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面对威胁,主打一个听劝

人才可以挖,但也需要培养。

华夏的半导体行业真的要发展起来,需要的人才数量是非常巨大的。

电子信息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甚至物理学、光学工程相关专业,都需要大力发展才行。

这肯定不是单靠南山集团就可以搞定的,需要国内高校一起努力。

对于曹阳来说,首先想到的肯定就是岭南理工大学。

虽然这方面的专业不算他们的强势专业,但是只要肯用心搞,跟着南山半导体、比亚迪半导体和华威海思等企业一起搞产学研,很快也能成为国内高校中领先的存在。

向长乐对这个情况也是很上心。

虽然他是汽车学院的院长,但也是副校长,由他出面把学校的芯片相关专业抽调在一起,成立一个半导体学院,完全是非常有想象空间的事情。

“阿阳,你这客座教授也是好长时间没有给学生做讲座了,要不借着这个机会来一场线上的大型讲座?”

向长乐亲自给曹阳倒了一杯茶,两人并排坐在办公室的沙发上。

“没问题啊,不过等下个月咯。”

“到时候我专门就大学的专业选择跟大家好好的聊一聊。”

曹阳没有任何犹豫就同意了。

自己这个客座教授,一个学期都不过来上课就算了,搞个讲座还是应该的。

最关键的是他也想要通过这个讲座,来推动一些对南山集团有利的事情。

现在工科专业的就业薪酬整体都不是很高,不少人都想要去搞金融、计算机之类的。

甚至一些人宁愿选择生物学、环境工程、工商管理和国际贸易之类的专业,也不考虑光电工程、微电子和物理学。

当然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这种偏向于互联网的专业,倒是不愁没有人报名。

但是要搞芯片,靠这些专业肯定是不够的。

“可以,到时候我让人跟米主任预约你的时间。”

向长乐看到曹阳那么痛快的答应了,也是非常的开心。

当然了,邀请曹阳来学校做讲座,这肯定不是今天的主题。

在向长乐面前,曹阳倒也没有去绕圈子,直接说道:“南山半导体可以跟岭南理工大学半导体学院全面合作。”

“我们公司有从全球各地挖来的技术人才,这些人不少都有资格去给学生上课的。”

“甚至有些人之前曾经就在海内外的高校任职。”

“这些有实战经验的人去教授学生,到时候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更加快速的融入到芯片公司的研发工作之中。”

“我们公司也可以给学生提供比较好的实习平台,让大家提前接触半导体生产的设备、工艺和相关的设计。”

“当然了,岭南理工大学肯定也要想办法从其他一些高校引进一些老师,这样子两条腿走路,才能走的更远。”

曹阳知道岭南理工大学在华南地区虽然实力不错,但是放在全国来看,还是不太行的。

特别是半导体相关的专业,跟中科大等比起来,还是有明显的差距。

好在身处羊城,岭南理工大学的吸引力倒是还可以。

再加上各项政策比较灵活,倒是不用担心吸引不到人才。

大不了就把条件往上加一加了。

“没问题,明天的校务会上,我就正式的把这个话题给抛出来。”

“今后我们要将汽车学院和半导体学院打造成学校最具特色的学院,吸引全国各地的人才来到我们的这两个学院任教。”

“与此同时,依托南山半导体、华威海思、比亚迪半导体等本土半导体企业,让我们的学生和老师都具备第一线的实战能力。”

“假以时日,我们国内的半导体人才,就不会那么紧缺了。”

向长乐也是知道南山半导体前段时间为了挖世界各地的半导体人才,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这些高薪酬的人才如果都是华夏本地招募的话,给整个行业带来的促进作用绝对是非常巨大的。

并且,这会进一步的刺激这个行业的发展。

就比如你的一个同学,大学可能还没有伱好,但是学的是半导体相关的专业,进入到了芯片公司。

五年以后,你年薪十万,人家年薪百万。

这种刺激和对比之下,必定会让大量的人才转型去搞芯片。

毕竟,搞这个来钱快啊。

大家都是凡夫俗子,出来上班,不就是想要为了多挣点钱吗?

只有满足这个前提的情况下,才会再去考虑情怀什么的。

那种不谈钱,一上来就只谈情怀的,显然都是在耍流氓啊。

“可以啊,现在高校不也流行从海外引进一些高层次的人才嘛。”

“要是能够从斯坦福或者麻省理工之类的高校引进一些高端人才过来,那么岭南理工大学将来想要把半导体学院打造成全国最好的学院,就更加具备可行性了。”

“南山半导体将来也可以给半导体学院一些捐赠,大家一起把芯片搞起来。”

曹阳和向长乐聊了半天,基本上把岭南理工大学半导体学院跟南山半导体之间的一些合作给敲定了下来。

而远在美利坚的章京,也给曹阳打来了电话,表示下周预计就可以正式达成收购英伟达的协议,问他要不要也飞一趟美利坚。

“阿阳,我觉得你现在出国尽量慎重,能够不出去的就不要出去了。”

当方思思听说曹阳准备下周去美利坚的时候,思索了一会,提出了一个颇为意外的提议。

这个话题,南山集团内部还真是没有人跟曹阳提过。

大家现在也还没有这方面的意识。

毕竟现在的国际环境,整体还是不错的。

特别是伴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美利坚很希望华夏这台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力量能够大一点,直接把它们从泥潭里面拉出来。

但是,认真的思考一下,其实方思思说的这个话题,其实还是真的需要好好的考虑一下。

南山集团现在已经不是虾兵蟹将几只的小公司了。

不管是搞定了可以生产核潜艇用的螺旋桨的大型高精度五轴数控机床,还是一举将华夏的碳纤维产业拉到了国际最高水平。

这都是很犯美利坚忌讳的事情。

除此之外,还有特殊钢、发动机、机器人等一系列的产品,南山集团也在不断的刷新大家的认知。

现在还要搞半导体这个一直被西方垄断的高精尖技术,那么有些人会不会搞出点盘外招数出来,还真是不好说。

至少方思思这么提了之后,曹阳心中就不敢肯定自己去美利坚就是安全的。

别到时候去了回不来了。

或者直接来一个飞机失事或者车祸什么,那就歇菜了。

“思思,你是不是听到了什么风声?”

曹阳对自己女朋友的家庭背景,自然是比较清楚的。

大家在一起那么多年,该见的人也都见过了。

甚至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了。

“倒也不是说就有什么风声,而是从现在的国际环境情况来看,南山集团的发展已经威胁到了一些利益集团的核心利益了。”

“特别是南山集团的不少东西,稍微转化一下之后,在军工产业上也是可以使用的。”

“最近两年,国内的航空航天产业发展的非常快速,并且一些正在研发的项目也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

“里面有不少东西跟南山集团都能扯上一些关系。”

“这么一来,南山集团迟早会成为一些人的眼中钉了。”

“提前考虑一下你的安全,我觉得还是很有必要的。”

“在国内,只要配几个保镖,一般都没有什么事情。”

“反正你出行乘坐的都是防弹版仰望,安全性还是有保障的。”

“但是离开了华夏之后,连手枪都没有的保镖,能够起到的作用就非常有限了。”

“甚至就是请一批很厉害的安保团队,也没有什么意义。”

“毕竟你的安保团队再厉害,还能有美利坚的情报机构厉害?”

方思思看到曹阳听得进去自己说的话,一下也变得积极了起来。

刚刚那话,一般人可是听不进去的。

甚至会觉得方思思想的太多。

所以她也是纠结了好久之后才跟曹阳提出来的。

现在那么快的就看到曹阳能够想清楚其中的逻辑,方思思自然也是很开心的。

“你说的也对,看来以后我要尽可能的少出国,最好就待在国内就行了。”

“集团的高管现在也成长起来了,很多场合不需要我亲自去参加也是可以的。”

这个时候,曹阳主打的就是一个听劝。

没有必要拿自己的安危去冒险啊。

谁知道美利坚那边会不会真的有人动手那么快?

到时候自己找谁哭去?

“对啊,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你在国内坐镇就足够了。”

有了跟方思思的这个谈话,曹阳果断的选择了留在国内。与此同时,他也开始考虑一些核心技术人才的安全问题。

就比如章京,虽然现在还在美利坚,但是以后是不是也要尽可能的减少出国的次数?

另外,南山碳纤维、南山特殊钢、南山化学等公司里头掌握了核心技术的人才,也要预防有人出手对付他们。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人不仅是南山集团的财富,也是华夏的财富。

……

“章总,说起来我在斯坦福上学的时候,你应该也正好在那里读博,不过大家的专业不一样,导师也不一样,除了听说过你的名字之外,还真是跟你没有太多交集。”

“没想到二十年之后,我们却是以这样子的交集,成为了一条船上的人。”

黄建生作为英伟达的创始人,其实是舍不得卖掉公司的。

不过金融危机的影响确实是有点大,再加上最近一代的产品销售并不好,所以英伟达的估值现在是一跌再跌,黄建生的压力也是非常的大。

1999年,英伟达推出了全球第一个图形处理器,也就是GPU。

此后,GPU成为计算机中独立于CPU的另一个重要的计算单元。

第二年,黄建生又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黄氏定律”:英伟达的核心战略就是产品每6个月升级一次,功能翻一番。

而在当时业界已经有了另一个更著名的定律,那就是由英特尔公司创始人摩尔创立的“摩尔定律”:芯片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每隔18个月增加一倍,性能提升一倍。

与“摩尔定律”相比,“黄氏定律”的技术更新速度快了2倍。

牛人吹过的牛都实现了,所以才是牛人。

此后,英伟达持续不断地推出更高性能的GPU,逐渐击败了众多竞争对手,成为视觉计算领域的NO.1,而黄建生也成了硅谷最年轻的亿万富翁之一。

这种情况下,他哪里是愿意轻易的把公司卖掉的人?

要知道,前几年英伟达的估值最高的时候,都已经去到六七十亿美元了。

虽然有泡沫的成分在里头,但那也不是现在十几亿美元的估值可以比的。

“黄总,虽然我的BOSS这一次没有办法过来,但是他对你一直都是非常佩服的。”

“英伟达被南山半导体收购之后,会继续交给黄总你带领的创始人团队来负责管理。”

“具体的一些条件和要求,就像是之前跟你沟通过的一样。”

“英伟达现在全力推广的CUDA(Compute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一种并行计算统一计算架构)并不受市场的重视。”

“我们曹总觉得这其实不是CUDA不行,反而是因为CUDA太好了,太先进了,导致市场上还找不到适合它的应用场景。”

“英伟达成为南山半导体的子公司之后,南山集团将会首先在一些产品上面开始搭载使用CUDA,将来让英伟达的CUDA成为名扬世界的拳头产品。”

章京曾经是做过大学教授的人,一张嘴也是很能说的。

“在CUDA出现之前,全球能用GPU编程的可能不超过100人,有CUDA之后使用GPU就变成一件非常轻松的事。”

“CUDA具有易部署、开发接口灵活、编程语言适配、工具及代码库完备等优点,并且兼容Windows、Linux和MacOS多个操作系统。”

“CUDA的开发让GPU不再是简单的图形处理器,适用对象也从游戏制作人变为科学家、工程师或艺术家。”

说到自己近两年耗费了大量精力,结果却是把市值搞得越来越低的CUDA,黄建生还是有很多话想要说的。

这一次南山半导体能够顺利的说服黄建生接受收购,跟对方承诺重用CUDA,并且已经找到了CUDA的运用场景有非常大的关系。

当然了,行业竞争格局,也给了黄建生很大的压力。

2006年7月,AMD以54亿美元溢价收购ATI,GPU芯片市场重新洗牌。

虽然英特尔放弃了GPU自研的计划,让英伟达喘了一口气。

但是紧随其来的金融危机,却是一下就把英伟达推向了悬崖边。

南山半导体趁虚而入,算是找了个好时候。

因为就在今年2月份,英特尔正式向美利坚特拉华州法院递交诉状,要求之前跟英伟达签的授权协议不适用于英特尔下一代的集成内存控制器。

也就是说:英伟达之后不能再给英特尔提供GPU了,大家要拜拜了。

但是,黄建生也是不是吃素的,一个月之后,2009年3月,反手就把英特尔给反诉了。

英伟达指出英特尔违反合同,真正的目的是阻碍GPU技术。

而当时黄建生在接受采访时,信誓旦旦地说:“绝不和解。”

这个官司,才刚刚开始!

英特尔可是市值几千亿美元的超级大企业,很多人都不看好英伟达和英特尔的这个公司。

甚至英伟达内部也有不同的声音。

多重压力之下,章京的目的就算是顺利的达成了。

“你说的没错,我们曹总也是这么认为的。”

“将来英伟达的CUDA,完全可以成为一个经典的存在。”

“伴随着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的发展,以及智能手机时代的到来,英伟达的GPU将会更加有前途。”

“假以时日,英伟达成为跟英特尔一样的巨无霸,也不是没有可能。”

章京虽然是不相信英伟达可以跟英特尔媲美的,但是画饼嘛,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章总,这么大的收购案子,曹总直接放权交给你负责,这说明曹总非常信任你啊?”

黄建生这段时间也算是对南山集团做了一番了解。

越是了解,就越是佩服。

毕竟,牛人都是惺惺相惜的。

所以借着跟章京聊天的机会,他也是想要进一步的知道一些曹阳的信息。

“其实不是说曹总对我个人有多么的信任,而是曹总用人一向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南山集团的产业涉及的比较广,各个事业部的许多事情都是大家自己的负责。”

“就像是英伟达一样,以后曹总肯定也是充分的信任你,把公司继续交给你来运营。”

章京这么一说,黄建生听了倒是挺高兴的。

而通过这段时间的接触,章京也意识到了收购英伟达给南山半导体带来的好处是非常巨大的。

首先英伟达这家公司的创始人,本身就是华人。

公司里面也是有不少华人员工的。

这么一来,将来不管是直接从南山半导体调遣,还是从社会上招聘一些华夏人,都不会显得很扎眼。

英伟达是在美利坚这边成长起来的,哪怕是被收购之后,也不可能直接脱离美利坚市场。

黄建生也明确表示自己不考虑去魔都工作,出差倒是无所谓。

这种情况下,人才的培养和技术的学习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希望一切都跟章总您说的一样。”

“后天我们就可以正式的签署收购协议,到时候就看章总您有什么指示了。”

黄建生跟章京在办公室里头聊了好几个小时,也算是相谈的挺愉快的。

这里面跟他们两个都曾经在斯坦福读书,还是有一些关系的。

而伴随着章京和黄建生的这一次对话,南山半导体收购英伟达的事情,算是彻底的定下来了。

南山半导体出资10亿美元收购英伟达80%的股份。

当然了,由于英伟达是纳斯达克上市企业,这种收购其实还是比较复杂的。

并且这里头80%的股份,相当于是把英伟达的给私有化了。

里面一堆手续需要走。

不过都有专业的人士去搞,倒是不需要章京特别的担心。

“曹总,幸不辱命!”

搞定了黄建生之后,章京也不管国内是多少点,立马就给曹阳打了个电话过去。

南山半导体成立至今,除了之前收购瑞萨电子的一家晶圆厂和封测厂之外,没有比这一次的动作更大的动静了。

10亿美元的收购,不管是放在华夏国内还是放在国际市场上,都不是一场普通的商业活动,值得大家关注。

“集团法务部有安排专门的人过来协助收购的事情。”

“你们也不要怕花钱,请美利坚当地比较有名的律师事务所帮忙,不要留下什么尾巴了。”

“特别是现在英伟达跟英特尔还在打官司,有些东西该在合同里头约束清楚的,都要说清楚。”

“南山半导体收购英伟达的案例,我希望将来会是芯片行业发展历史当中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而不是被人当成一个反面的典型。”

曹阳倒是没有被这个胜利果实给冲昏了头脑。

美利坚的芯片公司,特别是这种已经成了气候的公司,可不是那么容易收购的。

别钱花出去了,技术没有拿到,那就可惜了。

借着金融危机的机会,一定要把往常比较难搞的条件都搞到合同上去。

这么一来,今后南山半导体就处于主动的位置了。

哪怕是将来需要让出一部分英伟达的股份出来,也一样可以挣得盆满钵满。

“曹总,您放心!”

“我们已经请了专门的机构和律师,一定把收购的事情办的妥妥的!”

章京自然知道这一次的收购动作意义重大,所以也是非常的重视。

他的人生能不能实现飞跃,跟这一次的收购,也是有必然联系的。

第890章 启明星的新动作,美利坚嫡长子的压第321章 华夏台下场,属于华夏的汽车设计大第321章 华夏台下场,属于华夏的汽车设计大第934章 冰火两重天,自食其果第147章 吃瓜群众斯凯孚躺着中枪了(二合一第10章 把主意打到了羊城本田身上第945章 爆款热销,科技就是核心战斗力第554章 “总结2009 展望2010”的年度行业盛第786章 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新的幻想第788章 火箭第二次升空,再一次创造记录第273章 电池的一小步,南山的一大步第643章 一门四院士,最大的赢家第760章 不断升级的围追堵截,光刻胶的大动第1020章 新书《汽车巨头从娶女儿国王开始》第983章 荣耀出品,必属精品第902章 狗大户的超级大单,走向中东的又一第362章 宝马惹上事,星辰汽车带头落井下石第640章 新势力来袭!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前途第850章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南山集团不是第943章 有钱任性,不怕被你宰第805章 特斯拉入华,电动车行业的鲶鱼效应第329章 星辰汽车发布会,干货满满!第819章 又一个世界纪录,200亿元的大项目第578章 突飞猛进,南山集团的魄力第1010章 番外1第198章 友商下场,你选择了开始,结束你说第87章 变成一个悬案了第812章 跪了,本想自救却挥刀自宫了第548章 提前实现1000万辆,南山红旗捡了个第690章 撕破脸?一切都是利益第104章 斯凯孚出招,南山陷入被动第69章 有仇报仇第648章 新年第一战,曹阳亲自布局第252章 你有完没完?博世着急了!第114章 只要利益够大,动作就够快第12章 老天爷把饭追着喂过来了第294章 别停啊,曹阳再出馊主意第494章 重磅政策发布,一个新时代要到来了第398章 跟飞机赛跑,花样百出的手段第49章 走靠技术拿单的路线第98章 最是狠毒同胞心(求首订)第280章 报道也不是,不报道也不是第128章 无处不在的商业情报刺探第393章 星辰汽车给华夏影视圈带来的福利第669章 有仇必报,直接命中对方要害第919章 横扫一切牛鬼蛇神,实力就是竞争力第254章 芯片危机第657章 谁阻拦了荣耀手机前进的步伐,就灭第447章 杀一批拉一批,一朝天子一朝臣第571章 大丰收,超出期待的2009第990章 规模全球第一的汽车集团第74章 提前到来的刹车门第801章 海上发射,全新玩法即将来袭第937章 无侦7,高到你高攀不起第721章 三人驾车从60米坠落,竟然只受皮外第625章 摊牌了,我就是要搞高端芯片第329章 星辰汽车发布会,干货满满!第1008章 真正的载人登月第532章 世界第一,南山碳纤维的高光时刻第852章 让你痛彻心扉,永远无法恢复生产第245章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杀伤力很大第954章 氢气瓶,南山碳纤维的新业务第948章 榜一大哥,200亿美元跟玩似的第506章 大旗扯起来了,重量级关注来了第975章 快递菜刀,卷成这个样子了?第310章 星辰二号外观图第772章 启明星科技的行星发动机 VS 流浪地第942章 “无人机蜂群”投放“机器狗大军”,未来作战模式?第51章 舍得,有舍才能有得第347章 南山集团的精准开发第675章 星链计划,吓到一帮人第98章 最是狠毒同胞心(求首订)第691章 卖掉英伟达,但是南山半导体没有输第891章 华夏航空史的大事,航空发动机的巨第915章 受刺激的NASA,太空竞赛进入到新的第746章 时代落幕,一个标志性市场的衰落第437章 姗姗而来的F3DM,拉开了插电式混动第405章 今日无事,勾栏听曲第25章 共赢,就是我赢了好几次第778章 设备强才能工业强,行业冰火两重天第935章 100万辆的魔咒,谁能解脱?第272章 只要工具人够多,新车就可以够牛第411章 尺寸够大,动力够猛,防护够强第745章 又是隐形冠军? 干趴你!特殊钢领域第257章 车规级芯片,这是一个巨坑!第158章 业内震动,蜂拥而来的自主品牌第597章 自动驾驶起步,南山集团的又一个第第948章 榜一大哥,200亿美元跟玩似的第743章 公知在大喊大叫,隐形冠军在哭泣第669章 有仇必报,直接命中对方要害第276章 确定是要撞墙,大家放心了第210章 造车这个话题,慢慢的浮现出来第148章 进攻是最好的防守第51章 舍得,有舍才能有得第529章 捷豹路虎活了,南山系全面掌权第688章 降低门槛,MINI来袭第503章 买买买!南山集团不差钱第706章 卷死汽车巨头,自主崛起第99章 画大饼?谁不会啊!(求订阅~)第630章 世纪第一案,朝着让人意外的方向发