洞里。方七佛等人以为进洞就可平安,哪知宋军用了火攻计,洞里之人被困,生不如死,被烟呛得透不过气,掩口遮鼻,四处乱走。方七佛只好把人马分为两部向洞口突围,方五相公并庞万夏从正面突围宋军,自与史武恭从侧面石洞突围,如破宋军,便南去黄岩县。

此时宋军数万将士把洞口铁桶围住,两路方军从洞口猛然冲出与宋军厮杀一处,宋军虽是早有准备,还是难挡,被这一冲一杀,首尾难顾,方七佛与方五公趁乱溃围而去,姚平仲、赵明、黄迪领军去追方七佛,王禀、宋江去追方五公。

先说王禀、宋江追杀方五相公渡过永安溪至步路乡,方五公兵散将寡,被王禀所围,鲁智深、武松、李逵、燕青领着步兵直冲方军,方军大乱,互相践踏,死者千余,方五相公被擒,庞万夏要走,被“白玉龙”史斌拦住,马上平端一条青龙大棍,庞万夏殊死一搏,没过十五回合,庞万夏被史斌一棍打在太阳穴上,头盔打瘪,庞万夏**崩裂,死尸坠马,史斌虽没杀死庞万春,但却杀了庞万春亲弟庞万夏,也算为堂弟史进雪了恨。

王禀得胜,回军去追方七佛,却遇到赵明部伍丢盔弃甲,王禀问了情况。赵明说道:“那方七佛真有霸王之猛,在大战乡与我军交锋一仗,输赢未分继续南走,我与黄迪、姚平仲直赶到朱溪镇又将方七佛围困,这厮一条铁槊,一匹骊马,杀出了重围,还刺伤黄迪,姚平仲欲再追赶,方七佛喑呜叱咤,大军居然后退百步,方七佛见我军已乱,回头杀来,我三人收拢不住败兵,全被打散,以至于此。”

王禀说道:“方七佛已经去往黄岩了?”

赵明说道:“想必如此。”正在此时,一人一马从远处跑来,众人正看之时,那人来到面前禀道:“小人是台州司户参军滕膺派来,我家参军已经将方七佛挡在括苍山望海尖,还请几位将军前去助力,擒拿方七佛。”随后在怀里掏出书信交给王禀。

王禀看了来信说道:“你即刻回复滕参军,我等就来。”那人打马绝尘而去。

宋江说道:“事不宜迟,我等早去,方七佛如此英勇,今日逃脱必为他日之祸。”王禀、赵明、宋江三人领兵,马不停蹄去了望海尖,半路遇到姚平仲、黄迪收拢败卒而来,四路统制合兵一处,共有四万五六千人马。

且说滕膺率众挡住方七佛,并不与之交锋,乃是深沟高垒,在望海尖山下扎营,方军强攻便以箭矢乱射。

方七佛无奈,问计史武恭道:“方今势危,进不能进,退不能退,如之奈何?”

史武恭说道:“天下可无我,不可无君,敌若来时,末将舍命保大王杀出重围。”

方七佛说道:“如能溃围到达黄岩,我必和你结为兄弟,同甘共苦,同富同贵。”史武恭称谢不已。

却说方七佛失守仙居,此事早已传到黄岩,杨八桶急忙与众将商议,调兵来救,先锋刘赟、张威、邬福、甄诚、昌盛、苟正六将引兵先行,主将关弼、督军杜微亲统大军压队而来,副将贺从龙、范文虎跟随,杨八桶自守黄岩。

却说参军滕膺只顾抵挡方七佛,不防背后,被刘赟、张威六将冲破堡垒,滕膺负伤,被驱散而走,方七佛得知黄岩来救,方要过去望海尖,背后王禀众人杀到。

情急之下,史武恭说道:“大王自去,我来挡住追兵。”

方七佛颇有不舍之意,说道:“将军虽然有失城之罪,我不怪将军,我等先去,将军不要恋战,可速来。”说罢,方七佛领众作别而去。史武恭自领千人堵在望海尖,不到一刻,宋军追来。史武恭大呼列阵,盾手在先,长矛在后,列成方阵,史武恭在阵中步下横戟指挥。

王禀看了,指挥弓箭乱射,都被盾牌挡住,无济于事,遂问众人道:“谁愿和我当先破阵?”

赵明说道:“我与王统制先攻,如打开阵脚,你等随后可扑。”王禀、赵明领军两万冲杀过去,军马方到阵前,却被盾里长矛刺伤、刺死,难以攻破。

宋江说道:“我等不可耽搁此处,员外、军师可有妙策破敌?”

卢俊义说道:“卢某乃一武人,有何妙策!还看军师之谋。”

吴用说道:“员外过谦,破此方阵可使步军为先,离阵近时可投火罐,阵里火起必乱,步军撞阵可胜。”宋江急令鲁智深、武松,依吴用之法破阵。鲁智深、武松步军每人携火油罐数个,急冲史武恭方阵,离着约有十数步,鲁智深、武松大喊一声,将数百火罐掷入阵里,阵里顿时烟火弥漫,南军被烧烤的焦头烂额,军心涣散。

李逵、樊瑞、项充、邹润等人随后带军而冲,阵体支离破碎,兵员四处溃散,史武恭翻身上马,犹自顽抗。王禀、赵明、黄迪、姚平仲同力驱杀。

李逵看见史武恭,血贯瞳仁,两目赤红,抡着板斧大步跑来便要砍。史武恭戟快,早刺在李逵肩头,李逵如同山崩倒地,鲁智深、武松等人舍命救回李逵。樊瑞见了,仗剑作法,平地卷起一阵黑风,罩住史武恭,史武恭眼不见物,樊瑞飞跑上前,只一流星锤,正打在史武恭脸上,史武恭面碎盔落,亡身马下,手下军人也被杀尽。

樊瑞得胜,众兄弟都道:“樊魔王如此本事,何不早将出来?省却许多麻烦!”

樊瑞叹道:“每用道法伤人性命,可折损阳寿三年,因而不得轻用。”众将听了嗟嘘。

王禀几人得胜,宋军将士把方军人头割下报功,共斩方军一千五百首级,自损八百余人。军兵把人头、尸首堆放一处,如同小山,王禀下令引火焚之,再去追杀方七佛。

此时方七佛已会合关弼众将,过了括苍山望海尖,已达黄岩县屿头乡整军吃饭,在屿头乡留下杜微等人做防,自和关弼去了黄岩。王禀众人正行,突然军士飞马来报:“婺州新调通判姚舜明与王霆剿灭金华、义乌、浦江残贼,让张思正前来助力攻打黄岩。”王禀想待张思正到时一同进军。

姚平仲说道:“仙居到黄岩不过一百五十里,我等已行一半,永康至仙居二百八十里,再到此处约有三百五六十里,不可久等,错过良机,养成贼势,江南何时平定?”宋江、赵明、黄迪也提议从速进军,王禀便率大军来到屿头乡。

杜微与先锋六将已在屿头乡列阵等待宋军,见宋军到来,刘赟、张威来杀,宋军里朱仝、杨志飞马抵住,刘赟和杨志战到二十回合,刘赟一刀劈下,杨志在马鞍旁抽出宝刀相迎,二将刀口相撞,刘赟大刀被杨志短刀削成两半,刘赟见兵器已损,只得回马,杨志枪长马快,刘赟避之不及,早被挑落马下。朱仝和张威斗到三十合,朱仝用刀斜掠,张威横枪抵挡,连枪带人被朱仝斩成两半而死。

杜微在营里听说,亲自带着邬福、甄诚、昌盛、苟正出敌。杨志、朱仝还要显威,直冲过来。这杜微身藏六口飞刀,冷不防飞出两刀,正砍中杨志、朱仝左肩、右臂,二将落马,邬福、甄诚、昌盛、苟正要杀二人,宋军众人来救,朱仝、杨志才得以脱险,归阵包扎伤口。

那李应见杜微会使飞刀,与自己同样本事,前来较量,两人各自扔出两口飞刀,互相躲过。杜微再飞出两口刀,李应却把剩余三口刀掷出,四把飞刀相撞落地,李应余下那把飞刀却正中杜微咽喉,杜微喷血而死。那边邬福被张清飞石打进右眼,眼珠蹦出而死;董平枪挑了甄诚;杨林刺死昌盛;杜兴斩杀苟正,方军余众千人全部归降。

王禀和众人挺进黄岩县,占领潮济村后,分兵两路:一路由姚平仲、赵明南取北洋镇;一路由王禀、黄迪、宋江东下头陀镇,约时两路会军直抵黄岩城下。

且说宋江作为王禀先锋,星夜来到头陀镇,正值黎明。这头陀镇是黄岩最后一处险隘,宋江心知难取,就让时迁打听消息,时迁早出晚归,回报宋江说道:“头陀镇四周布满陷阱,固若金汤,方七佛从此处去往黄岩留下贺从龙、范文虎把守,这两人都是悍勇之将,另有五千军马可以调用,而且临近永宁江,永宁江与黄岩县相连,更有水军三千援助,若无十分把握,强攻不知死伤多少!”宋江和吴用、朱武听后,让时迁下去休息。

宋江问道:“头陀镇如何攻打,二位兄弟可有见识?”

朱武说道:“小弟愚钝,未有良策,只看吴军师智慧。”宋江又目顾吴用。

吴用略思片刻说道:“永宁江有一分流在头陀镇东,今夜可派李俊等人率领水军一千,绕道潜伏江中,明日我等在镇西佯攻,李俊可带水军趁乱夺取头陀镇水军船只,大事可济。”宋江、朱武拍手称妙,三人商议之后,传令李俊等人不在话下。宋江送走吴用、朱武已是二更,伏案看书,自觉困倦,入榻休息,只觉浑浑噩噩当中,似睡非睡,似醒非醒,有人相唤。宋江随口应着,起身出得帐来,寻着呼声走出辕门,不觉离了营地,来到一处空旷地带,本是深夜却如白昼。

宋江自言道:“怪哉,方才还是夜晚,走了几步,却亮了天!”

宋江只听有人叫道:“宋三郎,认得我否?”宋江寻着声音看去,只在前方不远立着一人,宋江凑近去看,吓得魂不附体,心里只顾害怕,说不出话,原来那人和宋江相貌身高丝毫不差,因此宋江惊惧。

那人飘忽来到宋江面前,说道:“汝不必惊慌,你我本是一人,今日我来,只为助你成就功业。”

宋江听了,问道:“怎地成就功业?”

那人说道:“如今你是过不得头陀镇去,如过头陀镇,须应在天伤星身上。”

宋江又问:“尊驾可留姓名?”那人并不回答,忽然变作一星,飞入北斗,天色忽然暗沉,宋江正不知何往,直感到地裂山崩,从断崖掉落,宋江闭了双眼,以为必死,却感觉身体摇晃,猛然睁眼,见众兄弟围在床头呼唤摇晃,原来只是一梦。

宋江问道:“宋江没死?”

李逵说道:“有我等在,死也轮不到哥哥,哥哥如何这般说?”宋江在床上被众人扶起。

吴用说道:“哥哥在梦里大呼救命,定是梦魇。”

宋江说道:“我无事了,兄弟们各回本寨,莫让敌人有隙可乘。”众兄弟见宋江无事,各自出帐而去。吴用要走,宋江扯住吴用衣袂,以目顾之。

吴用知意,留下问道:“兄长可有话说?”

宋江问道:“现在几时了?”

吴用说道:“四更天了,方才哥哥在梦里数次呼唤武松,不知梦到什么?”宋江把夜里梦到如实说了。

吴用听后说道:“此地为谶名,武松却是头陀,攻打此处正需步军。”宋江会意,命全军造饭吃过,步军在前,马军在后,攻打头陀镇。

再说鲁智深、武松、李逵、**、燕青、樊瑞、邹润带领步军攻打头陀镇,镇里抛出石头、飞签,武松左躲右闪,一个失足,从乱草丛里掉进土窟之中。

武松顺着土窟滑到镇里,猛然钻出,挥刀乱杀乱砍,直打到镇门,杀了守门军卒,打开大门,引宋军里应外合,向里冲杀。李俊、阮小七、童威、童猛等人也夺取了方军船只,头陀镇旱寨、水寨一片狼藉。鲁智深、武松并力向前,正遇贺从龙、范文虎,鲁智深一禅杖打死了贺从龙,武松也已斩下范文虎头颅。

正是:阻碍荡扫一如空,黄岩县城指日平。

毕竟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三十九回贼臣贬窜死异地 金军攻陷太原城第十五回童宣抚奏凯还朝 裘道人败死新昌第四四回牵羊礼金主辱宋帝 治寇乱诸将讨群盗第三十三回萧干败亡箭笴山 张觉走死燕京地第二十一回方圣公伏诛汴京 霍成富剽掠缙云第三十八回汴京城辱国立盟 杀熊岭老将捐躯第三回樊壮士雪夜刺贼 曾知州离任城陷第四九回韩良臣大破苗刘 晃斡出攻陷杭州第三回樊壮士雪夜刺贼 曾知州离任城陷第三十三回萧干败亡箭笴山 张觉走死燕京地第五四回韩五兵打刘光世 吴玠三败金兀术第十八回方七佛自刎永宁江 吕师囊兵败芙蓉镇第四七回史斌败死鸣犊镇 曲端勇取长安城第三十九回贼臣贬窜死异地 金军攻陷太原城第五回宋江引军救秀州 方腊趁夜出郡城第六九回置枢密尽收兵权 游古寺兄弟相逢第四七回史斌败死鸣犊镇 曲端勇取长安城第五四回韩五兵打刘光世 吴玠三败金兀术第二十八回童宣抚分道伐辽 种都统退保雄州第五八回征新楚张德远督军 破益阳牛伯远舍命第五二回岳家军受命讨贼 韩世忠官升太尉第六四回攻河南兀术渝盟 守顺昌刘锜抗旨第三十四回过龙岗牛皋出世 收郓州张俊毙寇第二十一回方圣公伏诛汴京 霍成富剽掠缙云第二十二回俞道安兵败身死 吕师囊计穷被擒第十二回韩世忠力擒渠帅 林教头奋斩敌将第八回仗妖术借尸还魂 借小道暗渡陈仓第五一回曲端绝命恭州狱 吴玠一败金兀术第六四回攻河南兀术渝盟 守顺昌刘锜抗旨第十五回童宣抚奏凯还朝 裘道人败死新昌第八回仗妖术借尸还魂 借小道暗渡陈仓第二十四回群星感应赴仙山 李逵大闹伏魔殿第四十回感忠义岳母刺字 恨无力老种归天第二回佛天王再挫官兵 花仙子捍城抗敌第四八回王善逞威大破官军 苗傅设伏诛杀佞臣第十回二僧人幻境奇遇 两魔王衢州斗法第六七回朱仙镇金牌促班师 燕京府片语除政敌第六四回攻河南兀术渝盟 守顺昌刘锜抗旨第六六回杨再兴战殁小商桥 赢官人威震颍昌府第六回取杭州城众星归天 破南国军两败俱伤第三十二回岳鹏举初战告捷 郭药师大胜番将第五二回岳家军受命讨贼 韩世忠官升太尉第五五回岳鹏举请命初北伐 韩良臣兵胜大仪镇第六九回置枢密尽收兵权 游古寺兄弟相逢第六五回王夜叉克复宿州城 岳太尉上书乞进兵第五五回岳鹏举请命初北伐 韩良臣兵胜大仪镇第五回宋江引军救秀州 方腊趁夜出郡城第四十回感忠义岳母刺字 恨无力老种归天第三十四回过龙岗牛皋出世 收郓州张俊毙寇第三十八回汴京城辱国立盟 杀熊岭老将捐躯第五二回岳家军受命讨贼 韩世忠官升太尉第四四回牵羊礼金主辱宋帝 治寇乱诸将讨群盗第五七回李伯纪纵论天下 杨义勇陈兵洞庭第九回拜神像陈硕贞显灵 入仙庙赵公明现身第四三回梁兴聚义太行 张所募兵河北第四七回史斌败死鸣犊镇 曲端勇取长安城第四四回牵羊礼金主辱宋帝 治寇乱诸将讨群盗第四一回破六甲金人陷汴京 掳二帝北宋大终结第十九回美女将役用骷髅兵 宣抚使入京献伪帝第二十五回龙虎山一道言谶 杭州寺二僧归隐第二十二回俞道安兵败身死 吕师囊计穷被擒第三十一回周同功德圆满 岳飞从军真定第十七回望海尖方七佛脱厄 头陀镇武二郎破敌第十七回望海尖方七佛脱厄 头陀镇武二郎破敌第六回取杭州城众星归天 破南国军两败俱伤第二十三回太师钧旨屠村民 先锋请令击贼寇第六四回攻河南兀术渝盟 守顺昌刘锜抗旨第十二回韩世忠力擒渠帅 林教头奋斩敌将第三十五回灵狐坐殿警公卿 金国毁盟侵宋土第十二回韩世忠力擒渠帅 林教头奋斩敌将第五八回征新楚张德远督军 破益阳牛伯远舍命第六五回王夜叉克复宿州城 岳太尉上书乞进兵第二十五回龙虎山一道言谶 杭州寺二僧归隐第三回樊壮士雪夜刺贼 曾知州离任城陷第三十六回武松独臂杀首恶 赵桓登基贬群贼第六五回王夜叉克复宿州城 岳太尉上书乞进兵第十六回永康城王霆破贼 仙居县秦明殒命第九回拜神像陈硕贞显灵 入仙庙赵公明现身第四四回牵羊礼金主辱宋帝 治寇乱诸将讨群盗第六六回杨再兴战殁小商桥 赢官人威震颍昌府第十六回永康城王霆破贼 仙居县秦明殒命第十五回童宣抚奏凯还朝 裘道人败死新昌第三十回童太师二次伐辽 刘延庆折损军旅第二十七回杨惟忠还阙直事 韩世忠喜结良缘第三回樊壮士雪夜刺贼 曾知州离任城陷第十七回望海尖方七佛脱厄 头陀镇武二郎破敌第三十九回贼臣贬窜死异地 金军攻陷太原城第四五回讨叛逆曲端鞭将 谏昏君宗泽上疏第五七回李伯纪纵论天下 杨义勇陈兵洞庭第六五回王夜叉克复宿州城 岳太尉上书乞进兵第六十回梁红玉陷阵身亡 杨沂中破敌晋爵第六六回杨再兴战殁小商桥 赢官人威震颍昌府第四七回史斌败死鸣犊镇 曲端勇取长安城第五七回李伯纪纵论天下 杨义勇陈兵洞庭第五三回吴玠二败金兀术 杨幺称王洞庭湖第十一回刘光世攻破婺州城 宋公明抢占严家溪第五七回李伯纪纵论天下 杨义勇陈兵洞庭第五三回吴玠二败金兀术 杨幺称王洞庭湖第四三回梁兴聚义太行 张所募兵河北第五十回韩泼五怒战长江 秦长脚归国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