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章 真本事

陈伟指着面前三十多名工人中的一人大叫道。

那位名叫陈通的工人年纪在二十七八岁左右,跟陈伟差不多大,他很有信心的走到一台车床前,熟练的带好护具,开动机械工作起来。

十多分钟后,一件轴承被车了出来。

“陈老师,我干完了!”

“好,宋鹏,你给检测一下!”

“陈老师,这个零件误差是一点五毫米,符合百分之十的标准!”

其他人听到这个数值都露出一副羡慕的眼光,他们都是车工,能达到百分之十规定误差已经不错了,对方又提高了零点五毫米,这就是高手水平,别小看这一丝提升,那足以影响一台机床的寿命长短,是很了不起的。

“你们都过来,看我工作,记住,要把我的手法一丝不拉的给我记下来!”

陈伟说完带上护具,走到同样的机床前工作起来。

众人目不转睛的看着,陈伟的手法大不相同,但速度却是更快,不到五分钟一件成品完成。

“检测一下!”

陈伟指了指。

“什么?误差只有零点八毫米?怎么可能?”

这个数值吓坏了所有人,要知道这些设备都是轴承厂的原有设备,都用了快三十年了,整个阜城做轴承都是用这种设备,这么多年来从没有一个人能把误差降低到百分之五以下,这样的一个零件完全是符合新一代设备制造出的标准,也就是说,如果轴承厂能制造出这个精度的轴承,那么它就不会倒闭进,而也就不会被刘琅按照特企的形式收购了。

现在陈伟做到了,如果他是一位有几十年经验的老师傅大家还能接受,可人家的年龄比很多人都小,难道只是因为他是华夏工业科技的高材生吗?

“各位是不是觉得惊讶?同样一个设备我为什么能做的精度很高?大家知道原因吗?”

陈伟问道。

“陈老师,因为您是大学生呀!还是华夏大学的高材生,我们可比不了!”

一个人摇着头回答。

“大学生怎么了?大学生也是人,也是一个脑袋两只手,难道我比你们多了一只手吗?那是三只手,警察会把我抓走的!”

“三只手”是老百姓对小偷的称呼,众人听了都是哈哈大笑,对方虽然是大学生,可是工作起来说话也很“粗鲁”,大家都觉得他是自己的“同类”。

“我告诉大家,这就工艺,什么是工艺?说白了,就是你自己的本事,这种本事能让你把机器的极限发挥出来,你们想不想拥有这样的本事?”

“想,当然想了,做梦都想!”

众人大叫道。

“好,那你们就要好好学习,其实这很简单,就是一种切线工艺,而且这种工艺就是刘琅刘总发明的!”

“什么?又是刘总?”

众人又是一惊,不过很快就恢复过来,自从到了北方工业集团工作,他们每天学到的知识几乎都跟刘琅有关系,别说是陈伟了,就是在熊教授嘴里这个小孩子也是一位无所不能的神仙。

“好了,大家不要愣神,今天我就告诉你们切线工艺的精髓,你们可要好好学,要是学不好,那今天就给我车出五十个轴承来………!”

在另外一个车间里,一位名叫杜欣的华夏工业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师正在给一群焊工上课。

“我问大家一个问题,我用同一种材质做两扇门,其中一扇小些,因为是用一整块材料整体制成,另外一扇门则是用两块材料焊接在一起,那我就问了,这两扇门那一块更结实呢?”

“杜老师,当然是第一扇门了!”

一个人问道。

“你们说呢?”

杜欣笑着看向其他人。

“没错呀!应该就是第一扇!”

“你们的理由我知道,觉得一块完整材料的整体性当然好过焊接后的材料了,就好比缝衣服,衣服坏了,你缝制的再好,跟原来的好衣服也没法比………但是,我告诉大家,这个想法是错误的,真正的焊接技术可不是拼接,而是提高原有强度的一种方式,你们要是不信,今天我就给大家演示一下……!”

“这台是刘总从美国买回来的金属材料强度测试仪,可以测试管材的应力、拉伸、韧性等各种指标,这里有两种管件,一种是由一千吨油压机锻压出的管材,直径是三十厘米,大家看一下!”

众人看了看,做为焊工,是否焊接过的管材他们当然分的清楚,这跟长五十公分,直径是三十公分的铁管是最普通的一种。

“这是两根同样的铁管,不过我现在要把它们焊接在一起,你们看着!”

杜欣说完,把护具穿戴好后拿起焊接工具就工作起来,这一出手,立刻引来所有人的注意。

他们都是拥有几年焊接经验的工人,虽说算不上高手,但是师傅中也有成名已久的“高人”,什么“压力容器厂第一焊”,什么“液压件厂老焊王”,这些老工人们的技术绝对有独到之处,不过跟也就三十岁的杜欣相比,似乎就有些不如了,各种高难度的焊接方式随手拈来。

杜欣的焊接手法多种多样,什么仰焊、直焊、麻花焊,各种技术玩的让众人目不暇接,不到十分钟,两根铁管就被焊接在了一起。

“好快的速度!”

众人暗自惊叹。

这种铁管本就是最普通铸铁,再加上铁管也不大,但要是换成自己来焊接,怎么也得十五分钟吧。

虽然大家还没明白这位杜老师的目的是什么,可就凭这手法,阜城里怕是找不出第二个人了。

“好了,现在我们来做一次破坏性实验,就是把这跟铁管给撕开,然后大家再看看有什么感想,小孙,你来帮下忙!”

两个人把一根七十公分长的铁管放进了这台金属材料测量仪器中,然后进行全密闭处理,打开开关后众人撤到一旁的数字显示屏幕旁。

屏幕上不断显示出各种数字,杜欣给大家解释着。

“这是压强,这是内部管材承受的压力,还有这管材的压力极限………,快看,铁管已经快到压力极限了!”

也就是十几分钟的时间,压力仓中就发出“嘭”的一声,声音很小,但是大家听的清清楚楚,显然是那根铁管被液压油给撑破了。

当然,这些人原来在各自的工厂都遇见过这种现象,油压机压力过大或者焊接时没有做好处理,铁管子在强大的油压机下有时真跟纸片子没什么区别,他们都见怪不怪了,不过这种可以显示各种参数的仪器他们真的是没看过,连听都没听说过,简直就是神奇的仪器。

第三百零七章 改革必须要进行下去第八百六十六章 这两年我的经历第八十章 我今年就要高考第一百一十一章 就是地雷阵也要趟出一条路来第四百三十八章 中芯科技的管理者们第二百零四章 代言人第四百四十七章 抢别人的饭碗第五百四十七章 黑色星期一第十三章 “臭老九”第三十六章 落后的原因第八百二十三章 重回华夏工业第三百八十四章 参加展览会第四百四十五章 无名英雄第四百九十一章 美国的律师们第三百四十八章 林国栋的烦恼第四百三十三 引以为戒第六十二章 任务完成第二百四十一章 万安公司第八百二十三章 重回华夏工业第三百六十三章 未来三十年的科技发展趋势第一百零八章 经济会议第一百九十一章 教授变电工第五百零一章 彻底折服第二百九十五章 与耐克公司的对赌方案第八百七十四章 改革十年的变化第六百二十一章 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第三百四十九章 考试开始第七百二十章 时代弄潮儿第一百六十二章 马上就要破产的三厂第六百六十一章 MTV的制作第六百二十八章 参加会议第五百一十九章 美国经济的现状第三百八十四章 参加展览会第七百五十八章 巧妙回答第三百三十章 逐渐开放的阜城第八百五十六章 茅塞顿开的宋立峰第二百一十一章 打赌第二百三十七章 好莱坞第一百九十六章 无需有后顾之忧第四百零二章 破格提拔第一百八十三章 刘琅的新想法第五百三十六章 要电脑找我呀!第八十六章 专门为刘琅召开的会议第八百六十一章 问题显现第四百八十九章 经销权第六百七十六章 凶戾之气第一百零四章 挖墙脚第二百一十三章 最大限度减少工人的损失第七百一十章 王家的邀请第五百八十一章 天赋才是最重要的第四十三章 痞子第二百二十七章 入港岛第十九章 姥姥家第七百九十五章 一个条件第三百四十九章 芯片产业关系到国家的未来第八百二十九章 这些工厂都给你搬去?第五百一十九章 美国经济的现状第五百四十二章 时代广场第一百七十一章 赵校长的无奈第二百九十四章 刘琅的办法第六百一十六章 艺人凌风第二十五章 大学少年班第二百二十六章 见任重远第二百零七章 健力保李经天第六百八十六章 爆胎第三百八十六章 机床到手第一百三十章 木家豪宅第七百二十九章 洛杉矶的治安有变化了第七百六十六章 让人“失望”的刘琅第一百一十九章 做梦梦到的第六百六十二章 我们合作吧第三百二十六章 鲁厂子你就做汽车零件吧第八百七十四章 改革十年的变化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人类的群体意识第七百一十三章 王家的优势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伏羲的研究第八百七十五章 咱们可以尝试一下这个项目第八百七十九章 “借花献佛”第一百九十一章 教授变电工第六百五十章 低俗小说第一百七十章 管理制度三境界第五百九十四章 机械加工才是关键第四百五十七章 有没有什么赚钱的项目?第一百五十章 回家过年第四十七章 加大生产第九百零一章 你们即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第一百零四章 挖墙脚第一百六十七章 别人和你差距太大第十四章 他每天都在思考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绝望第一百九十七章 圣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第二百八十一章 我有钱第七百二十二章 刘琅的拿来主义第三百五十六章 德国安德鲁斯公司第二百七十九章 刘琅的目的第三十七章 李铁的决定第五百六十二章 创意无限第一百九十三章 陈教授,我们合作吧第三百五十五章 大会开幕第六百七十二章 讲故事才会有收视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