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一回曲端绝命恭州狱 吴玠一败金兀术

〖曲端绝命恭州狱~吴玠一败金兀术〗

诗曰:

悲风凄凄遍九州,鹓鶵惨哕云中翔。

仲卿不任贤良士,可叹李广难封侯!

四海义士为国忙,忠烈血洒王土中。

龙城飞将今犹在,胡马无为渡阴山。

话说自兀术搜山检海,离了淮西后,宋天子在东南沿海漂泊约三四月许,方敢回越州,临时落脚,靖康大臣秦桧也被金人放归。

秦桧至越州见了天子,天子问了秦桧目下形势,秦桧回道:“若欲天下无事,南人归南,北人归北。”秦桧又进议和之策,正和天子心意,天子大悦,封秦桧为礼部尚书。此建炎四年十一月事也。

至建炎四年十二月,张浚欲慰人望,下令以富平之役,泾原军马出力最多,既却退之后,先自聚集,皆缘前帅曲端训练有方。复海州团练副使曲端左武大夫,兴州居住。后又令为荣州刺史,提举江州太平观,徙阆州居住。张浚亦自兴州移司阆州。

建炎五年一月初一,天子率百官向北遥拜二帝,不受群臣朝贺,在越州下诏改元为绍兴元年,释流刑以下囚犯,恢复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免除两浙夏税、和买绸绢丝绵,闽中上供银减少三分之一。时金人残乱之余,叛将孔彦舟据武陵,张用据襄汉;盗贼李成尤悍,强据江、淮、湖湘十余州,连兵数万,有席卷东南意,多造符谶蛊惑中外,围江州久未解,时方患之。范宗尹请遣将致讨,张俊慨然请行,天子乃改命张俊为江淮路招讨使,讨李成。又以江、池路为江东、江西路,分荆湖江南诸州为荆湖东、西路,置安抚司,治池、江、鄂、鼎四州。江南东、西路各置转运司,荆湖东、西路转运司通掌两路财赋。以吕颐浩为江东路安抚大使,朱胜非为江西路安抚大使。

却说贼寇李成遣将马进攻陷江州,守臣姚舜明弃城走,端明殿学士王易简等二百人皆遇害。马进又向南进犯洪州,连营西山。张俊乃领岳飞、杨沂中等猛将,急来营救。

先时兀术、挞懒、刘豫攻楚州甚急,诏张俊援之。张俊辞,乃遣岳飞救楚,而命刘光世出兵相援岳飞。岳飞屯三墩为楚援,寻抵承州,三战三捷,杀高太保,俘酋长七十余人。刘光世等皆不敢前,岳飞师孤力寡,楚州知州赵立战死,楚州遂陷。天子诏岳飞还守通、泰二州,有旨可守即守,如不可,但以沙州保护百姓,伺便掩击。岳飞以泰州无险可恃,退保柴墟,金人乃取泰州。岳飞又与金人拒战于南霸桥,金军大败。岳飞则在沙州使百姓渡河,自以精骑二百殿后,金兵不敢近。岳飞遂以泰州失守待罪。

张俊知岳飞是个猛将,乃请岳飞同讨李成,将功补过。诸将计议,多欲分道进兵。御前中军统制杨沂中道:“贼势如此,兵分则力弱,又诸将位均势敌,非招讨督之,必不相为用。”张俊然之。整军急趋豫章,杨沂中率兵数千,首破贼于玉隆观。

军至豫章,岳飞与张俊道:“贼贪而不虑后,若以骑兵自上流绝生米渡,出其不意,破之必矣。”乃自请为先锋,张俊大喜,令杨沂中与统制陈思恭并岳飞同行。

岳飞回营升帐,整备诸军,与诸将说了请缨之事。张宪、王贵各将不曾开言,只见军班中走出一人,上前插手道:“父亲既令我随军,我便要打头阵。”

岳飞寻声望去,见是长子岳云,心中不快道:“小子乳臭未干,汝众家叔伯尚未开言,怎敢多嘴,退下!”

岳云因何随军到此?却有个缘故,原来金军不断南侵,岳家故土相州汤阴早被金人所占,百姓不堪其苦,流离失所。岳飞之妻刘氏却弃了岳母姚老夫人与二子岳云、岳雷,不知去向。姚老夫人便携岳云、岳雷四处寻找岳飞。岳飞那时亦四处征战,无暇顾及家中老小,天子自南渡后,岳飞乃遣人回乡来寻老母妻儿,数次方才寻到,接至宜兴。岳母与云、雷二孙儿到得宜兴,见了岳飞,才将刘氏弃家而去的事,讲了一番。岳飞听后怨愤,遂在当地张渚又取一妻,名叫李娃字孝娥。李孝娥对岳云、岳雷视如己出,自此岳家又得团聚。今岁岳云已十二岁,身高不满五尺,文武皆精,有捻铁如泥之力,岳飞欲使其从军,岳云亦喜。老夫人与李氏却是舍不得,岳飞道:“国家正在用兵之时,少年兵卒不知多少?他家骨肉舍得,偏我舍不得?”老夫人与李氏无话可说,只得应允。此次张俊征讨李成,岳云被岳飞拨于张宪麾下听用,随军前来。

张宪道:“大哥,应祥虽然年幼,但武艺气力不输众人,初战可试一试,我与王贵、徐庆两个领兵策应,料也无事。”应祥乃是岳云的字。

岳飞想了一想道:“我非怕他有事,却是两阵交战,不容疏忽,若是兵败,如何得了?”

岳云道:“若是兵败,愿听军法处置。”

岳飞道:“你既如此说,明日使你打头阵,只看胜不胜,不胜再和你理论。”

次日,全军饱餐,岳飞与杨沂中相约,断绝生米渡后,岳飞领军攻马进右军,杨沂中引军攻马进左军。马进听两路宋军突至,使大将赵万、李千抵挡。岳飞前军已到,李千催马向前,见是一员小将,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锦绣猩猩绛红袍,身披兽面吞头黄金铠,腰系勒甲碾玉狮蛮带;马鞍旁悬着弓箭,手中提一对擂鼓瓮金锤,左右手各重四十斤;坐下骑一匹千里奔霄马。有《西江月》词为证:

玉面少年才俊,威武一团精神。双锤挥动若奔雷,疆场拼命谁敌?

绣袍绛红风卷,骏马奔霄腾云。护躯金甲绕龙鳞,岳云当先冲阵。

岳云见有敌将迎来,用锤一指,厉声叫道:“可是马进?速速降了,免我动手!”

李千见岳云是个孩子,身材矮小,大笑道:“狗样大的畜牲,倒也学人说起话来了!”岳云大怒,抡双锤直取李千,李千也打马挥刀来迎。

二人两马错镫,李千举刀直劈岳云天灵,岳云抬左手,只一锤将刀隔到了九霄云外,右手锤顺势横扫李千前胸,李千虽披铁甲,怎挡岳云神力,只把李千胸骨打个粉碎,倒栽葱般的死于马下。

岳飞身披重铠,领王贵、张宪也到,见岳云取胜,遂跃马大呼,潜出贼右,直突其阵,所部从之。杨沂中率本军攻马进左翼,两路合围下,马进败走。岳飞、杨沂中又追奔七十里,马进退入筠州城,背筠河而设阵,以抗官军。岳飞抵城东,马进率众出城,布阵十五里,岳飞设伏,以红罗为帜,上刺“岳”字,自选骑二百随帜而前。马进见岳飞兵少,命赵万出战,不想伏兵尽出,左徐庆,右王贵,中张宪,三路兵到,赵万败走入城。马进亦坚守城池,不复出战。

张俊得知岳飞告捷,笑道:“我已得洪州,破贼决矣。”乃敛兵,若无人者,金鼓不动,令将士登城者斩。居月余,马进以大书牒来索战,张俊不应,马进以为张俊怯战。张俊谍知马进军怠,乃招诸将议战。

杨沂中道:“敌众我寡,击贼需用奇兵。公可亲以步兵当其前,诱贼交战,沂中愿率数千精骑,今夜偷渡筠河,以明日午时为期,前后夹击,定可大获全胜。”

张俊大喜道:“此计甚妙。”遂以精骑三千交与杨沂中、陈思恭。二将领军,衔枚夜渡筠河,至西山上,以待约期。

次日辰时,张俊亲率岳飞等将及数千步卒,至马进军前搦战。马进登高一望,见宋军兵少,下令开营出战,张俊挥兵与马进鏖战至午,杨沂中、陈思恭率三千精骑从山上猛冲而下,马进军大惊,骇乱退走,岳飞使人呼道:“不从贼者坐,吾不汝杀。”坐而降者八千余人。

诸将夜见杨沂中道:“战未休,降卒多,忽有变,奈何?非尽歼之不可。”

杨沂中道:“杀降,吾不忍也。”诸将转告张俊,竟夜坑之。

马进以余卒奔李成于南康。岳飞乘胜追之,夜引兵至朱家山,马进使赵万断后,岳飞领军冲杀过去,王贵一刀将赵万斩于马下。张俊乘胜追赶,遂复筠州、临江军,奏捷朝廷。天子亲赐御笔:“宜乘贼势已衰,当官军已振,驱除剿戮,速收全功。”张俊未等拜诏,已追至北奉新楼子庄。

李成知马进兵败,自引兵十余万来援。遣大将商元据守草山,挟险设伏,张俊遣步兵从间道直趋山椒,杨沂中、陈思恭杀伏夺险,乘胜追至江州。李成势迫,渡长江至蕲州。

张俊又取江州,兴国军等处群盗闻张俊兵至,皆遁去。张俊得知李成逃至蕲州,亲引兵渡长江至黄梅县,李成知张俊追到,直呼:“张铁山来也!”遂惩奉新失险之败,据石矢坡,凭山以木石投人。张俊先遣游卒进退,若争险状以诳贼,张俊亲冒矢石,帅众攻险,李成数万兵马俱溃。李成急与商元等将北走,马进断后,岳飞追至,马进举斧率众迎战,被徐庆狼牙棒打杀,余者归降。李成闻马进身死,直向北投刘豫去了。

原来去年七月,金帝吴乞买欲立藩辅,以镇南服,如张邦昌者。众议折可求、刘豫皆可立,而刘豫亦有心。挞懒遂为刘豫求封,吴乞买乃遣大同尹高庆裔、知制诰韩昉以玺绶宝册封刘豫为金国子皇帝,国号大齐,定都北京大名府,意为第二个张邦昌,作为爪牙,便于图宋。刘豫即伪位,大赦境内,奉金正朔,称天会八年。以张孝纯为丞相,李孝扬为左丞,张柬为右丞,李俦为监察御史,郑亿年为工部侍郎,王琼为汴京留守,子刘麟为太中大夫、提领诸路兵马兼知济南府。张孝纯曾与王禀、刘士英、方笈坚守太原,颇怀忠义,后被金军所擒,刘豫降金后,粘罕遣人自云中将张孝纯送归刘豫,遂失节于贼。

刘豫复自大名还居东平,以东平为东京,汴州为汴京,降应天府为归德府。以弟刘益为北京留守,寻改汴京留守。复降淮宁、颍昌、顺昌、兴仁府悉为齐州。刘豫生于景州,遂守济南,节制东平,僣位大名,乃起四郡丁壮数千人,号“云从子弟”。册其母翟氏为皇太后,妾钱氏为皇后。立陈东、欧阳澈庙于归德,如唐朝张巡、许远双庙制。又将金天会八年十一月改为阜昌元年一月。

且说这日刘豫在济南无事,忽闻李成率数万兵卒来投,刘豫急出城相迎。李成叩拜道:“无能李成,见过齐帝天子。”

刘豫伸手相搀道:“久闻李将军率兵十余万,在江南各州往来,官军不敢正视,可谓威震一方,今日缘何到此?”

李成道:“某一时疏忽,被江淮路招讨使张俊所算,兵马折损过半,却闻明公爱才如命,特地前来相投,还望明公收留则个。”

刘豫大笑道:“朕得将军,如曹孟德得张文远也。”遂引李成人马入城,即日拜李成为上将,并商元等将各有封赏。刘豫遂大招兵马,以子刘麟为兵马大总管、尚书左丞相,积草屯粮,以备南征之用。暂且不提。

李成北投刘豫,张用又寇江西,岳飞以书信谕之道:“吾与汝同里,南薰门、铁路步之战,皆汝所悉。今吾在此,欲战则出,不战则降。”

张用得书信,叹道:“果吾父也。”遂领本部人马至江州瑞昌县,归降张浚,张浚以张用为本军统制。

江、淮平,张俊奏岳飞功在第一,加神武右军副统制,留军洪州,弹压盗贼,授亲卫大夫、建州观察使。诸郡悉平,张俊拜为太尉,移兵屯婺州。杨沂中升宣州观察使。

却说川、陕宣抚处置使张浚自到阆州后,想再用曲端,吴玠因彭原店之事,对曲端怀恨在心,对张浚言道:“曲端再起,必不利于张公。”

王庶又对张浚道:“曲端前为吉州团练使时,本想杀我夺军,幸有抚谕使谢亮不允,王庶方有今日。曲端谋反之心,昭然若揭。”

张浚道:“谢亮归朝,却奏过此事,若说曲端有叛意,尚无实证。”

王庶复说道:“曲端曾作诗题柱,内中有两句道:‘不向关中兴事业,却来江上泛渔舟。’此乃指斥乘舆,大不敬也。”

张浚大怒,遂下令送曲端于恭州狱,问王庶道:“谁人可审此案?”

王庶道:“武臣康随尝忤曲端,曲端怒鞭其背,康随恨曲端入骨。若使康随断此案,立见功效。”张浚会意,以康随提点夔州路刑狱,专司此事。

曲端闻康随提点夔州路刑狱,长叹一声:“吾其死矣!”连呼“天”者数声;又想起铁象马来,再呼数声:“铁象可惜!”遂被押解到恭州狱中。

既至,康随令狱吏将曲端扒的赤条条吊起,厉声喝道:“曲端你可知罪么?”

曲端道:“不知所犯何罪?”

康随道:“你死到临头,还自好口!‘不向关中兴事业,却来江上泛渔舟。’可是你写的?”

曲端道:“便是我写的又如何?”

康随叫道:“这分明是犯上之词,暗骂当今赵官家。你腹心张中孚、张中彦降敌,李彦仙独守陕州,你见死不救,必是谋反已久。你若认罪,可免皮肉之苦。”

曲端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康随拿起牛筋鞭,大怒道:“当初讨史斌时,你如何鞭笞我来?看你一身煮不熟、蒸不烂的反骨头,今日落到我手,且扒你三层皮!”举鞭便打。

曲端大骂:“只恨当初未杀汝头。”康随打的乏了,曲端仍骂不绝口,康随令狱吏糊曲端之口,在曲端身下堆起柴草,烤将起来。曲端苦熬不过,干渴求水来饮,康随却与之酒喝,曲端九窍流血而死,年四十一岁。陕西士大夫知曲端之死莫不惜之,军民亦皆怅怅,有叛去者。张浚后来得罪,追复曲端宣州观察使,谥号‘壮愍’。此为后话。曲端刚愎自用,轻视其上,劳效未著,动违节制,张浚杀之虽冤,盖亦自取焉尔。此为绍兴元年八月初事也。

却说吴玠与吴璘以散卒数千驻兵和尚原,朝问隔绝,人无固志。有谋劫吴玠兄弟北去者,吴玠知之,召诸将歃血盟誓,勉以忠义。将士皆感泣,皆愿为用。张浚录其功,承制拜吴玠为明州观察使。后吴玠母死,回家守丧,起复,兼陕西诸路都统制。金人自起海角,每战常胜,及与吴玠战辄败北,愤甚,谋必擒吴玠。金将没立乃与乌鲁折合书信相通,欲攻和尚原。

再说吴玠知曲端死于恭州狱,心中大快。忽然其弟吴璘来报:“金将没立自凤翔来,乌鲁折合自阶、成二州出大散关,各领人马数万,约日要会兵和尚原。”吴玠见说大惊,急令诸将备战。

诸将皆言军需匮乏,议入汉中避敌,吴玠道:“前番我已说过,和尚原、仙人关最为要冲,失此二处,是无蜀也!我兵在此,则金人不能越我而进,坚守营垒,可保蜀地无虞。”乃分两军,一军吴玠与副将武显郎杨政、郭震、马希仲等将统领,作为右翼;一军由吴璘与副将王喜、王武兄弟、郑宗、李进统领,作为左翼。依山谷险处下寨,以待金军。乌鲁折合率军三万先至,列阵和尚原北山索战,吴玠使杨政出战,令杨政只败不胜,引乌鲁入山谷。

杨政字直夫,武艺过人,原州临泾县人。崇宁三年,夏人举国大入,父杨忠战殁,宣和末年,应募为弓箭手。靖康初年,因拒夏人而知名,后从吴玠击金人,九战九捷。累功至武显郎。

却说杨政领一路人马出至山口,叫骂一阵,乌鲁折合性刚难忍,命全军攻击,杨政虚战一战,引兵退入山中,乌鲁折合亦引兵追赶,因山谷路狭多石,马不能行,金人舍马步战,吴玠登高往见,挥动赤帜,伏兵尽出,自山谷两面从高向下,投石放箭,金人死数百人,吴玠、吴璘率兵乘势追杀,乌鲁折合大败,退数十里,移寨黄牛堡。当日狂风大作,天降雨雹,乌鲁折合乃引兵遁去。乌鲁折合大败三日后,没立方攻箭筈关,吴玠立即率军回击,没立立足未稳,一战被吴玠击溃,损兵数千,没立大败而去,回告兀术。

此时完颜娄室已于去年冬十二月,已五十三岁,病卒于泾州。完颜宗辅讹里朵以完颜兀术为右翼都统,阿卢补为左翼都统,攻泾原与熙河,二处攻陷,讹里朵便回燕京去了。兀术暂领其军马,为陕西军帅,闻没立大败,大怒,会诸道兵十余万,造浮梁跨渭水,在和尚原东北四十里宝鸡结连珠营,垒石为城,夹涧与宋军相拒,欲自和尚原攻川蜀,先与吴玠决战。

吴玠知兀术亲到,大笑道:“去岁富平之战,兀术狼狈而逃,时隔一年有余。今敢复来找死,我必成全耳。”诸将听了,各自大笑。吴玠亲书一封,使人送与兀术,约日大战。

只说兀术在宝鸡扎下大寨数日,忽接吴玠战书,招诸路军马头领都至中军。兀术道:“去岁征张浚,乃因地制宜,富平一马平川,我北人擅骑,所以取胜。这次不同,和尚原山高路险,遍地坑石,虽有良马,不得奔驰,当选劲卒步战。现已十月,日渐天寒,须速战速决,明日诸公当并力攻克和尚原,打通川蜀之路。”诸将齐声应诺,各自回营整备。

次日,晴空无云。金军饱餐后,兀术引全军进逼和尚原,于路扎营十余座。至和尚原,兀术见吴玠早已列好阵势。兀术兵过十万,一声令下,铺天盖地冲杀过来。吴玠兵只数千人,宋军甚恐。吴玠命全军将士选劲弓强弩,分番迭射,号为“驻队矢”,连发不绝,繁如雨注。兀术前军离吴玠军数十步外皆被射倒,死伤遍地,不过片刻,皆不听军令,反身退回。吴玠见时机已到,令王喜、王武兄弟与郑宗、郭震分两路人马,攻金军两翼,断其粮道。吴玠知兀术计穷,必走神坌,自率杨政、马希仲率三千精兵,设伏兵于和尚原北神坌乱树丛中,多插宋旗,以作疑兵。守株待兔,截杀兀术。

兀术知粮道已断,难胜吴玠,遂下令退兵,吴璘随后追杀。兀术与众将士纵马狂奔,忽至一处,见山高谷深,树木杂草丛生,十分险恶。停马问向导道:“此地名为何处?”

向导回道:“此地名叫神坌,因神仙到此亦无计可施,而得名。”

兀术大笑道:“吴玠无谋匹夫,若是我,必在此处埋伏一路人马,我便不死,也带重伤。”身边诸将都觉有理,开怀大笑。

正笑间,忽见林中旌旗摇动,兀术命大军暂停,不敢轻动。身旁惹恼一员十二三岁的小将,大叫道:“父帅何不直冲过去,将这些个南蛮,一锤一个都打死。”

兀术转目一看,说话的却是自己唯一独子,名叫完颜亨,女真名唤作完颜孛迭。虽然年龄幼小,却材勇绝人,异常自负。能使两柄八棱紫金锤,重八十斤,惯会骑马,马无良恶,皆如意。马方驰,辄投杖马前,侧身附地,取杖而去。又精于畋猎,可持五斤铁连银锤击狐兔。一日,与数人同行,忽见一群野猪,孛迭道:“吾能以锤杀之。”他人不信,孛迭即奋锤遥击,中一野猪腹,银锤穿入腹内,野猪即死,众人方服。兀术最是疼爱此子,因而带在身边,时常教授兵法武艺。

兀术见孛迭性急,叱道:“汝懂什么?林中杀气隐伏,倘若……”话未讲完,只见林中乱箭攒射,金军大乱,四处奔逃。兀术一见,正是吴玠,银盔银甲,白马长枪,率部杀出。金军后队又乱,却是吴璘率兵追到。兀术惊慌中,身中数箭,舍命而逃。

吴玠势如破竹,纵兵夜击,追数十里,连破金军十座大寨。火光中,吴玠遥见兀术正逃,高呼道:“穿赤袍金甲者就是兀术,生擒必有重赏。”呼声一传十,十传百,山谷回荡。兀术听得真切,急扯下红袍。又听军中大叫道:“虬髯者就是兀术。”兀术急抽佩刀剔去须髯。军中又叫:“骑乌马短髯者是兀术。”兀术急掩面与诸将纵马狂奔。

兀术且战且走,行三十里,将至平地,王喜、王武、郑宗、郭震列阵于山口,金军又大败,将士多战没,兀术仅以身免。吴玠大胜而回,俘获金军猛安、千户等将三百余人,金兵降者八百六七十人,获金人军器、甲胄万副,斩杀金军万人,尸横山谷二十里。血流成渠,流脂漂杆。兀术既败,遂自河东归燕山;以撒离喝为陕西经略使,屯兵凤翔府,与吴玠相持。

张浚知吴玠大胜和尚原,击败兀术十余万众,大喜之余,升吴玠为镇西军节度使,吴璘升为泾原路马军副总管。同年十月下旬,天子升越州为绍兴府,并亲书绍兴府匾额为“绍祚中兴”。自此“绍兴”之名,流传至今。

正是:兀术兵败和尚原,却似阿瞒潼关前。

若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十回二僧人幻境奇遇 两魔王衢州斗法第六八回舍命柘皋龙争虎斗 谋计西湖论功行赏第二十六回平南国论功行赏 愤不公复叛朝廷第三回樊壮士雪夜刺贼 曾知州离任城陷第六四回攻河南兀术渝盟 守顺昌刘锜抗旨第四四回牵羊礼金主辱宋帝 治寇乱诸将讨群盗第六回取杭州城众星归天 破南国军两败俱伤第六八回舍命柘皋龙争虎斗 谋计西湖论功行赏第四七回史斌败死鸣犊镇 曲端勇取长安城第六回取杭州城众星归天 破南国军两败俱伤第五三回吴玠二败金兀术 杨幺称王洞庭湖第一回方圣公僣号清溪县 吕信陵首战威坪镇第三十八回汴京城辱国立盟 杀熊岭老将捐躯第五八回征新楚张德远督军 破益阳牛伯远舍命第三十二回岳鹏举初战告捷 郭药师大胜番将第六四回攻河南兀术渝盟 守顺昌刘锜抗旨第二十六回平南国论功行赏 愤不公复叛朝廷第十七回望海尖方七佛脱厄 头陀镇武二郎破敌第五四回韩五兵打刘光世 吴玠三败金兀术第十回二僧人幻境奇遇 两魔王衢州斗法第六十回梁红玉陷阵身亡 杨沂中破敌晋爵第二十四回群星感应赴仙山 李逵大闹伏魔殿第五一回曲端绝命恭州狱 吴玠一败金兀术第二十回吴玠弋阳斩史珪 谭稹信州奏大捷第六三回吴玠病故仙人关 兀术操练铁浮屠第二十三回太师钧旨屠村民 先锋请令击贼寇第三十四回过龙岗牛皋出世 收郓州张俊毙寇第四回陈遘上疏平逆寇 赵约詈贼死杭州第九回拜神像陈硕贞显灵 入仙庙赵公明现身第二回佛天王再挫官兵 花仙子捍城抗敌第二十九回张叔夜计窘宋江 梁山军招安受赏第四四回牵羊礼金主辱宋帝 治寇乱诸将讨群盗第六五回王夜叉克复宿州城 岳太尉上书乞进兵第五回宋江引军救秀州 方腊趁夜出郡城第九回拜神像陈硕贞显灵 入仙庙赵公明现身第五八回征新楚张德远督军 破益阳牛伯远舍命第六一回良马对节使拜太尉 淮军叛都督辞相位第二十三回太师钧旨屠村民 先锋请令击贼寇第五九回伐洞庭岳飞建功 战官军杨幺身死第五三回吴玠二败金兀术 杨幺称王洞庭湖第五二回岳家军受命讨贼 韩世忠官升太尉第十五回童宣抚奏凯还朝 裘道人败死新昌第十七回望海尖方七佛脱厄 头陀镇武二郎破敌第一回方圣公僣号清溪县 吕信陵首战威坪镇第二十八回童宣抚分道伐辽 种都统退保雄州第三十一回周同功德圆满 岳飞从军真定第五十回韩泼五怒战长江 秦长脚归国任事第一回方圣公僣号清溪县 吕信陵首战威坪镇第二十五回龙虎山一道言谶 杭州寺二僧归隐第十七回望海尖方七佛脱厄 头陀镇武二郎破敌第十七回望海尖方七佛脱厄 头陀镇武二郎破敌第五一回曲端绝命恭州狱 吴玠一败金兀术第三十六回武松独臂杀首恶 赵桓登基贬群贼第五四回韩五兵打刘光世 吴玠三败金兀术第六五回王夜叉克复宿州城 岳太尉上书乞进兵第二十八回童宣抚分道伐辽 种都统退保雄州第二十五回龙虎山一道言谶 杭州寺二僧归隐第五十回韩泼五怒战长江 秦长脚归国任事第四十回感忠义岳母刺字 恨无力老种归天第二十三回太师钧旨屠村民 先锋请令击贼寇第六七回朱仙镇金牌促班师 燕京府片语除政敌第三十一回周同功德圆满 岳飞从军真定第十六回永康城王霆破贼 仙居县秦明殒命第二十七回杨惟忠还阙直事 韩世忠喜结良缘第四四回牵羊礼金主辱宋帝 治寇乱诸将讨群盗第六回取杭州城众星归天 破南国军两败俱伤第二十一回方圣公伏诛汴京 霍成富剽掠缙云第四八回王善逞威大破官军 苗傅设伏诛杀佞臣第二十七回杨惟忠还阙直事 韩世忠喜结良缘第五八回征新楚张德远督军 破益阳牛伯远舍命第二十七回杨惟忠还阙直事 韩世忠喜结良缘第六七回朱仙镇金牌促班师 燕京府片语除政敌第十四回火牛阵黑夜破官军 连环马白昼取孤城第二十一回方圣公伏诛汴京 霍成富剽掠缙云第四四回牵羊礼金主辱宋帝 治寇乱诸将讨群盗第三回樊壮士雪夜刺贼 曾知州离任城陷第四九回韩良臣大破苗刘 晃斡出攻陷杭州第二十二回俞道安兵败身死 吕师囊计穷被擒第十七回望海尖方七佛脱厄 头陀镇武二郎破敌第三十三回萧干败亡箭笴山 张觉走死燕京地第七回战乌龙岭兄弟伤亡 复钱塘县英雄智勇第四六回宗泽弥留呼渡河 关胜尽忠死济南第二十一回方圣公伏诛汴京 霍成富剽掠缙云第六十回梁红玉陷阵身亡 杨沂中破敌晋爵第六七回朱仙镇金牌促班师 燕京府片语除政敌第二十二回俞道安兵败身死 吕师囊计穷被擒第七回战乌龙岭兄弟伤亡 复钱塘县英雄智勇第十九回美女将役用骷髅兵 宣抚使入京献伪帝第二十回吴玠弋阳斩史珪 谭稹信州奏大捷第四八回王善逞威大破官军 苗傅设伏诛杀佞臣第二十五回龙虎山一道言谶 杭州寺二僧归隐第十七回望海尖方七佛脱厄 头陀镇武二郎破敌第十二回韩世忠力擒渠帅 林教头奋斩敌将第八回仗妖术借尸还魂 借小道暗渡陈仓第十六回永康城王霆破贼 仙居县秦明殒命第七回战乌龙岭兄弟伤亡 复钱塘县英雄智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