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回韩泼五怒战长江 秦长脚归国任事

〖韩泼五怒战长江~秦长脚归国任事〗

吴山青处,恨长安路断,黄尘如雾。荆楚西来行堑远,北过淮堧严扈。九塞貔貅,三关虎豹,空作陪京固。天高难叫,若为得诉忠语。

追念江左英雄,中兴事业,枉被奸臣误。不见翠华移跸处,枉负吾皇神武。击楫凭谁,问筹无计,何日宽优顾,倚筇长叹,满怀清泪如雨。

——调寄《念奴娇·吴山青处》

话说转眼已至建炎四年正月,娄宿率叛将折可求以十万之军攻陕州,右武大夫、宁州观察使兼同、虢二州制置使李彦仙拒之。

李彦仙,字少严,初名孝忠,宁州彭原人,徙巩州。有大志,所交皆豪侠士。手持鎏金钩镰枪,骑射超群。家极边,每出必阴察山川形势,或瞷敌人纵牧,取其善马以归。尝为种师中部曲,入云中,获首级,补校尉。靖康元年,金人犯境,郡县募兵勤王,遂率士应募,补承节郎。李纲宣抚两河,上书言纲不知兵,恐误国。书闻,下有司追捕,乃亡去,易名彦仙。以效用从河东军,谍金人还,复补校尉。

河东被金人攻陷,李彦仙拔归,道出陕州,以兵事见守臣李弥大,弥大与语,壮之,留为裨将,戍淆、渑间。金人再犯汴京,永兴军帅范致虚合西兵入援,李彦仙进言道:“淆、渑道隘难以众进,不若分兵而前,留其半于陕,可为后图。”范致虚怒其沮众,罢遣之。师至千秋镇,果败,官吏皆遁。

建炎元年四月,金兵犯陕州,经制使王燮兵溃而逃。时李彦仙为石壕尉,坚守三觜山,民争依之。更有数个豪杰聚众相继投奔,乃贾何、阎平、赵成等人。当中一个大和尚最是英雄,姓吕,法号圆登,陕州夏县人,身高八尺五寸,连鬓络腮胡须,面圆耳大,膀阔腰圆,擅使月牙禅杖,重一百斤,力大无穷,常说:“时危聊作将,事定复为僧。”李彦仙奇之。

彦仙下令道:“尉异县人,非如汝室墓于是。今尉为汝守,若不悉力,金人将尸汝于市。”众皆奋。金人攻三觜,彦仙战佯北,金人追之,伏发,掩杀千计,分兵四出,下五十余壁。吕圆登功最多,为爱将。

金人陷蒲城时,龙门人邵云,能使一杆亮银枪,聚少年数百,壁山谷,时出挠之。会安邑人邵兴结寨解州神稷山,邵云往从之,约为兄弟,兴为兄,云为弟。邵家兄弟闻义兵首领胡夜叉者众强,乃举所部听命。李彦仙尝假夜叉官,胡夜叉意不满,掠南原而去,李彦仙诱杀之,收其五千兵。

邵兴、邵云欲攻陕州为胡夜叉报仇,李彦仙遣客说以义,兄弟二人遂来归。彦仙辟邵兴统领河北忠义军马,屯三门,后赖其力复虢州;邵云累有功,官至武翼郎、阁门宣赞舍人。

金人得陕州城,用降者守之,使招集散亡,李彦仙阴遣士厕其间,金人不觉。彦仙乃引兵攻其南郭,夜潜师薄东北隅,所纳士内应,噪而入,复陕州。乘胜渡河,列栅中条诸山,旁郡邑皆响附,分遣邵云等下绛、解诸邑。吏行文书,请州印章,李彦仙道:“吾以尉守此,第用吾印。”事闻,高宗谓辅臣道:“近知彦仙与金人战,再三获捷,朕喜而不寐。”即命知陕州兼安抚使,迁武节郎、阁门宣赞舍人。彦仙搜军实,增陴浚湟,益为战守备,尽取家属以来,说道:“吾以家徇国,与城俱存亡。”闻者感服。

金将乌鲁撒拔再攻陕州,李彦仙极力御之,金人技穷而去。建炎三年腊月,完颜娄宿悉兵自蒲、解大入,彦仙伏兵中条山击之,金兵大溃,娄宿仅以身免。朝廷授李彦仙右武大夫、宁州观察使兼同、虢州制置。彦仙度金人必并力来攻,即遣人诣宣抚使张浚求三千骑,俟金人攻陕,即空城度河北趋晋、绛、并、汾,捣其心腹,金人必自救,乃繇岚、石西渡河,道鄜、延以归。张浚贻书劝彦仙空城清野,据险保聚,俟隙而动。彦仙不从。

只说当时娄宿率叛将折可求众号十万来攻,分其军为十,以正月旦为始,日轮一军攻城,聚十军并攻,期以三旬必拔。李彦仙意气如平常,登谯门,大作技乐,潜使人缒而出,焚其攻具,金人愕而却。食尽,煮豆以啖其下,而取汁自饮。至是亦尽,告急于张浚,张浚间道以金币使犒其军,檄都统制曲端泾原兵来援。那曲端素疾李彦仙功劳出己上,无出兵意。张浚幕官谢升言于浚道:“金旦暮下陕,则全据大河,且窥蜀矣。”张浚乃出师至长安,道阻不得进。

李彦仙日与金人战,将士未尝解甲。娄宿雅奇彦仙才,尝啖以河南兵马元帅,彦仙斩其使。至是娄宿使人呼道:“即降,畀前秩。”

李彦仙怒道:“吾宁为宋鬼,安用汝富贵为!”命陕县人秉义郎宋炎蹶张,强弩一发毙之。设钩索,日钩取金人,舂斮城上,无粮以人肉为食。宋金两军杀伤相当,守陴者伤夷日尽,金益兵急攻,宋炎以劲弩数百,发毒矢杀千余人。

州城垂破,裨将邵兴、邵云、吕圆登、杨伯孙自外来援,杀散金兵,突围入城。吕圆登见李彦仙泣道:“陕城围久,不知公安否,今得见公,且死无恨。”

李彦仙见吕圆登身被重创,并邵兴各个带伤,亦泣道:“眼见城将破,诸位英雄何故为吾送死?”

话犹未完,只听得城池已陷,吕圆登创身方卧,急起身绰了禅杖,与李彦仙道:“仙公突围出城,小僧挡住敌兵。”便与邵云等人同去退敌,吕圆登、贾何、阎平、赵成战死,金人声言求善射者贵之,宋炎不应,力战死。邵云被擒,娄宿欲命以千户长,邵云大骂不屈,娄宿怒,钉云五日而磔之。金人有就视者,犹咀血喷其面,至抉眼摘肝,骂不绝。绍兴、杨伯孙突围南走,绍兴改名邵隆,杨伯孙不知去向。

李彦仙率众巷战,矢集身如猬,左臂中刃不断,战愈力。金人惜其才,以重赏募人生致之,李彦仙易敝衣走渡河,说道:“吾不甘以身受敌人之刃。”既而闻金人纵兵屠掠,叹道:“金人所以甘心此城,以我坚守不下故也,我何面目复生乎?”遂投河死,年三十六岁。金人害其家,惟弟李夔、子李毅得免。张浚承制赠彦仙彰武军节度使,建庙商州,号“忠烈”。官其子,给宅一区,田五顷。绍兴九年,宣抚使周聿请即陕州立庙,名“义烈”。后以商、陕与金人,徙其庙阆州。乾道八年,易谥“忠威”。

李彦仙颀而长面,严厉不可犯,以信义治陕,犯令者虽贵不贷。与其下同甘苦,故士乐为用。有筹略,善应变。尝略地至青涧,猝遇金人,众愕眙,彦仙依山植疑帜,徐据柳林,解甲自如。金人疑有伏,引去,彦仙追袭于隘,躏死相枕。关以东皆下,陕独存,金人必欲下陕,然后并力西向。彦仙以孤城扼其冲再逾年,大小二百战,金人不得西。至城陷,民无贰心,虽妇女亦升屋以瓦掷金人,哭李观察不绝。金人怒,屠其城,全陕遂没。

话分两头。再说兀术遣大抃破宋周汪军,阿里、蒲鲁浑破宋兵三千,遂渡曹娥江,至明州境内。张俊使统制刘宝与战,兵少却,其将党用、丘横死之,于是统制杨沂中、田师中、统领赵密皆殊死战。杨沂中舍舟登岸力战,殿帅李质以班直来助,守臣刘洪道与浙东副总管张思政率州兵射其旁,大破之,杀数千人。天子见金兵已至,遂乘船入海,去了台州黄岩县章安镇。阿里、蒲鲁浑欲使张俊来降,张俊拒之。并戒将士毋骄惰,金兵必再至,下令清野,多以轻舟伏弩,闭关自守。

一日西风大作,阿里、蒲鲁浑果来攻城,张俊与刘洪道坐城楼上,遣赵密、刘宝等将出城厮杀,金兵大败奔北,死于江者无数,夜拔寨而去,屯兵越州余姚县,求援于兀术。七日后,兀术增兵,亲自引当海等将来犯,张俊自知不敌,与张思政、刘洪道引兵趋入台州,明州居民去者十之七八。未几,江浙群盗蜂起,授张俊两浙西路、江南东路制置使,以所部招收群盗,命后军统制陈思恭隶之,且令两浙宣抚使周望以兵属张俊,刘光世、韩世忠之外,诸将皆受节度。

阿里、蒲鲁浑泛海至昌国县,擒宋明州守将赵伯谔,赵伯谔道:“吾主奔温州,将自温州趋福州矣。”阿里、蒲鲁浑乘胜破定海,以舟师来袭御舟,追三百余里,宋水将张公裕以大舶击退之,阿里、蒲卢浑乃还。

却说韩世忠以前军驻青龙镇,中军驻江湾,后军驻海口,俟敌归邀击之。天子召至行在,世忠上奏道:“方留江上截金人归师,尽死一战。”天子谓辅臣道:“此吕颐浩在会稽,尝建此策,世忠不谋而同。”赐亲札,听其留。会上元节,韩世忠就秀州张灯高会,忽引兵趋镇江。

再说兀术见未能擒获宋帝,知孤军深入,恐后路被截,不能进退,乃自明州还军杭州,攻取秀州,遣将赤盏晖击败宋军于平江,遂取苏州平江府。兀术又遣斜卯阿里率兵从大运河先趋镇江,阿里军至,韩世忠已用舟师扼守江口,屯兵焦山寺,封锁沿江渡口。金将李选投于韩世忠。韩世忠料金军必至运河入江口银山龙王庙,居高临下,以窥宋军阵势,乃遣将苏德率精兵二百伏于庙中,另使兵士二百伏于山下江边,待金人入庙,以炮声为号,山下伏兵截归路,庙内苏德继出,擒其首将。

次日,兀术身着绛袍玉带,果亲率四将骑马暗上银山龙王庙,窥视宋军。苏德远见金人上山来,心中大喜,未及响应山下,先发庙中伏兵,来捉兀术。兀术忽见庙起伏兵,使两将断后,与两将抽身便走,兀术慌忙中坠地,复上马驰去,逃回江船,不敢再出。苏德只擒得两个金将,回报韩世忠去了。

兀术由大运河行舟后至,与世忠交战,因舟船小,所部契丹、汉军死者二百余人,遂自镇江溯流西上。世忠追袭之,兀术夺世忠大舟十艘,于是宗弼循南岸,世忠循北岸,兀术且战且行。世忠艨艟大舰数倍兀术军,出兀术军前后数里,击柝之声,自夜达旦。世忠以轻舟来挑战,一日数接。淮南宣抚司统制岳飞亦引兵来会韩世忠,结营于南岸,与韩世忠遥相呼应。

韩世忠、岳飞将兀术困于江中,兀术不能登岸,与左右计议道:“我军十万难以上岸,宋军八千扼守咽喉,如此僵持,我等必败。不如使人约韩世忠决战,如能杀韩世忠,宋军必败。”

阿里诸将说道:“韩世忠兵少,我军兵多,他如何肯决战?”

兀术笑道:“韩世忠虽兵少,其人却是负勇之将,我闻其每战皆以少胜多,若使言语讥之,必中我计。”乃遣使通问,约日大战。

韩世忠见了兀术使者,笑道:“兀术是来请降否?”

使者亦笑道:“韩将军真乃谬语,兀术将军十万人马,何惧韩将军区区八千,四太子使我前来,乃与韩将军约战,一决雌雄。”

韩世忠朗声大笑道:“兀术虽奸,我亦不傻,他以十万之众困于江中,如身在囹圄,吾不肯战,他能坚持几何?今欲使我出兵,破我之众,引兵北还,我焉能中计?”

使者在怀中掏出一纸,说道:“四太子在我临行时交代,如韩将军不敢出兵,看过这篇四句诗,再言未迟。”

世忠使人接过,拿在手中看了,上面写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世忠看罢,与那使者说道:“回告你那兀术,后日可尽起大军,江上一战。”那使者自回去告诉兀术不提。

韩世忠夫人梁红玉却在身边,问道:“为何约会兀术,纸上却是何话?”世忠将那纸递与梁红玉看。

梁红玉看了说道:“这诗我有耳闻,是建康知府赵明诚之妻李清照所写,与兀术交战,有何相关?”

韩世忠怒道:“兀术用此诗辱我南朝无人,不如项羽骨气,我宁愿战死,不敢辱没社稷!”

梁红玉道:“愿与吾夫生死与共。”后日,韩世忠遂统全军来会兀术交战。

宋金战舰各约百艘,都到金山脚下,江中会齐。韩世忠自在中军帅船,手挥令旗,左右艨艟大舰依次而进。兀术亦使十艘艨艟为前锋,以斜卯阿里、韩常为舟师令官,猛冲世忠军。韩世忠令水军统制孙世询、严永吉为先锋,迎战兀术,艨艟远离金军,便以火炮乱轰,将近使神臂弓乱射。两军约战一个时辰,阿里、韩常不习江南水战,大败亏输,被韩世忠击沉数艘大船,杀数百人。战将十合,梁红玉率女兵亲执桴鼓,宋军士气大振。

兀术乃将战船拢回,派人至韩世忠主舰说词道:“愿尽归还所掠大宋人畜、财物,并献名马,借道渡江。”韩世忠大怒不许,使者回告兀术。

兀术亦怒道:“我大金国十万虎狼兄弟,如何不敌他韩世忠八千南蛮。”又出军交战,再败而回。兀术又率舟船沿长江南岸往西,另寻渡江口,岳飞亦在岸边用火炮攻击,摇旗呐喊,兀术仓惶。忽人报:“挞懒在濰州得知将军有难,遣孛堇太一率水军趋淮东来助。”兀术急忙接之,有了孛堇太一,兀术又添几分胆气。

韩世忠见兀术沿南岸而行,自率艨艟沿着江北堵截,又令三十艨艟紧逼南岸,沿途追击兀术,兀术着慌,令船只全力开进,不想金军不识长江水道,误入建康北面死水湾黄天荡中,韩世忠得知,令封锁黄天荡入江口,使工匠大造铁索、铁钩。

兀术本想一举冲开江口,韩世忠却令艨艟大船分两面夹攻金船,命军健抛出铁索、铁钩,将金军轻舟拖翻,金军将士却如下饺子一般,都落下水去,淹死不知多少。

兀术无奈,只得暂且退回黄天荡中,遣使复见韩世忠约于江面会语,两帅船相遇,隔一箭地。兀术披甲伫立船头,高声道:“求韩将军网开一面,宗弼必将感激不尽,过了江北定有重金酬谢。”

韩世忠怒道:“尔等所得重金,不过是我中原百姓钱财,勿须来送,我自会取之。若能还我两宫与中原疆土,则可以相全。”兀术被叱一顿,语塞而退。

又数日求再会,世忠复来。兀术叫道:“你泼韩五也是一时名将,如此咄咄逼人,岂不怕天下耻笑。想你那儿皇帝被我逼至海上,宋家江山已完,不如汝学刘豫来我大金同享富贵,将来裂土分茅,有一席之地。”

韩世忠听罢,回道:“尔等今日坐困于此,尚逞口舌之力,若不将你等斩草除根,不知将来何样光景?”

兀术叫道:“韩泼五,可敢与我厮杀否?”韩世忠引弓欲射,兀术急躲入舱内,将船退走。世忠亦回。

兀术问诸将道:“南军使船欲如使马,奈何?”

韩常道:“可使重金求策。”

兀术一时无奈,遂用重金,募人献破韩世忠海舟之策。不日,果有一渔夫,自称王龟儿,熟识长江地理,前来献策。

兀术命人将王龟儿请上帅船大舱,说道:“我北方将士不识水土,舟船不稳,难以为继,如之奈何?”

王龟儿道:“可使舟中载土,平板铺之,穴船板以棹桨,风息则出江,有风则勿出。海舟无风,不可动也。”兀术大喜,重赏王龟儿,命人依言而行。

兀术又问王龟儿道:“我军困于黄天荡已四十八日,老儿有何见识使我过江,我必重赏。”

王龟儿道:“此处有一老鹳河故道,长三十里,可通秦淮,因年久不用,多被泥沙堵塞,如能使兵役连夜开通,可出黄天荡。”

兀术大笑道:“天不绝我。”赏王龟儿百金,使六千军士备足铁锹、铁铲,连夜至老鹳河来掘河道,一夜果成,开渠三十里,连通江口。至拂晓,兀术引军船顺老鹳河冲出黄天荡,行至建康府江面,韩世忠得知,急令大军自扬子江追击堵截,在建康江北扼守要路,阻遏兀术渡江。

兀术知韩世忠必擒自己,如热锅蚂蚁,坐立不安。金国元帅左监军挞懒知兀术被困,遣将移剌古率军从天长南下,来应兀术。移剌古沿江至真州,乌林答泰欲亦以兵来会,皆被韩世忠水军所阻,不能相救兀术。兀术军渡自东,移剌古渡自西,与世忠战于江渡。世忠分舟师绝江流上下,左右掩击。

兀术又用方士计,刑白马,剔妇人心,自割其额祭天。次日风止,宋军船大帆弱不能行,兀术令善射者,乘轻舟,以火箭射世忠艨艟大船,矢下如雨。世忠大船皆焚,烟焰满江,孙世询、严永吉、张渊皆战死。兀术率军追北七十里,见世忠大败,笑道:“我兀术今日也做了一回小周郎。”

长芦崇福禅院义僧普伦知宋军失利,聚千余乡民,驾轻舟来助,接应宋军至瓜步登岸,韩世忠遂谢别普伦,引残余兵马还屯镇江。兀术亦退回建康府去了。此役,韩世忠以八千对敌十万,天子六赐手札,褒奖甚宠。拜检校少保、武成感德军节度使,神武左军都统制。此建炎四年四月下旬之事也。

后至五月,岳飞又设伏牛头山待之。夜令百人黑衣混金营中扰之,金兵惊,自相攻击。兀术次龙湾,岳飞以骑三百、步兵二千驰至新城,大破之。兀术乃焚建康府,渡江北去,屯兵真州六合县。岳飞又邀击兀术于静安镇,兀术再败。天子诏讨叛将戚方,岳飞乃还军,以三千人营于苦岭。戚方遁去,俄益兵来,岳飞自领兵千人,战数十合,皆捷。会张俊兵至,戚方遂降。

却说礼部侍郎张浚自苗刘之变后,怕东南不保,又虑金人谋攻陕、蜀,合围东南。乃毛遂自荐请行关中治兵,抵御金寇,天子令其为川、陕宣抚处置使,得便宜黜陟。张浚既抵兴元,金人已取鄜延,骁将娄宿孛堇、撒离喝引大兵渡渭,已攻陷永兴军。

张浚出行关陕,访问风俗,罢斥奸赃,以搜揽豪杰为先务,诸将惕息听命。以曲端在陕西屡与敌角,欲仗其威声。承制筑坛,拜曲端为威武大将军、宣州观察使、宣抚处置使司都统制、知渭州。曲端登坛受礼,军士欢声如雷。后完颜娄室令撒离喝攻环庆,曲端遣泾原路马步军副总管吴玠等拒于彭原店,曲端自将屯宜禄,金兵来攻,吴玠击败之,撒离喝惧而泣,金军中目为“啼哭郎君”。完颜娄室得知撒离喝大败,整军复战吴玠,吴玠小却。曲端不援吴玠,自退屯泾州,反令吴玠退兵,吴玠恐被金人袭后,全军覆没,不听曲端调遣,死战彭原店,最后败绩,溃围而出。娄室乘胜焚邠州而去。吴玠怨曲端不为援,曲端谓玠吴前军已败,不得不据险以防冲突,乃劾吴玠不听节制,降吴玠武显大夫,罢总管,复知怀德军。因此,曲、吴二人有隙。

张浚至闻兀术统大军十万攻江、淮,欲治军入卫,招诸将问事。曲端道:“平原广野,贼便于冲突,而我军未尝习水战。金人新造之势,难与争锋,宜训兵秣马保疆而已,俟十年乃可。”曲端既与张浚意异,张浚不悦,竟以彭原事罢曲端兵柄,再责海州团练副使、万州安置。张浚遂提兵至房州,知兀术北归,复还关陕。兀术犹在淮西,张浚惧其复扰东南,谋牵制之,遂决策治兵,以复永兴。先遣忠州防御使吴玠攻取长安,环庆路经略使赵哲攻取麟州、延州,接连取胜。张浚由此藐视金军。

再说东路金军大将挞懒攻楚州山阳县,宋将薛庆与战于扬州城下,死之,金军进围楚州。通守贾敦诗欲以城降金,宋宣抚使杜充听闻,命右武大夫、忠州刺史赵立将所部兵往赴解围。赵立且战且行,连胜七战,方至楚州。两颊中流矢,不能言语,以手指麾,既入城休士,而后拔镞。天子诏以赵立守楚州。

赵立乃徐州张益村人。以敢勇隶兵籍。靖康初年,金人大入,盗贼群起,赵立数有战功,为武卫都虞候。为人木强,不读诗书,忠义出天性。善骑射,不喜声色财利,与士卒均廪给。每战擐甲胄先登,有退却者,大呼驰至,捽而斩之。

去岁,粘罕自袭庆府引兵围徐州,龙图阁待制知徐州王复拒守,命赵立督战,赵立身中六矢,战益厉。王复壮其勇,酌卮酒挥涕劳之。

城陷,王复谓粘罕道:“死守者我也,监郡而次无预焉,愿杀我而舍僚吏百姓。”粘罕欲降之,复慢骂求死,阖门百口皆被杀。巡检杨彭年亦死焉。复与其家皆死,独子王佾先去,幸免死难。州教授郑褒亦骂敌而死。

徐州城始破时,赵立家人皆被金军屠戮,唯自身巷战,夺门以出,金人击之死,夜半得微雨而苏,乃杀守者,入城求王复尸首,恸哭手瘗之。赵立上奏朝廷,为王复立庙楚州,事闻朝廷,赠王复资政殿学士,谥“壮节”,号“忠烈”,官其家五人。

赵立欲报此仇,阴结乡民为收复计。金人北还,赵立率残兵邀击,断其归路,夺舟船金帛以千计,军声复振。乃尽结乡民为兵,遂复徐州。诏授忠翊郎、权知州事。赵立每遇岁时及出师,必帅众泣祷王复庙前道:“公为朝廷死,必能阴祐其遗民也。”齐人闻之归心焉。时山东诸郡莽为盗区,赵立介居其间,威名流闻。

是时,兀术突围黄天荡,挞懒相请合攻楚州。然兀术欲以辎重假道于楚州北归,乃遣使者携金银并书信入楚州城,谓赵立道:“四太子欲北归,要与赵将军交好,特赠金银数箱,以做酬谢,望赵将军网开一面,日后再做相谢。”而后递上书信。

赵立听了,嚼齿而怒,也不看那书信,一把扯碎,骂道:“你那四狼狗以为我何人也?他发兵攻我国土,胜了便趁势进军,败了就要借道归去,欺人太甚,今日先杀你,明日取兀术狗头。”乃令刀斧手上前,将金使剁做肉泥。

却说兀术见使者一去不返,打探数日方才得知,原来被赵立杀死,心中大怒,骂道:“挞懒约我攻楚,我还无意,今日视此,乃赵立寻死,待我入城,杀你鸡犬不留。”遂使人告知挞懒,合谋破楚。

兀术怒,乃设南北两屯,绝楚饷道。赵立闻之,欲引兵出战,诸将告道:“方今楚州被围,朝廷诸将援军不至,将军乃一城主帅,若引兵出战,倘若有失,城池不复。”

赵立道:“昔年项羽救赵,诸侯作壁上观,然羽竟破秦军,诸侯颜面自惭,吾今日何不效之?”遂引军出,正欲兀术于两屯之间巡兵,两军相望,各自射住阵脚。

赵立手持六十斤铁枪,催马出阵,厉声叫道:“兀术小子可在?”

兀术听闻,提狼牙棒出马,见赵立三十余岁年纪,英气无比,便道:“吾便是完颜宗弼也。尔等皆宋军旗号,想是楚州人马,汝便是赵立否?”

赵立大怒道:“知你赵爷爷在此,还不下马跪降,要待几时?”说罢,独自挺枪纵马直杀过去。兀术见了,也来厮杀。二人大战十回合,兀术力怯不敌,败阵而走。赵立将枪一摇,军马卷杀过去,兀术兵马大败。

赵立见了大笑道:“平日里常听人说兀术恁地了得,今日见了,也不过如此。”虑城中有失,乃引兵回防去了。

又一日,赵立拥六骑出城,与金军呼道:“我镇抚赵立也,不惧死者,可来接战。”有金人两骑将袭其背,赵立奋二矛刺之,金人两骑俱堕地而死,夺两马而还。金军众数十追其后,赵立瞋目大呼,金军人马皆辟易,真有霸王怒吼杨喜之威。

明日,金人列三队邀战,赵立为三阵应之,金人以铁骑数百横分其阵而围之,赵立奋身突围,持铁枪左右大呼,金人落马者不知数。承、楚二州之间,有樊梁、新开、白马三湖,贼张敌万窟穴其间,赵立绝不与通,故楚粮道愈梗。始受围,菽麦野生,泽有凫茨可采,后皆吃尽,至屑榆树皮食之。

不日,承州又被金军攻陷,楚州势益孤,赵立遣人诣朝廷告急。签书枢密院事赵鼎欲遣张俊救之,俊不肯行。

赵鼎奏道:“江东新造,全藉两淮,失楚则大事去矣。若俊惮行,臣愿与之偕往。”张俊复力辞,朝廷乃命刘光世督淮南诸镇救楚。东海李彦先首以兵至淮河,扼不得进;刘光世遣将王德至承州,却观望不用命;扬州郭仲威按兵天长,阴怀顾望;独海陵岳飞仅能为援,而众寡不敌。

天子览赵立奏表,叹道:“赵立坚守孤城,虽古名将无以逾之。”以书令刘光世会兵楚州者五,光世讫不行。金知外救绝,围益急。

九月,挞懒攻东城。赵立募壮士焚其梯,火辄反向,叹道:“岂天未助顺乎。”一旦风转,焚一梯,赵立喜,又见金军飞炮雨集,乃登磴道以观,不想当中有一炮飞来,正打中赵立兜鍪,天灵塌陷,血流满面。左右见了,急忙驰救。

赵立一息尚存,说道:“我终不能为国殄贼矣。”言讫而绝,年三十有七。民众巷哭,号声动地。以参谋官程括摄镇抚使,替赵立以守。金人疑立诈死,不敢轻动。过十余日,里无粮草,外无救兵,楚城始陷。初,朝廷闻楚乏食,与粟万斛,命两浙转运李承造自海道先致三千斛,未发而楚失守矣。此为建炎四年九月事也。

赵立仇视金人,所俘获磔以示众,未尝献馘行在也。刘豫遣赵立故人赍书约降,立不发书,束以油布焚市中,且道:“吾了此贼,必灭刘豫乃止。”由是忠义之声远近皆倾下之,金人不敢斥其名。围既久,众益困,立夜焚香望东南拜,且泣道:“赵立誓死守,不敢负国家。”又与其众相约道:“援兵至,闻吾鼓声则应矣。”如是累月,终无至者。又尝戒士卒道:不幸城破,必巷战决死。及陷,众如其言。

自金人犯中国,所下城率以虚声胁降,惟太原坚守逾二年,濮州城破,杀伤大相当,皆为金人所惮。而赵立威名战多,咸出其上。讣闻,辍朝,赠奉国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官其子孙十人,谥“忠烈”。明年,金人退,得赵立尸首谯楼下,颊骨箭穴存焉。命官给葬事,后为立祠,名曰显忠。

兀术先时攻应天府,京畿提刑凌唐佐降于兀术,凌唐佐本与杜充交厚,以书招杜充来降,兀术亦复遣人说杜充道:“若降,当封以中原,如张邦昌故事。”杜充见金军已破楚州,遂弃三子杜嵩、杜岩、杜崐、婿韩汝惟,携带财宝数车,归降兀术。兀术乃徙杜充去云中见粘罕。

高宗天子得知兀术已破余杭,攻取临安府,且杜充投其麾下,问身边大臣道:“朕如不遣张浚去关中,怎用杜充守长江!朕待杜充不薄,何乃至是哉?”群臣皆骂杜充吃里爬外。天子乃下制削杜充爵位,徙其子杜嵩、杜岩、杜崐、婿韩汝惟于广州。

再说金帅娄室经略陕西,所下城邑叛服不常。陕西监战阿卢补又得知张浚在秦州治兵,谋攻永兴,将举兵北伐,乃遣使快马回见金国狼主吴乞买请兵。吴乞买乃升朝与百官诸将计议。

时粘罕在朝,出班说道:“兵威非不足,绥怀之道有所未尽。诚得位望隆重、恩威兼济者以往,可指日而定。前讨宋,故分西师合于东军,而陕西五路兵力雄劲,当并力攻取。今挞懒抚定江北,宗弼以精兵二万先往洛阳。若以皇子右副元帅宗辅、宗干、希尹中以一人往,为宜。”群臣多附议。

狼主大喜,遂依粘罕之言,下诏道:“娄室往者所向辄克,今使专征陕西,淹延未定,岂倦于兵而自爱耶?今使完颜宗辅攻关中,完颜宗弼随军,关、陕重地,卿等其戮力焉。”圣旨传至淮西,兀术接了旨意,乃整大军,自六合县随讹里朵,迤逦自西京向关、陕进发。讹里朵、兀术率两万大军日夜兼程三月,九月方至耀州富平县,与娄宿孛堇诸将相会。完颜娄室亦接旨,率军三万,自河东进兵至陕西绥德军。讹里朵遂代完颜娄室主三军大权,为攻陕主帅。

且说张浚知东路金军与完颜娄室合兵,金军悉数入陕,张浚自在邠州督战,令熙河路经略使刘锡为都统制,率其弟泾原路经略使刘锜、秦凤路经略使孙渥、环庆路经略使赵哲、忠州防御使吴玠,合五路大军,骑兵六万、步卒十二万,共十八万军马,号称四十万。征乡民运送辎重,进军富平县,欲与金军决战。宋金两军皆抵富平,相距八十里,宋军隔沼泽列阵扎营。

宋军都统制刘锡会诸将议战,吴玠道:“兵以利动,今地势不利,未见其可。宜择高阜据之,使不可胜。”

刘锡与众将道:“我众彼寡,又前阻苇泽,敌有骑兵不得驰骋,何用他徙?”

赵哲道:“当使金兵未合之机,各个击破。”

孙渥、刘锜道:“赵经略所言甚是,金军中唯宗弼兀术最善战,先破其军,金人必败。”

刘锡道:“此事当须张枢密决断。”乃使人至邠州问张浚,张浚自恃兵众势雄,胜券在握,并未准许,亲下战书向金军约战。

讹里朵接了张浚战书,与诸将传看。兀术道:“宋军两倍于我,如果决战,我军必败,不可应战。”

讹里朵道:“我军尚未到齐,可使张浚心生骄意。”却不回张浚。

完颜娄室引军至富平,亲登高处,窥宋军阵势,见宋军虽重,壁垒不实,暗笑道:“张浚果然文弱书生,宋军必败。”

张浚见完颜宗辅不与答复,以为怯战,更是自傲,择巾帼妇人衣服,遣人送去金寨,乃学诸葛亮激司马懿之法,羞辱讹里朵。

至九月下旬,都统制刘锡遣人试攻金军,被完颜娄室使计前后夹击,宋军死伤殆尽。午时,讹里朵令完颜折合率三千劲锐骑兵,以土铺苇泽,成一路,骑兵越泥淖而进,突袭宋军外壁运辎重乡民小寨,乡民惊恐,皆逃入宋军大寨躲避,宋军惊恐。

讹里朵自为中军,以娄室为左翼,兀术为右翼,两军并进,猛攻宋寨,宋五路大军仓促迎敌,未等刘锡军命,各自为战。刘锡之弟刘锜率泾原兵马击兀术右军,将兀术围困,赤盏晖所率精骑陷淤泥之中,被杀甚多。韩常流矢中左目,怒拔箭矢,不想带出左睛,韩常张口啖之。左目鲜血淋漓,韩常以土塞创,跃马奋呼搏战。蒲察世杰亦来接应,遂破围与兀术俱出。兀术见韩常损一目,赞道:“韩将军,我之夏侯惇也。”

完颜娄室见兀术要败,急率左翼攻赵哲军,部将蒲察胡盏、夹谷吾里补舍死忘生,金军复振。环庆经略使赵哲见他路兵马迟迟不能援应,却弃军马,擅离所部。赵哲军中将校望见尘起,争先逃命,诸军皆溃。

至黄昏时候,讹里朵命诸将士并力攻宋军,宋军大溃,损兵八万,辎重尽弃,退往邠州。张浚知五路兵马皆破,归罪于赵哲,斩赵哲及其部将张忠、乔泽于邠州。又贬刘锡合州安置,命诸将各领兵归本路。

各路将领因败军惴惴不安,惧张浚责罪。赵哲大将慕容洮领军投了西夏,刘锜大将张中孚、张中彦兄弟,并李彦琪领所部兵马投了北金。张中孚虽降了金国,却不如意。后作《蓦山溪》词一首,词道:

山河百二,自古关中好。

壮岁喜功名,拥征鞍、雕裘绣帽。

时移事改,萍梗落江湖。

听楚语,厌蛮歌,往事知多少?

苍颜白发,故里欣重到。

老马省曾行,也频嘶、冷烟残照。

终南山色,不改旧时青。

长安道,一回来、须信一回老。

张浚见将士多有投敌者,遂向西南退保秦州,后向南退守兴州,陕西、巴蜀大震。吴玠聚兵扼险于凤翔之和尚原、大散关,积粟缮兵,列栅为死守计。曾有人说吴玠宜退守汉中,扼蜀口以安人心。吴玠道:“我保此,敌决不敢越我而进,坚壁临之,彼惧吾蹑其后,是所以保蜀也。”

吴玠在原上,凤翔民感其遗惠,相与夜输刍粟助之。吴玠偿以银帛,民益喜,输者益多。金人怒,伏兵渭河邀杀之,且令保伍连坐;民冒禁如故,数年然后止。其余他将关师古等聚熙河兵于岷州大潭,孙渥、贾世方等聚泾原、凤翔兵于阶、成、凤三州,以固蜀口。张浚自知战败,上书待罪,天子手诏慰勉。

话分两头。先时东路金军大将挞懒攻楚州山阳县,宋臣秦桧为参谋军事同行,因秦桧在金庭首倡和议,故挞懒纵之使归。秦桧与妻王氏及婢仆一家,自挞懒军中取涟水军水砦航海归来,至行在入见天子。

秦桧字会之,乃江宁府人氏。登政和五年第,补密州教授。继中词学兼茂科,历太学学正。靖康二年,汴京被两路金军攻破,秦桧随二帝被掳北国。其人心机深重,相貌平平,只是脚长,故而人称“秦长脚”。秦桧入朝,群臣见了秦桧四十岁左右,是何模样?但见:

两道八字眉,一双三角眼。八字愁眉常紧锁,三角眼内藏奸诈。塌梁翻鼻孔,白面细髭须。鲶鱼嘴,信口开河,能叫铁人流泪;元宝耳,听风是雨,讹传石牛耕地。手指苍穹,要与玉皇争理;脚跺鬼门,可把阎王说活。寻人短处长舌妇,真乃华夏第一人。

天子见秦桧身穿麻布衣衫,绾着破头巾,便问秦桧道:“汝何得归?”

秦桧跪地泣道:“臣随挞懒军至山阳,杀金人监卒,与一家老小冒死夺舟,方能回见龙颜,吾皇明察。”朝士多言秦桧与孙傅、司马朴同拘,而秦桧独归;又自燕至楚二千八百里,逾河越海,岂无讥诃之者,安得杀监而南?就令从军挞懒,金人纵之,必质妻属,安得与王氏同归?

宰相范宗尹、同知枢密院李回与秦桧交好,欲替其解疑。范宗尹出班道:“臣有靖康时秦桧争存赵氏片言在此,陛下一览,可知秦桧之心。”乃在袖中出一纸文字,呈于天子。

天子打开看时,上面写道:“桧荷国厚恩,甚愧无报。今金人拥重兵,临已拔之城,操生杀之柄,必欲易姓,桧尽死以辨,非特忠于主也,且明两国之利害尔。赵氏自祖宗以至嗣君,百七十余载。顷缘奸臣败盟,结怨邻国,谋臣失计,误主丧师,遂致生灵被祸,京都失守,主上出郊,求和军前。两元帅既允其议,布闻中外矣,且空竭帑藏,追取服御所用,割两河地,恭为臣子,今乃变易前议,人臣安忍畏死不论哉?宋于中国,号令一统,绵地万里,德泽加于百姓,前古未有。虽兴亡之命在天有数,焉可以一城决废立哉?昔西汉绝于新室,光武以兴;东汉绝于曹氏,刘备帝蜀;唐为朱温篡夺,李克用犹推其世序而继之。盖基广则难倾,根深则难拔。张邦昌在上皇时,附会权幸,共为蠹国之政。社稷倾危,生民涂炭,固非一人所致,亦邦昌为之也。天下方疾之如仇雠,若付以土地,使主人民,四方豪杰必共起而诛之,终不足为大金屏翰。必立邦昌,则京师之民可服,天下之民不可服;京师之宗子可灭,天下之宗子不可灭。桧不顾斧钺之诛,言两朝之利害,愿复嗣君位以安四方,非特大宋蒙福,亦大金万世利也。”

天子看罢,又令内侍递与秦桧看了,并问道:“此果卿所书么?”

秦桧道:“却是微臣所书。”

天子又问道:“卿对方今之事,有何见解?”

秦桧道:“如欲天下无事,南自南,北自北。”

李回出班将秦桧草拟与挞懒求和书献上,天子看过,笑道:“秦桧朴忠过人,朕得之喜而不寐。盖闻二帝、母后消息,又得一佳士也。”

范宗尹奏道:“秦桧归国不易,可使为经筵官,日后有功,另行提拔。”

天子道:“且将一尚书与他。”遂命秦桧为礼部尚书。从秦桧同行的王安道、冯由义、丁不异皆由参议官改为京官,送秦桧归来的舟人孙靖亦补承信郎。

正是:

奸臣舌上鼓风浪,只和不战今日始。

若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六九回置枢密尽收兵权 游古寺兄弟相逢第四十回感忠义岳母刺字 恨无力老种归天第五五回岳鹏举请命初北伐 韩良臣兵胜大仪镇第三十八回汴京城辱国立盟 杀熊岭老将捐躯第三十八回汴京城辱国立盟 杀熊岭老将捐躯第六三回吴玠病故仙人关 兀术操练铁浮屠第十九回美女将役用骷髅兵 宣抚使入京献伪帝第十五回童宣抚奏凯还朝 裘道人败死新昌第十四回火牛阵黑夜破官军 连环马白昼取孤城第三十二回岳鹏举初战告捷 郭药师大胜番将第五八回征新楚张德远督军 破益阳牛伯远舍命第二十六回平南国论功行赏 愤不公复叛朝廷第六五回王夜叉克复宿州城 岳太尉上书乞进兵第六六回杨再兴战殁小商桥 赢官人威震颍昌府第四二回康王即位应天府 赵云夜宿忠义村第四七回史斌败死鸣犊镇 曲端勇取长安城第二十七回杨惟忠还阙直事 韩世忠喜结良缘第十三回童贯夺取处州城 项德战死黄姑岭第十九回美女将役用骷髅兵 宣抚使入京献伪帝第五四回韩五兵打刘光世 吴玠三败金兀术第四三回梁兴聚义太行 张所募兵河北第六九回置枢密尽收兵权 游古寺兄弟相逢第五九回伐洞庭岳飞建功 战官军杨幺身死第四七回史斌败死鸣犊镇 曲端勇取长安城第五七回李伯纪纵论天下 杨义勇陈兵洞庭第二十一回方圣公伏诛汴京 霍成富剽掠缙云第六九回置枢密尽收兵权 游古寺兄弟相逢第十二回韩世忠力擒渠帅 林教头奋斩敌将第四六回宗泽弥留呼渡河 关胜尽忠死济南第二十二回俞道安兵败身死 吕师囊计穷被擒第八回仗妖术借尸还魂 借小道暗渡陈仓第八回仗妖术借尸还魂 借小道暗渡陈仓第二十回吴玠弋阳斩史珪 谭稹信州奏大捷第十八回方七佛自刎永宁江 吕师囊兵败芙蓉镇第三十三回萧干败亡箭笴山 张觉走死燕京地第五回宋江引军救秀州 方腊趁夜出郡城第二十七回杨惟忠还阙直事 韩世忠喜结良缘第五八回征新楚张德远督军 破益阳牛伯远舍命第二十七回杨惟忠还阙直事 韩世忠喜结良缘第二十七回杨惟忠还阙直事 韩世忠喜结良缘第九回拜神像陈硕贞显灵 入仙庙赵公明现身第三十七回鲁智深雍丘诛佞 姚平仲入蜀得道第十六回永康城王霆破贼 仙居县秦明殒命第五八回征新楚张德远督军 破益阳牛伯远舍命第五七回李伯纪纵论天下 杨义勇陈兵洞庭第六一回良马对节使拜太尉 淮军叛都督辞相位第二十二回俞道安兵败身死 吕师囊计穷被擒第十回二僧人幻境奇遇 两魔王衢州斗法第五六回仇泰然死守抗敌 秦会之东山再起第五七回李伯纪纵论天下 杨义勇陈兵洞庭第五一回曲端绝命恭州狱 吴玠一败金兀术第三十八回汴京城辱国立盟 杀熊岭老将捐躯第三十三回萧干败亡箭笴山 张觉走死燕京地第十七回望海尖方七佛脱厄 头陀镇武二郎破敌第二十四回群星感应赴仙山 李逵大闹伏魔殿第四三回梁兴聚义太行 张所募兵河北第二十四回群星感应赴仙山 李逵大闹伏魔殿第三十七回鲁智深雍丘诛佞 姚平仲入蜀得道第二回佛天王再挫官兵 花仙子捍城抗敌第三十六回武松独臂杀首恶 赵桓登基贬群贼第二十六回平南国论功行赏 愤不公复叛朝廷第二十回吴玠弋阳斩史珪 谭稹信州奏大捷第六五回王夜叉克复宿州城 岳太尉上书乞进兵第五六回仇泰然死守抗敌 秦会之东山再起第六五回王夜叉克复宿州城 岳太尉上书乞进兵第五一回曲端绝命恭州狱 吴玠一败金兀术第五六回仇泰然死守抗敌 秦会之东山再起第四回陈遘上疏平逆寇 赵约詈贼死杭州第四三回梁兴聚义太行 张所募兵河北第三十六回武松独臂杀首恶 赵桓登基贬群贼第六六回杨再兴战殁小商桥 赢官人威震颍昌府第六十回梁红玉陷阵身亡 杨沂中破敌晋爵第六回取杭州城众星归天 破南国军两败俱伤第二十回吴玠弋阳斩史珪 谭稹信州奏大捷第二十七回杨惟忠还阙直事 韩世忠喜结良缘第五七回李伯纪纵论天下 杨义勇陈兵洞庭第三十七回鲁智深雍丘诛佞 姚平仲入蜀得道第五八回征新楚张德远督军 破益阳牛伯远舍命第三回樊壮士雪夜刺贼 曾知州离任城陷第十五回童宣抚奏凯还朝 裘道人败死新昌第四八回王善逞威大破官军 苗傅设伏诛杀佞臣第五七回李伯纪纵论天下 杨义勇陈兵洞庭第四三回梁兴聚义太行 张所募兵河北第二十六回平南国论功行赏 愤不公复叛朝廷第九回拜神像陈硕贞显灵 入仙庙赵公明现身第六回取杭州城众星归天 破南国军两败俱伤第一回方圣公僣号清溪县 吕信陵首战威坪镇第六回取杭州城众星归天 破南国军两败俱伤第三十三回萧干败亡箭笴山 张觉走死燕京地第三十一回周同功德圆满 岳飞从军真定第三十五回灵狐坐殿警公卿 金国毁盟侵宋土第六二回废刘豫岳飞用间 罢赵鼎秦桧专国第五三回吴玠二败金兀术 杨幺称王洞庭湖第四九回韩良臣大破苗刘 晃斡出攻陷杭州第五七回李伯纪纵论天下 杨义勇陈兵洞庭第十二回韩世忠力擒渠帅 林教头奋斩敌将第三十一回周同功德圆满 岳飞从军真定第六六回杨再兴战殁小商桥 赢官人威震颍昌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